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最深层的思想内核,直接反映社会价值的本质和特性,全面涵盖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这一论断表明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工作方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过,按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这一目标,还需要全国上下为之努力。本文将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点问题和对策作出简要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难点和对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1、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明了国家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富强即国富民强,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的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局面,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如果一个国家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念,必将影响并引导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形成的坚实基础。
2、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彰显了社会风尚风貌的时代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在全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使之成为全民族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并形成主流价值体系,在这种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对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制和法律体系,必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3、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人民道德信仰的基本共识。爱国是基于每个人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强调要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全体公民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良好社会人文风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倡导的内容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方向更明确、定位更准确,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确定了方向和目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勇前进的伟大历程中,做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部署。
1、对社会主义价值和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曾经认为“一大二公”就是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搞计划经济。1992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走向共同富裕。这个论断对诸如人民的自由、平等与公平、民主与法治等理念没有表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助于我们深化和丰富对社会主义价值和本质的认识、理解。社会主义不仅要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它的更高追求在于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民主、法治、文明的和谐社会,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有了核心构建
经过多年的摸索、发展和总结,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吸收人类各国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不断从价值层面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后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等等。凝练和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理论层面、制度层面、道路层面上升到价值层面,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了核心价值。
3、有助于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动力
中国社会如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各界基于在改革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获利益的不同,对改革的评判、期望和态度各有不同。如何整合多元的思想、价值和分歧等,最大限度的凝聚改革的共识,形成最大的合力,共同促进全面深化改革,这是中央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正是应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战略布局,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了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有助于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影响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又渊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吸纳了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中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有力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展示和彰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现代性、开放性和包容性。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源于西方文明,并成为了人类文明共享的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作为基本内容之一,使之与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并存,不仅会增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自觉,而且会大大拓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三、当前社会现状及原因分析
从目前现状看,中国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道德方面,我们面临的问题表现在:社会各阶层各个方面不按照社会基本道德准绳来规范其日常行为,而是以满足个人的私欲、私心为出发点任意妄为,在生活方面追求享受和奢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很多人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而不惜采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此外,为了办事,很多人不是相信法律和政府的公信力,而是相信 “关系”,往往一些非常简单的事情,也要通过请客送礼等非正常途径来办理,诸如月饼、红包和购物卡现象,这些都表明社会道德正在滑坡。这些社会现象的滋生蔓延,侵蚀的不仅是社会道德的底线,更是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
在共同理想方面,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但是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正在消失或减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信心,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人越来越少,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做任何事都讲条件、谈报酬。我们的共同理想信念遭受空前危机,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市场经济带来个人功利主义的蔓延和膨胀。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追逐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发展,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呈不可阻挡之势。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必然会带来道德滑坡,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现象。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和错位。长期以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关注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增长,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长期强调就业增长与收入,但是却很少强调自珍、自重、自强、自爱等社会人格的教育和引导,强调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精神境界的提高,强调个人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视对社会的责任及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教育。
三是缺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措施。长期以来,在文化市场中很少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忽视了文化市场这个重要的思想意识形态的领域,以至于健康向上的思想和价值观不弘扬,消极落后的东西就充斥市场。
四、难点及对策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百姓的认同和践行,唯有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难点,才能有的放矢。
一是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人们对思想教育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学习教育活动的形式很认真,但在落实上却没有下功夫。过于模式化、单一化的教育活动,会使受教育者感到厌倦,产生应付心态,出现走过场现象。所以,建立思想道德教育的经常性、常态化的长效机制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
二是如何强化领导干部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键在党内、在党风。宣传思想工作要求领导干部台上台下言行一致,杜绝一切空话、套话。所以,发挥党员干部思想道德表率作用,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是如何完善政策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思想层面未及时跟上,贫富差距、干群矛盾、腐败蔓延等社会问题突出,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看病贵、买房贵、教育费用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并且充分体现价值导向,是核心价值体系取信于民的关键环节。
四是如何定位思想道德要求。对党员干部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凝聚社会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提升社会整体思想道德素养,努力拓宽思想道德教育的受众面,抓住重点、消除盲点,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容忽略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和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调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深入开展理论研究,设计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思路、具体路径和措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富民强国、为百姓谋幸福的理论,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调查研究百姓关注的贫富差距、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要深入基层开展舆情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动态,制定科学的教育工作方针,从而使宣传思想工作更有针对性、感召力。
二是要做好相关制度完善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各项政策制度,保证平等、公平、公正。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党员干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规范和考核机制,并且与干部的政绩考核挂钩,促使党员干部带头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楷模,为群众作出表率。建立对社会成员的奖惩制度,加大对道德模范和弘扬主流价值观的社会成员的奖励力度,对那些违背主流价值和对社会风尚造成严重损害的社会成员严加处罚。
三是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要选树党员干部典型,让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让广大群众学有标兵、赶有方向,在全社会营造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发挥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示范作用,推动人们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用先进榜样激励和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要做好全面教育工作。首先从学生教育抓起,加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养成,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不仅要体现在思想政治课上,更重要的是贯穿于语文等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教育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人格,培育社会主义正能量。其次是社会教育要加强,通过邻里监督教育、社会舆论监督教育、单位宣传教育等方式,逐步引导社会大众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五是建立全方位的理论传播体系。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工具,通过办好道德讲堂、论坛等公益性、开放性的理论人文知识宣讲载体,努力建立全方位的核心价值理论传播体系。扩大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受众面,面向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将意识形态工作的视野拓展到各个阶层、群体。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戏剧、影视、图书等文化产品中,讴歌劳动生活中的真、善、美,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群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
论文作者:高牧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社会论文; 核心价值观论文; 价值论文; 层面论文; 核心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平等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