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与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_虚拟网络论文

数字化与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_虚拟网络论文

数字化与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数字论文,时间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20(2003)06-0061-06

人类的活动时空从自然平台发展到数字化平台,从而拓展了空间的维度,获得了更多 的自由时间,推动了人类的全面发展。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1](P532),这是马 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条件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一命题在数字化时代更加显示出 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马克思看来,“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 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1](P532)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平台为人类的发 展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它给人提供了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创 造性的技术手段,使人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创造性的空间,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时 空构建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人类活动的全面性取决于空间范围的拓展和时间的 节约,人的发展表现为自由时间的转化和获得,在这个意义上,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

时空问题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在安东尼·吉登斯看来,社会系统的时 空构成是社会理论的核心。[2]时空的特定内涵一方面体现在社会系统的建构方式上, 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人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精神成果之中。时间和空间是 现代性产生和扩展的最基本的建构性因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得以拓展。概 略地说,时空作为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在历史上曾经经历了三种形态和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自然性为主的时空阶段,也就是人对自然依赖的时空阶段。在最初的社 会形态下,人的需要和发展取决于与自然界的直接交往。人完全受制于自然和现实空间 ,缺乏主体意识,信奉万物有灵。人们通常把自己生存的决定力量归结为自然条件或造 物主的恩赐。由于生产能力低下,劳动工具原始落后,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把几乎所有的 时间用在获取生活资料上,没有自由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更难以把自由时 间转换成人类发展的空间。这时的人们“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 [3](P104)。

第二阶段是人对物的依赖性和人发现自己的时空阶段。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拓展,人 意识到人的生存状态和全面发展的空间取决于自己的劳动,取决于自己的创造力。马克 思曾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不同的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 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 的能力的体现。”[3](P104)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 力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时间,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和条件 ,提供了相对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但是,也造成了“物的异化”。又由于这一时代重视 社会尺度,忽视个人尺度和人文关怀,因而不可能使人获得全面发展。

第三阶段是人—机新的时空阶段。在这一阶段,尽管人还不可能摆脱对物的依赖性, 但数字化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时空结构。人类由读写时代进入到了视听时代,由自然 平台进入到数字化平台,由现实时空进入虚拟时空,它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基本 向度:时间和空间。新的时空结构使人可以在全球以个人的身份存在,由依附观念向独 立观念转变,人更具有特别的独立性和自由个性。在詹姆逊看来,网络空间延伸了空间 的概念,当今世界已经由时间定义走向空间定义。空间具有主宰地位,成为社会结构性 要素。[4]换言之,时空问题不仅仅是时空问题,它也关涉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全球 化问题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现时代,网络化和数字化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主导方面, 从而把生产力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方面,高科技和先进生产力本身向我们提 供了种种新思想、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未经探索的可能性,扩展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生产力的提高实际上是大量的劳动时间的节约,自由时间的获得,为人全面 的发展从根本上创造了条件。人可以按照自身的特点来发展自己,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开发各种潜在的能力,扩展人的发展空间。

简言之,人从对自然的依赖、对物质的依赖到走向无限广阔的网络虚拟时空,科学技 术和生产力的每一次变革,都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时空特性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时空观本身也是发展着的。就时间而言,它本身牵涉到用以前和以后,或是用过去、 现在和未来谈论事件的进展和排列顺序。时间一般被认为是一维的,并且是不可逆的。 芝诺悖论引发了关于时间的类似问题。柏拉图宣称时间是被创造出来的,是永恒的运动 映象。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有许多关于时间存在的困惑。康德论证时间像空间一样, 并给时间以一种方法论。牛顿强调的是绝对时间。爱因斯坦强调的是相对时间。辩证唯 物主义认为,时间是运动的存在,是人类真正发展的空间。就空间而言,它本身具有丰 富的内涵。一般我们理解的物理空间,它是指事物之间的一种顺序,用以描述物体的位 形,具有长、宽、高与时间间隔的四维体。宇宙空间是指从宇宙到夸克的认识空间。空 间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除了上面的空间外 ,还有牛顿的绝对空间、爱因斯坦的相对空间、曼德尔布罗特的正负分数维空间、艾根 的信息空间等。数字化的时空观与上述诸时空观,虽然有着重合、交融和交叉的关系, 但具有与以往不同的新时空特征。

