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与俄罗斯东扩--兼论欧洲与俄罗斯的“合作伙伴关系”_英国退出欧盟论文

欧盟与俄罗斯东扩--兼论欧洲与俄罗斯的“合作伙伴关系”_英国退出欧盟论文

欧盟东扩与俄罗斯——兼论欧俄“合作伙伴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伙伴关系论文,欧盟东扩论文,兼论欧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两年的欧俄关系,引起世人高度关注,成为国际一大热点。一方面,欧盟东扩进 展神速。2002年10月9日,欧盟作出决定,确定波兰、捷克、匈牙利、立陶宛等10个候 选国在年底前结束入盟谈判。2003年4月16日,10个候选国在欧盟雅典峰会上签字入盟 ,规定从2004年5月1日起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这是欧盟的第五次扩大,将使欧盟国家 由15个增加到25个,对推进欧洲一体化具有里程碑意义。另一方面,俄罗斯加强“西倾 ”力度,期望“融入”西方,形成统一的“大欧洲”。2003年5月31日,欧盟和俄罗斯 首脑在圣彼得保聚会,首次讨论建立欧洲共同经济区问题,强调要创建“无裂痕”的大 欧洲。按理说,一个要东扩,一个要“西倾”,岂不正好“合二而一”、“融为一体” ?但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其中的问题实际上极为错综复杂。

一、欧盟东扩如何对待俄罗斯?

1.欧盟东扩的潜在目的是挤压俄罗斯

欧盟为什么要精心准备并锲而不舍地追求向东扩展呢?其根本原因是要实现欧洲的统一 ,圆大欧洲之梦,并借此壮大欧盟的实力,提高欧盟的地位和影响,使欧盟能够主导欧 洲事务,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一极。这正是西欧国家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冷战时 期,西欧国家由于整体实力下降,失去在欧洲政治和安全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以致欧洲 事务的主导权实际上控制在彼此对抗的美苏之手。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利用其对北约的控制和俄罗斯国力衰落的时机,仍然主导欧洲事务,并企图长期保持 这种局面。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欧盟必须要走上壮大队伍、增强实力的道路,于是把目 标对准中东欧地区。

中东欧地区是一个广阔的缓冲地带,历来是西欧大国与俄罗斯双方必争之地。苏联解 体之后,中东欧国家纷纷“西靠”,希望“回归欧洲”,彻底摆脱俄罗斯。于是,西方 瞄准时机,在推进北约东扩的同时,也推动欧盟东扩,力求把这些国家完全纳入西方体 系,借以巩固冷战的胜利成果,全面控制这个缓冲地带。其潜在目的,显然是要挤压俄 罗斯的战略空间,防止它再度崛起后重新控制这一地区,对西方构成威胁。

其实,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的潜在目的基本相同,两者都是“弱化”、“防范”和“ 遏制”俄罗斯的手段,而且关系密切,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诚如欧盟领导人桑特所说: “欧盟扩大和北约扩大尽管各有各的独立过程,但二者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注: 参见自魏崴:“欧盟也向东扩”,《人民日报》1997年7月25日。)尽管如此,两者仍有 一定的区别。例如,北约东扩弱俄防俄制俄的目的比较明显,极易引起俄的反感;而欧 盟东扩弱俄防俄制俄的色彩比较淡薄,可以为俄所接受。

2.欧盟东扩的对象不包括俄罗斯

尽管欧盟公开表示,它对所有欧洲国家都敞开大门,但欧盟实际上不可能接纳俄罗斯 入盟。这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欧盟对俄罗斯的未来走向很不放心。西方患有严重的“恐俄症”。西方认为, 俄在历史上具有帝国扩张传统和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尽管它目前已经衰落,但未来发 展依然充满变数。在西方看来,俄继承了原苏联扩张的“遗产”,目前仍拥有仅次于美 国的核武库,如果它再度崛起,将对西方构成巨大威胁。这一点,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 样让西方寝食难安。2000年1月6日,丹麦驻瑞典大使威廉·弗里斯—穆勒在接受记者采 访时说:“目前悬在欧洲上空的一个巨大问号是俄罗斯的发展”;“俄罗斯拥有核武器 ,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国家,经过几十年之后,它可能会变成一个庞大的超级大国”; “……这一切让人难以逆料”,因此人们“对今后会发生什么充满了疑虑”。(注:丹 麦驻瑞典大使威廉·弗里斯—穆勒:“加强欧洲安全”,《人民日报》2000年1月6日。 )2002年5月23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德国发表演讲时也说,“俄罗斯的改革仍在进行,但 前途未卜”。(注:参见俞力工:“罗马宣言并不说明俄罗斯转向西方”,凤凰网2002 年6月11日。)

