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与对外贸易周期的关系_经济周期论文

经济周期与对外贸易周期的关系_经济周期论文

经济周期与对外贸易周期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贸易论文,周期论文,经济周期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与经济周期相联系,一国的对外贸易也存在周期性,即国际贸易周期或对外贸易周期。如果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增长运行在波谷到波峰的过程中时,我们就把这一状态称为国际贸易扩张期或对外贸易扩张期;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运行在波峰到波谷的过程中时,我们就把这一状态称为国际贸易收缩期或对外贸易收缩期。本文通过分析对外贸易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关关系,揭示对外贸易周期的变动规律,旨在为政府在经济周期和国际贸易周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贸易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一、国际贸易的扩张期和收缩期

就某一国家而言,国际贸易的扩张期和收缩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本国经济周期所决定的国际贸易扩张期和收缩期;另一类是由世界经济周期所决定的国际贸易扩张期和收缩期。

在一般情况下,由本国经济周期所决定的对外贸易的扩张期和收缩期通常与本国的进口波动更具有相关性,而由世界经济周期所决定的国际贸易周期则与一国的出口波动具有更强的联系。这是因为,如果一国的经济运行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通常需要有更多的物质资料支撑本国越来越快的经济增长,而一国的资源和生产能力通常不能满足本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尤其是当经济出现正缺口从而资源被过度利用的情况下,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机器、设备、材料、能源及其他生产资料;同时,由于在经济扩张期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也需要不断增加消费资料的进口,这自然会导致进口增长率不断提高。相反,当一国的经济运行进入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时,由于经济增长不断减速,企业生产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下降,故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进口需求也会不断减少,从而导致出口增速的下降。

同样,如果排除特殊的情况,就一国而言,如果世界经济运行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世界上其他国家就会对该国的产品具有更多更广泛的需求,这时该国的出口就会不断增长;而当世界经济运行处于收缩阶段时,由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速下降,因而世界对该国产品的需求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该国出口减少。

当然,由于世界各国的开放度不同、本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依存度不同、资源的丰裕程度不同、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及其他原因的存在,与上述不符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二、国际贸易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系:静态与动态分析

国际贸易周期与经济周期是什么关系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周期实际上是经济周期的反映。这里所说的与国际贸易周期相联系的经济周期,既应当包括本国的经济周期,也应当包括世界经济周期。因为国际贸易是把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渠道之一,它的增长不能不受世界经济扩张和收缩的影响。

在分析经济周期和国际贸易周期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关系问题。关于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关系,只有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从静态的角度看,国际贸易中的出口减去进口的余额即净出口,本身就是决定GDP的四个变量之一。因为按照支出法计算的GDP,既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也包括了净出口,即来自外国部门的支出。所以,国际贸易净额即净出口的增加或减少,直接决定着GDP的增加或减少,其增长速度的快慢,也直接影响着GDP增长率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国际贸易增长决定经济增长。在前面的观点综述中,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国际贸易决定经济增长,大都是从这个意义上进行分析的。

然而一旦加入时间变量,即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情形就会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本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一定会导致下一期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加快,这无论从本国的角度还是从世界的角度来讲都是这样。例如,当本期本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并导致经济规模扩大以后,在下一期,就会对外国部门的资源和产品的需求增加,于是进口就会增加,同时可供出口的产品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国际贸易的增长。同样,从世界(确切地说是不包含本国的外国部门)的角度看,如果本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规模扩大,那么外国部门对本国资源和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从而导致本国出口的增加,当然,可供本国进口的资源和产品也会增加。因此,从动态的角度看,经济增长又是国际贸易增长的函数,即经济增长决定国际贸易增长。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增长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既然现实生活中存在经济周期,自然也就存在国际贸易周期。

三、中国经济周期对进口贸易的影响

1、中国经济周期与进口周期

中国进口的增长速度决定于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般而言,当中国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时,进口的增长速度也会相应加快;反之,当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时,进口的增长速度也会相应下降。

