简论河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北论文,教育事业论文,抗日根据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03)01-0050-03
教育是按着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一定社会的教育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对他们给予影响和反作用。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利用教育巩固他们的政治经济制度,被统治阶级也可以利用教育反抗统治者。抗日战争时期,河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同其他政治、经济、军事战线一样,在建立政权、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提高根据地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知识水平,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河北抗日根据地教育机构的设立和教育方针的制定
随着河北抗日根据地的陆续建立,一般都作出了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决策,并建立了强有力的教育行政领导系统。例如,在党的各级宣传部门,设有教育科,负责干部的教育;还设有国民教育科,负责检查、指导和推动国民教育工作。在政府部门,根据地行政委员会设教育处,县设教育科,区设教育助理员,村有教育委员,负责掌理学校,社教、宣传等事项;在群众团体中,也设有各级宣传教育部门,负责本团体对外宣传、对内教育、文化娱乐、报纸、刊物、学校等。党、政、群三个系统的各级机构,都有专管教育的部门,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教育工作领导管理网,有效地把党委和政府的教育计划付诸实践。
抗日战争时期,推翻日寇的压迫,是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为此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抗战教育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河北各抗日根据地制定和实行了适合自身特点的教育工作方针和政策。
第一、教育必须为坚持敌后抗战服务。坚持抗战一直是根据地的主要任务。为使教育工作适应这一主要任务,规定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发挥高度的民族精神,加强抗战力;培养健全的军政干部,领导抗战;造就专门人才;建立和发展抗战时期的各类事业:培养热血青年,扩大民族革命的基础势力;提高一般民众的文化水准,并增进他们的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准及民族觉悟。河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工作实践,切实地遵循这些原则,始终以坚持敌后抗战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努力发展于部教育和国民教育,培养有民族意识、有胜利信心、有战争和生产所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抗日国民和抗日干部。
第二、教育必须注意群众性和普及性。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知识,既是当时争取抗战胜利的迫切需要,又是关系国家前途的百年大计。为此,河北抗日根据地极其重视对群众的普及教育。根据地初创时期就确定了提高一般民众的文化水准、普遍设立民众教育机关、加紧民众宣传的任务。随后进一步明确提出实行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等政策。
第三、教育必须体现统一战线精神。根据党的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河北抗日根据地在教育工作上贯彻争取、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尤其注意争取、团结和改造知识分子的方针。抗战前国民党在这一地区规定小学教师必须是国民党员或强迫加入国民党,实行小学教师受训制度,使许多教师受到反动思想影响。为此,根据地重新捡定小学教师,其认识不足、程度过低者,加以训练,使大批知识分子投身到抗日教育的洪流中来。例如冀中区1938年一年内就招收训练旧知识分子6354人。
二、河北抗日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内容
河北抗日根据地教育工作的内容是根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基本思想,遵循“战时教育”方针,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而确定的,主要包括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干部教育方面,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边区的全面教育工作,以干部教育为第一位,干部教育又以在职干部为第一位。”[1]干部教育是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战略决策之一。当民族敌人深入国土,党已经有了正确路线的条件下,干部的品质和才能是抗日战争成败的关键。而抗战初期,我们的干部状况是老干部多数文化不高,新来的知识分子干部需要学习政治和军事,更大量的干部来源是就地培养,这样,一种新型的干部教育制度就被创造出来了。河北各抗日根据地普遍举办了各种干部学校,有的是参加短期在职训练班。毛泽东说:“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2]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创办了军事学校,每期4个月,仅8个月就培养了1200个军事干部。1938年7月,冀中、冀南两区在深县联合创办了河北抗日建国学院,杨秀峰兼校长,学院教育方针是“一切为抗战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学院成立后,平、津、保、石大中城市,冀中、冀南等地有志青年、流亡学生、爱国的仁人志士踊跃报名、投考。至1939年2月,共培养干部2700人。1939年3月,抗大二分校在河北灵寿陈庄开学,陈伯钧任校长,该校仅前四期即培养干部1000多名。1939年7月,冀南政治干部学校在南宫成立,至1940年底,共培养政权干部2000余人。9月晋察冀抗战建国学院诞生,宋劭文兼校长,截止1941年2月,共培养行政和其他专门人才1020人。1939年冬,由延安辗转来到晋察冀边区首府阜平,成立了华北联合大学。华大开办之初,开设了社科、文艺、工人、青年四部,学员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和从各部门抽调的干部。1940年7月增设了师范部。10月以后,强调正规化,学校各部改为院,院下设系。社科院下设财政、法政二系;文学院下设文艺、音乐、美术、戏剧四系;教育学院教育系,学制延长到一至二年。同时,从各系毕业生中选录成等生做为研究生,以培养高级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材。此外,各根据地还举办了各科干部培训班,如行政人员培训班、民运于部培训班、小学教师培训班、无线电培训班、银行会计培训班、邮电人员培训班、青年、妇女、农民于部培训班等等。上述干部学校和干部培训班在教育上的特点是采取民主方式,理论联系实际,边学习边参战,学习与劳动生产相结合。讲课注重启发式,少而精,学习方法贯彻互教互学,培养出大量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干部,为河北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起了很大作用。
