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土家族论文,文化遗产论文,对策论文,现状及论文,物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51.“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1(2006)02-0044-08
土家族自古就生活在中国的腹心地带,位于中国东、西、南、北的交汇点上。历史上就是入川和进入大西南的通道,今天是东中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结合部和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显要的地理位置,这里历来是各种文化的汇聚地,至今仍被学者们称为“文化沉积带”、“历史文化冰箱”和“文化聚宝盆”,文化积淀非常丰厚,保留了许多文化的原生态形式。如茅古斯、傩文化、撒尔嗬、摆手舞都是土家先民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对我们认识早期人类的生活和社会面貌具有活化石般的价值。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无声无息中消失,其形势极为严峻。
一、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通过田野调查和对民间艺人的访谈,我们发现建国后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遭受到三次大的冲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50年代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第二次是1966~1976年的文革“破四旧”对传统文化的大批、大破坏;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的现代化冲击。前两次都是政治运动使然,遭受的破坏是突如其来的,破坏性很大,而多是地面上的有形文化遗产,当运动一过,人们又本能地恢复了传统的生活和民俗。而一直延续至今的变革,是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是广大农村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条件下对文化选择的结果,是民众的主动选择和适应。因此,第三次冲击波对传统文化的消解是最彻底、最全面的,民族民间文化已处于式微的状态。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消失、濒危、变异、衰退等几种情况。
消失是指一种技艺的完全失传或一种文化现象(物件)已不复存在。消失的技艺往往是民间工艺中工艺水平极高,按习惯又不外传的绝技、绝活,例如在湖北咸丰过去有一种桃核雕刻工艺就已经失传了;再如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银饰制作工艺、纺织工艺、印染工艺、木雕工艺等都基本失传。因为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再无传人,土家族民间一些体育游艺活动在现代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处于消失的边缘。特别是与信仰有关的祭祀活动和民间礼仪,因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复存在。如接婚不用轿子,而改用车,抬轿报靠、甩筷等礼仪就没有了;如建房礼仪,因为土家族地区基本不再修木房,所以砍伐梁木、上梁等仪式也就消失了。消失的文化有些是受外文化的影响,原有的文化已不为当地民众所认同,逐步被其他文化所取代,如土家族传统服饰、印染就是例证。有的是因为社会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逐渐消失。
濒危是指某种技艺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又无其他传人,或某种文化事项只在极小的社区和群体中传承。这种情况在土家族地区十分普遍。土家语是土家族得以确认的主要标志,解放初期在湘西北约有30多万人用土家语交流,今天能流利地用土家语交流的人大约只有3~4万人,已处于濒危状态。如记录土家族早期历史文化的《梯玛歌》、《摆手歌》是用古老的土家语演唱的,记录了土家族人早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具有史诗般的价值。但《摆手歌》现在除了龙山农车秦恩如、张灵光基本能演唱以外,再无传人;能用古老的土家语把《梯玛歌》唱完的梯玛已无法寻找。一些技艺或只在很小的范围内传承,或只有少数人、甚至于一个传人。如土家族传统织锦技艺主要集中在龙山的捞车、梁家寨、叶家寨,仅存的传人没有人能把传统图案全部记忆下来,传统的缫丝、染色技术已经失传。土家族民间戏剧和一些极为复杂的仪式,因为需要很长的时间学习,对传承人素质要求也很高,学习成本高、投入大,又没有市场,没有效益,多无后学者,当这一代老艺人辞世就意味着一种戏曲艺术和礼仪的消失。如:恩施灯戏传人廖南山去世后,在恩施境内再也找不到全面精通灯戏的老艺人了。土家族民间音乐、舞蹈、口传文学、手工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处于濒危状态,只是我们无法精确地统计。
衰退主要是指数量的减少。从手工工艺品来说,是指生产地、生产者、使用者的减少;从其他文化事项来说是指社区受众、传承人的减少和其影响力的减弱。这种现象在土家族地区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是存在的。比如:传统的吊脚楼木房不断拆除,新建的都是钢混结构的房屋,传统的吊脚楼建筑工艺就慢慢衰退了。我们在龙山、咸丰等地调查了10多个木匠,他们都有20多年没有建过木房了。吊脚楼木房的不复存在,它所负载的传统文化也跟着消失。又如:金属和塑料制品的进入,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竹、木制品,传统的竹编、木工技术也一天天消失;由于电视的普及,观看民间艺术表演、摆龙门阵、唱山歌已渐渐成为历史。因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衰退已成必然。
变异是指在现代社会中,民族传统工艺在种类、型制、色彩、图案、制作材料、工艺技术等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对民间文艺来说就是传承的环境、受众、功用、表现形式,甚至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如:传统的西兰卡普工艺在原材料、花纹图案、型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土家族传统服饰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传统的女儿会移植到了风景区,参加的人也不是原来地方的民众,而是游客,甚至外国人;土家山歌移植到了漂流船上和宾馆酒店;传统的摆手舞和跳丧舞被改编成广场舞,成为大都市人的文化消费品。这种变异多是为适应市场需要,人为地进行的,往往失去原有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十分可怕的。
