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忽视了的问题——试论学生畏惧写作的社会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畏惧论文,试论论文,原因论文,社会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公开表示害怕写作;学生很难有写作的激情,总是能少写就少写,能不写就不写。为数不多的学生优秀习作无法冲淡大批学生写作能力差的事实。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畏惧写作,为什么作文教学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本文试图从社会环境角度来探讨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文中所提到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指写作能力,也附指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为什么会畏惧写作?学生接触的是怎样的社会环境?我们不妨暂时把注意力从课堂转向社会,或许能有所发现。
原因之一:社会不重视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关系到青年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体现着他们的生活追求和价值观,关系到他的生活情趣和生活质量。学生能不能认识这一点,他们能否在中学阶段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是关键的因素。学生行为选择的依据经常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评价,而学生所接触的具体环境有可能使他们对“写作是一种基本技能”作出错误的理解判断。
我们需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学习阶段经常接受什么样的社会评价观念,这些观念会如何影响他的判断。
当今社会轻视人的母语能力。中国人不像弱小民族那样把民族文化视为命脉,无比珍惜。也许由于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今日丢三城,明日失五城,能视若不见。中国人对母语也缺少应有的敬意。如今社会在评价一个人的学问或能力时,经常把“精通外语”或是“通几国外语”当作一种重要的评价标准,而这个人使用母语的能力如何,往往不在评价范围之内。当今社会通行的职称评定,绝大多数职称系列规定考外语,但是几乎没有一种职称系列宣布要考汉语表达(教师职称考普通话,也仅仅是强调“发标准音”)。
中国社会固然看重状元文章,但是对文化人的表达交流能力,历来缺乏应有的尊重。中国人往往把表达能力差的人称之为“忠厚人”,汉语中的“不善言辞”“沉默寡言”“拙于应对”等,未必是对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贬低;而“能说会道”、“妙笔生花”、“能言善辩”又未必是对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赞扬。甚至对在校学习的学生,教师往往也会评价说:“某某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某某某以后能做大事,你看,他从来不多说话”。这样的社会文化,对学生学写作能有什么积极影响?
原因之二:专制文化对个性的戕害
学生畏惧写作,也可以看作专制文化给社会带来的报应。无言,隐忍,顺从,谦卑,都是专制社会奴性文化的特征。在奴化教育中,人不能站立说话,没有话语权,更不可能“辩”。我们看千古流传的文章,但有“臣某言”“伏惟陛下圣听”及“甘受斧钺”之字样,就知道做文章实在是要命的事,文人的腰板很难挺直。
写作是一种生命运动,写作是自我心灵的对话。但是专制文化必定要镇压人的自我意识,反对人的个性发展。自古以来,专制社会就很警惕独立思考的危害,把一切独立思考视为异端,视思想者为有罪。识字与写作给人们带来的恐惧一直没有停止。且不论从秦火到清文字狱的漫长岁月,仅20世纪后半期,冤死于写作的有识之士就不知有多少!十年浩劫的导火索不就是吴晗的一出《海瑞罢官》吗?几篇很温和的杂文不就送了邓拓的命吗?如果不写作,也许可以延口残喘,不死于冤狱而终老于病榻,得其天年。与此同时,同样是以写作为业的“写作班子”却炎焰张天,杀人用刀笔,刑人如恐不胜;而动乱结束,一样的披枷戴锁,侥幸漏网,又终日被人催促悔罪,灵魂不得安宁。倘若不识字,不为文,就没有祸端——中国社会的这种认识,一直顽固地存在,既是警诫读书人的金箴,也是带血文化的写照。
有思想就是罪过,记录思想更是罪过。中国近五百年来对世界没有作出什么像样的贡献,不独自然科学界,五百年间,思想界也没有出现世界级的人物。然而中国人并不因五百年没有出过有世界影响的伟大思想家而不快,这似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明中国人对思想者的淡漠或者说是畏惧。
