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围绕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新型教育理念,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在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大教学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建新型教学模式,把初中物理教学推向教改的前例。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程改革 教学效率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培养具有丰富知识经验、良好学习习惯、优秀学习品质的学生已经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实施学校素质教育和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把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技能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物理教师要将教学新理念落到实处,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新型教育理念的建立
理念是人们从事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人们追求目标的内在动力。初中物理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教学中就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建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特别是要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呆板的应试教育制度,建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健康发展的全新教学模式。
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提倡独立思考,密切注意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意识,善于把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鼓励学生和培养学生爱动手、敢动手、敢动脑。教师要做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程改革的实践者、研究者、推动者。
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每个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样也有着探求和掌握物理学科知识的迫切欲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依据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向学生演示初中物理教材中充满趣味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指导学生对新旧知识加以联系,通过对相关内容内在联系的分析、整理、归纳,让学生形成条理清晰、内容全面的知识系统,提高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的过程中,还要体现出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创设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学习讨论中科学地分析身边的物理现象,从而明白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消除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知识的畏难情绪,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物理学科作为初中阶段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实验探究为主要手段进行现象探究的学科。广大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听觉、视觉、感觉等途径,能获得最直接、最准确的信息,形成良好的学习探索气氛。
如在讲解“电流”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不易感知的电流得到深刻的认识,我采用了小喇叭、灯泡、铅笔芯等实验器材,通过和电池的连接,让学生听喇叭的嚓嚓声、看灯泡发出的光亮、感知铅笔芯的热度,使学生对电流有了丰富、感性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
又如在进行“压强”内容的教学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压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让学生用手掌对着铅笔一端,另一端垂直于桌面,进行体验。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手掌越用力,铅笔对手掌的反作用力就越大,手掌就会越发感到疼痛。通过这样一个实验,学生对压强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今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共同追求。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拥有敢于打破常规、创新模式的胆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提出能够让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发散型思维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提高。
例如在进行液体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讨论过程中,为充分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我设计了几个讨论问题:在气压降低的情况下,沸点会跟着相应地降低,那么水在真空中沸点为多少度呢?火星上如果没有空气,能有水吗?学生纷纷说出了各自的看法和理由,我进行引导、归纳,得出了问题答案。这种进行思维发散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参考文献
[1]柳向明 初中物理创新教学探讨.教学与改革,湖北出版社,2014,8。
[2]武跃飞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程学习,山西出版集团,2015,2。
[3]刘明勇 浅析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中学课程辅导,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6。
论文作者:薛钊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2月总第9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4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初中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新课程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育学》2015年12月总第9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