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保体系下建筑学发展前景论文_鲍志宇

论环保体系下建筑学发展前景论文_鲍志宇

鲍志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发展背景下,建筑学的发展就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环保发展是未来建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探究分析,就能为建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实际中应用提供有益发展思路。

关键词:环保体系;绿色环保建筑;建筑学;发展前景

近些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使建筑产业的发展方向逐渐向着绿色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但在环保体系下怎样才能使建筑学更好的发展,也已成为诸多专家学者日益关注的话题。

一、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的优势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与传统的建筑相比是拥有着相当多的优势的,这些优势注定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去进行建筑设计和建筑营造是相当有必要的。下面列举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的优势。

1.拥有相当长的寿命。绿色建筑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所要考虑的就是建筑寿命的延长工作。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和建筑企业应当要对建筑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原材料采购工作以及加工工作有着足够的重视,这是保障建筑拥有集长寿命的保障。此外,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建筑企业也应当要充分重视建筑过程中的建筑管理等等工作,要对建筑从开工到完工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从而保障建筑的质量得到充分的提升,进而让建筑的寿命得到充分的延长。

2.能够因地制宜。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让建筑能够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融合,进而实现环保和维护自然环境的目标。因此绿色建筑的本质即为因地制宜。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和建筑企业应当要充分考察建筑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然后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改进工作和建筑材料的准備工作。除此之外,建筑企业和建筑设计师们也应当要充分参考建筑所在当地民众们的意见去进行建筑方案的修改工作。

3.拥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在建筑的过程中投入的资金是比较高的,但是这并不表明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比传统的建筑低。绿色建筑在建设完成之后拥有着比传统建筑更为悠长的使用寿命,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绿色建筑是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维修资金的。这是它和传统建筑相比最为重要的一个优势。除此之外,绿色建筑业不具备传统建筑拥有极高污染的特点,这也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收益。

二、我国建筑设计发展现状

1.建筑设计在发展理念上认识不足。生态建筑设计就是在建筑学中,建筑设计师根据建筑环境、气候变化、建筑设计原则、设计理念等综合方面考量计算,设计出节能、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绿色环保理念的盛行,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自动调节室内环境和室外气候变化的科学建筑。生态建筑在建筑原料上更加趋于绿色环保,除此之外建筑原材料保温抗寒的作用明显增强,在调节室内外温度上更加科学合理。同时,生态建筑在设计结构上更加适应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和娱乐活动,设计结构不断现代化、舒适化、简单化。但是,一些建筑设计师在生态建筑上对于其发展理念认识不足,局限于表面的建筑周围的环境绿化,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生态建筑设计的真正发展理念。

2.生态建筑设计在实践上经验欠佳。我国在生态建筑设计的具体实践上,相比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明显的缺乏充足的生态建筑设计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归根结底,源于我国生态建筑设计起步晚,发展缓慢,在培养优秀的专业性建筑设计师方面还有待提高。在生态建筑设计方面建筑师主要针对的是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环境下的城市生态建筑设计,而忽视了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建筑设计。在生态建筑设计实践经验中缺乏对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建筑经验积累。生态建筑设计在具体的实践经验发展上呈现出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的区域性发展差异状态。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实践经验主要来源于国内建筑,在国外一些绿色生态建筑的实践上并没有太多具体的涉足,实践领域较为狭窄。

3.缺乏对生态建筑设计的系统性研究。在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方面,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综合性研究系统。在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方面仍然局限于环境污染、绿色发展、旅游生态发展、地理科学设计等某一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和研究的重点着眼处仍然局限于理论性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方向、研究设计等方面理论研究多,但没有与系统性的实践研究结合起来。同时,在生态建筑的评价体系方面,我国也没有形成完备、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实施方案,减弱了研究生态建筑设计方面的可操作性。在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方面仍然是以传统的研究方向和理论作为指导,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外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方面也应该突破传统研究模式。

三、基于环保体系的建筑学发展前景

1.选用环保型建材。在环保体系中,要求绿色环保建筑具备低耗能、无污染、高节能的应用优势,而绿色环保建筑的建设是需要大量建筑材料的,建筑材料的自身质量及其环保性能将直接关系到绿色环保建筑整体功能的实现,做为绿色环保建筑来说,其自身的环保性要求也注定了需要对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增加使用率。因此,在选用环保型建材时,一定要确保其无污染、节能性高、耗能低、可再生等特点,同时,还要对环保型建材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性能检验,以避免假冒伪劣建筑材料在绿色环保建筑中使用。此外,环保型建材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以避免环保型建材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或变质,从而影响绿色环保建筑性能的使用。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建筑学的不断发展,环保体系的日益完善,必将使环保型建材的种类、特性及使用变得更加规范,从而使其在绿色环保建筑中得以进一步推广与利用。

2.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在环保体系中,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是建筑学中对绿色环保建筑的要求,只有满足这三个方面,才能使建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而土地资源作为人类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其在建筑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绿色环保建筑设计中,一定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及利用,设计人员应充分结合绿色环保建筑的各方面设计要求来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将绿色环保建筑中的各个构成要素和空间进行科学的搭配,以更好的突显出绿色环保建筑的空间优势,同时,绿色环保建筑在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利用时,应根据土地资源环境中的光照、风向等自然因素,对绿色环保建筑的朝向、通风进行结合设计,以实现对土地资源中各个要素的充分利用,而这也必将成为建筑学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3.重视自然环境生态功能。绿色环保建筑的设计目的便是为了降低建筑物能耗,减轻建筑产业污染,使建筑物自身能够和自然环境得以和谐共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是在确保自然环境生态功能不会发生改变的基础上才行的,因此,在绿色环保建筑设计与施工中,一定要重视对周边自然环境生态功能的保护,以避免绿色环保建筑设计与施工给自然环境生态功能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要对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进行高效的利用,这样才能使绿色环保建筑的生态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之,随着我国环保体系的日益完善,将进一步促进建筑学的发展,从而使建筑学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而其最直接的成果便是绿色环保建筑,根据环保体系的相关内容及要求来设计绿色环保建筑,无疑更能满足建筑学的发展需要,进而使建筑学理论将越来越与自然环境相贴近,从而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天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张小溪.浅析环保体系下建筑学发展前景.2017.

[2]郭海燕.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学的未来发展研究.2017.

论文作者:鲍志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  ;  ;  ;  ;  ;  ;  ;  

论环保体系下建筑学发展前景论文_鲍志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