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难啃的骨头,我们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常碰到因写作而弄得焦头烂额的学生、老师,一般都是无从下笔,不知写什么,费时长,不知如何引导,改作文时痛苦。本文就围绕着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指导学生选材构思、如何指导表达、如何引导评改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交流,分享写作的一些教学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承前启后;激发兴趣;选材构思;指导表达;引导评改;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1-131-02
我的启蒙老师——黄老师已经离世好几年了,他没上过什么正规学校,靠的是上夜校学会了算些数、认一些字,却是我们村里好多年的“孩子王”,一直都是他教一或二年级的学生,他也积累了不少教学的实践经验。他常带我们去劳作、春游、秋游之类的,一次,他就教我们把他带我们去打野兔的经历写成一段话,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因为我成了故事的主角,发现了兔子却让兔子从脚边溜走。至今我对这事仍回味无穷。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有比较正规的写作课。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邓老师。他本来是数学老师,因语文老师请病假,他就兼教我们班的语文。我有点害怕他,因为他每上一课提问特别多,还一上完就要我们背下课文,甚至要求默写下来,经常仿照课文写话写句写段之类的。此外他还有个特点就是要我们即景作画写作。在学《火烧云》这篇课文后亲自带我们上高处观日出,清晨带我们去池溏边看鱼儿冒泡,又把从池塘里看到的鱼所做的的描写段落放到对村后水库的描写中去……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其实这里面就一直蕴含着有效写作的一些最朴素的真理——创设情境、拓宽生活视野、充分利用教材,将教学从课内延伸课外,与下文对写经验一些见解也是不谋而合。
一、设计游戏活动环节,玩中学,激发写作的兴趣
上作文课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 作兴趣,等到全班同学都跃跃欲试时,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李佳老师在执教四年级作文课时《用卡通人物编故事》时,为了能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设计均以活动游戏的形式展开。开课时,他带领学生玩游戏“卡通人物猜猜乐”,由老师来描述一个卡通人物,学生根据我的描述猜猜它是谁。这个环节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把握住了各个卡通人物的特点。接下来的“卡通人物大聚会”活动,老师出示课件分别展示各个卡通人物的形象,学生看卡通人物如数家珍地说出他们的特点。做好了这些铺垫,老师顺势推出主要环节“创意大比拼”和“卡通新剧场”,让学生来设计卡通人物,并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甚至不同空间的卡通人物集合到一起,大玩了一把“穿越”游戏——编新故事。有了前面两个游戏的铺垫,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不仅设计出了独特的卡通人物形象,还编写出了独特的卡通人物形象,还编写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所以我认为,采用妙趣横生的游戏,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并完成习作,效果非常好。
不光是作文指导课,作文评讲也是如此,老师一定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柳州的李锋老师在上习作评改课时,为了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开课之前就大胆创设全班作文“选美”活动的教学情境,并提出“选美标准”:“三无产品”“四有标准”。学生马上被这些新颖的名词吸引住了。“三无产品”是指写作文要做到无错字、无错词、无病句;“四有标准”是指本次习作要讲真心话、有心理描写,有感染人的内容、有真情实感。李锋老师把作文讲评过程说成是“选美”,把作文修改的标准说成是挑选“三无产品”,把精彩的文段说成是“四有标准”,这种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创新的方式,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通俗易懂,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选美”活动中被老师的教学环节牢牢吸引:学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无论是读习作,听习作,还是思考、修改,都 能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李老师设计的这堂课时能做到激发学生内心学习的动力,让学生爱读习作,爱思考习作中的不足,我想能达到这校的教学效果,这节课就是成功的,而这需要老师在课前精心的准备和设计。
学生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时机是在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学生有了兴趣,就能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表达畅快。
二、充分利用教材,搭建取材源于生活之桥
关注了兴趣,我认为还要注意选材。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作文选材是一个难点。平时我们都已经注意到了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事,帮助他们充实生活素材库,并学会从生活中撷取素材,从而拓宽写作思路,培养学生学会选材的能力。问题是,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后,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在习作时充分调用已经积累起来的素材呢?如在执教《暑假趣事》一课时,可以让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可以帮助学生互相启发,从而选择有意思的材料进行写作。这是有效的习作教学策略。同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话题巧设情境,营造氛围,利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使学生产生“如入其境”的亲历感、现场感,尽可能的回归常态、还原生活,就能为习作提供更多具有细节感的素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有了写作的冲动后,老师该做些什么指导呢?先构思,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的思路,然后再让学生动笔写,有了好的写作构思,学生就可以动笔成文了。
