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阅读理解论文,能力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学学习的对象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形式,这种形式用完善的逻辑形成一个严密的演绎系统,而略去了它曲折的发现过程.学生对这个演绎系统的领悟、理解与接受,必须坚持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数学学习最基本的特点.学生要理解、掌握由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呈现的数学知识,就需要具备较强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一、数学阅读理解的内涵
二、数学思维过程中阅读理解能力欠缺的表现
(一)盲从性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阅读理解存在的盲从性,是指对具有逻辑意义的数学知识和教师课堂上的数学语言、数学思维缺乏阅读理解的动机,往往处于被动和盲从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答非所问、理解错误或机械照搬,不能进行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之间的有效转换,甚至不知怎么去阅读、依然停留在文字上的阅读定势.例如,对于问题:
记集合M={圆},N={抛物线},则M∩N中元素的个数是()
A.0个B.1个
C.2个D.不能确定
许多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是求圆与抛物线的交点的个数,而错选B或C或D.事实上,M是以圆为元素的集合,N是以抛物线为元素的集合,因此,既是圆又是抛物线的曲线不存在,应选A.
(二)表象性
即学生的阅读理解往往停留在表象上,不能积极地刺激和调动自我认知结构中可以用来固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从而也就无法连接新旧知识之间的思维关系.例如,对于问题:
函数y=f(2x-1)是偶函数,则函数y=f(2x)的对称轴为________.
(三)孤立性
就是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不能将知识、语言、符号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往往表现为归纳、概括、类比、应用能力差.
比如,对于问题:
已知函数f(x)=Acos(wx+ψ)的图像如图1所示,求f(0)的值.
三、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阅读理解的“心向”
“心向”也就是内部动机.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各门知识是依靠理解其中的意义而接受的学习.这种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生要具有意义学习的意向,二是学习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意义.数学阅读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感,能够将有关数学信息经过大脑复杂的思维加工,分化为条理清晰、结构分明的知识脉络.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示合情推理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指导他们运用数学语言对数学知识进行整合.比如,对于2008年江苏数学高考第11题:
(二)加强数学语言之间的编译
(三)凸显数学符号的思维功能
“数学教学其实质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符号又是数学语言的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符号的思维功能,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一般来说,数学符号具有以下四个功能:
1.简化过程
例如,对于问题:
已知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β,有下面四个命题:
①α//βl⊥m;②α⊥βl⊥m
③l//mα⊥β;④l⊥mα⊥β
其中正确的命题为()
A.①与②B.③与④
C.②与④D.①与③
该题若改用文字语言叙述就会繁琐得多,无形中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而借用符号语言不仅题意明白,还使思维过程快捷方便.
2.提供信息
例如,对于问题:
3.指明方向
例如,对于问题:
过点P(-2,6)作直线PQ,使其和抛物线-8x-6y-7=0仅有一个公共点,求直线PQ的方程.
若直接设PQ方程为:y-6=k(x+2),代入抛物线方程中消去x,再由Δ=0解得k=,由此得到PQ的方程为2x-3y+22=0,这就错了.事实上,斜率k早已为我们正确解题指明了方向:分k存在、不存在,k=0、k≠0的情况分类讨论,可轻松得出PQ的方程为.y=6或者2x-3y+22=0或x=-2.
4.变式转换
转换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从知识材料的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解释、剖析,能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比如,文字语言间的改写——“等角的补角相等”改为“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补角也相等”;等价命题的改写——“非负”改为“x≥0”,“任何一个三位数”改为“100≤x≤999”;文字语言与图形语言的转换——“是否存在一个三棱锥,它的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图2和图3便能一目了然.
又如,对于问题:
利用图形语言,将求方程根的思维,转化为互为反函数关于y=x对称,利用点的对称性很快就解决了问题,方便快捷.
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是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抓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有的放矢、导之以法,循序渐进地开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