写作是那么轻易地就和思想纠缠在一起,即使没有了政治运动,中国人也把写作当作一件须谨慎对待的事。相当多的教师在作文评价中,仍旧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情绪”,哪些可以写,哪些不能写,哪些不准写,哪些事有意义,哪些事没有意义……学生刚刚学写作,就面临重重禁区,背上沉重的枷锁,一提起笔,百重禁忌——浮现,这就必然窒息学生写作的灵气,除灭了写作的活力。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青年学生重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腐朽之论,不也是因为有这方面的恐惧吗?缺少自由表达思想的环境,学生很可能选择风险相对比较小的学习领域。
这种倾向违背了教育发展的规律。以高中教学为例,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到18岁之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睁着惊奇的眼睛看世界,有许多美好、浪漫的遐想,他们开始有独立意识,对外部的事物,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考。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思想价值时,他的写作就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立言以立人,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培养高中生的公民意识。2002年,我们提出“儿童的趣味写作,少年的率性写作,青年的公民写作”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高中生应当具有公民意识,他的写作应当体现公民的责任感,体现人的精神。在这个重要的成长时期,如果他不能独立思考,畏惧写作,这就不具备青春的特征,以后也很难具备公民的素质。
原因之三:社会没能向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范式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不完全靠课堂学习,他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言,学习表达,并在生活中积累。然而,学生向社会学到了什么样的语言呢?他接触到的是什么样的表达范式呢?
目前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传媒,传媒的影响是强势的,然而学生从中能感受到语言表达的魅力吗?主流媒体内容千篇一律,语言毫无创造性,干瘪乏味,没有生命力,令人生厌;充斥市场的低俗小报成天虚张声势,耸人听闻;无孔不入的广告肆无忌惮地生造词汇,糟蹋着语言表达……
低俗的电视节目毒化了青少年的语言。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粗野下作,毫无自尊。走红明星的话语,不管通不通,都能成为学生倾心效仿的样本,小学生已经会在作文中写“我好开心吔”、“我有吃饭”。周星驰自称文化不高,可是他驾临北京大学,受到一万多学生空前规模的欢迎,向诚实劳动的艺员表示尊重,这种感情我能理解,我无法理解的是:北大号称国内第一学府,所谓“状元”成堆之地,何以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异口同声地学说周星驰的“有一种爱情……”呢?北大学生喜欢的竟是这类语言表达吗?
在学生心目中,学习语言表达有什么用呢?官员或名流为学校题词,展示的是一段毫无文采的套话和一手“甲骨文”;大人物演讲,从头到尾照着稿子念,结结巴巴,没有几句话的停顿是正确的;作家写“报告文学”吹捧商人,偶尔发表文学作品,也要靠媒体吹捧炒作……因此,他看不到学习写作的真正价值,甚至会认为那是一件没什么意思的事。
他看到签名不成字形的球星也出版了“成功之路”,话说不周全的粗俗老板雇人写成了回忆录,绯闻不断的影星歌星纷纷出自传签名售书,如鹦鹉学舌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一个劲地出版“怀想”……他会觉得写作技能根本不需要十年磨剑。
社会性的不重视写作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大部分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国民仍旧缺乏写作能力,而这种能力的缺乏却没有影响人的生存(有些人甚至有可能生活得更好)。过去邮局门口有人摆出桌子“AI写作书信”,是因为社会上文盲太多。现代通讯大发展,邮局门口的“AI写作书信”消失了,与此同时,另一种“代笔”现象却极为盛行,“代拟发言稿”一直真实地存在,甚至存在于文教单位。有的学校,校长做报告也靠枪手代拟,学校行政写份总结,也要教师拟稿。拷贝、复印、抄袭、拼接、代书……一系列不需要语言创造的方式盛行在当今社会,这一切,无不侵蚀着学生的心灵,令他们感受不到写作的意义。
学生每天都能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操官腔套话的官员,看到说话结巴有语言障碍的企业家,看到念白字的大学校长,看到语言不得体的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怎么可能认为写作是人人必须具备的表达技能呢?