三、方法指引,写作指导——借鉴课文,读写结合,用好例文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表达平淡,文字干干巴巴的。怎样才能教会学生生动形象地进行表达呢?作为老师,应该依托课文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收获经典的语言文字,帮助学生领悟写作技巧。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提到“对于写作技巧比较幼稚的人,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阅读中。好的作品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的过程。”语文课本中包含了很多机智、巧妙、活泼、新鲜、趣味十足、精炼、优美的语言以及描写环境、营造气氛、安排情节、塑造人物、动静结合、展开想象等方法。我们应该让学生从这些例子中获得到感悟的同时,获取语言文字的积累。
1、要善于借鉴课文
写作文要善于借鉴课文,并将作文教学有机结合,其实课文就是最佳例文,如何能将课文的写作方法教给学生,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在学生进行写作前,我们要提醒学生,让他们将自己所学过的课文进行梳理,找出可以模仿借鉴的写作手法或片段,进行移植和修改,变成自己的习作,这样学生就不怕作文写不具体了。
2、要重视立足常态的阅读,以读促学
此外我认为要重视立足常态的阅读教学活动,做到“以读促学”。从而总结出操作性强的习作教学策略。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措施,读是写的基础,应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的读和悟,其中才能有感而发,并将练笔延伸到生活中。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后,可以根据课文的要求,训练学生写读后感。续编故事、写祝福语、写导游词,写广告语等。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的一个好路子。这么多年来我也是这样子实践着,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多为学生提供形象化的资料,通过语言渲染引发学生再造想象,使课文里的语词与表象建立联系,丰富学生的词汇储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多读多练,广泛接触生活,不断提高认识事务的能力,在胸中有大量的积蓄,到了非诉不可时,才能“情动而辞发”,写出好文章来。
3、除了用好课文,还要用好例文
除了用好课文,用好每次习作中提供的“例文”也很关键。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例文领悟写法,由模仿到借鉴,也是不断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结合例文帮助学生领悟写作技巧。从学生开始学习写作的三年级级,就是就要致力于教会学生思考,品味,运用和内化,这些写作技巧并在比较探究中实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理解、感悟、迁移运用。
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的,我们可以这样要求学生把事情写具体:第一,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读者明白文章写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第二,必须把事件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件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环境写好了,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第三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事件过程的发展高潮要详尽地写具体,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重视课外积累
说到语言的表达,我觉得应重视学生的课外积累。陶继新在《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说到,写作的诀窍就是要多读书,要多读经典名著,提高阅读的效率,我们也发现,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一定是爱读书的孩子,而且阅读量往往大于其他同学。这需要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实践。在阅读上“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应以“精”取胜,重在习得方法:要善于从教材中领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改善学生语言贫乏的境况;要善于从教材中寻找训练点,坚持让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课外应以“博”为佳,重在形成能力:要开辟阵地,丰富读物,让学生形成“对书本的崇拜”,推荐图书,提示方法,让学生实现真正的自由阅读。做到这样,学生的习作能力一定能迅速提升。
四、评改作文也是习作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经过实践,前人总结出了 一些操作性和时效性的让学生对习作进行自我修改的步骤:一读,读自己的习作。可以安排学生反复读自己的文章,寻找文中的闪光点,也可以安排同桌或四人一小组互相读文章、找出他人的好词佳句;二找,找作文中的错别字和用得不恰当的标点符号。在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作文中的同音字,和形近字,看看这些字是否顺畅。对于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要求其在多读多思中思中尝试一增、二删、三改动。
在评讲中要选好范例,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习作讲评课,既要“讲”更要“评”,要把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目标。学会诊断、学会修改,学会诊断、学会修改、学会欣赏是作文讲评课中非常重要的过程。
作为多年来的乡村语文老师,我也一直在践行着充分利用教材、写法指导、创设情境,写法指导,取材于生活,抒写生活内心的真、善、美,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但成就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也成就了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学海无涯,教无定法,希望能与奋斗于一线的语文教师,共勉,同奋进!
论文作者:黄日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学生论文; 习作论文; 课文论文; 老师论文; 例文论文; 卡通人物论文; 兴趣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