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艺社研究

中华学艺社研究

王敏[1]2016年在《郑贞文科学文化实践与中国近代科学的传播》文中研究说明近代科学在中国的源起在于科学传播活动。科学传播活动在近代中国的兴起引导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而科学传播活动是由中国近代科学科学家所开启的。中国近代科学家对于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的重要贡献就主要体现在对近代科学传播的推动上。郑贞文作为着名化学家、编译家、教育家,是我国近代科学传播的先驱,在近代科学知识传播及科学本土化等领域做出的贡献,对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和传播产生了主要的影响,为科学传播媒介规范化,科学传播近代化、大众化、专业化,科学传播途径体制化及科学本土化和科学教育近代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促进了我国近代科学传统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影响了近代社会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郑贞文在化学名词命名、审定和统一方面做过很多开创性的工作,长期参与化学名词命名、审定和统一实践,创造性地提出化学命名要遵循“严、简、有系统”的总体原则,以及元素名称、无机化学名词、有机化学名词命名的具体原则。郑贞文还投身到科学术语实践的第一线,参与到科学名词审查会和国立编译馆的科学术语命名、审查和统一工作中,成为我国化学命名工作的重要奠基人。郑贞文的科学术语命名实践促进了我国科学传播媒介的规范化,为近代科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郑贞文是民国时期重要的科学家和翻译家,他的科学翻译和科学创作实践在极大程度上推进了近代科学的近代化和大众化,为近代科学的传播提供了传播的文本和知识思想源泉。郑贞文在《学艺》杂志的编辑和创作,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尤其是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期间,他以向国内传播近代科学知识为己任,翻译并编着了多部科学着作,内容涉及近代科学中的多种门类,包括数、理、化与天、地、生等;并为此编辑与翻译了大量的教科书,促进了我国近代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教育的近代化。郑贞文还编译了多种科普读物,创作了科学戏。他的科普创作对20世纪二叁十年代科学文化的传播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社团是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组织形态,是科学传播专业化的表现,也标志着科学家群体的成熟。郑贞文积极投身中华学艺社与中国化学会的社团实践,参与创建和发起中华学艺社及中国化学会,主编《学艺》杂志,参与中国化学会会刊建设,创办学艺大学和学艺大学图书馆,举办中国化学会年会,积极推进化学学科的建设,并增进科学家群体交流,在普及化学教育和传播科学文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教育救国”是中华学艺社的追求,更是郑贞文一生怀抱的理念。在郑贞文的科学文化实践中,科学教育实践贯穿始终。郑贞文长期致力科学教育事业,早在1920年,就与陈嘉庚、邓萃英等人一道为厦门大学的成立做筹备工作;而从1921年到1932年在商务印书馆任职期间,通过编译科学教科书等途径,推动近代教育的发展。其后从1932年到1943年,郑贞文任福建省教育厅长达十一年,期间力倡科学教育,通过筹集科学教育经费、充实科学教育设备、完善科学教育体系与建立科学馆等措施,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研究的体制化,不仅对近代以来福建一省的科学教育的近代化起到积极作用,而且也由此推动了近代中国科学传播路径的体制化。

范铁权[2]2018年在《中华学艺社的办学实践及其启示》文中指出作为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一个综合性民间社团,中华学艺社多途径向国人传输文化知识,致力于推进现代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华学艺社尤为关注教育,在经费极为有限的情况下,陆续开办学艺大学、学艺中学,并力所能及地从事其他教育活动,其大胆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勇气值得称道。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华学艺社的办学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但其经验教训有必要得到系统总结。

范铁权[3]2018年在《抗战时期的中华学艺社》文中研究表明抗战爆发前,中华学艺社开展了大量的学术活动,成绩可谓斐然。但抗战爆发打断了中华学艺社的发展步伐,给学社带来了一系列破坏,其诸多活动被迫中止,几乎陷入瘫痪状态。战争爆发后,标榜学术独立的中华学艺社积极应对,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自己的方式支援抗战;另一方面克服重重困难,迎接抗战的胜利。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学艺社社员有所分化,多数社员直接或间接投身于抗日战争,为抗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亦有少数社员,出于个人生存等因素的考虑宣布退社,甚则沦为日本侵略者的帮凶。

