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技术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建设主管部门的引导与支持,未来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深入研究BIM技术,主动将BIM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施工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管理
作为建筑行业管理新技术的BIM是一种新型的数学建模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可视化程度,增强建筑建设的可预见性,在建筑管理方面更可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以及建设水平,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新型技术。研究BIM技术对现在建筑工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相关专业人士的重要研究课题。
1 BIM技术概述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指在建筑工程中,通过辅助作用,为工程管理服务。通过此技术的应用,使工程构建数据库,结合相关参数,提升信息灵活性,促进工程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我国BIM技术实践时间短,学者通过相关软件,对其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反映出建筑工程的建设效果,从而为BIM技术理论研究打下基础。
2传统管理中的问题
2.1安全问题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安全问题对施工人员产生直接的影响,也直接关系到施工单位的形象。但是,如果相关部门缺乏一定的监督力度、培训投入和薄弱的安全意识等,都会对建筑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2.2进度问题
工程能否如期完工对投资方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在对进度进行管理过程中,通过网络图、计划等方法,很难将各工艺间的关系展现清楚,也无法符合提升工程效率的需求。
2.3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质量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包含建材的运用、合同的签订等方面,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通过低价达到工程的实际需求。在传统质量进行管理的时候,管理人员对各专业标准是否有效实施进行检查的时候,存在着一定弊端,严重影响到工程管理的效率。
2.4成本问题
工程成本是各方收益的直接体现,传统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所需材料、设备等的不合理分配。其次,不合理的动态管理。后,不同的计价标准,对成本预算造成一定的影响。
3 BIM运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技术优势
3.1具有可视性
传统图纸是由设计人员制作的,难免会存在着一些问题,施工人员只得依据想象完成施工。此种模式对工程安全和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行业的要求。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兴的技术BIM得以了广泛应用。它能够将工程中的各参数进行分析,并通过三维立体模式将项目效果展示出来,通过真实、可视化的展示,使之更清晰明了。
3.2具有模拟性
在设计阶段,结合模拟性将工程中的一些内容通过模拟方式予以展示,将其更具体化,把一些很难实施的过程通过信息模型形式进行研究,从而使问题得到有效的处理。比如,通过应用BIM技术,模拟工程照明和人员疏散,从而设计出更好的方案。
3.3具有协调性
协调性是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协调,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地进行处理。但是,传统管理模式不具有协调性,影响着工程的管理。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科学进行管理,从而更科学地协调内部构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概述
4.1做到虚拟仿真施工
采用BIM技术,建立虚拟施工、施工过程控制以及成本控制的模型,将可能对施工造成影响的属性与工艺参数相结合,对设计模型与施工模型的交互作用进行反映,采用BIM技术实现三维+时间+费用的5D模拟下的施工模型构建,保证了模型的可持续性与一致性,将虚拟施工的各方面与各阶段都集成于BIM模型中。
4.2碰撞检测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特点,通过三维技术进行碰撞检测,以提升工程设计。在碰撞检测时,结合第三方工具,对墙体、梁柱进行检测,通过定位检测点,实现直观感受,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以减少各类问题的出现。
4.3管线应用
BIM技术将二维管线转变成三维管线,从而更直观的进行展现,并选出佳方案。首先,定位排水管。排水管是无压管,由于无法翻转,因此,要保持直线状态,并符合管理的坡度需求。其次,定位风管。若上方存在排水管,那么就要对下方进行定位,如果没有排水管,则要在梁底部施工后,定位其他水管,如桥架管道、压水管等,由于这些水管可以弯曲,因此,能够更好的进行布设。
4.4对项目管理进行了优化
施工阶段采用三维模型实现了对施工组织的优化,象通过在BIM模型上进行塔吊的布置、施工电梯的布置、脚手架的提升,同时对多种施工机械的空间位置进行了检查,对机械运转的配合关系予以优化,从而实现对施工管理的优化。象某项目施工前先对施工设备予以建模,采用三维模型对爬升挂靴的插入状况进行模拟,对预留孔洞的位置进行了确认,对预留孔洞与横梁的位置关系进行了模拟,在爬升前,先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实现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进行了及时调整,保证了爬升安全性。构建异型模板的模型,获取其几何尺寸进行预加工,使施工损耗得以降低。构建设备管线的模型,获取了管件数量、规格的数据以及管线下料尺寸的数据,使管线尺寸能够在加工厂预先预加工,实现了建筑生产的工厂化。
4.5对项目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与动态管理
施工阶段,建立5D模型对项目成本进行精细化分析,对各个时间节点段、各个工区以及各个工序的工程量进行准确计算,结合企业定额分析,对施工成本与施工阶段中各构件的中标单价的对应关系予以确认,从而实现对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往项目建设完毕后,施工企业难以了解项目盈利状况,当存在亏损时,也难以分析其亏损部位与原因,将BIM技术运用于对成本的动态管理,结合施工进度,对BIM模型进行及时地分析与统计,能实现对成本的动态管理。当发生设计变更时,则对BIM模型进行及时调整,能在短时间内确定发生设计变更前后的造价变化,实现了对成本的动态管理。
4.6 BIM在安全管理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进行建设时,会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和经济效益。因此,要对安全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施工单位都是通过监督施工过程实现对安全问题的排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而随着BIM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数据模型,实现模拟分析,从而更直观的实现安全问题的检验,使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安全问题。结合三维空间实现对工作人员的定位,并采取有效监督,对于存在的安全问题,能够及时通知工作人员,从而有效预防安全事故。
4.7 BIM在进度管理的应用
在计划模型进行编制的时候,大都采取横道图方式。为了有效提升它的准确性,可以先进行分解,但是,此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所收集的数据就需重新计算,严重影响到工程进度。而通过BIM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将可视化效果图进行构建,并通过模拟,更好的促进工程的顺利开展。与传统横道图相比,BIM技术实现了对工程进度的有效控制。
5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生的力量,同时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上不断发展进步。正确认知BIM技术,加强BIM技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还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源国.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中的运用[J].居舍.2018(34):35-36.
[2]何源国.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中的运用[J].居舍,2018(34):50,36.
论文作者:段小辉,蔡鹏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技术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成本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问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