首先,它是在数字化平台上形成的广义上的人文时空。新的虚拟空间不是我们在自然 平台上感觉的多维空间,不是物体存在的广延性,不是用体积去测量的空间,不是历史 维度上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异质的,它在多种多样的层面上同时展开,它已经超出单个 的人类身体去体验感觉、确定自身位置的能力,表现为一种广义上的人文时空。一方面 ,网络化的空间概念成为当代集图像、声音、动感为一体的人文成果,它对人类文化成 果的传播、保存、复制,使一切文化产品扩展了其无限的空间可能性。另一方面,人文 精神的空间又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诸多领域向无限空间的发展,加快了多种文 化的交融,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其次,时间的瞬间性和空间的流动性。以电子为基础的沟通系统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类 生活的基本时空向度。著名的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揭示了信息网络社会中具支配地 位的流动的空间和无时间的时间现象。他认为,地域性解体使之脱离了文化、历史、地 理的意义,并重新整合进功能性的网络或意向拼贴之中,导致流动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 。当过去、现在与未来都可以在同一则信息里被预先设定而彼此互动时,时间也在这个 新沟通系统里被消除了。其结果是,流动的空间与无时间的时间成了新文化的物质基础 。[5]

第三,虚拟空间使人的创造性思维更加凸显。虚拟空间是指在数字化平台上,用网络 的、代码的和数字化的方式构建人—机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从而形成一个与现实不同 却又被人能真正地视、听和感觉的真实的数字化空间,并且在这个数字化空间中能将时 间转换成人的全面感觉、人的全面发展的空间。这是一种新的时空观,是一种生长和演 化的时空,具有潜在存在与发展的新视野。虚拟为人类创造出现实无法提供的新的发展 空间和平台,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之源,使人的创造性思维更加凸显。

数字化的快捷功能和多维的网络空间不仅使人有了无限的发展空间,而且也使人拥有 了更多的自由时间。效率的提高,时间的节约,这本身就使人类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 。新的技术媒介往往重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参数,由此对社会文化和社会结 构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它还规定着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程度和水平, 规定着生产力的跨跃式发展,进而从根本上规定着人类拥有自由时间的多少。跨地域、 跨文化、跨社会制度的新型社会网络空间关系,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以 快捷的和普遍的方式联系,使各种资源重新合理配置,这些都意味着人类可支配的时间 的延伸。

社会的进步与社会关系规定着人怎样拥有自由时间。人怎样拥有时间和获得更多的自 由时间,并不是单纯的时间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体现着社会进步的目标尺度。 个人作为社会的人,必然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制约,也受人自己的肉体和精 神条件的制约。社会作为任何个人的先在系统,以其既有的社会关系规定着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因此,虚拟时空必然是现实时空的社会关系全部特征的复制和延伸,并承载着 人类的各种制度、价值观念和目的。同时,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交互的时空结构也规定 着人与人的交往,决定着空间的拥有区域和时间的分配比例。如果从社会因素和生物因 素的相互关系来考察科学创造和时间转化成空间的问题,那么,生物因素是蕴含在个人 身上的某些自然素质与前提,而社会因素则是使这些素质能够展开、发展成为人类特有 的有效能力所必需的条件。另外,就虚拟时空对人的影响而言,它不是由技术自主发展 的结果,而是由人类不断追求自我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社会本性所决定的。人在创造社会 并推动社会前进时,也不断地改变着自身、完善着自身、寻求着人类的解放和自由。

网络化所具有的信息功能、快捷功能、多维功能和虚拟功能只有在新的时空平台上, 即在综合各种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平台上,才能发挥作用。因为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经 济,也可以说是以生产和占有时间为目的的经济。“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 生产力。那时,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劳动时间 作为财富的尺度,这表明财富本身是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的。”[6](P222)数字化平台 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发展人的全面性的条件,而且用于发展人的自由时间也多了起 来。一方面,大量的自由时间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节约劳动时间可以看做是生产固 定资本,这种固定资本就是人本身。另一方面,由于大量自由休闲时间“给所有的人腾 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6](P219)可见, 自由时间又是积极的存在。人的发展表现为时间的获得与空间的转化。

数字化革命给人类的影响就是将传统平台上的信息转化成信息化的问题。这也是将时 间转化成人类发展的空间的根本问题。传统的所谓的信息,只是提供更及时、更正确和 更有效的各方面的消息,对人的发展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而信息化则完全不同了。信 息化是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活动作为人类发展的基本要素、技术范 式、基础产业和时空转换手段。比如,多媒体信息使人可以随时利用,网络成为全球最 大的图书馆和信息数据库。信息化使人超越了一般经验和客观现实世界的束缚,充分运 用人类的智慧,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创造出自然本身不存在的新空间。如何利用信息 ,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运用的知识,如何将自由时间转化成人类发展的空间,这决定于在 数字化平台上将人脑的生物结构与信息结构融为一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人类将时间 转换成空间的过程,又是人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更是人脑的生物结构与信息结 构相互作用,使人的各种能力综合创新运用的过程。人脑的生物结构是高度的有序性和 特异性相互联结形成的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网络系统。它接收、贮存、传输和处理各种 复杂的信息,从而为人认识各种复杂的事物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但是,人脑不仅仅是一 个生物结构,它还通过人所特有的生物结构在一个数字化平台上形成了以生物结构为基 础的信息化结构。这种信息化结构反复同生物系统的内核发生作用,也同外部世界以符 号信息、网络信息、全球信息的方式所积淀的人的神经系统的结构发生作用,并作为人 的背景信息储存起来,从而构成人—机复杂的、网络的和全面性的结构体系。这种交互 结构性功能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类时空转换的思维方式、感知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生 理与信息时空运动模式的结构方式,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性的展开和自由时间转化成人 类发展的空间。