学生为什么怕听报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很少能听到精彩的语言表达,他们对缺乏语言魅力的报告很厌烦。据我的观察,他们并不排斥听报告,他们具有被感动的素质,对内容真实、感情真诚的报告,他们能接受,而且久久不忘。可是他在初中三年或是高中三年学习中,得经常反复听一个人讲话,这个人可能是校长,也可能是教导主任、德育主任或是年级组长、班主任,如果这个人的表达刻板怪异,废话连篇,词不达意,只会照本宣科,则完全有可能导致一个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学习产生误解和厌倦。
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聆听政治家的优秀演讲。连战、宋楚瑜等人的大陆之行之所以在大中学生中产生轰动效应,不完全是政治因素,相当程度上是其语言表达的魅力。这些政治家有比较厚实的语言功底,思维敏捷,出口成章,他们的演讲让学生知道:有比“亚洲大专辩论赛”更有生命力的演讲。
原因之四:大部分教师自身写作能力差
多年来,我们不敢正视而又不能不承认这样的现实:大部分教师(包括语文教师)没有写作能力。
从近年中学职评情况看,教师的写作状况令人担忧。许多省市的条例规定,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提交5篇论文(含教学案例),其中3篇论文须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或获省市三等以上奖云云。但是这些规定日趋软化,一些部门早就相机而动,在收取一定费用后,刊发不合格的所谓论文,或廉价地发放各种获奖证书。客观地说,这些所谓论文中,70%以上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大部分文章存在基本写作规范问题。
在职称评定中听取意见时得知,许多教师对评职称要提交论文意见大。这些教师认为,教师上好课是主要的,不应当用论文写作“卡”教师(其实一些地区早就自行降低标准,有的省区在特级教师评选中,也对论文质量数量降低了要求)。这些教师提出的主要理由是“忙于教学,没有时间去写”。事实果真如此吗?一位教师,一二十年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这能说是因为工作忙吗?特别是一些语文教师,没有把写作当作自己的专业素养。学生一个学期大小作文约20篇(只不过是一个学科的学习任务之一),而教师写个几百字的工作小结也头痛,要借别人的照抄,或是从网上下载。在一些学校,教师搞家教成风,吃喝成风,甚至赌博成风,唯独无人去研究教学,当然也没有人去写作。有青年教师来信说,他因为经常写作,发表过一些作品和论文,在学校反而成了另类人物,大家都希望他能早日调离,以免衬出大伙儿的散淡无为。在一些地区,部分申报高级职称甚至特级教师称号者所提交的论文令人无法卒读,那些交了评审费就可以获奖、得一纸证书的论文基本靠东拼西凑,甚至有科学性错误,更有很多文章的语言让人不敢想像是语文教师写出来的。近年层出不穷的高校学术腐败事件,大部分和写作有关,有些教师剽窃论文,除了学术道德败坏、科研水平低下之外,很多仅仅是因为缺乏基本表达能力。堂堂教授也只好做文抄公,而一些申报正教授的教师竟把五六百字的报纸“豆腐干”也拿出来充数,可怜之至。现在又常有这样的尴尬:教师写作能力不如学生。有中学生作文杂志编辑叹息:学生习作文采斐然,教师的评语却文理不通,不知所云,太丢人了。
因而就出现了这种现象:教师苦劝学生重视写作,学生却不买账。在学生眼中,他的语文老师缺少语言表达的魅力,他甚至还接触过不少语言粗俗的教师,他写了三年作文,却没见过他的语文教师写过一段像样的、令他不能忘怀的文字;他偶尔接触到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写的工作小结,寥寥十几句话,竟然全是令人作呕的套话;校长作报告,全是放空炮,没有一句能打动他;学校的招生宣传,许多是把芝麻吹成西瓜,还有的纯属无中生有(这类弄虚作假又使他对“修辞立其诚”的原则产生了怀疑)。教师缺乏写作能力不但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效果,阻碍了专业发展,也贻害了学生。
