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患者阶段性护理对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观察论文_赵丹丹,薄晨晨

赵丹丹 薄晨晨

(淇县人民医院;河南淇县456750)

【摘要】目的:观察COPD患者接受阶段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9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30例)与对照组(n=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阶段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存在明显差异,且研究组抑郁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给予阶段性护理效果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字】COPD患者;阶段性护理;焦虑评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2-0071-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气流受限、呼吸系统症状持续存在是其主要临床特征,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毒性颗粒与气体中显著暴露、具有异常的气道及肺泡等[1]。由于COPD发病呈进行性发展,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以60例COPD患者展开研究,探究实施阶段性护理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COPD患者(60例)展开研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研究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7.9±10.6)岁。对照组包含1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50-82)岁,平均(69.2±10.8)岁。对比可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有慢性或反复咳嗽、呼吸困难、反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等临床症状;均有COPD病史;均有吸烟史。排除标准: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发的气道阻塞性疾病;接受过肺部手术治疗;无法自主活动。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阶段性护理,具体操作为:⑴建立全面完整的COPD患者档案。信息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身高、自我管理能力等;⑵采用多媒体方式定期对COP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每月1次,内容包括COPD的认识、吸入药物装置用法、康复锻炼等,由区域中心医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讲授;向患者发放COPD健康小手册;每次随诊时均个体化教育解答患者提出的不同问题。如果患者接受吸入药物治疗,则开展专题讲座,将吸入药物的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详细讲解给患者,让患者讲述自我应用全过程,从中寻找问题并对其进行及时指导。(3)认真观察、评估患者情况,帮助患者早日适应新环境,并重视引导和安慰患者,积极、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病前性格及其病后的心理状况,分析其心理反应存在的问题,帮助患者有效缓解负面情绪。(4)针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而言,为了避免增加肺的负担,因腹部过度饱胀,需尽可能少食多餐,应多食用高蛋白、清淡、高能量的食物。需预防患者便秘的发生,要求患者解除烟酒,防止病情加重。对患者实施科学的饮食指导,例如:缓慢进食、防止暴饮暴食、饮用充足的水等,必要情况下,利用鼻饲或者静脉方法提供能量供给。指导患者意识到戒烟的重要意义,帮助患者避免再次吸烟的因素,例如:情绪低落、缺少关怀等。指导患者创设温馨的氛围,使患者通过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类问题。(5)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随之,制定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包含上肢、下肢练习、爬楼梯等有氧训练,并指出开展运动中注意要点,即:运动过程中最大心率处于55%-65%范围之内,运动时间是20-30min/次,从而有目的、游戏化的开展康复治疗。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展开统计学分析,以()代表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抑郁评分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临床上表现特征较为显著。然而,在合并症情况下,会给带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大影响。为明显促进患者的康复,需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需清楚了解患者的身心问题,且需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和患者进行有效性沟通,介绍医院环境,增强治疗的信心,促使患者可密切配合。 张琳研究指出,COPD患者采用阶段性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建设患者疲劳得分,也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负面情绪[4]。阶段性护理实施过程中,要让患者认识到研究者对于患者所处姐扼断的理解,表达其对树立正确的信念与态度的信息,促进患者形成健康的行为。根据COPD临床分期开展阶段性干预,包含心理干预、体育锻炼干预等内容,帮助患者树立健康行为的理念,为下一环节开展干预提供重要的保障。COPD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一般呈现出进行性发展,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并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处于此种环境中的患者,难免会产生不安、恐惧、失落的情绪,产生对临床效果的疑虑及医疗救治的不信任。基于此,护理人员应当在日常的护理生活中,注意稳定住患者的情绪,向患者讲解有关于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有关知识,促使患者可积极的配合治疗。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总之,COPD患者接受阶段性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孟明哲,李瑞霞,刘璐等.延续护理在ICU转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45-46.

[2]刘梅,滕敬华.阶段性干预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7):785-788.

[3] 郭继彩.优质护理对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预防感染的疗效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6):2223-2225.

[4] 张琳.分阶段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疲劳程度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2):75-77.

论文作者:赵丹丹,薄晨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COPD患者阶段性护理对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观察论文_赵丹丹,薄晨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