引发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濒危、消退、变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长期以来我们不重视民间文化,认识不到它的价值。如建国后我们多次对民间文化的批判、否定;当把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我们又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忽视民间文化,当我们清醒时,民间文化已处于濒危的境地。二是土家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传统文化迅速消解的重要原因。土家族聚居地历来就与中原接壤,长期以来就受中原文化影响和渗透,当现代主流文化进入时,首当其冲的就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三是现代技术和传媒的作用。如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代替了土家族传统的木房,土家吊脚楼一天天消失,土家吊脚楼及其村落不存在了,其负载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场景也就消失了;特别是电视的介入,对民间文化的冲击更是致命性的,现在土家山寨基本上都用上了电视和地面卫星接收器,它把土家人的生活带入新的天地,传统民间文艺在主流文化面前节节败退。四是打工潮的影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90年代后土家地区外出打工成为一股潮流,山寨的年轻人,甚至中年,有80%外出打工,大规模的外出打工给民间文化至少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民族民间文化缺乏传人,因为出去的都是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人,这些人本来是传统文化的当然传人,他们的外出,造成了民族民间文化没有人可传;另一方面是,到城市和发达地区打工的人在异地很快接受了主流文化,背离家乡传统。五是旅游业兴起的负面作用。民族民间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从旅游业开始升温就被人们所认识,把民族文化融入旅游业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很多地方曲解民族民间文化,滥用民族民间文化,使民族民间文化庸俗化。六是发达地区的文化掠夺。90年代后,不断有发达地区的生意人到土家族地区收购古老的家具、织锦、面具、雕花门窗、服饰等,以十分低廉的价格收购,高价销到发达地区,甚至国外,由于地方没有相关的保护法规,无人也无权干涉。现在,土家族地区精美的民间工艺品已流失殆尽,没有任何办法找回。
二、土家族地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的成就
当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的时候,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大背景下,在强大的舆论攻势下,从90年代以来,土家族地区在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地方党委和政府把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在国内外重视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大背景下,土家族地区的党政府领导开始把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纳入工作的范畴。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8年就提出了“打民族牌、唱开放戏”的口号。2002年5月,州委、州政府又出台了《关于繁荣民族文化艺术的若干意见》。2003年,周先旺州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在继承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在提升中整合,努力建设文化大州。”[2]从此以后,恩施自治州正式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州的战略,并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国民族文化先进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长期以来都十分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工作,2002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设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信息库。”[3]《意见》对挖掘、抢救、保护、传承民间文化作了硬性的规定。目前长阳的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打造旅游大州时,也提出了打造民族文化大州的口号。当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后,州里组成领导班子和专家委员会,竭力争取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区,经过努力,2004年4月13日在云南召开的全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湘西州被列入全国第二批3个综合试点地区之一,成为全国惟一进入综合试点的自治州。[4]其它各地、市、县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建立健全相应的机构,加大投入,改善文化设施,挖掘、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二)开始用法律的手段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国内外的普遍做法,最先是日本和韩国,国内的云南、贵州、广西也先后制定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地方法规。恩施自治州2003年就开始了《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订工作,这个《条例》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法规。此外,湘西自治州也出台了《里耶古镇保护条例》,也有涉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目前,湘西自治州已经启动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立法工作,湘西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2005年8月31日审议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草案。计划于2006初提请州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5]