第二,欧盟认为俄罗斯并非属于西方文明。欧盟的成立是以西方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 ,正是这种共同价值观才把欧盟国家维系在一起。因此,欧盟始终用“共同价值观”来 衡量要求入盟的候选国,甚至对期望与之合作的俄罗斯也不例外。2001年5月,欧盟轮 值主席国瑞典首相佩尔松在同俄总统普京会谈后对记者说,欧盟与俄罗斯的全面合作伙 伴关系“应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上”。(注:以上参见刘仲华、孙勇军、马剑:“俄罗 斯与欧盟加强对话”,《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

在西方看来,俄罗斯文明是欧亚结合部的文明,不属于西方文明行列,同西方文明有 质的差别。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不久前出版的《国家战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一 书中说:“尽管许多年后俄罗斯可能成为稳定、繁荣、自由和民主的国家,但它由地理 、种族、文化、宗教等因素所决定的,既属欧洲又属亚洲、既属东方也属西方的特性不 会改变,俄罗斯不可能完全成为西方国家”。(注:参见李支援:《俄罗斯离欧洲有多 远》,新浪网2003年6月11日。)其实,坚持这种看法的不仅仅是西方国家,而且包括中 东欧国家。捷克总统哈维尔就说,欧洲——大西洋文明区拥有相似的文化、政治制度、 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俄罗斯虽然部分国土处于欧洲,但具有明显的欧亚大陆的特性。( 注:参见冯玉军:“西方为何排斥俄罗斯”,《环球时报》2002年8月29日。)

第三,欧盟无法“消化”入盟后的俄罗斯。其实,即使俄通过努力,达到了入盟标准 ,欧盟也不会加以接纳。因为俄罗斯实在太大了,如果让它加入,会给欧盟带来一系列 的难题。俄是欧洲大国,其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超过德法两国之和。俄入盟后,必然不 甘心扮演一般角色,而要分享领导地位,于是欧盟内部就会出现另一个力量中心,从而 降低德法英等西欧大国在欧盟中的地位。而且,俄是一个民族主义强烈,在诸多问题上 往往具有不同利益和独特主张的国家,它不会愿意因入盟而使自己的主权受到某种限制 ,它入盟后也肯定会平添许多分歧和矛盾,加剧欧盟内部的不稳定因素。2002年10月, 德国总理施罗德的外交顾问卡尔·凯瑟尔对俄记者说:“俄罗斯太大了,要是接受它加 入欧盟的话,势必会破坏该组织的内部平衡机制。”(注:俄罗斯《消息报》,2002年1 0月22日;参见姜辛:“欧盟不开门 俄国很伤神”,《文汇报》2002年10月23日。)

总之,欧盟很难“消化”入盟以后的俄罗斯。在欧盟看来,俄的加入会造成“大象洗 澡”效应,即不仅没能达到替大象洗澡的效果,反而会让大象打破了浴缸。

3.欧盟东扩的复杂过程绕不开俄罗斯

从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说,不仅中东欧国家,甚至西欧国家都同俄罗斯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欧盟东扩决不仅仅是欧盟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简单问题, 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其间必然涉及俄的根本利益。只有在同俄进行战略合作、双 方作出某种妥协的条件下,欧盟东扩才能顺利实行。否则,欧盟东扩即使勉强实行了, 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俄的综合国力虽已今非昔比,但它拥有强大 的军事实力,西欧国家无一能敌。俄一旦被逼到墙角,发起怒来,欧洲的安全形势将迅 速恶化。那时不要说欧盟东扩,就连欧盟本身也会遇到很大麻烦。2002年7月,法国总 统希拉克在访俄时说,俄是一个大国,在欧洲乃至世界上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没有 俄的参与,欧洲无法实现稳定的“力量平衡”。(注:吕岩松、马剑:“一次务实的访 问”,《人民日报》2002年7月22日。)

二、俄罗斯如何对待欧盟东扩?

