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下的自由存在--“永不让我离开”的生存取向_小说论文

“命运”下的自由存在--“永不让我离开”的生存取向_小说论文

“宿命”下的自由生存——《永远别让我离去》中的生存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让我论文,取向论文,宿命论文,自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529(2007)03-0004-07

如果没有移民作家,那么整个英国当代文坛也许会大大失色,我们也无法读到众多风格迥异、多姿多彩的作品。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石黑一雄,在英语文学界享有崇高的声望,与奈保尔、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在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虽然并不多产,一共只出版了六部长篇小说和几个短篇小说,但他的每部作品几乎都精雕细凿,堪称精品。六部小说中,除处女作《山影淡淡》外,其余五部皆进入英国最重要的文学奖——曼布克奖——的决选名单,1989年他凭《长日将尽》一举折桂,其他作品也获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

石黑一雄一直把自己的小说创作视为一种国际文化的传播载体,他雄心勃勃地致力于创作一种能够把各种民族和文化背景融合在一起的“国际文学题材”,他本人也以“国际主义作家”自诩。生于日本,长在英国,石黑一雄穿梭于英日两种文化之间,对于这两种文化驾轻就熟,特殊的生活背景使他的作品交织着日本文学和英国文学两种传统特质。读他的小说,既能感受到日本文学中淡雅朴素的距离美,又能体会到英国人隐忍克制的性格。他的小说还秉承了东西方小说的一些特点。① 与此同时,它们又包含着日本文学特有的“物哀”之情。“物哀”并非简单的悲哀,悲哀只是“物哀”的一种情绪,而这种情绪所包含的同情,意味着对他人悲哀的共鸣,对世相的共鸣,对在历史大浪中命如浮萍的小人物的命运的悲戚共鸣。

在石黑一雄的最新力作《永远别让我离去》中,他首次尝试写作科幻题材小说,以克隆人基因科技为背景,探讨“宿命”与自由生存这一永恒的文学议题。小说以克隆人主角、照顾捐赠器官的“捐赠人”的“护理员”凯茜(Kathy)以记忆倒叙的方式,回述与在黑山(Hailsham)一起长大的朋友鲁思(Ruth)和汤米(Tommy)之间的故事。他想透过故事中人物自我追寻的历程,以普通人的日常与辛酸,对比高科技操纵下人类生存的偏执。

生物工程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因此石黑一雄的这部作品一面世就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顺当地进入了2005年的曼布克奖决选名单。许多评论家对此作赞不绝口,认为它“通过重写历史,探讨了在一个科技发展已超出人类想象的社会中的价值问题”。但同时也有不少评论家持不同意见。争论的焦点在于那些克隆人为何没有任何反抗意识。不少评论家对凯茜等人从未有过逃离或反抗的念头感到不可思议,认为这一情节设置不合常理,削弱了小说的可信性。例如《经济学家》中有一篇评论指出:

……比如小说中的器官捐赠给了谁?这一器官收割场如何有成本效益?为什么这些器官不直接从细胞中获得?……他们为什么不逃跑呢?凯茜深爱汤米,却为什么眼睁睁地看着他接受第四次捐赠并终结自己的生命呢?(Gina:11)

菲利浦·汉舍在《旁观者》中也表达了对这些克隆人逆来顺受的不满:

小说情节与小说风格一样让人心悦诚服。这些昂贵的教育到头来却只让医生最多只能四次利用克隆人的器官——稍有算术头脑的人都能看出这一器官移植的方式并不划算。当这些人明白自己的命运后,为什么不逃跑呢?究竟为什么要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Philip:32)