中国的进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数据显示①,除个别年份外,对外贸易进口的波峰年与经济周期的波峰年或者相一致,或者最多相差1年。例如,就经济周期而言,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周期的第一个波峰年,同年的外贸进口增长率也创出了新高,为51%。此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收缩阶段,一直到1981年,经济运行进入周期的第一个谷底,经济增长率为5.2%;相应的,中国的进口增长率滞后1年也降到了谷底,为-12.4%。此后,中国经济增长进入周期的扩张阶段,并于1984年迎来了中国经济周期的第二个波峰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5.2%,而次年即1985年的进口增长率也创出了新高,为54.1%。1985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又进入收缩阶段,直到1990年进入第二个谷底,GDP增长率只有3.8%,而同年的进口增长率则为负值,下降到了-9.8%。当1992年中国经济增长又出现第三个波峰(增长率为14.2%)时,1993年的进口增长率也出现了第三个波峰,为29%。1993年到1999年中国经济又进入收缩期,并于1999年到达经济周期的第三个谷底,经济增长率为7.6%;与经济进入收缩阶段相联系,1994年对外贸易也相应进入收缩期,并领先于经济周期1年即在1998年进入谷底,这一年的进口增长率为-1.5%。2000年中国经济又进入扩张期,直到2007年出现第四个波峰扩张期才结束;伴随2000年到2007年的经济扩张,中国的进口增长率一直在高位运行,除2001年和2005年外,各年的进口增长率每年都递增20%或20%以上,甚至个别年份如2000年和2003年的增长率还分别达到了35.8%和39.9%。

由于外贸进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高度相关性,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存在几个周期,外贸进口也就存在几个周期。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完成了3个周期,与此相联系,如果仅从进口增长的变动来看,1978年到200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完成了3个周期②。

对于1978年以来的对外贸易周期,可以做如下描述:如果按波峰年计算,我们会发现,1978年~1985年为第一个周期,1985年~1992年为第二个周期,关键是第三个贸易周期的波峰年是计算到2003年还是应当计算到2007年。如果计算到2003年,那么1992年~2003年就是第三个周期,这样,从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间共完成了三个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是8.33年。但如果将波峰年定义为2007年,那么从1978年到2007年的29年间,周期的平均长度则为9.66年。

把第三个进口贸易周期的波峰年确定为哪一年更合理呢?2003年是中国经济从产出负缺口转变为产出正缺口,即经济由冷到热的一年,因而进口贸易的高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恢复性的增长,如果将2003年定义为进口贸易的波峰年,那么就应当把2004~2007年视为进口贸易的衰退年,实际上这是不成立的。因为2003年到2007年的进口一直都在高位运行。只是因为2003年中国经济进入繁荣年以后,进口增长率猛增39.9%,并且2004年又递增36%,从而具有了较高的基数,在较高基数的基础上此后每年的增长率仍然递增20%左右,因此,2003年到2007年均可以视为贸易周期的波峰期,而真正的拐点即经济衰退与进口贸易衰退出现在2008年,这就是说,2007年以后,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外贸进口增长,都会明显向下运行,进入衰退期。此外,把2007年定义为外贸的波峰年,也与按波谷年计算的外贸周期相一致。

如果按波谷年计算,贸易周期的划分就显得更为清晰。从1982年到1990年可以视为第一个周期,1990年~1998年可以视为第二个周期,1998年~2009年则可以视为第三个周期。这就是说,在从1992年到2009年的27年间,共完成3个贸易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是9年。这里之所以把本轮周期的波谷年定义为2009年,是基于这样一种判断:2007年中国经济处于波峰,2008年掉头向下进入收缩阶段,根据中国经济周期的波长规律,2009年中国经济有可能会完成筑底,GDP增长率可能在8%~8.5%附近,与此相联系,进口增长率很可能会跌到5%以下③,2010年,中国经济将重新进入新一轮周期的扩张阶段。

2、对外贸进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解释

数据显示,中国进口周期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在个别年份中,中国的外贸进口增长与本国经济增长存在不相一致的情况,怎样解释这种情况的存在呢?