(三)启动了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村)的工作。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村的工作是从云南开始的,之后在贵州也启动了建立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工作。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保护活态民族文化的普遍做法。最近几年,土家族地区也启动了这一工作。如长阳在2004年制定了《长阳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规划将全县分为文化生态保护中心区、次中心区和保护点,计划到2015年,通过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完善,使长阳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得以有效的保护。恩施自治州在2004年也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村)工作。恩施州文体局、民宗委、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荐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生保护区(村)名单》的通知。2005年8月,恩施州人民政府下发文件,正式命名建始长梁乡等20个乡镇为首批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村。湘西州和有关县市也在实施这一工作,如思南在打造花灯之乡,德江在打造傩戏之乡,酉阳在打造摆手舞之乡,秀山在打造花灯之乡等等。
(四)新一轮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正在全面展开。2002年2月,由中国民协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式启动。2003年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这两大工程的推动下,土家族地区也开始了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宜昌地区是纳入第一批综合试点的地区,其中包括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和潘湾土家族乡,这些地方的普查、搜集、记录、整理工作已全面启动。湘西自治州列为第二批综合试点后,保护工作也全面启动。恩施自治州自2004年下发了《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目前,保护工作也在全州范围内启动。重庆的秀山、酉阳、黔江、石柱和铜仁地区、张家界都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项工程将对土家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最为全面、彻底的普查和记录。
(五)古城镇的保护开始受到重视。土家族地区在近代社会以来,在酉水、乌江、澧水、清江流域形成了一批古镇,这些古镇不仅是土家族经济发展史上的缩影,也是土家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汇聚地。20世纪60年代以来,土家族地区陆路交通改善以后,水路交通日渐衰落,土家山区的古镇也随之衰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土家族地区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不少古镇被撤除,有的被改造得面目全非。西部大开发启动以后,随着一些大电站的上马,不少古镇淹没在水下。正当土家族地区的古镇岌岌可危的时候,古镇游的兴起给土家族地区的领导和人民以深深的触动,特别是凤凰古镇旅游的火爆,更是激发了人们保护古镇的热情。湘西州专门出台了《里耶古镇保护条例》,对古镇的保护和开发进行了重新规划,目前已取得明显的效果;酉阳制定了保护龙潭古镇和龚滩古镇的规划、措施,正在一步一步地实施;沿河制定了淇滩古镇的整体搬迁规划;石柱对西沱古镇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已经列入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恩施对历史文化名城恩施古城进行了多次调研,部分建筑已得到很好的恢复。此外,洗车河、茶洞等古镇的保护也纳入地方政府的工作日程。
(六)民间文化传人开始受到重视。在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重新认识。从2002年开始,恩施自治州就开始了“寻访民间艺术大师”活动,对全州范围内的民间文化传人进行了调查,并在报刊上进行了介绍宣传。经过评选,2003年评出了16位民间艺术大师,6月在州府恩施市举行了隆重的命名表彰暨民间艺术表演大会,州委、州政府的主要领导出席了大会。2005年8月,恩施州政府又命名了余定喜等10位民间文化传人为第二批民间艺术大师。
与此同时,长阳、龙山等县也开展了优秀民间艺人的选拔、表彰命名工作。
对民族文化传人的命名表彰,不仅肯定他的知识和创造,提高他们的地位,对全社会也是一种很好的导向,对引导社会重视民族民间文化,认识民间文化的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化。在挖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过程中,土家族地区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节和文艺汇演,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从90年代开始就坚持开展各种民间文化艺术节和民间文艺表演。从1990年开始举办农村文艺汇演,每5年一届;“夷水乡音”青年歌手大奖赛每4年一届;全县中小学生汇演每2年一届;“农村乡镇文化节”由全县各乡轮流举办,最多的乡镇办了3届,最少的也办了2届。恩施自治州从90年代末就开始举办“清江闯滩节”、“女儿会”等,每次都有民间文艺的表演。2003年6月25日在全州民间艺术大师命名大会上,来自全州的老艺人表演了他们的绝活。2005年“五一”长假期间,全州100多名民间艺人齐聚州城,表演了地道的摆手舞、肉连响、耍耍,建始丝弦锣鼓、唢呐、撒尔嗬、傩戏、花鼓灯、民歌。恩施州各县(市)也举办了相应的文化艺术节,如咸丰县举办的“梨文化节”、利川市举办的“文化经济交流会”、来凤的“摆手节”、“牛王节”,建始的“广润民族文化节”。2003年10月28至30日,德江举办了“中国梵净山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铜仁地区的傩戏艺人表演了原汁原味的傩祭、傩戏和绝活。2004年10月2至4日,思南首届“土家花灯艺术节”隆重举行,全县各乡镇表演了30多个传统花灯节目。2004年9月26至27日“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在重庆黔江举行,这是武陵地区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大展示,土家族地区许多原生态民间艺术在这里亮相。2004年10月4至7日,在湘西举办了“湖南省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暨湘西第二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生态保护节”,分别在吉首、凤凰、永顺举办了文艺晚会、民族服装服饰表演、民间戏曲、舞蹈、绝技表演、民间工艺品展演。