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前瞻:中国企业教育改革六十年历程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论文,教育改革论文,六十年论文,启示论文,历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1)19-0017-05
一、历史追溯:我国企业教育改革六十年发展脉络
俯览我国企业教育六十年的风雨征程,总结企业教育发展变革是有价值的课题。“企业教育”这个时代命题总是与当时国家的发展背景为前提,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彰显了发展特色。透析我国企业教育建设进程,发现其曾拥有过辉煌的发展,也经历了严峻的挑战,这些宝贵经历对于当前的企业教育改革实践有着宝贵借鉴意义。现将我国企业教育六十年发展历程进行总结与梳理。
(一)建国初期:“工人业余教育”的初步创立
建国初期,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生产并使工人在政治、文化上彻底翻身,在借鉴建国前老解放区的经验基础上,我国创立了以扫盲运动为主导,旨在提高工人的政治、文化技术水平,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工人业余教育”。
“工人业余教育”的提倡是与我国建国初的国情紧密结合的。1949年,我国各地存在大量文盲,在这种人口状况和教育基础的现实面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举步维艰,工人文盲也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扫盲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发出号召,于1950年颁布了《关于开展职工教育的指示》等一系列文件,明确规定工人教育在工厂、企业内开展,由工会负责,在工人群众中迅速推行“速成识字法”,这标志着企业教育的雏形——“工人业余教育”的确立,全国各个工厂与企业积极响应,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人教育运动和工人业余补习教育。[1]
通过文化扫盲和职工业余教育的创立,改变了工人的文化面貌,提高了新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和文化素质,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以后中国企业教育制度的创立和企业教育事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过渡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半工半读”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提高工人素质与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国家经济与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应运而生。“半工半读”教育制度,是一种独立于普通教育制度之外的非学校化的、实现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案,“半工半读”制度的确立,全面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自1953年起,由于国家工业化建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改造的奋斗目标,要求我国工厂乃至企业的劳动者必须提高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由于单一的普通教育模式无法培养现实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由此,党和国家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发展了有利于企业职工提高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的“半工半读”教育制度。1958年5月29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举办半工半读的工人学校》的发表,引发了国有企业和工厂对半工半读工人学校举办和探索的热潮,这也标志着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在我国的确立。[2]
半工半读教育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企业教育发展道路的重大改革,这种非学校化的教育实践,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工厂和企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
(三)改革开放初期:“青工双补”的恢复
“文革”期间,刚刚起步的企业教育工作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文革”结束后,企业教育开始逐步恢复,结合当时现代化企业建设的需要,以“青工双补”为主的学历补偿教育轰轰烈烈地展开,这也成为当时企业整顿和职工教育的重点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停止了上山下乡运动,大批下乡知青返回城镇招工进入国营和集体企业。这批青工名义上具有中等学历的文化水平,但由于受到“文革”影响,实际上多数都不具备中学水平。他们不仅文化基础知识底子薄,而且对所从事行业的技术掌握也较差,如果不对青工进行重点培训,势必严重影响现代化企业的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为此,1982年1月2日,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各级领导把“青工双补”教育作为企业职工教育的重点和教育内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布置了“双补”教育工作。至1985年,“青工双补”教育任务基本完成。“青工双补”教育作为这一特殊时代的教育产物,为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为改革开放留下了富有特色的历史篇章。[3]
(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岗位培训”的迅速发展
九十年代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也必然促使企业教育的重点开始由青工双补教育向岗位培训转移,并得到可持续发展。1990年12月22日,为了切实加强我国岗位培训制度建设工作,党和国家政府召开了全国岗位培训工作座谈会。会议明确提出,把岗位培训作为成人教育的重点,并起草了《关于加强岗位培训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对岗位培训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意见,全国各级教育部门对岗位培训制度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4]
总体而言,我国岗位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结合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将目标定位于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企业发展上,并且要求岗位培训必须与现实生产需要相结合,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岗位培训制度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企业教育思想和劳动者素质观念的巨大进步。
(五)新世纪初:“企业主导”式教育体系的构建
进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知识经济迅速崛起,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尤为凸显。而企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现实挑战。面对新形势,企业将会在更大程度上介入教育,“企业主导”式教育体系的完善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所谓“企业主导”式教育体系,一是实现学习型企业为主导的学习化组织的优化升级。二是创建企业大学为主要模式的企业教育形式。这两种组织形式在新世纪初企业教育中具有鲜明的企业主导特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学习型企业”的构建。目前,我国企业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旨在建构一个具有持久创新能力的组织,使成员个人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发动员工参与创造一种“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共同追求进步的浓厚氛围,让员工理解学习的真谛,使学习成为员工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大学”的兴建。目前,企业大学这种教育体系迅速发展,其面向的对象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通过专业培训师的讲解,结合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实效性教育手段,培养企业所需人才。[5]随着企业大学的兴办深入,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界已创办了400多所大学,为全力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成绩斐然:我国企业教育改革六十年的功效透析
回顾我国企业教育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企业教育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并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和发展特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企业教育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基本上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有特色的企业教育体系。