欧盟东扩,使俄罗斯面临新的外交难题。对此,俄的心态比较复杂。一方面,欧盟东 扩要把原属苏联势力范围的中东欧国家彻底纳入西方体系,并加以全面控制,俄对此深 感不安;另一方面,欧盟东扩主要是一个经济政治共同体的扩张,对俄的安全威胁不是 那么明显和直接。加上俄本身也期望“融入”欧洲,因此俄对欧盟东扩采取了不同于对 北约东扩的立场。

1.接受欧盟东扩,借机加强与欧盟的合作

俄官方对欧盟东扩从未表示过反对,而采取基本认同和乐于接受的态度。2001年5月17 日,正当俄欧首脑在莫斯科举行高峰会议、讨论欧盟东扩问题之时,普京总统的外交政 策顾问普瑞荷德科对记者说:“我们认为欧盟扩大范围是正面的作法,但是在采纳相关 的决定前,必须以协议的形式将俄的利益列入考量。”(注:参见《欧盟与俄国举行高 峰会讨论欧盟东扩》,大洋网2001年5月17日。)俄驻欧盟特命全权大使利哈切夫在谈到 欧盟东扩时也说:“在整体上,俄方认为这是一个基于政治经济发展客观倾向的积极进 程。”(注:参见罗志刚:“欧盟东扩战略与俄罗斯”,《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9期 。)2002年6月24日,俄总统普京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欢迎欧盟的扩大,因为整个 欧盟是我们主要的经贸伙伴。我们本身也是欧洲的一部分。也非常期望欧盟的扩大能够 导致我们与欧洲,既有东欧,也有西欧,还有欧洲中部,进一步加深伙伴关系。”(注 :《普京文集》第693页,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实际上,俄极愿与欧盟合作,把欧盟东扩视为加强俄欧关系的一个契机。1999年12月2 7日,普京在《21世纪的头十年》一文中说:俄“希望更紧密地加入欧洲大陆的经济合 作”;俄“真诚地希望”同欧盟“大力发展合作”;下一个十年,俄和欧盟完全可以“ 建立新的更高水平的协作”。(注:俄新社1999年12月27日莫斯科电。)2000年5月29日 ,普京同来俄访问的欧盟领导人举行会晤时说:“从地理、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观点来 说,俄罗斯和以往一样是欧洲的一员。与欧洲的关系今后仍将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注:日本《读卖新闻》2000年5月30日报道。)2001年4月下旬,俄外长伊万诺夫在保加 利亚发表谈话说,同欧盟合作是俄对外政策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同欧盟建立伙伴关系是 俄长远利益所在,实现欧洲一体化是俄对外政策的“关键”。(注:《俄外长伊万诺夫谈 俄欧政策》,人民网2001年4月27日。)

对俄罗斯来说,同欧盟合作涉及国家根本利益。欧盟国家同俄在经济方面有很强的互 补性。欧盟的工农业高度发达,经济实力雄厚,不仅能提供俄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而 且能为俄的能源和其他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这一切,都是俄恢复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重振大国地位所必需的。事实上,欧盟确是俄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

2.提高警惕,防止欧盟东扩产生消极影响

尽管俄乐于接受欧盟东扩,但内心还是有矛盾的。据2000年1月20日英国《金融时报》 报道,俄外长伊万诺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俄对欧盟扩大“不是百分之百的积极,也不 是百分之百的消极”。(注:参见罗志刚:“欧盟东扩战略与俄罗斯”,《现代国际关 系》2001年第9期。)2003年7月1日,伊万诺夫在访问斯洛伐克时又说,俄从来不认为欧 盟扩大是一种“威胁”,但应考虑到欧盟新成员国同俄的双边关系,“尽量防止欧盟东 扩产生的消极影响”。(注:《俄外长说应防止欧盟扩大造成消极影响》,新华网2003 年7月2日。)