2005年10月,沿河举办了“中国贵州沿河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旅游节”,2005年11月秀山举办了“花灯艺术节及花灯文化论坛”。这些文化艺术节和表演对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八)建立各类博物馆,保存了对古老文化的记忆。土家族聚居区原来就建有湘西州和恩施州博物馆。以前的博物馆都是以收藏考古发掘的地下文物为主。90年代后这些博物馆都收藏了一批民俗文物和民间文艺、民俗图片。在土家族地区最具特色的是一批私人博物馆和专题博物馆的出现。私人博物馆有张家界的秀华山馆,王村杨氏私人博物馆,龙山彭英松私人博馆,长阳资丘田昌杰私人博物馆,这些私人博物都收藏了许多土家族民间珍贵的工艺品,如雕花家具、服饰、刺绣、挑花、剪纸、竹编等作品。如秀华山馆就有藏品近10000件民俗文物。私人博物馆都是收藏人几十年的心血凝成,是他们对民族文化热爱、珍视的成果。专题博物馆如黔江民族博物馆,湖北民族学院的土家族文化陈列室,铜仁地区傩文化博物馆,德江傩文化陈列室,思南花灯艺术陈列室,印江民俗博物馆。另外在一些民俗村也收藏有少量的民俗文物。这些博物馆收藏着极其丰富的土家族民间文化的远古记忆。
(九)遗产价值意识增强,申报工作开始引起重视。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一些地方开始认识到申报各级文化遗产的好处,于是开始了申报工作。如,湘西自治州的土家族织锦、打溜子、茅古斯、摆手舞、思南花灯、德江傩戏、黔江南溪号子、石桂啰儿调、桑植民歌、长阳撒尔嗬等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工作本身既是挖掘、抢救和保护,同时也是宣传,它能使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
(十)通过移植保存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在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过程中,土家族地区把旅游开发、景点建设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结合起来,把古老的土家族民间艺术和仪式移植到景区,既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又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文化遗产。如张家界风情园把土家族传统的茅古斯、摆手舞等民间艺术移植到景区,每晚给游客表演,2005年4月26日,与湖南省民族歌舞团联合打造的大型民俗歌舞《土风苗韵》正式上演。秀华山馆把土家婚俗、民歌移植到景点。恩施梭布垭石林景区把土家女儿会移植进去。宜昌车溪把土家民歌、民间手工工艺、民族艺术移植到景区。龙潭古镇把土家音乐移植到景点表演。贵州江口云舍把土家婚俗、傩戏、拦门礼等民间文化和造纸工艺引入。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十一)把民族民间文化纳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土家族地区社区文化得到健康的发展,特别是广场文艺活动方兴未艾,各个县(市)城,少数乡镇都建了市民休闲的广场,这些广场成为展示民族民间文化的舞台。如长阳县城广场,每晚和清晨都有人跳巴山舞;秀山花灯广场,天天有数以千计的人跳秀山花灯;恩施民族广场、硒都广场天天有人跳清江舞;咸丰、黔江、酉阳、鹤峰的广场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跳摆手舞。这项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自然而然地传承了民族民间文化。
(十二)致力于创新,保持民族民间文化的永久活力。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继承就没有出路。在继承和创新中,土家族地区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舞蹈方面:如长阳成功地将传统的跳丧舞改编成巴山舞,现在由国家体育总局和全国总工会向全国推广;恩施将传统的摆手舞、跳丧舞、耍耍等民间艺术融合改编成了清江舞,正在全州推广。民俗方面,《土里巴人》是成功的个案,这场婚俗歌舞以土家族传统婚俗为背景,经过创新打造,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目前,湖北省民委和恩施市正在打造音乐风光片《女儿会》。民歌方面,《龙船调》、《山路十八弯》、《黄杨扁担》、《太阳出来喜洋洋》、《黄四姐》、《西兰卡普》、《巴山谣》、《土家汉子》等,有的就是原汁原味的土家族民歌,有的是在吸收了土家民歌营养的基础上改编成功的作品。在表演艺术上,如思南创作的《思南姑娘大脚板》,长阳创作演出的《梦幻土家》,湘西创作演出的《土风苗韵》,来凤创作的南剧《西兰卡普》,利川的《夷水丽川》等是其代表。目前土家族地区利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创新民族文化的势头十分强劲。
(十三)深入研究,寻求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理论支架和途径。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创新都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所以学术研究既是挖掘、保护、传承、创新的基础,也是一种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土家族地区的学术研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全国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湖北民族学院率先推出了《土家族研究丛书》之后,又推出了《土家族语言文化研究丛书》,中南民族大学和湖北省民委联袂推出了《土家族问题研究丛书》,吉首大学推出了《五溪文化丛书》,湖北省民委推出了《湖北民族文化系列丛书》,恩施州民委推出了《恩施民族研究丛书》,重庆市民委推出了《重庆民族丛书》,长阳推出了《巴土文化丛书》,湘西州推出了《湘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图录》8本,《传统阳戏精彩折子戏》4本,恩施州民委和卫生局联合推出了《民间医药文化丛书》。此外还出版了单书著作和资料集30多本著作。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有关土家族研究的论著和资料集接近200部,论文和调研报告2000多篇。这些成果为挖掘、抢救、保护、继承和弘扬土家族传统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十四)把民族民间文化纳入教学内容,增强青少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了让青少年一代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少地方的学校把民族民间文化纳入教学内容。如长阳许多学校开设了民族文化课。榔坪镇乐园乡从90年代初就开设了民间文化课,每周1至2节,主要教唱民歌,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学会5首民歌。资丘中学把南曲纳入教学内容,每周开设1至2节。资丘白沙坪小学开设了撒尔嗬课程。长阳城区学校编写了《清江清长阳长》课本进行教学。咸丰大路坝民族小学请当地民间艺人做兼职教师,坚持上民间文化课。来凤百福小学开始了土家语课。目前,土家族地区的许多学校,都在开设或准备开设民间文化课程。民间文化进校园将会使青少年一代恢复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增强对民间文化的认同感。
