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会交换,再谈分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关“分享”的困感 在教育孩子学习“分享”的过程中,父母经常会遇到一些尴尬、困惑的场景,不知该怎么劝说或教育孩子去“分享”。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场景一:有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妈妈说:“宝宝,把你的玩具、好吃的拿出来跟小朋友‘分享’吧!”可是孩子不乐意:“这是我的,不要给小朋友!”妈妈先耐心劝说:“你不肯分享的话,小朋友就不愿意跟你一起玩了喔。”孩子却回答说:“那我就自己玩!”这时候妈妈就尴尬了:如果由着孩子去,那“分享”教育如何实施?如果用强硬态度要求他拿出来,又违背了“分享”必须建立在“自愿”前提上的规则。 场景二:孩子在外面玩,对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感兴趣,就去问:“能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但被对方一口回绝“不可以。我自己要玩!”妈妈帮孩子跟对方商量说:“你们轮流玩,或一起玩,可以吗?”对方还是拒绝:“不可以。我要自己一个人玩!”这时候妈妈又尴尬了:平时都教孩子“分享”的,遇到别人拒绝分享的情形,如何向他解释呢?即便孩子接受了解释,可是玩不到他感兴趣的东西,也会怏怏不乐。 常被混淆的概念 以上的问题,相信许多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都会碰到。让我们先分析“场景二”:小朋友为什么要平白无故地把玩具拿给陌生的孩子玩?无论是“轮流玩”还是“一起玩”,其实质都是无偿地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们自己拿着iPad在外面玩游戏,一个人凑过来说:“把你的iPad给我玩玩吧!我们可以轮流玩或者也可以一起玩啊。”这个要求会不会令我们觉得有点荒谬?如果会的话,那为什么放在孩子身上,却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呢? 再反观“场景一”,就会发现,在“分享”教育中,虽然我们理论上知道它的前提是对孩子所有权的尊重,要基于孩子的自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往往会不自觉地带上很强烈的道德与价值偏向:能分享就是好的;不愿分享则是“小气”的。但事实上当然不是如此!而之所以会有上述的问题与困惑,其实是因为我们把两种行为弄混了: “分享”真正适合的场合,是妈妈拿出来一些东西,让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平分或共享;这时候,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了一些什么,“分享”的含义是谁也不独自霸占。 而常被我们家长误会的“分享”,是孩子拿出自己的东西,分给其他的小朋友。这时候,孩子的行为其实更接近于“赠予”,他自己是有实际损失的(虽然可能会收获感谢及自我满足)。 我们经常说,能够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是非常棒的,但如果不愿意,也没有什么错,也是正常的,就是指后一种情形而言。 厘清了真正的“分享”与实际上是“赠予”的行为间的区别,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不愿意赠予的情形下,人际交往是否还能顺利地进行?答案当然是可以!因为事实上,大部分的人际交往都不是建立在“赠予”模式上的。 我们忽略了:最常见的人际交往模式,其实是基于自由意志及等价原则的“交换”。 不可忽略的“交换” 让我们再回到“场景二”,在那种情形下,如果孩子想要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怎么办呢?如果只是简单地跟小朋友要,当对方不同意时就放弃,这样的做法不仅太过简单,而且很可能会令孩子形成错误的概念,即我想要得到什么,开口要就是,至于能否得到,则要看对方的态度。很明显,这是大有偏颇的。所以我建议的做法是:让孩子拿自己的玩具设法去跟小朋友交换。 这个交换的行为中包含着好几层意味,都是人际交往中很基本但也很重要的概念: 首先,想要得到什么,就要有相应的付出。想要玩别人的玩具,就要把自己的提供给他。 其次,在一个良性的人际交往中,要让双方都得到些什么,都有所收获。你玩到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而对方也玩到了你的玩具,大家都得到了新鲜、有趣的东西玩。 第三,你要理解对方的想法,有时还需要不断地做出尝试,才能达到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只有在你拿出自己愿意给、而对方也乐于接受的玩具时,交换才能够进行,你才能玩到你想要的玩具。 “交换”的前提,首先是自由、自愿,只有在双方都乐意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其次是等价,即双方认可这两件东西可以互换(哪怕在成人看来它们价值并不相当)。而“交换”的意义、也是它的目标,是令双方都获得价值(比如都有新的、自己想要的玩具玩)。由此可见,交换其实是一种非常良性的行为:以你之所想(恰为我之所有),换我之所需。 事实上,在人际交往中,“交换”是更普遍、更基础的模式,是基于理性的行为;而实质为“赠予”的“分享”则是主观层次的——或基于道德(比如作为主人,我应当与客人分享零食),或基于情感(比如因为喜欢某人,而乐于与之分享玩具)的行为。在孩子的教育中,我主张,一定要帮他建立起“交换”的概念:在这个模式里,他和别人的交往是完全平等的,因此也是自由的。 帮孩子切换到“交换”模式 如何为孩子建立起“交换”的概念与行为习惯?不用讲太多的道理,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地实践,尤其是家长带头实践,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模仿、就会把它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比如在上述场景一中,在邀请其他家长带着小朋友来家里玩时,就预先说明:请小朋友带上几件自己的玩具,而孩子也挑选出一些,搁在一起,简单说明、略加鼓励,就能创造出“交换”的氛围。 再比如当孩子很想要家长拿着或者在用的一件东西,在这种情形下,家长不是简单地回答他给或者不给,而是为他设定一些“交换”条件,哪怕是最简单的,比如:“那你得拿一件自己的玩具来换。”或者:“那你得帮我做一件事。”如此这般,孩子会渐渐地形成“我想要一件东西,就得通过自己的付出去换取”的概念。 除此之外,当然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来增强孩子的交换意识。比如拿一堆积木,大家先随意地各自分几块,然后要求搭出一个小房子。这时候就有可能出现有人手里有两个屋顶,却不够材料来搭墙壁,而另一个人手里有很多搭墙壁的材料,却没有屋顶的情形——那就交换吧!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反复的练习,孩子就能体会到“交换”的意义,还能发展出各种交换的技巧,例如:如何说服对方接受自己开出的条件;如何创造性地想出办法,令双方通过交换,而达成各自的目标。先学会交流,然后再谈分享_亲子成长论文
先学会交流,然后再谈分享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