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琴玲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一科 448000

【摘 要】目的: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价值及重要性,并进行探索和研究。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18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等个性化护理方法,并对比两组护理方法之结果。结果:118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结果比对采用PANSS评分评定。两种护理方法统计数据比较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在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等个性化护理方法效果更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活信心。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疏导;精神护理;结果

精神分裂症为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其病因不明,症状多表现为思维混乱及主观认知不清,并伴随攻击性、孤僻、敏感及不同程度的抑郁[1]。现有数据表明,随着现代社会压力加大及生活节奏加快,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现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18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均进行相关治疗及护理,并统计分析其临床诊断检查数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入的118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相应入院检查,均无脏器严重功能不全等病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7例;年龄19-77岁,平均(49.2±3.4)岁。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21例;年龄22-73岁,平均(45.2±2.3)岁。入院后均进行了检查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两组从性别、年龄、症状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进行个人档案建立,将详细病情、病程、症状、性别、年龄、用药情况及家族情况记录,均根据病人病情状况分别按医嘱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并根据病人病情变化给予相应的生活护理,及制定相应的膳食计划,与其家庭成员保持联系并维持好病房秩序,保证患者安全[2]。

1.2.2个性化护理方法:

除进行以上常规护理外,依患者性格特点进行阶段性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1)心理疏导:主要采取陪同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及医护人员,以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消除患者的戒防心理,减轻其心理负担,以构建良好的关系,便于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院治疗和护理工作[3]。还可以采用每日循序渐进的与患者交流,鼓励其将心中不满情绪及负能量释放出来,以缓解其烦躁情绪及抑郁倾向。向患者宣导健康知识及身心保健、指导用药、心理咨询等医学心理方面的知识。护理人员在进行相应疏导时,要在尊重患者的前提下确保自身表达清晰、态度和蔼可亲、热情周到。(2)精神护理:可以从生活关怀和增加文娱活动来给患者提供精神支柱[4]。①生活关怀:护理人员在日常巡房时应多观察病人用餐及睡眠状况,总结患者饮食喜好,并给予相应的饮食调整或床位调整。每周开展患者间交流会,患者围圈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解决其心中困惑,使每个人可以敞开心扉。②文娱活动:可成立书友会或邀请文艺人员到院组织联欢会,以丰富患者的精神世界,增加其生活乐趣。可以读最新的心理学作品,以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也可以读现在的时政要闻,使患者不会与社会脱节;还可以采用家属参与交流会或读书会的方式,使其多与正常人建立情感联系,这样也便于家属了解患者病情。

1.3疗效评定: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表作为评定工具。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包来进行统计学分析诸。数据资料运用(x±s)表示,以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各项量表评定结果均有变化,观察组比对照组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说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

3 讨论

在现代社会中,因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使患精神分裂症的人数增加,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有着较高的复发率,所以更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经研究表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无法满足治疗需要,如需加快患者恢复速度,须开拓新的治疗及护理手段[5]。人性化的护理方法采取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的方法,时刻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应用良好的言语沟通及肢体交流,使患者更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与护理。同时,可以通过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恢复患者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患者需要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样其才能真正融入社会,维护好社会关系才是迈向康复的重要因素。通过心理疏导使患者建立起相应的人际关系,可有效战胜孤独感。通过精神护理可使患者改善负面情绪及无助感,使其树立正解的三观及生活态度[6]。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不同的护理方法,在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各项量表评定结果均有变化,观察组比对对照组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在应运常规护理方法时,可同时采取结合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且很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庄连刚,霍丽红.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的效果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53):10577

[2]王美丽. 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1,31(2):155

[3]陈磊. 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3):126~127

[4]蒋红梅.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改善其抑郁症状的效果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1):162~163

[5]郭玉辉.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4):98~99

[6]吴岩.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中国健康.2014,18(10):214~215

论文作者:李琴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琴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