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芮慧峰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芮慧峰

浙江经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001

摘要:随着使用功能的变化,设置转换层已成为传递上部结构荷载的重要手段,而上部结构荷载的增加,使得转换层的结构尺寸往往较大,这将给施工带来许多新的课题。因此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现代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多用逢的发展,高层建筑上、下部结构之间存在着柱阿、轴线变错甚至结构型式的不同,介于上、下部结构之问的转换层可以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奎性.文章以某高层建筑工程实例,研究了高层建筑预应力混凝土厚板转接层浇筑的施工技术。

一、转换层结构形式的分类

1、梁式转换层

近年来,在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梁式转换层结构具有设计简便、传力明确等方面的特点,而且还有利于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广泛的应用,它主要是通过垂直转换的方法,将上部墙体结构的符合通过梁式转换层传递给你下部的柱体结构,从而保障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当前在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形式的应用数量已经达到了整个转换层应用数量的70%以上,由此可见它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箱式转换层

而箱式转换层结构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一些单向或者双向托梁楼板结构比较厚的建筑结构进行处理,从而使得整个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刚度以及稳定性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3、板式转换层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建筑转换层结构之间的梁柱结构出现大量错开的情况,那么我们就不能直接采用梁式转换层来对其进行施工处理。因此我们就利用板式转换层结构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将所有的柱网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得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不过这种转换层结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自身重量较大,成本消耗较高,而且存在着许多的施工难点,为此在现代化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人们就很少采用转换层结构形式。

二、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转换层施工技术

1、转换结构支撑系统

由于转换层结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存在着比较大的重量和荷载,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施工前,设计人员应该对其转换层结构的支持系统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从而使得支持结构系统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第一,钢管支撑架。适用于转换梁布置较密,结构自重及施工荷载相对不太大,或板式转换层结构的施工。这类支撑系统通常采用钢管脚手架,转换梁下立杆间距在600mm~700mm以内,立杆下垫200mm~300mm 木垫板。第二,沿转换大梁方向设置钢管支撑架。适用于转换梁自重及施工荷载较大的结构,且转换梁位置不太高的情况。须计算确定立杆的间距、步距,合理设置水平及竖向剪刀撑。第三,型钢构架支撑。适用于转换梁自重及施工荷载较大的结构,且转换层位置较高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模板工程技术要点

鉴于结构转换层自重和施工荷载大的特点,在模板工程施工中,要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合理设计,使得模板支撑体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①通过适用性模板支撑方案的选择,解决结构转换层自重大和施工荷载大的问题,因此,在选择合理方案的时候,一方面是要对支撑系统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检测,二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支撑系统的牢固程度进行检查,根据施工的方案需求,进行支撑系统的搭建。②关于楼板支撑的龙木骨,笔者建议采用松杂木枋,将间距控于四百五十毫米左右,提高模板的保水性和保温性,而面铺则采用厚度为十八毫米左右的厚胶合板,并用胶纸袋封闭板缝。③支撑系统的脚手架宽约为一千两百毫米,高为一千七百毫米或者一千九百毫米,加调座底和托顶在门式脚手架上,间距控制在九百毫米左右,中间连接交叉支撑两层门架竖向连接处加上材料为钢管和扣件的水平连接杆一道。④在转换梁的侧模位置每个四百五十毫米架设水平的钢管,并配对拉螺栓,以加固使用。侧模在施工之前要对其刚度进行检查,对拉螺栓牢固程度进行检查,转换层顶梁板施工完毕之后,在七个小时候不得拆除首层的梁板支撑。

3、钢筋连接和捆绑

首先,钢筋的翻样工作正式开始前,管理者与施工人员必须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研究,了解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时的设计意图,进行施工时尽可能按照设计人员意图施工,达到双方满意。设计图纸也并非完全合理,施工者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理之处,要对内容进行审核,不合理之处及时改正。对于现行规定中关于钢筋翻样的规定必须加以掌握,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其次,该施工工序正式施工过程中会具有较大难度,施工人员不可擅自更改,要与设计企业讨论之后选择适合的方式处理,采取有效措施,不可随意更改设计图纸;另外,钢筋是建筑主体的原料,为能够达到上述要求,管理者为便于对原材料进行管理,对于需要承受一定重力的钢筋,可以遵循相应的顺序,对其进行编号。除此之外,钢筋的下料过程中,施工者应该对焊接头部位采取严格的施工要求。施工者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实施者,在必要时,必须要对受力位置采取综合分析方式,尽可能选取合理的连接方式。在此基础上,施工者一般情况下会对其采取挤压的方式处理,实现二者的连接。

4、转换层混凝土施工

高层建筑工程转换梁混凝浇筑量大,浇筑速度块,总体浇筑时间长,又要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混凝土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并确保混凝土的输送不间断。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高度控制在300mm~500mm。每层间隔时间1.5h~2h。其次,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机械振捣为主,人工扦插为辅。插入振动器宜采用快插慢拔,振动时间以出现泛浆为准,同时插入点距离应在振动棒有半径1.25倍范围内。在梁柱节点处,若钢筋太密,振动不能插入,则采用钢扦插,在梁柱侧模用橡皮锤敲打,用人工振捣来弥补。除在梁处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外,其余均采平板振动器沿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平板振动器依口成排进行,且排与排之间应有一定的搭接,确保混凝土不漏振,以达到其密实度。为保证楼板混凝土厚度,应加设用钢筋制作而成的移动式高度控制件,以保证板厚,满足设计要求。

5、预应力施工技术

设置预应力筋是保证施工安全实施和项目质量的重点。在安放的经过需要对下面几点实施考虑:第一,布置波纹管的经过中,尺寸是不是最佳,质量保证是不是齐全,一定要严格检查现场。第二,在安装预应力筋进程中,要非常注意和波纹管灌浆的配合,避免导致管内漏浆、封堵。完成安装后,要排查危险,确保项目质量。第三,在中间开始实施张拉预应力筋时,渐渐向两侧伸展,保证力和伸长量都在允许区域内。第四,灌浆通常使用机械搅拌,使人工工作量减少。把水泥送入挤压泵施工。施工中,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水灰比有0.05的调控度,控制在0.35和0.4之间,v(流动度)= 160-180mm。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的结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同时决定了其结构转换层的多样性,因此在进行结构转换层施工的時候应该针对高层建构的结构需求进行具体方案设计,并通过进行精心的组织施工,在模板、钢筋和混凝土施工方面进行高要求控制,通过创设这些施工程序的有利条件,降低施工的难度,并节约施工成本和控制施工质量,为整个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贾敏.试论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J].门窗,2015(06):60~61.

[2] 张文超.建筑工程结构转换成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7):108~109.

论文作者:芮慧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芮慧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