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分配货币化—住宅体制目标模式选择

住房分配货币化—住宅体制目标模式选择

万舟[1]2000年在《住房分配货币化—住宅体制目标模式选择》文中指出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居者有其屋”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目前尚未有一个国家公开声明,他们国家的城市问题已经完满地解决了。因此,住房问题的产生不能简单的归结为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住房分配是一件关系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一件大事,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研究住宅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当前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住房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比较世界各地解决住宅的模式,分析我国住房制度的现状及其利弊,探讨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发展方向,对住房分配货币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住宅模式,以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使住宅产业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王世联[2]2006年在《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思想变迁研究(1949-2005)》文中提出制度经济学研究表明,社会变迁是全方位的,必然包括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变迁。事实上,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同时,社会制度和观念也发生着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促使社会观念和思想的变革,而变革的思想进一步指导社会的发展。住房作为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是人们的立足之地,栖身之所。从混沌的远古时代到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只要人类生存、发展一天,就一刻也离不开住房问题。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机制已经在房地产市场中逐渐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仍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社会保障的发展虽然快但时间并不长,因而我国的房地产业的现状与居民的居住需求还不相适应的问题十分突出,住宅质量和住宅环境都难以令人满意,急需多角度地探讨和研究,以有利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艰难地走上了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即基本上是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指导下的城镇住房改革,又具有相当独立性,其改革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有自成体系。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属于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强调国家—单位—个人利益高度一致的原则下,由国家扮演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者、保障者的角色,再由国家(通过政府)和单位扮演者社会保障供给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国家和单位相互依存,共担责任;而城市居民则被分割在各个单位并与单位构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几乎是无偿地享受着这份住房福利。随着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这种制度很难适应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199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在1992年-1993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在1992年市场经济全面开展的背景下,实施这一改革标志着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己从探索和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和综合配套改革的新阶段。1994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房改的根本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同时要求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推进租金改革,稳步出售公房,加快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思想的变化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一是学术思想层面——社会思想的变迁,其二是社会规范层面——道德观念变化,其三是国家政策层面——社会制度变化。尽管有些社会理论,或者超前或者落后于它产生时的社会形态,但是,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社会烙印。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伴随而来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与社会形态的转型,以及国家政策、住房保障制度的不断调节与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在城镇实行的是完全福利化住房政策,住房建设资金完全来源于国家基本建设资金。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具有“低工资、低租金、实物配给制”的特征。随着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这种制度很难适应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住房市场的内在动力如何激励?因而,这种制度的演变具有内在逻辑。1978年之后,公共住房福利政策逐步向住房商品化政策转变,采取的政策模式为:一是开始公共住房商品化政策的尝试;二是公共住宅福利化和商品化政策并重。住房制度改革的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改革不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旧的住房制度,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制度,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通过制定一个兼顾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完善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以实现城镇住房商品的公正合理的分配的社会经济目标。随着住房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成为这一阶段“关注中低收入者”的点睛之作。1998年以后,住房分配货币化,政府明确提出依据收入状况解决住房问题,公共住房则是解决中低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的主要手段。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思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是时代主题,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应是题中应有之意。因此对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思想变迁进行专门研究,不仅弥补了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缺陷,而且有助于为加快中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的指导和政策建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本项研究基本按着历史的叙述方法,运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六章对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思想的变迁进行考察。第一章介绍了住房保障思想的研究对象的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研究特色;回顾了国内外住房保障理论现状,分析了本项研究的学术价值。第二章讨论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福利分房的背景、历史轨迹、制度总体状况,分析了这一阶段城镇住房保障的弊端。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说是同步进行的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探讨了住房制度改革中城镇住房保障的实现形式。第四章对城镇住房保障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总结了住房保障思想的经验,同时对住房改革中“安居工程”思想及实践进行了评论。第五章描述房改攻坚中住房供需特征,对多层次住房供给思想进行了综述,特别是对涵盖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之中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了分析,对一些学者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探讨、评说。第六章着眼于历史经验,研究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思想现状、以及历史与现行制度的关联,进一步提出构筑新时期中国城镇住房保障的设想。

郭玉坤[3]2006年在《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优化住房资源配置和提高住房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失灵问题的存在,中低收入家庭在居住方面往往表现为支付能力不足,仅靠其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基本居住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城镇商品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住房价格已远远超出了中低收入居民的正常经济承受能力,要解决这部分居民的居住问题,政府必须建立和实施住房保障制度。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为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特别是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政策共同构成了我国目前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三项政策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三项住房保障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均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现有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很不明显,难以令人满意。这要求我们对现行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根据我国城镇社会经济和住房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更为科学、合理、高效、公平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以更好地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目前,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研究多集中在如何对现有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改革方面,对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探索全新住房保障模式的成果很少。本论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国内外住房保障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对不同住房保障方式进行经济效应比较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住房保障政策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变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以满足住房困难的城