数字化和网络化把人的发展纳入到全球化时空的轨道上,数字化的时空结构改变着人 们的生存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方式。它是以全球开放的眼界对传统的、地域的、民族的 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突破和创新。数字化创造了一种虚拟空间,它将时间转换成人类发展 的空间,形成一种创造性的时空结构。它不同于单向度的信息性结构、生物结构、科学 结构和信念结构的功能,它还有人所特有的受到新信息刺激产生的幻想、想像、猜测、 顿悟、直觉等人的感性思想的内核结构功能,又有关系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 政治的、非逻辑的、虚拟的和多维度的结构功能。在数字化平台上,人们的交往能穿越 时空沟通古人与今人、国人与洋人、现在与未来,人们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互相交流信息 、思想、情感和知识。也就是说,数字化时空结构使人全面交往、全面需求、全面学习 、全面发展的空间维度得到了延伸。

数字化的虚拟打破了现实时空结构,使时空重组,由单向度的现实时空变为现实与虚 拟的双向度时空。双向度时空对于人类发展的意义在于,它构造着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 平台,使人类克服自身的有限性和受动性,跨越任何时空的限制,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 创造性、超越性和自主性。虚拟改变了时空的内涵。虚拟时间呈现出弹性化、即时化、 可逆化、个性化等特点;虚拟空间也具有了虚拟性、缺场性、交互性、流动性、隐匿性 、非中心性和非独占性等特点。用卡斯特的话说就是具有“‘流动空间和无时间之时间 ’的特征。数字化时空的这一特征可以使流动空间与无时间之时间成为新文化的物质基 础,超越并包纳了历史传统传递之再现系统的多种状态:这种文化便是真实虚拟之文化 。”[5](P465)时空的重组从根本上改变着社会、文化与科技的时空结构和功能,影响 着全球产业结构,代表了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变革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价 值观念,创造着人类发展的新的平台。

虚拟实践是人类实践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既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种新形式,又是人 本身的新型存在状态。在传统的自然平台上,人们实践活动通常受到特定的物理时空的 限制,而虚拟空间则使人类存在及其活动的环境具有了多重性和可选择性,是现实实践 时空的延伸和升华。在虚拟时空中,人的发展立足于主体自身的现有条件和数字化平台 ,立足于全球性的对现实性与虚拟性相互作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一方面以现实实践 为前提和基础,依存于现实社会,另一方面又使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互动发展,使人类 实践活动不断超越现实社会空间向虚拟空间拓展,这就为人们提供了重新进行自我塑造 和多样性发展的空间。相对于传统交往,网络空间中的交往不仅具有人际交往成本降低 、交往效率提高、联系速度加快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人际交往的全新空间。虚拟 实践空前地张扬了人的个性、主体性,提升了普通人的地位。许多在现实社会中备受压 抑的弱势群体,经常借助网络来相互支持和凝聚力量,其成员可以自信地在归属的团体 中建立自我认同。在虚拟空间中,个人不再被淹没在普遍性中,其自我意识、自由意志 的表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为丰富的人性 提供了充分的释放空间。数字化时代新的时空结构,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 的知识结合起来,把人的智慧和才能与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与信息化功能有机地结合起 来,跨越时间,打破空间,有助于解决开放的、复杂的、艰巨的、综合性的和非系统性 的问题。它还可以使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减少浪 费,从而提高利用率,特别是非物质性精神资源借助于低成本的网络可以使需要的人实 现资源共享。借助于网络,人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精神财富,改变共同资源紧缺的状况 ,这实际上扩大了资源的总量,拓展了人类发展的空间。比如,在互联网上,你不仅能 跟踪链接,而且可以创造链接,你还可以以匿名的方式与各种人交往,产生多样化的群 体,分享千千万万智慧的大脑所提供的各种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网络化的信息优势与快 捷处理数据的能力,来分析和解决在传统平台上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互联网的这种创造 性的、交互性的、互补性的、虚拟性的特点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任何人的思维都有其局限性,任何一种方法都只是从一个向度、由一种目标出发对对象 某一层次的把握,它不可能穷尽对象。我们只有集中全球大脑的智慧,立足于创新,把 握多种方法、多个角度,才有可能形成更高层次的创新统一体。