这两篇评论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他们为什么不逃跑?为何不奋起反抗自己的不公命运?两位批评家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质疑,是因为他们认为,正常人如果处于如此不公的环境之下毫不反抗是非常荒谬的。事实上,他们的诘问在许多读者中得到了回应。有人在读完小说后,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与一部题材类似的好莱坞电影《逃出克隆岛》作一比较。在影片中,两个克隆人发现自己的真正身份后,开始了一系列逃离克隆岛的行动。小说与电影背景相似,但其情节却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使得许多读者对小说的发展难以理解。其实,若仔细分析这些读者和评论家的观点,就会发现他们对“自由”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依他们之见,这些克隆人一旦发现自由的缺失以及受到人类的控制以后,就应该立刻起来反抗或逃跑,只有这样做才符合人类的天性。这一见解在许多流行小说和电影中都有体现。在主流文学中,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可以说是第一部以人类与人工怪物作斗争为主题的小说。如今,类似的主题充斥于小说和电影中。自资产阶级革命以降,自由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无法想象人能够对自己的奴隶身份无动于衷。因此在人们的观念中,哪里有压迫(无论是人或机器人),哪里就应有反抗。《终结者》系列和《骇客帝国》系列的成功就充分说明了人们对这一模式的认同和赞许。

当然,科幻小说中宣扬的自由观念并不错,但这样的自由观也说明了“我们对现实的想象和反应变得陈腐、迟钝,或者如俄国形式主义者所言变得‘自动化了’”。(Eagleton:3)而文学一旦公式化了,也就失去了批判力量和艺术力量。所以什克洛夫斯基指出,我们需要不同的想象来让我们的习惯想法陌生化。法兰克福学派和接受美学认为,文学应该反对公式化观念,如阿多诺就认为,流行艺术形式是和其经济制度统一的。文化工业的产品符合交换价值并迎合大众的欲望。马尔库斯曾说过,单维文化是受压迫大众的一剂毒药或一颗蜜糖——它消磨人们心中的不满,沉溺在让人思想麻木的文化之中。这样的文化使大众不会再思索自己仍然身处不自由的环境之中。人们也成了单维人,丧失了各种敏感性。

事实上,石黑一雄是一位擅长将流行体裁整合成自己风格的作家。因此,除去科学的因素,这部小说的核心是试图从克隆人的角度来探讨现代人的生存状况。小说所要探讨的自由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处境”,并在此“处境”中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的存在。作者试图通过描写凯茜等人必有一死的命运,来揭示生命的悲剧性存在,而且这是人类无法逃脱的一种存在方式。这与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哲学思考是一脉相承的。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看,石黑一雄试图揭示自由的相对性,因为人类不得不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首先,在人生中,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避免的,人也难以对抗死神。如果人能够在变化无常的世界中明白自己的处境,并在受限的生活中创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逃避艰难的环境,那么他仍然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像电影中那样通过斗争或逃跑来争取自由。现实中的许多人“常常生活在一种熟悉的、不加思考的含糊之中”,在“无思的公众生活中失去了真正的自我”,(李钧:233)也即是海德格尔所谓的“沉沦”。在安逸的生活之中认识不到自己的生活“处境”,置身于人云亦云的大环境中,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无法正视自己,害怕长大后进入复杂的社会而逃避成长——这一切其实也是一种不自由,而这种不自由恰恰是我们所忽略的。我们“自欺”地认为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之一,根本无从选择。其次,人们认为,这些克隆人之所以不自由,是因为他们必须服从人类,为人类服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不似克隆人那样要向他人无条件地捐出自己的器官,但人人都是活在服务他人的关系之中,这是毋庸置疑的。

海德格尔认为,人是被无可选择地抛入到这个世界中来的。米兰·昆德拉也曾说过:“生活是一个陷阱,这一点,人们早就知道:人生下来,没有人问他愿不愿意;他被关进一个并非自己选择的身体之中,而且注定要死亡。”(昆德拉:34)在石黑一雄看来,人生是一场难以避免的悲剧,人们永远无法抗拒死亡。在人的一生中,他不停地在失去,而随着时间的逝去,人的纯真也在失去。《永远别让我离去》实质上探讨了人类生存的本体论:向死的生。但人似乎总是不愿意正视这一事实。海德格尔曾言:

人类企图以言谈的回避、意义的曲解来逃脱对死亡的惧怕。人们在日常言谈中通过把死亡这一过程变成“偶然事件”而限定为一种特殊的时刻,通过把某人之死作为已经实现了的现实性,掩盖了死亡作为可能性,作为使生活成为不可能的可能性的真实威胁,这是在死亡面前的闪避、掩藏和逃脱,这也是自欺欺人的安慰。(孙利天:24)