毛军[4]1999年在《我国城镇住宅分配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实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回顾了我国城镇住宅分配体制的改革历程,在对当前主要几种住宅分配货币化方案的优缺点加以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货币分房方案的合理性提出设想:住房工资在职工工资中的比例以20%为宜;住房工资的发放应以部分直接发放到职工手中和部分以公积金形式统一交缴与管理相结合,全体职工都有权享受货币分房

刘朝晖[5]2000年在《中国城镇住宅市场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为了适应把住宅建设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居民消费热点的需要,有效探索解决当前住宅市场存在诸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从住宅市场的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两方面对住宅市场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 在内部要素分析中,以住宅市场供求关系为基本线索研究了供求基本理论,并对市场供求的体系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住宅市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中介服务支持系统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分析。 在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方面的分析中,从住宅住房制度、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市场法规、社会文化等方面对有关理论、实际现状和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优化市场环境的各项措施和完善住房政策的有关设想。 主要的对策措施有:①加快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住宅发展的新机制;②理顺住宅价格关系,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扩大有效需求;③培育住宅开发主体,改善有效供给;④配套改革财税、金融体制,加大对住宅市场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以利于住宅消费;⑤积极培育,稳步发展住宅消费市场,促进住宅流通;⑥建立专门的住宅法,保证住宅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肖瑜[6]2003年在《重庆主城区住宅业主导产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市主城区是指在重庆城市体系(或城市经济圈)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区。主城区对其所处的都市经济圈来说,是都市经济圈形成的依托与“心脏”。 重庆直96年直辖后,城市化总体水平30%左右,正处于国民经济起飞的阶段,重庆城市的发展正面临较好的发展时期。主城区经济的发展,既需要以主城区为核心的都市经济圈的为依托,通过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城区也需要相应的主导产业如住宅产业来促进其发展,形成自己的产业“增长极”。住宅产业是一个跨越第二,三产业的产业链,它是以商品住宅作为最终产品,并且按照住宅的建设和使用过程,前后延伸,并辐射带动相关产业而形成的产业链。 住宅产业具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特性,对重庆城市经济发展产生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主城区住宅投资额占重庆城市固定投资额的比重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甚至已超过其他产业的投资增长速度,主城区住宅产业的增量型发展,有助于城市居民生活居住条件的提高和城市人口的聚集,从而带动和加快城市建设速度,进一步促进城市化进程。住宅市场体系的高度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微观调节作用,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调节和分配资源,满足日渐高涨的住宅需求,同时通过住宅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完善,优化住宅产业发展,联动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提高重庆城市的整体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相对而言,由于重庆住宅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一方面住宅建设还处于粗放阶段,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体系,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极其不相适应。另一方面,主城区的经济发展对整个重庆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需要住宅建设在主城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主城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迫切地需要住宅产业能作为主导产业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这就必须要求主城区的住宅产业能较快地实现产业现代化,要实现产业现代化,又须加快主城区住宅产业的市场化进程,这三方面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环环相扣,是主城区住宅产业发展必须面对和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直辖后经济数据的研究,从上述三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靳少泽[7]2011年在《基于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城镇住房体制改革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变迁进行分析,从而对住房制度提出意见建议。

郭媛萍[8]2004年在《我国城镇经济适用住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历来就是我党、各级政府十分关心的一件大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并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中心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是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有效途径。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微利商品住宅。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实施,可以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房地产市场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我国城镇经济适用住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经济适用住房理沦分析,分析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定义、特征与属性等基础性问题,并将经济适用住房与商品房、廉租房进行了比较与区别:第二章探讨了我国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必然性,分析了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对经济适用住房产生的背景、发展现状及成效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分析了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五章主要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及地区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经验,以期为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实施提供借鉴;第六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建议与对策。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选题。经济适用住房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房地产界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国内还暂无系统研究城镇经济适用住房的著作和文献;二是理论基础创新。笔者试图对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出台的理论背景进行系统论述和梳理,诸如从公平与效率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等进行论证;三是分析手法上。笔者力图采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明确了经济适用住房定义、性质,而且分析了我国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必然性和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川大学硕卜学位论文等;四是研究内容创新。笔者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建议与对策中提出了一些创新设想,比如以“双标准”界定购买对象,建立住房储蓄银行筹资等。关键词:经济适用住房中低收入者问题对策

