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线路设计与环境保护对策研究论文_张继春

公路线路设计与环境保护对策研究论文_张继春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55

摘要: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路线的选择受到地形、地质、周边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路线选型设计需要兼顾各方需求;另一方面,公路工程建设完成后,路线本身的选型和设计质量直接影响整个路线范围内的路基、桥涵、隧道、水文等构造物,由于设计不合理或者选型不当的路线使得这些构造物的运营使用需要耗费较大的成本进行管理和养护。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做好路线的选型设计非常关键。

关键词:公路;线路设计;环境保护

引言

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对沿线经济发展、人才交流、居民生活质量和信息沟通具有正面影响。但是,建设公路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沿线植被、地形、水系带来一定的破坏,并使农田耕地被占用。另外,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沿线的居民会收到路面扬尘、噪声、汽车尾气的困扰。因此在公路线路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对沿线的环境保护,首先要考虑的是所设计公路在整个公路交通系统中的作用和沿线城乡规划、工业园区的分布情况,然后根据沿线的地质、水文、地形情况选择建设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并严格遵循公路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对于线路走向和所涉及的主要技术指标要认真研究。

1主要设计内容

1)横断面的设计涵盖了横断面的详细尺寸,包含路基高度、边坡坡度、车道数量、横断面面积等。其中路基高度需要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进行确定,地质条件好的直接在原有自然路面进行压实施工并满足设计标高的情况下即可以,大部分路基则需要挖填以满足设计标高需求;边坡坡度则根据岩土特性确定,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确定适宜的边坡坡度以满足经济性同时保障边坡安全;车道数量则需要根据交通流量、设计速度及对应服务水平来确定,采用单向交通或者双向交通型式;横断面面积则是在上述参数确定的情况下选择对应的横断面型式即可确定,主要用于明确填挖的土方量。2)纵断面的设计则是路线在竖平面内的走势,包括纵坡和竖曲线两个指标。一般纵坡的设计需要满足最大纵坡要求,坡度与交通安全直接相关,多数研究表明,坡度大于6%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呈发散式增长,因此,最为适宜的坡度在3%以内;同时,还有坡长的限制,连续上坡或者连续下坡路段都会对交通安全产生影响,以连续下坡路段为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制动失效,下坡路段车速大且制动距离短,很容易发生车辆追尾事故。竖曲线则需要对最小半径进行限定,竖曲线半径过小使得驾驶员的视距受限,同时,车辆在高速行驶状态下容易在凸曲线拐点失重而在凹曲线拐点超重,对驾驶员操作产生安全隐患。3)平曲线主要有曲线半径和直线段长度两个指标。路线设计中有很多直线段,对于直线段需要限制其长度,避免长直线段上容易出现的驾驶疲劳问题;平曲线则是平面内的曲线变化,过小的平曲线半径使得驾驶员在高速行驶状态下视距受到影响,不能判断前方交通情况,从而出现撞车和追尾事故,因此,需要根据道路等级和设计车速限制对应的平曲线半径,以确保驾驶安全。在设计中,在有条件的路段尽可能采用满足视线要求的最小平曲线半径。

2公路设计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2.1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保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水体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对天然水系的保护。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因此在公路线路设计时,应保证与饮水源有恰当的距离,至少100m。另外,公路线路设计还应避开适合养殖及灌溉的鱼塘、水库等,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水体防止污染的措施。对于天然水系的保护,公路线路应该不破坏自然水体的走向,同时保持原有的水流截面。线路设计时就规划好施工水体的排放渠道,避免对自然水体造成污染。

2.2土地资源保护

设计人员不但要对公路沿线进行详细考察,而且还要对沿线地区的土地类别做深入研究,以选出最优的路线方案,比如在平原地区,线路设计时要避开产量高的农田耕地,尽量从荒地经过;而在山区,线路应最好选取荒山和贫瘠地带。此外,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施工技术,运用挡土墙、高架桥和护坡等形式达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2.3矿产资源保护

在公路线路设计之前,要对沿线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做充分调查。线路设计时应该避开品质较好的矿区,以便于开发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公路线路避免不了穿越矿区,应尽量选择产量较低的区域,同时,公路建设对矿区地质等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2.4控制线路走向

公路线路设计时,除了要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进行保护,还应考虑到穿越城镇的过程中不要对医院、古迹、学校和军事设施等造成破坏,选择最合适的路径。

2.5控制路线设计标高

新设计公路路线应该考虑到其他道路的影响。线路标高设计直接影响到后期道路的使用情况,如果标高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使用过程中排水效果不好,造成交通问题。所以,对于标高比较低的路段,在设计时就应该设置好排水、防洪的功能,确保路面不积水,交通舒畅。

3公路线路环境保护问题的相关对策

3.1采取合理的平面线形设计

公路线形设计最好不要采取直线线行设计。一方面客观条件不允许,另一方面直线线形很容易让司机在开车过程中感到疲劳,易于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在平面线形设计时应考虑曲线线形,同时在沿线栽种不同的绿化树种或者设立雕塑以降低司机的疲劳感。曲线线形的设计应讲究线路的连续性,一定避免急转弯和断背曲线的设计。由于公路具有一定的时速设定,所以转弯半径不宜过小,应根据自然等高线设计。

3.2进行合理的纵断面及横断面线形设计

纵断面设计时应考虑其与原有地形是否协调,以便于公路的排水。纵断面线形设计应遵循坡度缓、平顺的原则,半径较大的竖曲线有利于司机视野的拓展,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较宽的公路路面,横断面较大,所以如果把穿越山区的线路的横断面标高设计成同一高度,那么势必会增加施工中的挖填土方量。另外,会对山体以及植被造成破坏。因此对于横断面线形设计应该因势利导,根据原有地形,将上、下行车道的标高设计成各自的标准,这就可以用到分离式断面。

3.3优化开展准备工作的方法

公路线路设计需要开展大量的准备工作,由于公路线路涉及内容较多,关系到经济、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工作人员在准备阶段要全面收集相关资料。考虑已有工程和拟建工程互相之间的影响以及拟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而总结资料和经验开展项目设计工作。

3.4进行合适的线形设计

公路设计时,线形设计对环境有重要影响,所以要在考虑运输功能的基础之上,保护沿线原有生态。线形设计应顺应原有地貌,选择恰当的路线,避免项目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另外,建设项目应达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地步。

结束语

公路属于人工建设物,通往的地区非常多,影响的范围广,尤其对人们的经济、生活的影响较大,公路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公路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不但要保证交通出行的基本功能,对于其线形设计还要考虑是否与周围建筑风格、自然环境相适应,是否与生态融为一体。线路布置应从多方面考虑,达到公路线路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参考文献:

[1]王辉标,周立.公路线路设计方案比选常用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Z1):66-67.

[2]苏宁.公路线路设计方案比选常用方法评析[J].科技视界,2015(04):364.

[3]苏宁.公路线形设计与安全等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247.

[4]黄敬林.城市公路环保设计中的噪声问题及其防治工作[J].科技视界,2014(28):300-301.

[5]李勇.公路线路勘察设计工作要素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10):51-53+57.

论文作者:张继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公路线路设计与环境保护对策研究论文_张继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