欧阳亮[4]2004年在《中华学艺社研究》文中指出中华学艺社是民国期间极为重要的学术社团,其成员遍布文、史、哲、理、工、医、农、兵、教育、艺术等学科,在学术研究、教育、出版等方面影响巨大,与中国科学社并为当时中国两大综合性学术社团。中华学艺社秉承“研究真理、昌明学术、交换智识”的宗旨,对当时中国的科研、教育、出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但是,解放后五十多年来,中华学艺社却一直没能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迄今为止,只有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郭沫若研究专家邓牛顿写过一篇《郭沫若与“中华学艺社”》的短文,关于中华学艺社的成立解散经过、经营的事业、所作贡献等至今缺乏研究。因此作者希望能够填补这个空白,唤起学界对于这一重要团体的注意。 论文共分四部分:中华学艺社之历程、中华学艺社之教育事业、中华学艺社之出版事业、中华学艺社之科学研究。 1 中华学艺社之历程 中华学艺社成立于1916年,初名丙辰学社,创始社员47人,社址设在东京小石川原町。1918年因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定《中日军事协定》而引发大规模抗议风潮,大批留学生回国,丙辰学社遂陷于停顿。 1920在郑贞文等人的联络下,丙辰学社再聚人心,恢复活动,相继成立上海、北京、东京、京都事务所,实行干事制度。1922年6月22日,新社章由社员投票通过,决议改名为“中华学艺社”,在上海建立总事务所,在全国各大城市及日本东西京建立地方事务所。郑贞文、周昌寿当选为首届正副总干事。 此后的15年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期,中华学艺社在此期间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社员逐步增加,各地事务所相继成立。在教育方面,相继创办了学艺大学、南京学艺中学;在出版方面,除定期出版《学艺》杂志、《中华学艺社报》之外,还与当时上海各出版机构合作出版了一系列的丛书,如《学艺丛书》、《学艺汇刊》、《辑印古书》等等。 七七事变之后,抗战军兴,社员星散,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东南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华学艺社也陷于停顿,胜利后虽欲重振,但社会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学艺社不得不于1958年8月宣布解散。 2中华学艺社之教育事业 中华学艺社成员以留东学生为主,是当时中国知识界一支重要的建设力量。1924年,王兆荣、何裕龄向总社提出创办学艺大学的建议,在总事务所第二次干事会议上获全体赞成通过,并立即组成筹办学艺大学委员会和募捐委员会,以王兆荣为筹办委员会委员长,共组织了42支募捐队向国内外广泛募捐。1925年3月,学艺大学董事会成立,选举郑贞文为董事长,王兆荣为校长,并决定先设法科预科(内设法律和政治经济两系)及文科专门部(内设文学和社会学两系),招考资格有两点特殊规定:其一,学生不得置身任何党籍及参加一切政治或社会活动;其二,不招女生。 1925年9月学艺大学在上海静安寺路320号的一座公馆里开学,因为有种种限制,学生只有30来人,先生却是上海极为有名的:法科主任范寿康,文科主任郭沫若,语言学教师方光熹,德文教师常云嵋,社会学教师李剑华,数学教师何鲁,国文教师曾琦。 但首期捐款只支撑了两个月,教师之间也因政见不同而产生了矛盾。一年后,学艺大学不得不宣布暂停。 3中华学艺社之出版事业 出版是中华学艺社最重要的事业,其出版物分期刊与丛书两种,《学艺》和《辑印古书》各为其代表。 《学艺》杂志创刊于1917年4月,1958年4月停刊。可以说,《学艺》杂志与中华学艺社是同始共终的。编辑和出版《学艺》杂志是学艺社最重要的社务。同时因为该杂志是免费派送给社友的,所以它也是社友们联系感情的重要纽带。 《辑印古书》是中华学艺社与商务印书馆合作的结晶。中华学艺社社员马宗荣在日本攻读图书馆学,对日本各公私图书馆所藏汉籍作了深入调查,乃建议中华学艺社仿日本惯例出资影印。于是中华学艺社总干事郑贞文与商务印书馆元老张元济赴日访书,以中华学艺社名义向各图书馆商借影印。郑、张在日本访书一个半月,归国后视国内藏书状况开出书单,由马宗荣在日本安排借书影印事谊,共得书49种,都是国内已经失传或藏而不全的珍品。 4中华学艺社之学术研究 中华学艺社人才济济,涉及的学科也非常多,本章以《学艺》杂志为中心,选定周昌寿、郑贞文、陈承泽、李俨、钱宝琼五人,从物理学、化学、语言学、史学研究四个方面介绍分析了学艺社的学术研究概况。 周昌寿、郑贞文是我国自然科学界向国外学习的代表。他们致力于向国内介绍国外最新科研成果,不断将新知识编进教科书使之在中国普及,并且努力使之中国化。 陈承泽是应用国外科学手段来研究中国学问的代表。他利用国外的语言学成果来研究中国文言语法,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绩。 李俨、钱宝琼则是挖掘、弘扬中国文化的代表。他们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郭晓波[5]2008年在《中华学艺社与中国科学的近代化》文中认为1916年,留日学生陈启修、王兆荣、郑贞文等47人有感于中国科学的落后,在日本发起组织丙辰学社,以“研究真理,昌明学艺,交换知识,促进文化”为宗旨,并于次年发行《学艺》杂志。1920年10月,丙辰学社迁回国内。1923年6月,丙辰学社改名为中华学艺社,组织机构日渐完善,科学事业渐次展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学艺社的发展受到阻碍,直到抗战胜利才得以恢复。1958年8月,中华学艺社正式宣布结束,退出历史舞台。作为留日学生创建的一个综合性、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在其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学艺社通过刊行杂志、出版丛书、召开年会、举办演讲等途径,传播科学知识,介绍科学原理,开展科学教育,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科学的近代化。中华学艺社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也为我们当今的科学事业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之处。