中国外贸进口增长与本国经济增长的不一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贸进口的波峰和波谷有时滞后或领先于经济周期的波峰和波谷1年;二是在经济增长未见波峰的情况下,个别年份的外贸进口增长率却创出了新高。

其实,无论外贸进口的波峰年或波谷年滞后于经济周期的波峰年或波谷年1年(如波峰年的1985年和1993年以及波谷年的1982年)还是外贸进口的波谷年领先于经济周期的波谷年1年(如1998年),抑或是外贸进口与经济周期的波峰年或波谷年完全一致的情形(如波峰年的1978年和波谷年的1990年),都属于常态。之所以会出现一定的时间差,这与厂商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直接相关。例如,1997年7月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又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并且1993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路下行,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对经济增长的悲观预期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出现了1998年进口增长率领先于经济周期波谷年1年(1999年)的情形。但是如果在经济周期的波峰年过后的次年,厂商并没有意识到经济将会掉头向下进入收缩阶段的情况下,受乐观预期的影响,外贸进口的波峰年就可能滞后于经济周期的波峰年。

中国外贸进口增长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真正出现不一致的年份是在2000年和2003年。2000年和2003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4%和10%,而进口增长率却分别高达35.8%和39.9%,创出了1986年以来的新高。应当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

其实,要解释这一现象并不很困难。1999年是中国经济周期的波谷年,2000年经济开始复苏,并进入下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加上厂商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预期,以及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波峰年的到来,因此,2000年出现进口的高增长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恢复性的增长。但是,2001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出现较高的增长(以前各个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一般都只有2~3年),甚至出现了扩张过程中的停滞,经济增长率比2000年还下降了0.1。与此相联系,2001年的进口增长率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由2000年的35.8%下降到了8.2%。当2002年中国经济完成复苏阶段并于2003年加速扩张进入繁荣阶段以后,进口又出现了具有恢复性和爆发性的增长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了④。2002年以后,中国的外贸进口增长率一直保持在年递增20%以上的高水平,就是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真实写照。

四、世界经济周期对中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1、世界经济周期与中国出口周期的划分

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不仅决定于本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也取决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当世界(特别是与中国贸易相关度高的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时,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会加快,反之,当外国部门的经济增长减速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会相应减速。世界经济增长与中国对外贸易的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增长与本国外贸出口的关系上。

数据显示,当世界经济增长率较低时,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也很低;反之,当世界的经济增长率较高时,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也相应较高。例如,1978年,世界经济增长进入波峰年,GDP增长率为4.5%,滞后1年即1979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高达40.2%。1982年,世界经济进入波谷,GDP增长率只有0.8%,而次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是负值,为-0.4%。1984年或1988年,世界经济进入第二个波峰年,这两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4.6%或4.5%,而1984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上升到了17.6%,1987年更上升到了27.5%。1993年,世界经济又进入新的谷底,经济增长率为0.9%,而1993年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率也跌到了8%。当2000年和2004年世界经济迎来第三个波峰年和第四个波峰年的时候,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也于该年分别上升到了27.8%和35.4%。同样,当2001年世界经济进入谷底,经济增长率下降到了1.5%时,中国出口增长率也于该年下降到了6.8%。可以肯定,如果2009年是世界经济周期的波谷年,那么中国的外贸出口也会降到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

中国出口波峰年和世界经济增长波峰年相同的年份是1984年、2000年、2004年。在世界经济周期波长的划分方面,尽管1997年没有作为世界经济周期的波峰年,但这一年的经济增长率也高达3.4%,而同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也高达21%。在波峰年中,只有1979年的出口增长波峰滞后于世界经济增长波峰年1年。波谷年相同的年份只有2001年,可能还有2009年,其他外贸出口的波谷年均滞后于经济周期的波谷年1年或两年。例如,1982年是世界经济的,波谷年,滞后1年,即到了1983年的中国的外贸出口增长率才回落到最低点。1991年是世界经济的波谷年,滞后两年即到了1993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才下降到该轮周期的最低点。这主要是因为,199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也不高,只比1991年0.8%的经济增长率高出0.1个百分点,为0.9%。需要说明的是,1998年虽然不是世界经济周期的谷底年,但经济增长率也很低,为2.1%,同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也下降到了0.5%。