通过描写克隆人短暂的一生,石黑一雄似乎要表明,与这些克隆人相比,人类的寿命不管有多长,也不管他们接受过多少次器官移植,他们终有一天会和这些克隆人一样面对死亡。死亡不仅是人生旅途的终点站,而且在海德格尔看来,也是包括在个体的整体“存在”之中的。

在现实生活中,死亡常常是一个禁忌的话题,是不可“言说”之物。然而,这种对死亡的惧怕本身就证明了它的不可避免性。在《永远别让我离去》中,石黑几乎没有用“死亡”这一词语,而是用了一些委婉语来暗示死亡,艺术性地展示了人类对死亡的惧怕。比如,凯茜常说他们这些人在第四次捐赠器官之后就会“终结”。读者从小说的开篇就可以看到“终结”这一词语,并发现它在文中反复出现,但作者自始至终未对该词作任何解释。读者一开始也许会对这个词的意思感到迷惑,但随着故事的展开,其意义就不言而喻了。这种叙述不仅暗示了学生们对死亡的无知,也反映了我们在现实中对死亡的逃避态度。在萨特看来,“人的自欺,就是对人的自由的遗忘和放弃;战胜悲剧的方法就是用对生存悲剧性的深刻理解来自觉地行使自由的权利,承担生存的悲剧性。这是一种悲壮的人生态度。”(程亚林:194)同时,石黑一雄也使用一些传统的象征来暗示“死亡”。这些象征激发了读者内心深处的想象,让他们能更深入地理解“死亡”这一主题。水和落日是两个反复出现的意象。在神话原型中,水和日落是与死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圣经》中就有关于洪水和世界末日的记述。当鲁思开始捐赠器官的时候,她最喜欢坐在窗前看日落及大海。她快要“终结”时,曾梦见自己坐在教室里,被汪洋的洪水所包围,却好像在安静平和的湖中一样。凯茜每次与朋友外出时,都会看到日落的场景。另一个常常出现的象征便是树林。“树林在黑山后面的小山顶上。在黑山流传着各种关于树林的恐怖故事。”(Ishiguro:45)在学生们的眼中,树林是恐怖的象征,而这种恐怖又与学生死亡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他们对树木的恐惧正是对死亡的恐惧。它是被扭曲了的、然而又是真真切切的事实——我们早晚必有一死。作者正是通过这一未道之事道出了不可道的事实。这种手法也是对人类惧怕死亡的一种反讽。

人们在最后必须要面对器官老化,必须要直面死亡,虽然通过艺术、宗教或爱可以超越死亡,但死亡这一事实是不可否认的。小说中有一个情节暗示了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在汤米做第四次捐赠之前,凯茜和汤米得知,如果他们能向“神秘女士”证明他们之间有真爱,他们或许能够“延缓”捐赠的时间。但当凯茜和汤米找到“神秘女士”和校长艾米莉小姐时,他们却被告知“这种事情从来都没有过”。“‘延缓’只是一个谣言。”(Ishiguro:236)这些管理员并没有被赋予“延缓捐赠”的特权。得知事实真相后,汤米起初愤怒地大声叫喊,不停地向空中挥拳以表达他的失望和不满,可后来在凯茜的安慰下,也渐渐平静地接受了这一事实。这一情节既令人心酸,也发人深思。有时,人们以为爱能够征服一切,甚至能够征服死亡,但并非尽然。爱是无法征服“器官老化”这一自然规律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而平静地面对它。人生是一个包括死亡在内的整体,死亡是完结人生的最后一步。

小说中的人物对死亡的态度也是随时间而改变的——从莫名的恐惧到平和的接受,从不情愿探讨这一话题到坦诚地相互交流。学生们一开始流传的发生在树林中的恐怖故事,表明了他们对死亡的无知和惧怕。慢慢地,他们开始对这一话题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但仍然在公开场合三缄其口。他们的沉默说明他们还未真正了解死亡。在黑山的最后几年中,他们已不再回避这一话题。凯茜自己也在心中不停地问自己,希望了解这一真相。她和朋友们逐渐理解了“捐赠”的真正含义,他们比以前更严肃地对待这一话题。不难看出,石黑一雄希望读者能直面常人忌讳的死亡。他昭示,既然死亡无法避免,则应坦然面对,在有限之日追求存在的真谛。事实上,若细读石黑一雄以前的作品,便会发现其中的主角都会经历亲友的死亡,死者与生者这一主题一直都是他所关注的焦点:《山影淡淡》中母亲悦子与其自杀的女儿;《浮世绘大师》中的大野与其在战争中死去的妻儿;《上海孤儿》的班克斯与其失踪死亡的双亲等等。