范铁权, 李倩倩[6]2014年在《王兆荣与中华学艺社》文中提出王兆荣一生致力于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早年他参与创建中华学艺社,并始终为学社之骨干,积极参与学社的各项事务,为其持久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培养社会需要的科教人才,王兆荣发起创办学艺大学,并先后担任学艺大学校长、学艺中学校长。由他提出的有关发展中国科学研究及教育的一些观点,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丁玉琴[7]2014年在《近代物理学家、教育家周昌寿》文中提出自1896年清政府首派留日学生起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全面停派至,42年间,国人留学日本者总数不下5万,成为中国史上空前的留学运动。这支庞大的知识分子大军,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20世纪中国物理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周昌寿1906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作为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的代表,他对民国时期物理教育、中日学术交流、科学传播与普及等方面有一定的贡献。1919年周昌寿满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与憧憬,回到祖国的怀抱。他编译中学物理教科书、科普书,积极宣传量子论、相对论,为物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贡献。笔者查阅了国家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地的民国时期的书籍、报纸、期刊,以物理学史和中学教育史的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周昌寿的生平进行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周昌寿:(1)生平介绍。通过查阅地方志、民国时期的报纸和期刊等原始文献,从求学经历、就职商务印书馆、婚姻、任教大夏大学、爱国情怀等方面介绍周昌寿一生经历。(2)周昌寿与中学物理教育。通过分析周昌寿编写的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特点,探究他编写的中学物理教科书在民国时期大受欢迎,甚至在建国初期也小有影响力的原因。此外,周昌寿还多次参加课程标准制定、物理学名词审查等教育会议,为民国时期中学物理教育做出了贡献。(3)周昌寿与中华学艺社。中华学艺社与中国科学社并称为民国时期两大科学社团,周昌寿作为发起人之一,为中华学艺社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通过查阅《学艺》杂志《中华学艺社报》以及其他相关文献,客观具体的展示了周昌寿在中华学艺社创办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贡献。(4)周昌寿与近代科学普及。通过查阅民国时期书籍、报纸、期刊等资料,总结出周昌寿通过译着文章、书籍,到各处演讲等方式,积极传播量子论、相对论;他还编写科普读物,开启民智,提升了民众科学素养;为物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对周昌寿生平的研究可知:周昌寿的一生是尽职尽责的一生,他尽职尽责地编、译、着中学物理学教材,为中国第叁代物理学家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尽职尽责地为中华学艺社的发展出谋划策,以“研究真理、昌明学术、交换智识”为己任不断奋斗;他尽职尽责地参与民众科学普及事业,为物理学尤其是量子论、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范铁权[8]2016年在《学术与政治之间:中华学艺社兴衰的历史启示》文中提出作为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一个综合性民间社团,中华学艺社藉诸出版物、年会、学术演讲、图书馆等途径,致力于"学艺救国"。为保持相对独立性,避免成为某政府或社会组织的"附庸",中华学艺社不得不对政治抱持"超然"的姿态,有时不得不游走于政治与学术之间,其发展也由此历经艰辛曲折。

齐振英[9]2014年在《留日学生与中华学艺社的科学文化传播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留学生在中国近代科学社团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民国初年以中华学艺社为首的一批由留日学生创办的民间科学社团借鉴西方科学社团发展的经验,通过创办科学刊物、召开学术年会、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方式,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传播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超, 李超, 李超[10]2009年在《中华学艺社与中国现代美术传播》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华学艺社存在着被长期遗忘的、与中国近现代艺术相关联的另一种"历史"。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些常见的重要展览活动,与中华学艺社发生了密切的关联。中华学艺社不仅是美术展览"会场",而且也是相关艺术事件的原发地,其连接着相关的重要学术思想的传播和影响。中华学艺社为中国早期现代主义美术活动提供一个重要的文化平台,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和考察的重要焦点之一,也成为我们解读中国早期现代美术传播的重要对象。

参考文献:

[1]. 郑贞文科学文化实践与中国近代科学的传播[D]. 王敏. 山西大学. 2016

[2]. 中华学艺社的办学实践及其启示[J]. 范铁权.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 抗战时期的中华学艺社[J]. 范铁权.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18

[4]. 中华学艺社研究[D]. 欧阳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5]. 中华学艺社与中国科学的近代化[D]. 郭晓波. 河北大学. 2008

[6]. 王兆荣与中华学艺社[J]. 范铁权, 李倩倩.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4

[7]. 近代物理学家、教育家周昌寿[D]. 丁玉琴. 首都师范大学. 2014

[8]. 学术与政治之间:中华学艺社兴衰的历史启示[J]. 范铁权. 兰州学刊. 2016

[9]. 留日学生与中华学艺社的科学文化传播实践[J]. 齐振英. 韶关学院学报. 2014

[10]. 中华学艺社与中国现代美术传播[J]. 李超, 李超, 李超. 美术研究. 2009

标签:;  ;  ;  

中华学艺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