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入世:全面提高教育国际竞争力_教育论文

应对入世:全面提高教育国际竞争力_教育论文

应对入世:全面提高教育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提高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也意味着我国将全面参与全球经济与综合国力的竞争。教育是国家综合国力及其竞争力的基础。许多国家在国家竞争力受到挑战时,都从教育上寻求对策。以美国为例,1958年,当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的国防与科技竞争力遇到挑战时,它们反省教育,通过了以加强科学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法;20世纪80年代,当日本企业和商品不断挤占美国市场,美国的经济竞争力遇到挑战时,它们又一次检讨教育,从里根政府到小布什政府都以教育为重点提出了国家战略目标。现在,全面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与国际竞争力,也应该成为我国应对入世的根本性对策。

入世对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我国政府在有关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中,允许境外教育机构在我国境内合作办教育,并允许其享有多数拥有权。这将使我国教育机构直接面对教育市场的国际竞争,我们称之为直接影响和显性竞争。另一方面,入世将引起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一系列调整与变革,并对人才和国民素质提出新要求。这是教育面对的间接影响,我们称之为隐性竞争。教育要从应对这双重影响和两种竞争着眼,寻求对策。

完善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 提高教育机构的办学活力与竞争能力

入世后教育市场准入程度的提高,从积极方面说,为我们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适应市场经济的教育运行机制,改变国内教育在长期卖方市场环境中形成的缺乏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应变意识的弊端提供了机遇。从不利方面说,境外教育机构在涉外专业的课程教学与职业培训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它们长期以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体制、管理方式与运行机制,使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势必同国内教育机构在生源市场、资金市场、人才(教师)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以及教材、网络市场等等方面形成全面争夺的态势。因此,我国教育机构要在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条件下取得主动,就必须进行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首先,政府要转变职能。政府从教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转变为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者与监管者,从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间接的宏观管理,从指挥具体教育行为转变为制定行为规则,这是教育体制创新的关键所在。当前特别急迫的是要完善教育法规体系。一方面要尽快颁发国家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的法规,为境外教育机构进入我国教育市场提供法律依据,既要确保我国的教育主权,保证我国法律确定的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教育基本制度的实施不受干扰,又要保证境外办学机构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规范政府行为,特别是要增加法规和政策的透明度,使政府对教育的管理方式从单纯依靠行政指令,逐步走向依法行政的轨道。例如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政府除了进行必要的法律规范和行政审批外,还可以通过发布专业目录,明确哪些是鼓励发展的专业,哪些是限制发展的专业,对办学机构进行政策指导和信息服务,以保证教育开放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其次,要规范教育市场运作。这是教育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世贸组织之间的教育服务贸易是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形成健全成熟的教育市场,是教育开放的体制基础。有关教育市场及其运行机制的理论及相关的政策问题,在教育界内外还有争议,本文不可能涉及,只想就教育开放中的市场运作和体制创新中的市场机制问题谈些想法。我认为,在教育市场对外开放的同时,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国内的民办教育,也可以让一部分公办学校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实现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行公平竞争;另一方面要进行市场体制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特别是对于办学机构的资质认证、法人资格的规定、办学行为的规范、办学质量的监督评估等,都应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和实施程序,以保证教育市场的有序运作。在目前境外机构普遍看好我国生源市场、国内某些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防止外国劣质教育资源进入我国教育市场,防范市场欺诈行为扰乱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

第三,学校自主办学。这是教育体制创新和增强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在国际竞争中,教育竞争实际上是学校实力与活力的竞争,而学校的实力与活力主要表现为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在科技、经济、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有没有这种能力,成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学校的这种应变能力与调节能力受到它所享有的决策权、管理权和办学权的影响与制约。在教育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条件下,我们的学校,不论是民办的还是公办的,都要在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前提下,通过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建立起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与管理机构,形成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机制,逐步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

调整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 提高各类人才的国际竞争能力

我国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变。近十多年来,加快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减少专业数量,拓宽专业面,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等,就是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现在,中国市场经济进入与世界市场接轨的新阶段,人才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对人才的规格、类型以及知识、能力也将有新的要求。因此,调整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应当作为入世的基本对策。

