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水利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多。而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保证整体建筑质量的重点。只有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效的利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才能使得水利工程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进而保证水利系统在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在进行钻孔灌注桩的过程当中,由于其施工工序简单便捷,施工成本较低,效率高效等特点,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得到了施工单位的广泛应用。本文针对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重点阐述了钻孔灌注施工技术的应用,以期为今后的水利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便利。
关键词: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解析
相比其他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已经成为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项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已经趋于成熟。不过该种施工技术主要应用在水下,施工难度比较大,施工技术要求高,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所以对该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特征
应用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其也有着明显的应用特征,具体来说,钻孔灌注桩技术属于非挤土桩,在施工过程中几乎是没有噪音的,而且在施工的振幅上也比较轻微,因而对于地面来说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更不会造成地面隆起或者是侧移等情况的发生。而且这一技术的自身形态具有多变性,能够与工程荷载分布的实际情况以及土层的状况相结合来对其进行设计,例如,对于横向承载而言应该对桩的改造力度进行加强,提升桩身的承载能力,而对于竖向的承载来说,则需要对桩径方面进行适量的提升。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增大灌注桩的直径能够提升桩基的竖向承载力,使其整体的抗震性能得以提高,因而这种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地形环境中。
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分析
2.1成孔技术
成孔技术主要用作护筒偏差的治理,造成护筒偏差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人为因素,也包括外部因素。因此护筒偏差在水利施工中比较常见。成孔技术则可以减少护筒情况的出现,成孔技术要求施工人员在工作开展时精确计算施工的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1]。不仅如此,成孔技术还要求施工人员对孔洞内的泥沙进行处理,为水利施工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2钢筋笼新技术
钢筋笼新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项目的稳定性。在制作钢筋笼时不仅需要考虑到钢筋的孔径,还需要对钢筋的材料进行选择,合理规划出钢筋的具体位置以及间距,这样可以计算出钢筋使用的数量,为水利施工的成本预算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在对钢筋进行焊接时,需要在钢筋上放置劲箍筋,劲箍筋的使用时为了增强钢筋笼的抗压性,避免钢筋笼在收到压力变形,对于已经变形的钢筋应予以剔除,保证钢筋笼的质量。
2.3钻孔灌注桩中灌注混凝土的配制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而混凝土配合比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应该严格地控制减水剂以及泥浆的配制搅拌。当前最为常用的减水剂是MF复合剂,该种减水剂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具体需要,并能够使水利工程具备较好的抗冻能力。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科学配比是关键。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设计出最为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例,在开展具体施工之前做好混凝土的配试工作,同时也可以借鉴以前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所使用的泥浆主要是由水、膨胀土以及纤维素组成的,在泥浆的搅拌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关的规定,主要检验标准就是泥浆在钻孔壁上会形成一层能够防止渗漏的泥皮,这样才能够避免钻孔工程出现坍塌。
2.4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灌注
混凝土灌注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来进行操作,保障混凝土的灌注质量。在灌注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到均匀灌注,并且需要对灌注的塌落度进行要个的控制,如果在进行检查时,发现没有达到相关的施工标准,则需立即进行重新灌注。在混凝土灌注的过程当中,要留有足够的排除管道,防止在灌注过程中出现缩径等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3.1缺乏技术型人才且管理形式不合理
水利工程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与我国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合理的组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在不符合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与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我国相关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影响了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3.2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出现坍塌现象
在进行水利工程钻孔施工时,由于施工地区的地质原因,可能会出现钻孔灌注桩坍塌的现象。所以,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之前,对于施工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地质一定要进行详细地考察。如果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达不到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则在施工过程中较易发生坍塌现象。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开易发生坍塌的位置,并且,对于原有的钻孔进行填充处理,以免为水利工程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3.3施工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疏漏
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缩径、斜孔以及坍塌的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会对水利施工项目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缩径指的是施工人员在开展工作时由于力度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在钻孔时大量的泥沙进入孔内,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导致空转情况的出现。坍塌也是水利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造成坍塌的原因既包括地质方面的原因,也包括施工质量的原因,在进行灌注时若泥沙的混合配比发生变化,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这样就会增加坍塌出现的概率。斜孔是水利施工中由于钻孔时用力过大造成的空洞不垂直的问题,斜孔会导致受力不均,斜孔的存在会降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避免施工中出现各种疏漏。
4.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控制
4.1对开钻成孔进行严格监督与控制
钻孔施工具有不可逆转性,在水利工程施工完毕投入使用后,一旦地基出现质量问题,无法对其进行弥补,即使可以维修,其成本也非常高,不仅操作极其复杂,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因此,在实施钻孔操作前,应将钻机放置在平稳宽敞的地方,钻杆与钻头中心瞄准护筒顶面中心,误差不可超过5cm。要保证钻杆与地面处于垂直状态,防止钻杆发生移动或倾斜。
4.2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工作的开展可以为水利施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水利施工项目中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现场以及桩位测量。在施工前期,施工人员需要设计出相应的图纸,并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标注。在准备施工材料时,不仅需要保证仓库内具有充足的原料,还需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因此需要指派安检人员对材料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施工人员在水利施工开展中不予使用,保证水利施工的质量。施工现场方面施工方不仅需要对地形进行了解,夯实土地结构,还需要在施工前期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平台的搭建,并做好水电供应工作。桩位测量时需要保证桩位测量的准确性,在确定桩位后,需要进行机器的安放,并对机器进行调试,保证机器在工作开展中能够正常使用。
4.3做好护壁与地基工作
钻孔灌注桩施工经常会出现冒水或漏水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护壁工作,导致桩身周围土层不够密实,受到风水饮侵蚀就出现开裂现象。为了保证孔壁内外压力保持平衡,在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护壁工作,有效监督与控制钻孔内外压力,防止孔壁漏水或渗水。护壁主要采用泥浆注入方法,由于泥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强度,将其浇筑到孔壁中,会在孔壁上形成泥皮保护孔壁。
结论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势必会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不断完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钢.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6):131.
[2]赵景岗,王维江.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究[J].中华民居(下句刊),2013(4):296~297.
[3]高昂,秦中将,王福国,王维,木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11):276.
论文作者:黄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钻孔论文; 水利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