由于外贸出口周期与经济增长存在高度相关性,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存在几个周期,中国的外贸进口大体上也存在几个周期。从1978年到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完成了3个周期,与此相联系,1978年到2007年或2009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完成了3个周期⑤。

对于1978年以来的对外贸易出口周期,可以做如下描述:如果按波峰年计算,1979年~1984年(或1987年)为第一个周期,1984年(或1987年)~2000年为第二个周期,2000年~2004年为第三个周期。如果按波谷年来划分,1983年~1993年为第一个周期,1993年~2001年(或1998年)为第二个周期,2001年(1998年)~2009年为第三个周期。在第二个周期,⑥为什么没有把出口增长率最低的1998年而是把出口增长率较高的2001年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周期的波谷年的原因是:1998年中国外贸出口的增长率之所以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而导致的出口减少。因此,这一年较低的出口增长率应当视为政策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经济运行周期的结果。因为这一年既不是世界经济周期的谷底,也不是中国经济周期的谷底。

中国作为贸易出口大国,其出口增长率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的原因是再简单不过的:因为一国的出口实际上是来自于其他国家即外国部门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而外国部门的经济增长也主要是由该国的消费和投资推动的。所以,当世界经济增长加快时,中国满足外国部门需求的产品的出口自然就会增长。故两者具有高度相关性。

2、对外贸出口增长与世界经济增长不一致的解释

虽然中国的出口周期是受世界经济周期影响的,但是,在个别年份,中国的出口增长率并不与世界经济周期一致。例如,199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只有0.8%,而中国的出口增长率高达15.8%,199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只有2.2%,而中国的出口增长率高达31.9%。这表明,中国的出口增长率并不完全与世界经济增长的波动相一致,它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中国外贸出口增长与世界经济增长不一致的年份主要表现在1991年。199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只有0.8%,而中国出口的增长率却高达15.8%;这是因为,1990年是中国经济周期的波谷年,1991年中国进入扩张阶段,并且在1992年就达到该轮经济周期的波峰年。这可以解释1991年~1992年中国进口增长率为什么逐年递增。实际上,伴随中国国内经济的强劲增长,外贸出口的能力也相应增长,但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上并不占有很大的比重,出口额也较小,因此,不景气的世界经济吸收规模不大的中国外贸出口应当是很正常的事情。

同样,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1994年。199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只有2.2%,但中国的出口增长率高达31.9%。实际上,这一年中国出口增长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并没有出现相悖的情况。因为199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只有0.9%,1994年,世界经济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达到了2.2%的增长水平,应当说,增长幅度是很大的。与此相联系,规模不大的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增长率从1993年的8%增长到1994年的31.9%,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令人奇怪的了。

综上表明,经济周期影响贸易周期。这一结论为政府在贸易周期的不同阶段通过相适应的政策调节经济贸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注释:

①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发表时删除了图表。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②由于我们上面所揭示的是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里所说的外贸周期实际上是外贸进口周期。

③世界银行估算2009年世界进口增长率将为-2.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为2.1%.

④2003年对中国也是极为特殊的一年,由于非典的突发,国内对防治非典所急需的相关药品、医疗器械的紧急进口开了绿色通道。这无疑影响了进口增长率。但是这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进口增长率,尚待实际数据证实。

⑤由于我们上边所揭示的是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因此,严格意义上,这里所说的外贸周期是外贸出口周期。

⑥如果把世界经济周期的波峰年确定在1988年而不是1984年的话,那么这里的对外贸易出口周期的波峰年就可以确定为1987年而不是1984年。

标签:;  ;  ;  ;  ;  ;  ;  ;  

经济周期与对外贸易周期的关系_经济周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