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三次教学设计有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等差数列论文,教学设计论文,风雨论文,见彩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天高气爽
2007年3月13日参加市新课程培训刚回来,要准备明天的课——《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据以往的教法,大多是从高斯求和引入,此课题在2003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中,有的教师还自创实际问题引入,且不说情境复杂学生理解费劲、费时,还让人觉得“实际问题不实际”,为“问题”而问题。可能是再次充了“新理念的电”吧,觉得以上的设计都不尽满意,有创一下“新”的冲动。
首先,我觉得从高斯求和引入,趣味性强、富有启发性,且学生通俗易懂,容易把学生注意力和思维引入到“首末凑配”上。但也有缺陷,例如体现不出等差数列求和的必要性(为什么要研究等差数列求和)、启发性过强(不“启”也能“发”,不利于思维训练)、学生易在配对上纠缠(往往分奇偶性讨论)、不利于数学方法本质的揭示(倒序求和法揭示不自然、充分)。基于以上的考虑,认为还是从现实需要出发创造问题情境,这样体现研究等差数列求和的必要性,继而引出探究一般等差数列求和规律,给出一般式。研读教材,刚好教材中有现成的实际问题(例1“校校通”),所以就得到如下的设计。
以为如此设计弥补了用高斯求和引入的不足,体现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心里美滋滋的。说实在的,对于新教材的使用,自以为还是得心应手的,在新课程实施以前,有很多东西我所想的和所做的就与新课标相符合,沐浴在新课改的春风里真是天高气爽,借课改的风我真想飞得更高更远。
二、风云骤变
上课了,我胸有成竹地步入课堂,出示“校校通”问题:
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某市据此提出了实施“校校通”工程总指标:从2001年起用10年的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建成不同标准的校园网。据测算,2001年该市用于“校校通”工程的经费为500万元。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计划每年投入的资金都比上一年增加50万元。那么从2001年起的未来10年内。该市在“校校通”工程中的总投入是多少?
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学生写出前几年的经费,抽象出等差数列模型(达到我如期目标),然后让学生探究求和。突然一向害怕数学的生W立即说出了答案,我马上叫他说出原因,他说由高斯求和的方法,首末相加…(看来高斯求和已深入人心)。
生W的回答,一下子“摧毁”了我苦心经营的“堡垒”,我的设计显得苍白无力,只好绕回到高斯求和了,不出所料在探究时学生用的是奇偶讨论,倒序求和法探究失败,只好由我代为介绍。
三、雨一直下
第二节课,我只好临时改变主意,仍然沿用高斯故事引入。我在黑板上写出1+2+3+4+…+100=?
学生马上答出5050,我想讲高斯故事,学生嚷嚷说都已经知道。
师:那你们知道高斯是如何想出这个答案呢?
生:1+100,2+99,…配成50对,50×101=5050。
师:如果是1+2+3+4+…+99=?
生:(稍作思考)1+99,2+98,…共有49对,剩下50单独算。
1+2+3+4+…+99=(1+99)×49+50
(就是不说倒序相加,这一设计达不到预期目标。)
师:稍作推广=1+2+3+4+…+n又该如何求?
生:分成奇、偶讨论。(还是没用倒序相加)
只好让学生先探究结果…
师:结果不随n的奇、偶性改变,是否意味着还有统一的方法,也就是是否有避开分类讨论的方法呢?
生:(探究)……
但是过了很久,探究没有结果,可能认为问题已经解决,解题的愿望削弱,解出的可能性也减少,正如波利亚所说的“除非你有十分强烈的解题愿望,否则解决一道难题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不得已我只好抛出倒序相加法。
这种方法能避开分类讨论,把求和用统一的方法推导出来。
师:注意到=1+2+3+4+…+n中各项是什么数列?
生:等差数列。
师:对于一般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如何求呢?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呢?
生:(尝试、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进行公式应用…)
尽管在公式得出过程中,引导的还算自然,实际上探究是失败的,不但结果没有探究成功,倒序相加法也是我自己说出来的,探究过程对训练学生的思维作用也不大,无论从思维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表面上是探究,实际上还是灌输,更关键的是花费时间多,课堂效率不高。在遗憾中结束了课,迈着沉重的步伐陷入反思……
四、雨过彩虹现
课后,我深刻地进行反思,难道真的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吗?真的没有好的设计方法吗?重新分析课堂中的一幕幕。问自己在课堂引入中要达到什么目的:(1)激起学生兴趣;(2)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3)在自然情景下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4)花费时间要少。本课是公式教学,在何处设计探究点?如何探究呢?(1)公式(结论)的形成过程探究,可以用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思维方法;(2)公式推导方法探究。也就是先确立探究目标,再加上探究方法指导,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探究了。重新设计后,感觉不错有再上一下的冲动,就借了另外一个班级试验,课堂实录如下:
师:(开门见山,节约时间)前面我们研究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和一些性质,今天我们再来探究一下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规律(板书课题,言简意赅地抛出探究内容)。
师:有了猜想,就有了研究方向。但我们又该选择什么研究起点?研究的方法是什么呢?