三、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
土家族地区虽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因此,要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挖掘、抢救、保护的力度,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为土家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一)造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民族中形成共识。要大力宣传保护民族文化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对增强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教育后人、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土家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形成自觉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我们对民间的、底边的、非主流文化的排斥,错误地将民族民间文化赋予了迷信、落后、愚昧的形象,这种印象在国人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民间文化的持有者也已将这一种观念变成了自我认同,以至于我们今天去民间调查,还有民间艺人心有余悸,拒绝采访。土家族从改流以后一直受到这种力量的影响,土家族民间文化不断流失,很多民间文化传承中断,在很多地方已迷失了自己的特色。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政府打“民族牌”,以及土家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土家族传统文化被开发利用,且备受青睐,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土家族人民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唤起,以及经过重新认识和评价之后对自我文化的重新肯定,激起了土家族人恢复已经消失或几近消亡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热情,推动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如摆手舞、巴山舞现在已成为土家族地区一些城乡百姓的健身性广场舞。所以,保护和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大力发展经济,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快速增长只是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内容。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从构建和谐社会来看,除了物质需要外,更高的是精神需求,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发展先进文化,打造文化产业,目的不是为了产值的增长,追求政绩,而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性问题。
(二)利用法律手进行保护。要借鉴国内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成功经验,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和保证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立法保护是国际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通常做法,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之一。早在1950年日本就颁布了《文化财产保护法》,1962年韩国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所以这两个国家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破坏,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7年通过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2001年发布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国际的大背景影响下,中国国内也积极作出响应,学者们纷纷提保护的建议。2000年制定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2年贵州省也颁布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正在制定中。这些法律条文对各国各地区的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恩施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经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湘西州也在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现在,最为要紧的是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尽快拿出实施办法,充分发挥《条例》在抢救、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能将这些法律法规当成摆设。
(三)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地盘查摸底和清理。土家族地区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资源,但对我们的文化家底还不是百分之百的清楚,有的还未挖掘,还有许多未进行抢救。目前各地都出台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关键是组织实施的问题。各地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实施前要拿出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规划,规划要根据本地实际,分轻重缓急,有步骤地进行。然后拿出具体实施方案、调查提纲、表格。实施方案要科学合理,切合实际,要有明确的普查、重点调查、复查、整理、归档录入、建库等步骤;调查提纲和表格要全面科学,便于操作;调查时要全面细致、真实记录、突出重点、手段齐全、资料完整。最后才是整理建库,建立“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就目前来说,挖掘、抢救是重中之重,必须要有紧迫感。