其实,俄欧之间也有不少矛盾,车臣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起先,西欧国家强烈谴责俄 “侵犯人权”,要求俄停止在车臣的军事行动,甚至变相支持车臣非法武装。1999年11 月,法国议会公然邀请车臣的所谓“外交部长”访问巴黎。(注:参见谢为东:“俄抗 议法外长会见车臣恐怖分子”,1999年11月12日《北京日报》。)2000年4月,西欧国家 在欧洲委员会斯特拉斯堡会议上就车臣问题向俄发难,决定中止俄的表决权。这是欧洲 委员会51年来首次中止一个成员国的合法权利。(注:李庆义:“欧洲议会向俄发难” ,《中国青年报》2000年4月8日。)“9.11”事件后,西欧国家的做法有所改变,但态 度依然暧昧。2002年10月,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竟然允许流亡海外的车臣恐怖分子在该 国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世界车臣大会”,随后又邀请俄总统普京访问丹麦,在这里举行 欧俄首脑会晤。虽经俄的强烈抗议,欧盟也只是把欧俄首脑会晤改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举行。

欧盟的东扩,更会使欧俄关系出现新的矛盾。由于欧盟东扩,边界扩大,中东欧一些 国家将成为欧盟与俄接壤的地区,从而给俄同欧盟的交往和合作带来许多问题。例如欧 盟《申根协定》,规定:欧盟范围内的公民可以自由往来,外国公民进入欧盟国家则必 须严格签证,以加强边界管理,杜绝非法移民的进入。过去,俄同某些中东欧国家之间 的公民来往享有便利条件,达成互免签证的协议。但这些国家加入欧盟后,就要实行签 证,每次等候几个小时,还要交纳高额签证费用,从而影响俄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公民往 来和劳动力过境。普京曾说,《申根协定》有可能变成分隔欧洲的“柏林墙”。(注: 参见李支援:《俄罗斯离欧洲有多远》,新浪网2003年6月11日。)

特别是,俄的加里宁格勒州是块“飞地”,人口100万,面积1.15万平方公里,位于波 罗的海海滨,与波兰和立陶宛接壤,而同俄内地相隔600公里。一旦适用《申根协定》 ,该州同俄内地的人员来往和物资交流将受到严重限制,其经济利益甚至安全保障都可 能受到损害。该州经济比较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俄平均水平的75%,每年约有1 50万人次往返俄内地。该州在二战前原属德国领地,居民亲西方情绪强烈,万一趁此机 会闹独立,要求脱离俄联邦,问题就更为严重。德国就曾提出,要用该州来抵偿俄所欠 债务,使这块“飞地”重归西方。因此,俄政府在1999年10月提出的《2000—2010年俄 罗斯发展与欧盟关系的中期战略》中特别提到,要维护该州作为俄联邦一个主体的利益 ,同时保障俄领土的完整性。但欧盟起初也不肯让步。双方经过一年多的争论和协商, 直到2002年11月11日才达成折中协议,规定俄公民今后往返加里宁格勒州可办理“简易 过境手续”,使用通行证而不需正式签证。于是,“飞地”不再可能成为“死地”。( 注:倪红梅:“俄与欧盟达成协议—加里宁格勒问题获解决”,《扬子晚报》2002年11 月12日。)通行问题解决后,普京仍在2003年6月11日强调,俄决不会拿自己的领土做交 易,用加里宁格勒州来抵债。(注:《普京称不会用加里宁格勒州来抵债》,新浪网200 3年6月12日。)

3.利用欧美矛盾,加强大国地位

最近几年,欧美矛盾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除了双方经常发生贸易战之外,在美国退出 反导条约、拒绝《京都议定书》、发动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上,西欧都敢于对美国说“不 ”。因此,俄力求利用美欧矛盾,推进俄欧合作,并企图借重欧洲,制约美国的“单极 独霸”战略。这也许是俄之所以愿意接受欧盟东扩的深层原因。

其实,俄早就想在欧美之间打进一个“楔子”。1997年,俄总统叶利钦在欧洲委员会 首脑会议上提出一个“大欧洲构想”,其中强调:“大欧洲”应包括欧洲所有国家,俄 不应遭到排挤;欧洲事务应由欧洲人来管,反对“外来大叔”指手画脚。(注:参见张 铁柱:“俄希望美不要插手欧洲事务”,《人民日报》1997年9月20日;唐进修:“俄 罗斯的欧洲外交试析”,《人民日报》1998年1月20日。)他还说,如果今后与美国发生 争吵,俄将与欧洲站在一起,俄愿“与欧盟结成‘统一战线’”。(注:《叶利钦在美 国参加八国首脑会议时对记者的谈话》,法新社1997年6月22日丹佛电。)在这里,俄“ 融入”欧洲以及利用欧美矛盾制约美国的企图一目了然。

