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配电线路运行的技术管理论文_简永贤,刘鹏祥,徐欣慰

简析配电线路运行的技术管理论文_简永贤,刘鹏祥,徐欣慰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供电企业配电线路运行方面的工作要处理好,运行管理方面的工作必须重视,才能搞好安全、培训、检修等管理方面的工作,有助提高供电企业一直倡导的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的工作原则。

关键词:10kV配电运行;配网技术管理;运行管理

1、大力推进馈线自动化

主要方式是用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将馈线分成若干区段,实现对馈线的分段监测、控制,同时应用线路分段故障隔离技术,使线路设备保护与变电站保护进行有效的配合。实施馈线自动化的目的一是对馈线进行快速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缩短故障恢复时间;二是对配电网正常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要减少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就必须使线路合理分段,故障时只跳开靠近故障区域的下游开关,使开关动作引起的停电范围最小。另外,在进行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的过程中,尽量使开关不做不必要的动作,以减少开关动作次数,延长开关的使用寿命。馈线自动化开关控制器(FTU)根据需求灵活配置多种通信模块,开关动作后FTU可采用无线、光纤等多种通信方式将告警信号上传至后台,缩短运行人员的故障查找时间。

2、强化电力运行和维护的措施

(1)改变原来电网的接线方式,以最有利的接线方式参加运行。及时改进线路的迂回、倒送、防止卡脖子等。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开式网改为闭式网,在辐射形电力网中,按有功功率损耗最少条件求得的各点把网络分割。

(2)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适应负荷的需要,通常在新建的配电房内安装两台或以上同容量同型号的变压器并联运行。当一台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另一台或其余的变压器保持供电。在轻载时,如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不变,则绕组中电阻损耗很小,但铁芯损耗所占比例较大。这时在不使变压器过负荷的情况下,可以停运部分变压器,减少变压器的总损耗。

(3)在检修期间应尽量减少停电的配电线路条数,如采用线路的分相检修法,带电检修法,快速检修法。这样一来既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同时也提高了电力网运行的经济性。

(4)尽量避免电能在配电网中的损耗,电力网在实际运行中可能由于带电设备绝缘不良而有漏电损耗。这种损耗可以通过加强电力网维护工作来降低。维护工作主要是定期清扫线路、变压器、断路器等的绝缘子和绝缘套管,清除与导线相碰的树枝及搭在线路上的鸟巢。

3、加大配网建设改造力度

加大配网建设改造力度,使配网结构、变电站布置趋于合理。 目标网架为多分段两联络结线,可根据现场实际和负荷发展情况,从单幅射、单联络逐步过渡。

(1)宜采用两联络以内的结线方式,即与某线路有直接联络关系的其它10kV线路,一般不超过2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构建环网时,互相间有联络关系的10kV线路,原则上不超过4回。

(3)每回线路的两个联络点之间必须至少有1个分段开关,且各段负荷尽量平均分配。

(4)负荷发展初期,采用架空单联络结线模式。

(5)负荷发展到一定阶段(平均每回线路负载率接近40%时),如有新的报装负荷,应考虑构筑多分段两联络结线(3回线路为1组)。

(6)当3回线路平均每回线路负载率接近55%时,应考虑新建第四回线路构筑多分段两联络结线(4回线路为1组)。

(7)当负荷进一步发展时,多分段两联络结线(4回线路为1组)不能满足N-1供电可靠性要求时,不应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再增加线路,而应重新采用架空单联络结线再次循环发展。

(8)对于改造现有电网时,应遵循便于过渡的原则,向单联络、多分段两联络结线模式组网。

4、加强用户设备管理工作

(1)做好防用户故障出门技术措施,向新报装用户在产权分界点推荐安装故障自动隔离装置。

(2)联合政府部门成立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督察小组,定期对部分用户开展安全检查,对用电检查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及超期预试的用户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加大督促整改力度。

(3)检查专变用户用电设施运行状况,存在安全隐患的,敦促及时整改,对危害供电、用电安全和扰乱供电、用电秩序的,我局有权制止。

(4)检查专变用户用电设施维护情况,要求按期开展用电设备预防性试验和维护工作。

(5)严格按照国务院599号令要求重要用户自备电源,对没有配备自备电源的重要用户督促整改(如龙江自来水厂)。

(6)开展用户电房继电保护装置、定值检查工作。开展用户电房继电保护装置、定值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保护装置是否良好,电源进线、配变保护是否投入运行,检查保护定值是否与上一级保护配合,保护定值是否按定值单执行,对发现问题及时派发整改通知书并督促客户限期进行整改,防止用户故障出门。

5、总结

综上所述:配电网处于电力系统的电网最末端,主要负担着电能的输送工作,是电力系统与用电户之间的关系搭建,是电力系统的重之重,只要电网相关的技术人员对配电网技术管理方面不停进行研究,提高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和和谐,相信配电网的发展会更加健康的发展,只要这样才能提高供电企业的各种效益以及电能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龚静.配电网综合自动化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 郭谋发.配电网自动化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简永贤(1986.5-),男,广东佛山人,研究方向:配网自动化技术。

基金项目:佛山供电局职工技术创新项目(FSZC2015-056)

论文作者:简永贤,刘鹏祥,徐欣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  ;  ;  ;  ;  ;  ;  ;  

简析配电线路运行的技术管理论文_简永贤,刘鹏祥,徐欣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