(四)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评估体系。在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清理盘查后,必须对现存的和可能恢复的文化遗产进行评估,这种评估实际上是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评判过程,要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参与。事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案。评价的内容应包括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发展变迁情况、现存的状态、文化拥有者或传承人的情况、在本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价值、在国内外同类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价值、传承和开发利用前景等等。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然后确定其保护级别,并编号登记注册,分轻重缓急,分步骤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
(五)把申报各级保护单位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现在,国际国内有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文化保护单位。如联合国组织评定的自然遗产名录、文化遗产名录、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内有国家、省、州、县文物保护单位,各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名城,古村落,古镇等等。土家族地区有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都有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力。申报各种遗产或保护单位成功后,这些文化遗产自然会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申报的过程本身也是提高认识和保护的过程,还是宣传的过程。目前,土家族地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还未引起高度的重视,还未将很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申报;有的虽然申报了,但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以后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两年一次,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要有紧迫感,做长期的准备。我们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要遴选一些具有实力的文化遗产向有关国际组织申报。
(六)把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村建设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目前土家族地区都在进行文明新村、生态家园、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并在着手建设一批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村。在进行这些村寨的建设时,可以把民俗、民间文艺、民间工艺的传习点建设结合起来。战后的日本,为了抢救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开展“一村一品”活动,在乡村办了许多传习所,有意识地传承民间文化。土家族地区还有不少民族文化生态保存完好的村寨,可以在基础好的村寨组织传承一种或几种文艺、工艺、绝活,作为一种示范,以点带面,以唤醒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并保证土家族地区的主要民俗、文艺活动和民间工艺能够传承下去。
(七)把历史文化名城(镇)建设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土家族地区有不少历史名村、名镇、名城。如恩施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而且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座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名城。在酉水和乌江流域还保留了许多古镇。在保护和开发中,要尽量把土家族传统文化保留,并融入其中。一是要尽量恢复古街区、古建筑和名胜;二是要注入鲜活的民族民间文化内容,使名城(镇)从形式到内涵都表现出自身的特色。可在古城(镇)中建民间文化街、风味小吃街、民族工艺品街,并通过政策把身怀绝艺、绝技的民间艺人分期分批引入,让其在这里传承民族文化、开发民间工艺品,不仅使这里成为民艺的传习中心,也成为展示民族风情的景点。这对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历史文化名城(镇)的品位,推动土家族地区的旅游业都有好处。
(八)把旅游资源开发、景点建设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土家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巧妙融合是当今旅游业打造旅游品牌的发展方向和普遍的做法。土家族地区在开发旅游资源和打造旅游品牌时要高度重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景点的内容,使旅游景点锦上添花,还是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极好途径,是相得益彰、两全其美的事。