原因之五:社会文化缺少对美的追求
学生不认为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除了不能在写作中自由地表达思想之外,还因为他无法从语言表达的创造中得到愉快,因为社会文化对真善美的情感追求未必认同。我经常举一个例子。那是20年前,我问学生:你们在文章中都表示了对父母的爱,你们有没有对父母说过“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学生说,那是西方人表达感情的方式,不适合中国国情。我劝学生试一试,尝试的结果令人啼笑皆非(当然也有很令人感动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底色,老师们可以去试一试,当知此言不谬。我甚至有点悲观,我认为学生在作文中不能表达真情实感,和中国文化缺少对美的追求有关。
中国人讲实际,也讲实惠。大部分人写文章一般不是为了发现美或者介绍美,而是仕途经济的需要,非常现实。就连许多名作的创作,起初也不完全出于对真善美的追求。一些教师对学生强调写作重要,并非是因为认识到写作是人生的愉快,是人生存的基本技能,而是因为“高考作文占60分”。其实目前这种水平的语文高考能算什么?全国竟然有那么多中学教师、大学教授靠讲高考作文混饭吃,有那么多教师因学生的高考作文而成名,有那么多出版社和书商靠卖“高考作文选”发财,有那么多学生苦苦地学习写作,以希望在两分钟的高考作文阅卷中获得一个高分,从此与写作“拜拜”……在这种氛围下写作,他不可能有追求美的意识。
诗歌支撑着民族文化,然而当今社会却缺少诗意。在一个世人不读诗的年代,称呼“诗人”几乎成了对别人的挖苦。1958年的“墙头诗”“快板诗”,1966年的“强盗诗”“造反诗”都没有摧毁人们对诗的热爱,然而一旦诗人功利,诗就会真正地死亡。功利主义的教育摧毁了诗教,也摧毁了写作,功利的写作令学生不屑。教育成了商业,升学率成了某些官员的政绩。一些人似乎很能把握群众的心理,在校园里供奉起市侩哲学,他们宣称:应试教育是“吃馒头”,素质教育是做诗;先得把馒头吃饱再做诗。因而青少年的文学教育必须是在“吃饱馒头之后”。那么,什么时候是“之后”呢?一个到了十七八岁仍只知道要“吃饱馒头”的人,他很难有对美的追求,很难会有对生活的发现,他自然也不会从写作中获得愉快。这实际上是个没有理想的时代,而没有理想自然也就没有诗意。学生对写作感到厌倦,在这种厌倦中也逐步适应,最终也就失去了通过写作获得身心愉悦的诸多机会。
童年时没读该读的书,长成之后只知道“吃馒头”,他在哪里能培养审美能力?他们缺少亲近土地、亲近自然的机会,有不少学生,到了十八岁也没见过一次日出,他怎么可能写出那种壮阔之美,他又怎么能写出心灵的震撼?如今,要学生读经典文学作品需要以利诱之,要告诉他,这篇文章、这首诗“高考可能会考到”,否则他很难会去看一眼。他不懂得美,虽然当美降临时他也会有所动,但是他很难有写作的冲动。也许人到中年后,他会反思青少年所受到的教育,他会后悔读书过少,他会埋怨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使他丧失理想。短视的教育眼光看不到明天,自然也无法理解写作是生命的活动,是精神生活的需要。
写作也是一种美育。如果一个学生在生活中对美没有任何追求,他有什么必要写作?我们选择写作,是因为在写作中能感受愉快;我们写作,是因为发现了值得写作的东西;我们写作,是因为在写作中可以发展自己的思想。无所谓爱,也无所谓恨,失去了人的基本感情,写作也就没有任何价值。如果生命中没有感动,没有幸福,也没有痛苦,在麻木和冷漠的状态下是不会有写作欲望的。我们应当承认这样的事实:那些重视语言表达的学生,情感都比较健全,感悟能力比一般人强。
提出以上问题,是为了探讨学生畏惧写作的社会因素。在我们中国,当一件事费尽心机却收效甚微时,往往可能有着盘根错节的复杂因素,而且并非本专业所能独立解决。本文当然不是要把学生写作能力差的责任全推给社会,但是把教学难题放到社会背景下考察,应当是一种有价值的思路。至于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一个漫长时期的探索。作文教学的改革当然不能坐等社会环境的改善,我们需要集思广益,继续寻找新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