虚拟、感知和人的创造力三者有密切的关系。虚拟空间是人类通过数字化方式,综合 计算机的三维技术、模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而合成的逼真的三维感觉世界。随着科技 的发展,对于感性的探索与研究已进入到大脑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层面。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人的任何一种延伸,无论是皮肤的、手的还是脚的 延伸,对整个心理和社会的复合体都产生影响。”[7]虚拟作为媒介的一种特殊功能, 创造了一个人—机互为感觉对象的动态的数字化平台,延伸了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 感觉器官,超越了传统的感觉方式、感觉对象、感受性和感觉经验,打破了现实性与虚 拟性的时空界限,创造了传统的自然平台上“不存在”和“不可能”的客体,导致了人 的感觉解放和感性革命。最新对感官研究的成果表明:发展了的感官是一种文化器官、 科技器官和综合器官,它能探索未知并扩大人的感觉维度,开启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感觉的高层次体验,能使人重新获得生命力、创造力、激动感和对生活的激情。因此 ,发展了的感官在数字化的虚拟平台上使“不可能的可能性”在虚拟空间中复活、再生 、创造和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的自我塑造和多样性发展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往 才能真正地实现。现实交往与虚拟交往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整合具有某种互补的作用。而 虚拟空间创造了人际交往的新平台,创造了人际交往的全新模式,并且给人以幸福感和 心理满足感,这都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整合产生影响。虚拟社群的形成满足了人类的四 大基本需求:交易、兴趣、幻想和人际关系。虚拟社群协助个体获得自尊感,减少对自 我的不确定性,满足归属感等基本需求,导致网络生活幸福感的产生,并进而影响现实 生活的幸福感,形成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联结,进而提升使用者整体的心理适应能力。

虚拟空间能整合人格和重塑自我。数字化平台上自我的形成与传统自然平台上的自我 的形成有着相似之处,即体现为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8]在网络上 体现的首先是生理的自我——“我是谁”:是大人还是小孩,是男人还是女人,是幸福 还是痛苦。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体验自我的感性生命。其次是心理的自我——“我是谁” :“自我”的神经系统功能经过现实的生理自我和网络上生理的自我的整合后,再考虑 到虚拟交往的心理与动机,开始考虑我找什么样的人交往,谈什么话题,想解决什么样 的问题。这一阶段是由自我的感性体验上升到精神的理性体验的过程。再次是社会的自 我,也就是我在网络空间中的身份和地位。现实时空中的自我毕竟不是虚拟时空中的自 我,现代虚拟时空是二进制与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数字化平台上虚拟的现实性。 虚拟网络人际关系以流动多变的自我认同和网络身份认同为前提,一方面可以塑造一个 有别于真实世界身份的人格认同,另一方面也可以同时维系数个不同的身份。由于不在 场而无须担心现实交往中“惩戒性权力”对人的身心伤害,由于匿名而从根本上超越了 现实对人的性别、身份、地位的限制,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虚 拟空间中制造新的“自我”,并使之得到人格整合。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它们在社会 生活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对于缓解现代人的紧张心理,释放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的确有其积极的作用。当人们受到方方面面的刺激产生不良情绪时,心理学所倡导的做 法是适度适时地转移、倾诉和宣泄,而虚拟时空中的隐匿性、开放性、便捷性恰恰提供 了这样一个机会。在虚拟时空中,人们还可以找到很多和自己在行为和想法上相似的人 ,这样,使用者会有一种对群体的归属感,增强了自我的接受能力,从而获得一定的心 理自疗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人们从现实时空中彻底解放出来,根据自己的兴趣 、爱好、需要和动机在虚拟时空中重塑自我,使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获得提升和张扬。 数字化平台建构了一个人们生活于其中的虚拟社会空间,既具有物理空间的特征,又具 有心灵空间的特性。它一方面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使人们有可能同时保持多个维度 和层面;另一方面引导人们进入奇妙的拟像世界之中,到处游走,去挖掘自我与实现自 我。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自由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要拥有自由时 间、拓展人类发展的空间,不论在什么平台上都必须创新,创新是人类发展的灵魂。只 有不断创造新的时空结构,提供新的信息、新的创造成果,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才有希望 。现代文明、高科技和全球性的交往创造了各种全球性通则,推动着人类的发展,也为 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全球性的条件和空间。

收稿日期:2003-08-12

标签:;  ;  ;  ;  

数字化与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_虚拟网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