(一)拉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看,随着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知识更新和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国际经济格局处在变革之中。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各个历史阶段所确定的教育政策措施基本符合实际,在实施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企业教育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储备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一,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教育是提高和推动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塑造和培养新一代的社会劳动者,企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有力地促进了简单劳动形态转化为专业化劳动形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支持。
其二,提高了劳动者文化素质。我国企业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对于社会生产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最为明显的作用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从生产力属性来讲,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为核心的要素。而依靠社会教育和企业教育方式,将潜在的劳动力资源培养为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资源,为社会提供了大批的劳动人员。
(二)促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企业教育在六十年的发展中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层次鲜明、体制健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实践证明,这种教育体系有利于广大员工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实践模式。总体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教育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
首先,教育层次的提高。从历史的维度来看,我国的企业教育经历了初级的“识字扫盲”到当前的高端人才培训,从原来的学历补偿教育到社会力量办学的非正规企业教育,从政治色彩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到以提高专业工作技能为核心,以丰富职工业余生活为动力的新型学习项目。无论是从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目的来看,我国的企业教育正朝着高层次和高标准的趋势发展。
其次,教育体制的建立。企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是着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达到“工作中学习”的基本目的,通过企业教育“学工和谐”机制,提倡社会教育、企业教育、员工教育的良性互动,倡导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生活教育三者的和谐发展。
最后,教育形式的丰富。与以往相比较,企业更加充分意识到使命和责任,注重企业文化和学习氛围的营造,搭建多样的学习平台。我国的企业教育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由过去的正规教育过渡到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存,由单一的政治思想素质学习扩充到员工职业伦理、员工心理疏导等项目教育,这些新内容进一步丰富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三)推动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是指组织提供给员工教育计划来帮助员工提高技能,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使个人和组织都得到提升的过程。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教育由被动接受国家政策和指令逐步转变为企业为主导、员工广泛参与、形式更为多样的教育形式,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的历史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教育逐步形成以下两方面特点与优势。
其一,推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开始深入到企业管理高层并得到切实贯彻。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引发了中国企业管理高层的深思。管理者普遍认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在于提高组织学习力、加快学习速度。随着这种观念被企业管理层和广大员工逐步接受,全力提升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行动全面展开。
其二,企业员工开始主动要求学习以提高自身的职业生涯的生存能力。企业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企业之间员工之间竞争加剧,唯有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加大自身对教育的投资,提升个人素质,已成为企业员工的良好意愿和自觉行为。
三、以史鉴今:我国企业教育改革六十年历程启示
我国企业教育走过了六十年发展征程,风风雨雨,坎坷波折,每一时期的发展都与当时社会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条件息息相关。从我国企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绩和效果分析入手,总结经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企业教育一定会为推动企业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企业教育自身也会实现科学发展。
(一)启示一:认知基本国情,培育企业教育生态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做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无论是制定企业基本教育纲领,还是出台某项具体的教育政策,都应始终坚持符合基本国情的根本宗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教育目标、思路和具体措施的科学性,才能保证企业教育改革实施取得实效。
我国的企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一样,从建立伊始,其性质、政策、目的等受制于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随着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企业教育的方式和主流也在随之改变。当前,我国的企业教育正在逐步向“企业为主导”的教育生态形式演变,对象更为广泛,方法更为灵活,形式更为多样,追求的是一种生动、丰富的教育活动,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享受“生活的意义”。
(二)启示二:承担企业教育使命,保障员工学习权利
回首过去,我国企业教育的使命是为国家提供经济建设所需的劳动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教育使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今企业的教育使命就是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要在生产过程中对员工“人”本质的价值关注,强调对员工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成长所做出的贡献。稍做比较可以发现,当今的企业教育使命更突出了“人”为主体的教育目标,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新增教育培训项目,扩大受训机会,提倡员工的职业成长目标与企业战略发展相一致,而“学习权”理念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学习权”是人人所应享有的基本人权,学习权理论主要由受教育权理论发展而来,它是立足于学习者主体的角度,对受教育权利、学习机会的确认。为了保障职工学习的基本权利,企业教育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注重职工的职业发展,使员工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过程。
(三)启示三:开发企业人力资源,开展“功能性教育”
目前,企业教育现实困境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的“功能性文盲”,企业中的功能性文盲,不同于传统的不识字的“文盲”,他们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文盲般贫乏,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种富有科学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大量涌进日常生活,这种“功能性文盲”将会越来越多。[6]“功能性教育”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针对“功能性文盲”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其开展形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企业中的“主导式”教育。企业的“主导式”教育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确定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教育实践活动。具体而言,“主导式”教育注重彰显企业特色,坚持与企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教育内容,并在员工个体价值选择和社会价值取向中发挥主导作用。
其二,员工个人的自我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开发员工的心智模式,基于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进行自我教育必须开发员工自我学习的心智模式,转变被动学习观念;其次,自我导向式学习。根据员工的学习需求,为员工创造自我教育的空间,营造自我导向学习的氛围,激发员工自我教育的热情,培养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最后,促进员工自我发展。通过学习,促进员工道德水平的发展、提高员工的社交能力、丰富其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