周运清[9]1999年在《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房地产市场》文中指出为了深入研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进一步推动房改、激活房市,促进经济增长,1998年10月31日~11月1日,武汉市房地产管理局、武汉大学、香港亚太21学会、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等单位在武汉市共同组织召开了"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房地产市场国际会议"。来自英国、芬兰、荷兰等国和中国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围绕以下五大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张荣[10]2004年在《城市住区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文中指出一、选题背景住区即为居住区的简称,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住区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仅指单一的社区或是住宅,它包括与居住有关的所有条件与要素,具体地讲有住区建筑、住区基础设施、住区环境等等。人类住区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住区的发展与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环境保护、和平与安全的目标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城镇住宅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国家集中控制的住宅供给体制、高度依赖就业单位的分配体制、以及住宅消费上的高福利制度。以低房租和高补贴形式表现出来的实物福利制,以及这种福利在居民之间的分配不公,是中国传统住宅体制的最大弊端。住宅长期被当作一种社会福利来看待,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形成了低货币工资、高实物福利和低价基本消费品配给的格局,所以居民支付的房租逐渐降低到微不足道的水平,以至于难以支付住宅维修和管理的费用,还需靠财政拨款和非住宅租金收入来补足。建国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由于重生产、轻消费的经济政策,住宅投资规模很小;而且一旦压缩投资规模,住宅投资总是首当其冲。这种投资规模相对于不断增长的总人口和城镇人口来讲,显然非常不足,以至于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一直在4平方米左右徘徊,住房短缺成为一个极为紧迫的问题,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1980年以来,住宅制度改革在中国一直在进行。九五期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1998年7 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规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新制度。通过逐步实行住房商品化,使住房作为消费品直接进入市场;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最终形成以个人产权为主的住房产权结构。1996年起普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福利分配,这是住房制度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到<WP=4>2002年底,90%的可出售公有住房已向居民出售,商品住房的供应已占城镇住房供应的85%。个人购房已取代集团购房成为市场消费的主体。住房制度的改革,使我国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住房供应和分配体系。1996年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住房制度改革力度,取得了重大突破。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了近50年的住房低租金实物分配制度,在原有旧公房继续向职工出售的同时,稳步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初步建立了新的住房供应体系,即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廉租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高收入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房。根据大多数居民的支付能力和不同需求把经济适用住房作为建设重点,并与廉租房一起组成适合国情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  在城市住区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城市住宅总体水平不高,住房体制改革还不完善,城镇住宅人均建筑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住宅建设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比较低,社会保障性住房还未普遍推行,老年人、残疾人等脆弱群体的住房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人口正不断流向城镇。城市不但要继续提高现有居民的住房水平,还要满足新进入城市人口的居住要求。由于大量人口和物资的流动,机动车数量倍增,交通问题已变成住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基础设施同样面对城市人口增加、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的压力。资源短缺是中国住区发展必须面对的又一挑战,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利用不当,更增加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中国城市工业用地占总用地的比例较大。约70%的工业集中在城市,许多工厂与居民区混杂,成为影响城市住区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使居民住区受到了环境污染的威胁。 新时期里居民在住房消费观念、居住水平、环境质量、市场运行机制和产业发展模式上,都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在城市住区开发上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住房消费不可能、也不应该走某些发达国家走过“高消费、高物质化、高消耗、高污染”的路子,而是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择资源节约型的<WP=5>人居模式,尽量少地占用物质资源,尽量少地干扰自然生态,为当代、更为后代留下继续发展的可能。新时期我国住区建设将向何处,采取什么样的道路,政府的政策如何选取,人们的消费观念与居住取向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研究。由此出发,进行中国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凸显其必要性。  二、论文内容  住区作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涵盖了人类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高速经济增长以及环境资源的掠夺,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人居难题凸现。本文从住区与住区开发的基本理论出发,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开发所经历的阶段、制度沿革和所取得的成绩,并从住房消费观念、居住水平、住宅形态等方面预测了未来住区发展的趋势;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可持续住区的内容及其意义,提出我国住区开发应

参考文献:

[1]. 住房分配货币化—住宅体制目标模式选择[D]. 万舟. 大连理工大学. 2000

[2].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思想变迁研究(1949-2005)[D]. 王世联. 复旦大学. 2006

[3].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 郭玉坤. 西南财经大学. 2006

[4]. 我国城镇住宅分配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实选择[J]. 毛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5]. 中国城镇住宅市场问题研究[D]. 刘朝晖. 华中农业大学. 2000

[6]. 重庆主城区住宅业主导产业化研究[D]. 肖瑜. 重庆大学. 2003

[7]. 基于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城镇住房体制改革研究[J]. 靳少泽. 中国市场. 2011

[8]. 我国城镇经济适用住房研究[D]. 郭媛萍. 四川大学. 2004

[9].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房地产市场[J]. 周运清. 国际学术动态. 1999

[10]. 城市住区开发与可持续发展[D]. 张荣. 西南财经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住房分配货币化—住宅体制目标模式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