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医学科 430000
【摘 要】目的:分析与总结综合呼吸道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护理组予以综合呼吸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3.33%,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无1人死亡,参照组死亡率为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予以综合呼吸道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预后。
【关键词】综合呼吸道护理;重症颅脑外伤;抢救成功率;并发症
颅脑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多为暴力所致,可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损伤,会严重影响到患者呼吸中枢与神经系统,最终会造成呼吸系统功能障碍。中枢神经受损患者在临床上会出现意识混乱,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若患者出现头晕及呕吐症状则需护理人员加强警惕,原因在于此时患者极易出现颅内血肿[1]。因此,针对该类患者需予以科学有效护理方式,以此来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疗效。鉴于此,选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后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综合呼吸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参照组各45例。护理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开放性损伤23例,闭合性损伤22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7.12±12.07)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5h,平均时间(3.15±0.74)h。参照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开放性损伤24例,闭合性损伤21例;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58.59±11.23)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5-6h,平均时间(3.42±0.69)h。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予以营养支持,以易消化及蛋白质丰富食物为主[2]。并对患者生命体征予以严密观察,及时地清理患者口腔、鼻腔及耳道分泌物,同时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呼吸道护理干预具体如下:对患者心率、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当发现任何异常状况需及时地告知临床医师。加用人工鼻,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适当地抬高床头,使患者保持头部后仰状态,对患者咽部是否有分泌物进行观察并及时处理,确保呼吸通畅。若患者面颊受伤,则需检查患者口腔,清理口腔中的血块,防止出现吸入感染。同时在插管与拔管时,护理人员要确保动作的轻柔与准确,插管深度需适中,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痛苦,呼吸机使用前需对氧气进行湿化处理,将温度控制在32 ℃左右。同时针对需机械吸痰治疗者,治疗前给予纯氧吸入,吸痰中需注重力度及频率,痰量较大者在持续吸痰15s后休息,尽可能地确保动作轻柔[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经SPSS20.0软件予以统计学计算。计量指标以(%)形式展开,?2检验;计数指标以(?x±s)形式展开,t值检验。P<0.05表明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
护理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无1人死亡,参照组死亡率为2.22%,两组患者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比较[n,(%)]
2.2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护理组急性肺损伤1例,坠积性肺炎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3/45);参照组急性肺损伤5例,坠积性肺炎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44%(11/45),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8804,P=0.0153)。
3 讨论
导致患者重型颅脑外伤的主要致病原因为交通事故,且病情严重,临床症状多变,病情发展速度快,一旦患者颅内压出现积聚升高便会对患者呼吸功能造成影响,甚至出现呼吸骤停,导致死亡[4]。因坠伤或暴力因素所致的重型颅脑外伤者,因其中枢神经与呼吸系统受到严重影响,一部分患者在临床上便会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等,为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就需予以有效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护理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3.33%,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呼吸道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在于,通过吸氧、吸痰以及湿化氧气等方式对对不同程度呼吸道堵塞患者予以针对处理,提高血氧饱和度,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机[5]。护理组无1人死亡,参照组死亡率为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予以综合呼吸道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预后。可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薛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呼吸道护理的实施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3):135,139.
[2]国光菊.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施行综合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特别健康,2019,(15):112.
[3]陆云,姚天芳.循证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饮食保健,2018,5(11):227-228.
[4]林晓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5):91-92.
[5]周瑞红.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施行综合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9):123-124.
作者简介:
闻彬 1988年1月9日 女 本科 汉 护师 急危重症护理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医学科;
闵小霞 1988年6月 女 本科 护师 急危重症护理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医学科;
论文作者:闻彬(通讯作者),闵小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外伤论文; 呼吸道论文; 并发症论文; 重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