为了实现这个“大欧洲构想”,俄还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动。1997年10月10日,叶利 钦在法国出席欧洲委员会首脑会议期间,与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总理科尔达成每年举 行一次三国首脑会晤的协议。分析家认为,俄法德都不赞成“单极世界”,三国建立首 脑定期会晤机制,是为了在欧洲建立一个新的地缘政治中心,使之成为俄对美关系中的 抗衡力量。(注:许宏治:“俄力图增强在欧洲地位——析俄法德建立首脑定期会晤机 制”,《人民日报》1997年10月17日。)1998年3月26日,由叶利钦倡议,俄法德三国首 脑在莫斯科举行非正式会晤。叶利钦在会晤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三国会晤“富有 成果”,这样的会晤以后应继续举行,并在世界上占有历史地位。他还说,会晤表明, 由于俄的加入,“大欧洲”已成为强大的实体。(注:参见许宏治:“俄法德首脑在莫 斯科会晤 三方对结果表示满意”,《人民日报》1998年3月27日。)媒体为此评论说, 俄力图和法德等西欧大国一起建立新的“力量中心”,以抵消美国在欧洲的进逼势头。 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后,俄法德三国首脑多次举行会晤,结成“反战联盟”,共同对付 美国。这是二战结束以来50多年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当时,三国联合起来,坚决 反对美国单方面对伊动武,使美国始终未能得到联合国的动武授权,导致美国外交的空 前失败,并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三国“反战联盟”虽然未能阻止伊拉克战争的爆发, 但仍然使美国的单边主义受到严重的制约。

三、欧盟与俄罗斯关系的前景如何?

上述分析表明,一方面,俄罗斯“欢迎”欧盟东扩,双方存在共同利益,彼此之间的 矛盾不很突出;另一方面,俄想加入欧盟也不可能,至少在短期内不可能。因此,双方 将在“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协调动作,不会突破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框架。

1.俄想加入欧盟,但实际上不可能

俄罗斯早就想加入欧盟。1996年2月,俄外长普里马科夫说,俄已与欧盟签署了联系国 条约,希望俄“能够成为欧盟的成员”。(注:参见唐进修:“俄与欧盟发展合作”, 《人民日报》1997年3月29日。)1997年3月22日,俄总统叶利钦在赫尔辛基同芬兰总统 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俄准备加入欧盟。(注:郑焕清 竺承军:“俄芬总 统举行会谈 叶利钦表示俄准备加入欧盟”,《人民日报》1997年3月24日。)同年7月1 8日,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在访问欧盟总部、同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举行会谈后表示, 俄“希望不久的将来成为欧盟成员国”,“我们目前进行的经济改革,目标就是要成为 欧洲的平等伙伴”。(注:魏崴:“切尔诺梅尔金会见桑特俄表示愿加入欧盟”,《人 民日报》1997年7月20日。)2000年10月30日,俄总统普京在巴黎参加欧俄高峰会晤时也 说,“不排除俄罗斯加入欧盟的可能性”。(注:《普京称不排除俄加入欧盟的可能性 》,中新社网站2000年10月30日。)而据2003年6月16日的民意调查,俄绝大多数人也希 望俄能加入欧盟。(注:《绝大多数俄罗斯人希望俄加入欧盟》,人民网2003年6月16日 。)

但是,欧盟始终回避俄的入盟问题,欧盟东扩计划也只字不提这个问题,说明俄连加 入欧盟的潜在候选国也不是。欧盟宁愿将俄作为一个“合作伙伴”,而不愿使俄成为它 的“家庭成员”。2001年3月3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莫斯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俄 与欧盟之间应该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但“与欧盟实现一体化既不是俄罗斯的目标,也 不是俄罗斯的使命”。(注:参见“俄目前不可能加入欧盟”,《江南时报》2001年7月 4日。)2002年10月15日,欧盟主席普罗迪在接受意大利记者采访时说,“俄罗斯就像乌 克兰、摩尔多瓦和以色列一样,永远不会成为欧盟组织的正式成员国”。(注:参见姜 辛:“欧盟不开门——俄国很伤神”,《文汇报》2002年10月23日。)这些说法,实际 上都否认了俄加入欧盟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欧盟不可能接纳俄罗斯,至少在可预见的 时期内是如此。