(九)将文化的创新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民族文化资源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源泉,离开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文化的发展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过来,发展创新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出路所在。我们说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不是不让其发展,更不是保护落后。文化的发展变迁是常态,没有绝对不变的文化,所谓“原汁原味”是指文化的基本形态和精神内核。那种把传统文化封闭隔离开来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十)把生态环境保护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必须同时保护好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生态背景。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居建筑、民族性格、思维特征、审美情趣等等,都与地理生态环境有密切联系。因此,在开展土家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应抓住国家西部开发机遇,狠抓生态建设,重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挖掘土家族民间生态文化智慧,通过生态重建来保持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延续。
(十一)加强和重视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特殊作用。长期以来,不论是国际上的博物馆还是国内的博物馆,只把文物(即有形文化遗产)列为抢救、征集、宣传展示的对象,忽视了对无形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实际上,博物馆不仅要抢救、保护、展示、研究文物,同时也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主要的工作范围。我们都知道,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特别是对民族文物来说,如果在博物馆展出的都是孤零零的、静态的实物,不对一些实物的流程、使用过程和环境加以展现,就显示不出活态的文化。同时,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依附于有形文化遗产而存在。如传统制陶工艺传承依附于陶器,演奏音乐必须借助乐器,建筑工艺依附于建筑等等。因此,土家族地区的博物馆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有计划、分步骤地记录、拍摄一些民间礼仪、仪式、舞蹈、工艺、技艺等,使博物馆成为鲜活文化的保留地。
(十二)进一步提高民间艺人和文化人的地位。目前,土家族地区民间艺人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恩施州政府第一次命名的16位艺术大师已有2位辞逝,健在的艺人中真正有传人的也极少。年青一代都不愿学习民间文艺,除枯燥难学的因素外,关键是民间艺术、民间艺人地位还不高,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提高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给他们适当的津贴非常必要。如果全社会形成了尊重民间艺人的氛围,就会有很多人学习民间文艺。目前,各地文化人青黄不接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不少县市已难以找到热爱民族文化的文化人。因此,也要提高文化人的地位,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让更多的年轻一代积极投身于于民族文化的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创新工作中,如果文化管理和创作单位后继无人,也是十分可怕的。
(十三)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民族民间文化纳入教学内容。在青少年中不了解民族民间文化,蔑视民间文化已成为普遍现象。现在有一种十分可怕的现象,外国传人的节庆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而对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却一无所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教育与民间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因此,把民族民间文化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既是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的需要。
(十四)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合力。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守住这份遗产是全体人民的事。全社会要形成强大的合力,都来关心和支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首先,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强劲的舆论宣传,社区的广泛参与,在全社会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危机意识,这是保护和传承的前提;其次,要有紧迫感。当前,民族传统文化已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重视,我们的文化资源被掠走,人才被挖走,品牌被抢先注册,形势十分严峻,如果我们还不觉醒,不仅会失去机遇,而且会失去发展的后劲。同时,我们周边的省市都在做文化的大文章,形势十分逼人;其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各大媒体要大力宣传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向社会各界和外界宣传土家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呼吁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四,相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关要积极参与,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并投身到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工作中;其五,吸收社会自愿者参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其六,各级政府每年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上做几件实事。只有人人都认识到民族文化遗产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形成普遍的共识和文化自觉,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才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收稿日期:2006-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