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论文_李明阳 郑德超

也谈“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论文_李明阳 郑德超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邱家小学 636400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意思是,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因此,让学生“会学”比只要学生“学会”重要得多。因为知识如汪洋大海,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故小学阶段就应重视培养学生学海泛舟的能力,使他们有能力驾驭知识的风帆,在浩翰无边的大海中航行。学生有了这种本领,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掌握探索的主动权。

为什么叶老的教育思想已被大家所承认,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摆脱不了“填”与“灌”的传统呢?怎样实现“不需要教”的最佳境界呢?笔者认为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才能冲破“填”与“灌”的牢笼,在教法上革新。

首先,从传统的以传授教育知识的容量和巩固程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转变到以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让学生自能读书的目标上来。要深刻认识到,一个人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每一个人一生都需要学习,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时代,如果摆脱不了“教”的拐杖,无自能读书的能力,那么知识的不断更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就难以实现,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谈不上有什么发明创造。“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既重“教”又重“学”,教会学生读书方法。自能读书,即完全的自学能力,有了这一能力,就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就有可能登上科学的峰巅。笔者认为,假若一个人凭自学考60分,要比教师教会的人考100分还强得多。因此,单从学生考分上看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不科学的。应将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水平如何、作为考查学生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尺,应将课程标准看成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师钻研教材、选择教法、备课、上课、作业训练设计都要以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掌握读书方法为出发点,以让学生“会学”为目的,才能自觉克服“填”与“灌”,使学生真正由“学会”变为“善学”、“会学”,最后达到“不需要教”——自能读书。

其次,要实现“不需要教”之境界,必须转变教学观,真正摆脱“教”与“学”的关系,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传统的“填”与“灌”颠倒了“教”与“学”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是皇帝,学生是臣仆,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切服从教师。教学活动是单向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因此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原有的知识结构如何,一古脑地往“容器”中“填”与“灌”,考试就是将“容器”中的知识原封不动地再倒出来,倒出来的和“灌”进去的一样多,就给100分,其致命弱点就是“死记硬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学”决定着“教”,“教”为“学”服务。教学活动是双向的:教师服务学生。教师的责任主要是导,在课堂上讲的只是点——重点、难点、关键点。就是解决“点”的问题,也是在“导”中处理的,而不是全盘授予。“导”的过程就是一步步让学生开动大脑机器去思去想,掌握读书求知的方法和规律。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是无限的,但求知的方法和规律就如钥匙,有了“钥匙”,学生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走进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怎样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认知结构,将“钥匙”一把一把地传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当然要考虑这堂课有哪些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但更潜心研究在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和规律去实践,通过严格训练,“不需要教”之目的就能逐步达到。

第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以“运用”为着力点,以“养成习惯”为目的的。要摒弃传统的“填”与“灌”,必须确立“语文是工具”的观点。学生得到工具不是目的,会使用工具才是目的。如汽车是交通工具,一个人有了一辆汽车,但不会开车,那么汽车对他来说就是一堆废铁,是无用的。“填”和“灌”的教学思想,就只是将工具给学生,重学不重用。在教学中不是把教材当作凭借、当作典范去实现课标要求,而是以记住教材上面的东西为目的,只管教而不管用,学生的学习正如把饭吃到肚子里,不能消化变成滋养身体的营养一样。要实现“不需要教”,“运用”是唯一的途径。因此,语文工具性要求语文课要充分重视“练”,把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练什么呢?听、说、读、写。练的过程就是运用的过程,就是由知到能的转化过程,而且这种练要养成习惯,实现“学——练——能”的良性循环。评价一节语文课上得好坏,是否重视让学生练及练的效果就是一条重要标准。有人说没有练的语文课就不是语文课,练得少的语文课不是好的语文课,是有见地的。因为能力是由练习形成的,不练就没有能力。叶老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串。”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语言课要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训练场”。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但又要看讲什么、怎么讲。叶老说:“学生要‘领悟’而‘领悟’不到、曾经‘研究’不出的部分,才是‘讲述’的真作用。”教师要注重启发诱导学生“自为研究,自为解决”。在练的过程中,既要讲“量”,又要讲“质”,做到适量、科学、有效,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之目的。当然热衷于题海战术是普遍现象,但效果并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一是机械重复性练习多,缺少明确的目的性;二是不管学生是否掌握,不分彼此地练,缺乏针对性;三是好、中、差学生一刀切,忽视了练的区别性、层次性;四是重练的数量,而忽视了理与法的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五是超量练习,学生负荷太重,形成应付心理,练而无效。

论文作者:李明阳 郑德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0

标签:;  ;  ;  ;  ;  ;  ;  ;  

也谈“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论文_李明阳 郑德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