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双基思维,挖掘培养优秀学生的潜力--对39/97全国初中化学奥林匹克试题的分析_思维障碍论文

夯实双基练思维,发掘潜能育优生——析#39;97全国初中化学奥赛试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夯实论文,潜能论文,试题论文,奥赛论文,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成素质教育的主题。对一些具有优良思维品质和发展潜能的优秀学生,应进行针对性培养和指导,激发学习兴趣、增进思维发展、树立进取意识和探索精神,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特长”的综合型人才。一年一度的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已成模式并得到良性发展,纵观’97赛题,它具有重视基础、回归教材、训练思维、发掘潜能的功能。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就试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以指导学生学习。现择其部分试题予以评析,以供参考。

一、细心活用“守恒”,解题耳目一新

“守恒”使化学充满丰富的内涵。守恒法是常用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它的运用可涉及到计算、推断等具体问题。

例1. 几种物质溶于水,能电离出K[+],Mg[2+],SO[,4][2-],NO[,3][-]四种离子,已知其中Mg[2+],K[+],NO[,3][-]离子的个数比为4:5:3,则SO[,4][2-]与NO[,3][-]离子的个数比为('97赛题13)

A.2:1 B.10:3 C.5:3 D.3:5

评析:该题是竞赛中的常见题型,是学好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它的落脚点是溶液呈电中性,解题依据是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必须相等——即“电荷守恒”。具体解法是:设Mg[2+],K[+],NO[,3][-],SO[,4][2-]的个数比为4:5:3:x,则4×2+5×1=3×1+x·2x。显然,nso[,4][2-]∶n[,NO[,3][-]]=5:3,答案为C。

例2. 某同学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80g,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他把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1g以下用游码),那么,实际上他所配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7’赛题10)

A.8.5% B.7% C.14% D.8%

解析:该题涉及天平的构造和正确使用。称量过程自然就是药品质量和砝码(包括游码)质量守恒,并必须遵守“砝码右放药品左”的原则。而试题却有意设置了称量药品和砝码的反放(游码位置始终不变),让考生产生思维障碍。其实,万变不离其宗。“m[,左]=m[,右]”这一条件客观存在,无论药品和砝码是否反放,游码总是在右边。反放时,m[,左]=m[,右]”m[,药]+m[,游码]=m[,磕码]。此题解答思路是:先算所需溶质质量应是6.4g,称量时,应选砝码6g和拨动游码0.4g(操作者并不知错),因该生将砝码放于左盘,为保持平衡,该加入药品质量为x,则6=x+0.4x=5.6g。再将5.6g食盐溶于水配成80g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只有(5.6÷80)×100%=7%。答案为B。

二、挖隐含找联系,巧解“缺”条件题

例3.常温下乙烷(C[,2]H[,6])气体和酒精蒸气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其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7赛题14)

A.[(100-x)/5]%

B.[4(100-x)/5]%

C.(4x/5)%

D.[2(100-x)/9]%

解析:这类试题重在考查应变能力和联想思维。试题看似条件不足,其实所考知识的生长点和落脚点的实质是对乙烷和酒精化学式的认识、分析与联想。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C[,2]H[,6],C[,2]H[,6]O。仔细推敲,C,H原子个数比相同就是解题的突破口。即在混合物中,C,H个数比总是1:3,其质量比就应是12:3或4:1,在C,H元素的总质量中C占4/5。因混合物中O的质量分数是x%,则C,H两元素应占总质量的(100-x)%,显然C元素的质量分数应是[4(100-x)/5]%。

三、转换新信息,陌生变熟知

一些以新信息出现的陌生知识,看似高深莫测。其实,用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反应、或一般规律加以牵线搭桥,是解决这类新问题的基本思路。这类试题重在培养学生的模拟思维能力和自学理解及应用能力。

例4.硫和氧的化学性质相似。在某些化合物中,硫原子可以代替氧原子。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CS[,2]和Na[,2]S水溶液混合振荡。②P[,2]S[,5]溶Na[,2]S于溶液中('97赛题21-(2))。

解析:题中涉及CS[,2],P[,2]S[,5]的组成及性质都非常陌生。若不认真审视、分析题给信息,问题求解极为困难。此题突破口,即“题眼” 硫和氧的性质相似、可以互代。如:CS[,2]-CO[,2],Na[,2]S-Na[,2](),P[,2]S[,5]-P[,2]()[,5]。再回归到典型反应:CO[,2]+Na[,2]()=Na[,2]CO[,3]和P[,2]()[,5]+3Na[,2]()=2Na[,3]PO[,4]。如此转换,原来是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反应(熟悉的重要知识)。只需将两反应中的O换成S,即可正确书写反应:①CS[,2]+Na[,2]S=Na[,2]CS[,3]②P[,2]S[,5]+3Na[,2]S=2Na[,3]PS[,4]。可见,倘若遇到新信息,首先应该细审题,尽量联想旧知识,模拟解题不费时。

综上所述,奥赛试题也并非高深难解,只不过能力要求高于教材,但知识点却源于教材。只要“双基”扎实,时刻重视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许多问题便能化难为易、迎刃而解。

标签:;  ;  

夯实双基思维,挖掘培养优秀学生的潜力--对39/97全国初中化学奥林匹克试题的分析_思维障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