2.双方是“联合”,而非“融为一体”

俄罗斯与欧盟都很重视发展双边关系。1994年6月,俄与欧盟签署《伙伴关系与合作协 定》,规定建立政治对话机制,每年举行两次欧俄高级会晤。1995年7月,俄与欧盟签 署一项双边贸易条约,规定在今后几年内逐步取消影响双方贸易往来的各种限制和壁垒 ,给俄以最惠国待遇,并争取建立“欧俄自由贸易区”。(注:康新文:“欧俄签署双 边贸易条约”,《人民日报》1995年7月19日。)1999年6月,欧盟首脑会议通过《欧盟 对俄罗斯共同战略》,强调欧盟与俄将“结成持续和牢固的伙伴关系”。(注:江建国 :“欧盟首脑会议在科隆开幕”,《人民日报》1999年6月4日。)作为回应,俄于同年1 0月提出《2000—2010年俄罗斯发展与欧盟关系的中期战略》。这两个战略文件,为欧 俄伙伴关系的发展确定了基本框架。2002年11月7日,欧盟宣布正式承认俄为市场经济 国家,这显然有利于加强欧俄经济合作,并使俄罗斯尽快加入世贸组织。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只能是双方联合,而非“融为一体”。也就 是说,只能建立双方联合的“大欧洲”,难以形成真正统一的“大欧洲”。普京不久前 所说的“无裂痕”欧洲,主要是指要扩大双方合作以及开放边界、互免签证等等。普京 说,希望欧盟扩大后,俄罗斯人可以享受在整个欧洲免签旅行的待遇。但这并不意味着 双方会“融为一体”。也就是说,俄与欧盟之间的界线仍会存在,它们将成为世界多极 化格局中的两极,而不是合为一极。诚如前不久俄一位副外长著文所说,俄与欧盟,无 论过去还是将来,都是欧洲两个独立的极;像俄这样的大国,不会加入别的联盟,只会 组建自己的联盟;用自己横跨欧亚大陆这种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奉行独立的全方位外 交政策,对俄最为有利。(注:参见自郭学良:“多极世界中的俄欧关系”,《光明日 报》2001年5月23日。)

3.为提高合作水平,双方将建立新的合作机制

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关系,今后将继续得到改善。双方虽有分歧和矛盾,但并不很严 重,彼此不可能形成对抗,只会走合作之路。对抗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合作才对彼 此都有利。可以设想,双方关系将始终在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框架下求得发展。

今后,俄与欧盟的合作水平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众所周知,俄与北约已在2002年5月建 立一种“新型关系”,即通过设立俄北“理事会”,形成“20国机制”,使俄有权参与 北约某些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因此,俄也会要求在欧盟内部有一个特别的位置,并建立 某种特别机制。例如,可能建立一种类似于俄北“20国机制”那样的“26国机制”(25 个欧盟成员国加上俄),使俄有权参与欧盟某些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也就是说,俄欧之 间的关系,起码也会像俄北之间那样,一只脚跨进门里,一只脚留在门外。这种可能性 无疑是存在的。2003年5月31日,俄与欧盟首脑签署的《联合声明》提出,为了提高双 边合作的有效性,决定将现有的双边“合作委员会”改组为俄欧“常设伙伴关系委员会 ”。同时强调,欧盟的扩大要求对俄欧双边合作的形式等方面作出一些调整。(注:谢 荣、董龙江:《俄欧将加强合作》,新华社圣彼得堡2003年5月31日电。)

但是,一旦国际政治生活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也不排除欧俄关系出现某种停滞、甚至 倒退的可能。

标签:;  ;  ;  

欧盟与俄罗斯东扩--兼论欧洲与俄罗斯的“合作伙伴关系”_英国退出欧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