尽管石黑一雄意识到有限的人生是一场让人辛酸的悲剧,但他在小说中却并没有一味地渲染这种悲凉感。他说,人类在绝境中寻求希望而勇敢地生存下去是可敬可嘉的。尽管人是“被抛”的,但却并不一定会沉沦;人完全可以做到自觉地“承担自己的命运”。诚如海德格尔所言,人要直面人生的困境,做出自己的选择,承担其一切后果。自由的选择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内容。萨特也认为,自由意志是真实体验的标志。“自由先于本质”是萨特的自由哲学的核心。“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萨特:56)人的存在,即人的自由、人的行动、人的选择,体现在创造现在和自由选择未来之上。也正是如此,人才会在有限的生存中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在《永远别让我离去》中,这些克隆人也并非是一些人造傀儡。虽然他们注定死亡,但是在活着的时刻,他们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克隆人的生活并不一样。如鲁思认为“护理员”的生活毫无意义,于是选择了提早“捐赠”,而凯茜却另有所求,她认为“护理员”的工作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因此一直尽心尽力地做好这份工作。尽管她和其他克隆人一样无法选择其他工作,但她选择了乐观地看待工作,积极地面对工作。她为自己“护理员”的工作受到众人好评而深感骄傲,认为这对她“意义重大”。她耐心地聆听“捐赠人”的倾诉,竭尽全力地安抚他们。对她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她是用心去照顾每一位捐赠人的。“要是我每一步都无法切身体会他们的感受,那我也无法取得现在的成就……如果和捐赠人无法建立亲密联系,要做好这项工作是非常困难的。”(Ishiguro:2)凯茜认为护理员的工作使她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汤米问她为何不停止这项累人的工作而早日成为捐赠人时,她说:“优秀的护理员很重要,而我恰好非常适合……一位优秀的护理员对捐赠人的生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也许我能工作的日子也不会太久了。但目前,我还必须工作下去。即使你不需要我在你的身边,还有其他人需要我。”(Ishiguro:99)也许有人认为,她和其他人一样马上要面临“终结”,她只是在等死而已,她短暂的生命并无意义,但她对那些快要“终结”的捐赠人付出的爱心和体贴的照顾,已经使她短暂的生命亮出了火花,拥有了意义。与她相反,鲁思则选择了一种悲观的态度,希望早日逃离这毫无意义的日常生活。在许多人看来,日常工作重复单调,让人筋疲力尽。作为护理员,他们经常要面对捐赠人的死亡,且不出几年他们自己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因此,作一个护理员有何意义呢?既然我们也终有一日会死去,我们是否也会认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完全徒劳无益,寥落无趣呢?正如凯茜所述,某些护理员一直无法面对捐赠人的死亡,有些人甚至一踏入医院便“退缩不前”,但人类对希望的选择不正是在面对这种徒劳无益之时产生的吗?

又如,鲁思曾经刻意破坏凯茜和汤米之间的情感,造成了他们的误会。当时,凯茜选择了不作任何解释就悄然离开,事后她也知道她本可以采取某些措施解除误会,她本可以和汤米在一起度过美好的青春,但人生没有那么多的“本可以”。她必须要面对当时选择的结果。鲁思和凯茜不欢而散后,一直未有碰面。但当凯茜得知黑山被迫关闭后,终于意识到了人生的短暂,决定重塑友情。她选择了护理当时已成为“捐赠人”的鲁思,而鲁思起初对凯茜心存戒备,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最终他还是鼓起勇气,决定在凯茜和汤米面前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并给了他们“神秘女士”的地址,希望他们能有“延缓期”而弥补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凯茜和汤米得到地址之后,不再像从前那样逃避感情;这一次,他们选择把握机会,争取自己的幸福。虽然结果让他们十分失望,但他们三人的命运正是先前各自选择的结果,而他们也不得不承担了后果。