学校教育方面,1939年底,冀中、冀南、晋察冀等根据地大多数村庄建立了抗日小学,1940年小学数量和在校小学生超过了战前水平。据晋察冀48个县统计,1940年小学7697所,学生469400人,比1938年增加小学2799所,增加学生248900人。据冀南区27个县6341个村庄统计,有男子小学2927所,女子小学455所,入学儿童2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冀中区1940年达75%,有的县达95%以上。1938年初,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决定筹建边区中学,1939年,在各区开办了七所中学,翌年又增加二所。据1939年至1941年统计,中学毕业生达7000余人。1939年以来,晋冀鲁豫边区成立了一些规模较大的中学,如冀鲁中学、滏东中学和太行中学。此外,各地还建立了师范学校、卫生学校和民族中学,为根据地培养了大量师资、医务人员和民族干部。根据地的中小学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因陋就简建立起来的,一般学制比较短,教学内容适应战时需要,教材寓爱国主义于各科知识之中,使学校教育与抗日战争和群众运动紧密结合。
关于社会教育,当时以举办民校为主。民校的举办,根据季节而定,以不影响群众生产为原则,一般是在春季设午校,冬季办夜校和冬校。晋察冀区1938年在阜平办起冬校190多处,入学人数达7612人。[3]1939年全区冬校增至5379个,比上年增加一倍。到抗战二周年时,全区妇女组成了2398个识字班,5556个识字组,887个读听报组。平均两个多月的冬校,青年妇女可以认300个字,中年可认200个字。[4]冬校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男冬学、女冬学、青年冬学、老年冬学、儿童班、混合组等。各地在冬校运动的基础上建立了午后半日制学校、夜校、救亡室等,开展了经常性的文化教育。晋冀鲁豫区抗战前文盲共有470676人,占人口总数约95-97%,抗战以来,经过多年冬学运动,文盲人数逐年减少。[5]冀南区1939年有识字班1000余处,全区1940年已办起冬校1801处,73824人入学,占文盲总数的23.5%。1941年3至10月,增加民校525处,又有15850人脱盲。
通过发展教育事业,使广大干部提高了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使青少年受到了良好教育;使众多成人摆脱了文盲状态,在文化上翻了身。这些都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
三、河北抗日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基本经验
河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根据需要和可能,扬长避短,因地、因时、因人而宜,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机动灵活的教育方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短期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在根据地创立过程中,为了解决缺乏干部的燃眉之急,首先广泛地设立各种干部训练班、开设各种技术训练班、讲习所、短期学校等更多更快地造就干部人才。随着条件的改善,边区政府和各专区创办了一些高、中等学校,更加正规化地培养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才。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和群众团体多渠道多层次地进行干部的在职教育。使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相互补充和促进,使教育工作得到了显著发展。
第二、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为克服学习与生产,学习与战争的矛盾,当时的教育活动,较多地坚持了集中与分散相交替的形式。一般的是平时集中、战时分散;较多地坚持了集中与分散相交替的形式。一般的是平时集中、战时分散;闲时集中、忙时分散;有条件集中则尽量集中,无法集中就实行分散。中等以上学校实行军事编组,以适应环境恶化后的分散教育。还创造了“送字上门”、“小先生制”、“导生制”,“请假作业制”等方法,进行分散教学和个别教学。各种民众学校的教学活动,更是机动灵活地既有集中又有分散。
第三、固定教学与流动教学相结合。这是当时的又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学地点灵活安排,教师服从于教育对象。当时各级学校、救亡室、俱乐部等平时多在固定的教学场所,相对稳定地学习;但在战时则较多的采用流动教学方法。如教师随时到田间树下、牧羊场所、吃饭聚合点讲课。这种经常变换教学地点的方法,使敌人无法掌握学校活动规律,难以进行破坏。
第四、公开教学与隐蔽教学相结合。在敌人疯狂摧残和破坏下,抗日教育工作只有公开教学与隐蔽教学相结合,才能坚持和发展。反扫荡中的“绿色教室”(指在树林和青纱帐里上课)、“露天教室”(指在山沟田间野外上课);游击区的“敌来停课、敌走上课”、“洞口教学”、“地道教学”;敌战区的“应敌教学”、“化装教学”、“地下教学”等,都是隐蔽教学的好方法。
第五、教师讲授与自学互教相结合。在集中上课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由教师讲授,在分散上课或者环境恶劣时多采用学生干部组织自学的“导生制”、“小先生制”。另外在社会教育中的“轮流巡回识字牌”、“村口路口识字牌”、“岗位教育”、“夫妻问答”等,都是自学互教的好方法,这些方法有效地促进了群众性教育的开展。
总之,河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工作,在方针政策、内容和形式方法上,符合中共中央的抗日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适应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是他们在教育工作上的一种创造。这些创造不仅促进了当时抗日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党领导全国各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工作提供了经验,这些基本经验有许多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收稿日期]200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