生:从特殊地方入手,也就是用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指导)
师:那好我们就从特殊的项数入手。板书:
生:脸上露出了惊奇,也表现出了欣喜,全班情绪高涨,为探究出规律而感叹、欢呼和惊叹。(设计的初衷得以实现)
生:若n是奇数呢?就不行了。
师:从以上发现过程中看出,利用等差数列性质进行首尾配对,但不管n奇偶,结论的形式统一。是否有统一的方法呢?
师:漂亮!那么就把以上求和的方法取一个名字吧!要根据特征取哟。
生:(议论后达成一致)倒序求和法。
(探究成功,教学和谐有序地进入下一个环节。)
五、美丽的背后
如何探寻适合于学生自己的教学设计,使教学效益最大化是始终萦绕在我心中的问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一线教师毕生的追求。从以上的改进过程中,我越钻研发现问题越多,课堂中值得思考的问题也越多。
(1)数学应用也要讲究一个“度”。
数学新课程加强了数学应用的必要性,同时在改革试验中也说明加强应用的必要性,但绝不能将应用作为数学课程的唯一目标。因为数学具有两重性,由数学的实践性和抽象模式性衍生出来的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直接决定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这种应用价值将数学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联系愈加牢固;另一方面,数学以现实世界为源泉,反映现实世界,并以严格的逻辑思维为手段的研究方式充分发挥了人的心智功能,使数学具备了抽象的心智训练价值。因此数学课程必须是应用价值和理性价值的统一。谈到课堂教学设计似乎运用实际问题情境就是好的设计,现今数学新课程不缺应用性了,我们不能走极端。象本课开始从设计实际问题引入是失败的,后来从数学内在联系出发经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结论的探究、方法的探求的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探究效果。
(2)课堂探究要追求务实、有效。
这节课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问题,这个问题如何探究?转化为与n的关系,这个关系如何探求?要么化成,n,要么转化为,d,n,如何化呢?不就有等差数列的性质可以用吗?性质又从何入手?这就涉及方法论了,教师在课堂上用得最多的是由特殊到一般方法,这样一步步转化就很自然,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数学精神,使学生学会了“从无到有”的探究方法,体现了探究的实效。如有的教师出示课题(或一道题目),就直接要求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气氛顿时活泼起来了,给人的印象十分好,接着便是一个个小组代表(实为优等生)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样既省却了教师的分析的麻烦,又可冠冕堂皇的谓之“合作探究式”。这样的探究是不务实也是不负责任的。
当前,在数学课堂上,探究教学大行其道,有时也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另外的角度看,探究教学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再说还受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师精力、班级人数等等条件制约,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教学是不容易的。教师应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谋求的是不同教学方式之问的平衡与互补,寻求的是不同教学方法的一种最佳的整合状态。该“探究”就探究,宜“接受”就接受,只有多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平衡互补、相辅相成,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才能促使学生的最优发展。
(3)“预设”和“生成”要和谐统一。
“预设”——课堂不能没有你,“生成”——课堂因你而精彩。怎样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一方面教学是一个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因此,课前的准备清晰、周密,并富有理性思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学的本身又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教学双方的智慧显示、碰撞、融合是不能不讲临局变通的,这是师生实现交流和互动的必然,也为学生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是动态生成的,有些情况是无法意料的,如开始设计中没有很好地了解学生,实际上学生对高斯的故事早已熟悉,创设的情境低效,尽管顺应学生的思维推进,还是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学生意外的发言就摧毁了我原来的设计,只好顺应课堂的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随机性很强,它要求教师在面对突变的课堂情景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时因事因人而制宜。
六、数学课堂要落实“思维量”
数学课堂由表演走向对话,由预设走向生成,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从心底去克服形式主义,让数学课程洋溢着火热的思考,布构着丰满的数学结构,充盈着朴素的数学原理,流淌着自然的数学技术,呈现出“走向未知”的“后现代教学观”与“对话课堂观”。开始的设计中,学生几乎没有展开思考就得出结论,即使教学顺利进行,知识目标得以实现,也不是好的教学设计。而最后的设计,学生充满了火热的思考,历经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结论的探究、方法的探求,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思考和提取储备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优化,思维方法、策略得以提高。
例如例题教学中,有些教师“在课前准备了大量的练习(多媒体更使得变本加厉),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定理讲解一结束,练习如潮水般涌来;题目刚展示,教师急着叫‘停’,有学生能做请答之,无人能做则讲之。”这样一节课下来,大容量、高密度,题型丰富,似乎效率高。可结果如何呢?且不说课堂上教师疲惫学生紧张,就拿效果来说,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了吗?有多少学生“主动建构”了?难怪学生课后抄作业成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家教大有市场。这样的数学课学生会有兴趣吗?学习能力能提高吗?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教学策略,虽然课堂容量“多”了,但是学生的思维量“少”了,教学效果并不见得好。殊不知做练习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思考,培养思维能力,所以数学课堂上关键是落实一个“思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