书中人类也有选择,他们选择了一场另类的历史:在战后,选择制造克隆人来提供器官,延长人的生命;选择忽视克隆人的存在,而只关心自己的生命;选择关闭黑山,因为害怕以人类的培育方式饲养克隆人会给自身带来威胁。但人类却不愿意承担自己的选择结果,而是逃避种种矛盾。他们的选择使生活更加轻松自在,但同时也让他们的生存轻佻失重。除了黑山的管理人之外,鲜有人类在书中出场,这也说明比之凯茜等人的生存,他们的存在轻若鸿毛,似有若无。相反,凯茜等人的选择让我们感到他们和我们一样自由,同时也为这种自由选择的结果感到辛酸。小说反思了高科技给人带来的忧虑。高超的克隆技术真的能帮人逃避生存的苦难,逃避死亡的阴影吗?如果生命没有死期,人类也可以经历各种生活的可能性,那么他做任何选择也无所谓。如果错过一次可以覆水重收,那么任何选择之后的生存都没有意义。这样的自由选择等于没有自由。这也是哈姆雷特在说“生或死”的时候如此犹豫的缘由,因为他要以一次性的选择对抗一次性的生命。

对于整个人类历史而言,个体的生命时间和那些克隆人一样短暂,这些个体最终都会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因此人类赋予艺术以意义,希望能在其中记载个体的生存意义。“神秘女士”所收集的学生艺术品证明了学生们的灵魂。但这些艺术品不只是证据,它们也是这些学生认识这个世界的途径。海德格尔认为“创造根本上是一种认知,而不是制作”。它影响人的情感,而非理智。现象学家梅洛-庞蒂视艺术为人类生存的完整体现。他认为,艺术品通过知觉塑造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生命,表现了真实的存在。它传达了创作者与他所处世界的关系。因此,露丝小姐在离开时对不擅艺术创作的汤米说:“汤米,你的艺术作品非常重要。并不仅仅因为它们是一种证据,也是为了你自己。从这些艺术品上你会有重大收获,这对你自己有好处。”(Ishiguro:99)学生们在黑山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和他们的艺术创作,使他们能敏锐地感受这个世界,并在生命中捕获美的瞬间。同时,它们也是学生们表达自己的途径。对于他们而言,这些创作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比如,汤米在故事的尾声画了一些奇怪的动物,“这些繁杂又像金属的动物身上,每一个都有一种甜蜜甚至脆弱的东西”。汤米一直在思考这些动物是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获得想要的东西。他的绘画正是他对自己生命的理解:他们这些克隆人对于人类而言,就像是一群无名的机械动物,他们服务于人类的同时,也努力地在自己的生命中创造一些甜蜜却又脆弱的希望。在表达学生内心世界的同时,艺术也是一种交流手段。书中有一段令人深思的情节,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鲁思和一群人去诺福克寻找“原型”的途中,他们除了与一位艺术工作室的主人就艺术作品作了交流之外,没有与任何一位人类进行交谈。艺术品在这里充当了双方的交流媒介。

石黑一雄是一位深具“怜悯心”的作家。从《山影淡淡》开始,他的小说一直都在探索普通人在不可抗拒的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作为一个当代寓言,《永远别让我离开》并没有对制造克隆人进行简单化的、非错即对的道德批判,而是以克隆人的角度反思了现代人的生存。它促使读者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思考人生,思考本真的存在。小说中的反乌托邦世界其实也是现实世界的一个隐喻:每个人都有死期,都在忙碌的工作中等待这一天的到来,每个人都会做出一些错误的选择。但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认清生命中的重要事物,做出自由的选择并承担其后果?该如何在有限生命中利用自己的自由,创造生存的价值?与此同时,小说也以虚构历史的方式向超音速发展的世界提出了诘问:如果人类对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世界会呈何形态,而人类又该如何承担这种选择造成的后果?

注释:

①例如,他对一些日常的微小细节的描写受到了契诃夫的影响;他恰到好处地把握人物的心理,则得益于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喜爱;他在小说中对人物心理及回忆的描述颇具意识流大师普鲁斯特的风范;他简洁干净却深藏不露的语言风格又让人想起了海明威。

标签:;  ;  ;  ;  ;  

“命运”下的自由存在--“永不让我离开”的生存取向_小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