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糖尿病合并妊娠;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产妇妊娠合并糖尿病可划分为2种类型,其一为妊娠期糖尿病,指产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无任何临床表现直至妊娠期间出现糖尿病相关症状,其二为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妊娠前存在糖尿病相关症状且糖代谢异常直至持续至妊娠期间。有统计数据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远远高于糖尿病合并妊娠,其发生原因与葡萄糖摄入量上升及糖代谢率下降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同时,孕周越长产妇糖代谢率越差,明显加剧产妇基本病情,直接影响母婴结局,并且产妇血糖量过低则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造成胎儿窘迫等并发症。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纳入研究的82例患者,纳入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合并妊娠的诊断标准,并且于知情条件下签署护理同意书,基本排除失语、合并精神疾病及合并严重肝肾疾病的情况。以随机盲选法为参照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41例患者年龄分布24岁至37岁,平均年龄为(32.48±1.76)岁,初产妇27例、经产妇14例;观察组41例患者年龄分布25岁至37岁,平均年龄为(32.49±1.77)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上不存在任何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即:协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检查其血糖指标,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叮嘱患者保持合理膳食。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即:(1)护理人员邀请患者填写基本资料调查表格,全面了解其兴趣爱好、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综合考虑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再根据血糖指标予以相应调整,并且指导患者保持左侧体位静躺,定时翻身走动,有利于机体血液循环,减轻静脉所承受的压力;(2)护理人员组织疾病相关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糖尿病合并妊娠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预后效果,大大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倡患者自行感受胎儿胎心的律动及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胎心的异常情况;(3)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充分发挥心理干预的作用,分散其注意力减轻心理负担,鼓励患者家属给予其更多情感层面支持,重点疏导产妇负性情绪,促使其始终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明显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
1.3判定标准
观察2组患者是否出现胎儿窘迫及羊水粪染等并发症计算其发生率,对比2组患者羊水过多、剖宫产及妊高症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其中计量数据使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羊水过多、剖宫产及妊高症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对比[n(%)]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生机制与人体糖代谢异常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造成胰岛素分泌受阻或不足,导致脂肪或蛋白质代谢异常,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且糖尿病病程绵长且无法彻底治愈,往往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一般说来,糖尿病合并妊娠指产妇妊娠前存在糖尿病相关症状且糖代谢异常直至持续至妊娠期间的情况,并且病情严重的产妇不建议受孕,病情相对轻微的产妇妊娠期间侧重于控制其血糖指标,预防病情快速演变发展影响产妇妊娠结局。
值得注意的是,常规护理模式过于看重控制血糖,完全忽略提升产妇自身护理能力及改善心理状态。护理干预秉持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叮嘱产妇定期入院检查,采取具有针对性及目的性的护理干预手段,能促使产妇分娩期间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极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此外,护理干预能指导产妇改变自身体位,大大降低胎心异常的发生率,减轻子宫位置的压迫力度。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妊娠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胎儿窘迫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冯锦屏,彭莲梅,陈菲娜.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及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08):974-975.
[2]杨艳丽,刘珊珊,杨刃思,宋丽娜.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04):170-171.
[3]杨礼蓉.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及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9):191-192.
论文作者:乔淼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糖尿病论文; 产妇论文; 患者论文; 胎儿论文; 窘迫论文; 羊水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