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配网检修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提高配网管理水平,以提高供电质量。配网生产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大检修”体系则为配网生产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按照“大检修”体系指导,为了使配网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就要将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建立起来,对各种相关资源进行优化,并合理配置,实施统一化的配电管理,使配网故障抢修符合流程化,确保设备和器具配置合理,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抢修任务,避免由于长时间停电而给电能用户带来不便。
关键词:配电网;故障抢修;提升措施
1 提升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部一些先进管理经验的应用,现有的配电网故障抢修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很好的满足配电网的运行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需求,就需要建立起一套提高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的策略,对于影响配电网故障抢修的各个环节和引起配电网故障的因素要进行仔细的分析,这一决策的实现,除了能够很好的提高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的综合素质之外,还能够对用户的电力服务体系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做到对数据资源做各个方面的整合工作。
2 配电网故障抢修的意义和原则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配电网抢修效率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的要求,严重影响日常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用户对供电系统的评价较低,急需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配电网故障抢修策略,综合性地提高供电可靠性,这对于保障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实施抢修过程中,应当将保证人员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可急功近利或者一味地考虑经济利益。同时,在暴雨和台风等恶劣季节期间,要做好预警措施和方案等工作,加强巡逻的力度,保持值班人员的电话随时畅通。
3 目前我国配电网存在的问题
3.1 配电器和配电线设备老旧
在配电网中的一些绝缘子和套管材料使用时间过长,加上长年的风吹日晒,使绝缘子以及套管材料老化严重,在发生雷击或者高电压负荷的情況下容易产生跳闸多路的现象,严重可能造成线路永久性故障。配电网分段断路器放置不合理,质量也不达标,导致无法进行远程操作,断路器的维修如果不及时,最终会产生很多安全隐患。由于断路器的连接方式很特殊,维修人员在电路维修工作中不能出现任何失误,要求技术人员可以远程控制断路器以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加上配电箱的重复使用,出现老化现象,易出现跳闸的现象,而且配电网中避雷器质量较差,在雷雨天容易产生爆炸,不仅造成经济的损失,还会发生大面积停电。
3.2 配电网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大多数配电网中,大部分开关柜传动结构设计不合理,刀闸开关在工作时不能有效的区分开,另外开关柜转动材料不合格,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线路分段断路器的缺少也是普遍现象,甚至有的分支路线与主路线之间并没有安装断路器,只是有高压熔断器代替,这根本不能解决所有电路的安全防护问题。随着用电流量的增加,变电器的数量增多,断路器无法起到作用导致停电故障,严重时可能产生安全事故。配单网中变电器数量少且安装位置普遍不合理,一些变电器会安放在墙的外面,导致变压器的应用效果不明显,而且变电器安置在墙外容易导致稳定性不足,出现线损的现象。
3.3 配电网和线路运行环境差
在我国的一些二三线城市中,甚至在发达城市的老街区中,经常看到几十根电线缠绕在一起,在这些线中有居民用电电线、商业用电电线,甚至有的电线是废弃电线,在大风、大雾、大雪的天气时,错综缠绕的电线容易挂大量的灰尘、雨雪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堆积起来,对线路检修带来很多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私拉乱接的现象在农村、县城或是老街区中特别严重,配电网线路与通讯线、广播线、高压线等交错在一起,不仅对维修检查有的很大的影响,还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违章建筑等外力情况影响配电网运营环境,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要求,违章违规的建筑经常出现,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行为不规范,很有可能破坏地下电缆和配电路线,导致事故的发生。
4 配电网故障的解决措施
4.1 加强配电网的管理加强配电网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需要明确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加大配电网设备检修力度。首先,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科学的检测方法,对低压配电网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制定月度、季度、年度检修报告,保证配电网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低压配电检修设备进行标准化管理,制定专业的指导方案,为员工的日常检修工作提供参考意见。其次,加强配电网的标准化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电力信息资源的共享、传递,使工作流程更加的流畅,节约时间。最后,完善配电网运维管理模式,定时开展故障应急演练活动,发挥检修指挥中心的领导作用,提升检修人员的应对能力,保证将电能安全的输送给用户,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2 加强配电线路的维护、运行管理工作。①对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上的绝缘子、避雷器等设备(包括配网使用的各类金具的设计及镀锌质量),定期进行试验、检查,及时处理设备缺陷,提高运行水平。②配电线路上加装柱上真空开关,缩小故障范围,减少停电面积和停电时间,有利于快速查找故障。③加大配网建设改造力度,使配网结构、变电站布置趋于合理,提高配网运行方式的灵活性。④有计划性地对线路、设备进行巡视,定期开展负荷监测。⑤制定并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开展经常性的反事故演习活动,是出色完成事故抢修工作的重要保证。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⑦加强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签订管理责任书,做到故障原因未查到不放过,故障不彻底排除不放过。⑧制定线路现场运行规程和各种管理制度,建立技术档案。⑨加强用户设备管理工作。对重大设备缺陷要及时下发通知书,并报送政府安全部门。
4.3 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现在的一些配网系统,其中性点没有直接接地,然而在中性点没有直接接地的情况下是无法准确锁定故障点的具体位置的。并且由于相应的配网系统网架设置不同,其构造并不能够完美地与接地模式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体现出一些老式故障定位方法的缺点。例如,电压法、零序电流法等古老的故障定位方法,就无法发挥预期的作用,应该要尽量让故障信号成为监测的目标。以信号为监测根据,才能够实现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有一种新技术,叫做中阻智能接地技术,该技术能够应用于单项接地故障定位与故障排查。中阻智能接地系统一般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信号源设备以及故障监测设备。在这个系统中,把可控电阻连入变压器中性点和大地中间,是这个技术的核心,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动态电阻负载的信号连接到系统中,能够使得负载电流被带有故障的信号信息码电流进行叠加,从而实现高效率接收故障信息的作用。
4.4 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素质现行的配网运维管理模式,需要多技能人才,因此,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是非常迫切的。坚持培训先行,素质提升的原则,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电力企业应该实行岗位轮换制度,针对性的提供培训内容,加强对员工专业水平和工作技能的培训、考核力度,丰富员工的工作经验,为低压配电网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然而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展开。
5 结语
电力企业的正常供电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一旦配电网发生故障,必然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电力部门必须大力运用一体化调度系统,通过对其优势的利用,提升对故障的抢修能力与质量,为用户提供正常的供电服务,避免造成损失,为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敏智.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提升策略探析[J].电子测试,2013(11).
[2]高颂九.配电网故障抢修可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电力信息化,2012(7).
[3]邬才斌,王述成,杨辉.县级供电企业智能配网故障抢修管控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9).
论文作者:林方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故障论文; 配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断路器论文; 线路论文; 工作论文; 电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