1.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培养适应世界市场运作的紧缺人才。我国正处于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入世必将增加结构调整的新变数,发展和提高我国的优势行业(例如纺织、服装、家电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调整和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需要一大批熟悉世界市场行情和技术前沿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营销人才。尤为急需的是与WTO以及世界市场运作直接相关的涉外、财经、政法方面的人才,如国际注册会计师、金融运作人员、世界贸易营销人员、涉外法律人才、跨国公司管理人才等。这类人才的紧缺程度在一段时间内会十分突出,需要采取特殊应急措施,从现有在职人员和相近专业的毕业生中选拔进行专业培训,还要通过出国进修或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等形式,尽快培养高校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建设好人才培养的工作母机。

2.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国教育部门在人才培养上实现了从适应单位、部门的具体专业、岗位到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转变;入世之后,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则应从适应国内市场的需要扩展为适应世界市场的需要,从应对国内市场竞争扩展为同时应对世界市场的竞争,突出的是要培养国际性人才。这种人才首先要有世界眼光,全球视野,从知识背景到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能主动适应和参与全球运作,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在风云变幻的全球化浪潮中应对自如。其次要有较好的外语水平与交流能力,有跨国的文化理解,不仅能与同行进行业务的交流,而且能进行文化与心理的交流,这就需要对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都有所了解,有一定文化底蕴。再次要在专业或学科领域,在本行业务领域,熟悉国际运作程序与规则,了解本领域的世界发展现状、前沿与趋势。这样才有可能参与世界事务及国际竞争。因此,就必然要求教育系统在人才培养规格、教育内容、课程设置、培养途径等诸多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必要的改革。

3.强化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和市场共同参与的具有快速应变能力的职业培训系统。我国一贯重视学历教育,这对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单靠一次性学校教育显然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世界的需要。在职学习、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将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经常的教育与学习方式,成为培养具有应变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需要在全社会建立一种在职学习与继续教育的制度,这样,才有可能始终保持一支能够适应世界变化要求的、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在现阶段,最为紧迫的是要根据入世的需要,有计划地对政府公务员、企业经理与管理人员、各类专业人员进行有关世贸规则及入世对策的专题培训,对其他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也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与培训。这种教育培训要同各行各业的业务及相关对策研讨相结合,使各方面人才尽快地进入状态,为应对入世做好准备。

优化国民素质 提高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

应对入世后面临的挑战,国民整体素质无疑是决定胜负的基本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固然需要科技专家的创造发明,但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则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新产品、新工艺需要工程技术人才去开发设计,而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则需要第一线的熟练的操作人员。人们常说“产品质量是民族素质的体现”,正是反映了国民素质在经济竞争中的作用。投资环境尤其是软环境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国民素质的优劣则直接影响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因此,我们在讨论入世的应对之策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人才培养和体制机制创新,同时要格外重视全面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知识水平,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世界银行在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而全民受教育程度无疑是国家知识水平高低的重要条件。世界银行在1991/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比较了发展中国家与美国之间资本与产出弹性系数的差距,认为主要原因是教育水平的差距。这种差距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可能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拉大。我国在2000年实现“两基”目标,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90年的5-6年提高到7-8年,但是,在世界经合组织国家,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均在12年以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和知识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的基础所在。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应把人才作为第一战略资源,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第一要务,实行资源配置的战略性调整,确保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同时,要通过扩大教育市场的准入程度,发展各种形式的民办教育与合作办学,动员国际国内的各种教育资源,实现我国教育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水平的提高,并不仅仅是教育规模的扩展,数量的增加,同时应该是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由于科技、经济、社会的迅速变化,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所要追求的教育质量已经不再是原有教育观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框架内的质量,而是能够适应科技革命、知识经济、网络社会以及经济全球化浪潮需要的教育质量。我们要建设21世纪的新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要求的新素质的国民。世界银行在《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的报告中指出:“上千年的儒家传统,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对死记硬背而不是创造性思维的强调,造就了中国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当然应当全面地分析评价我国现行教育的长短和优劣,扬长避短,去芜取精,但是,变化着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受教育者的要求的确与过去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世界银行的上述报告指出:“在新经济中,学生们需要掌握的远远不止简单的读写、计算等基本技能,他们还需要掌握行为技能,例如批判性地思考、有效地交流以及在团队之内开展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创造性、敢于承担风险、企业家精神以及电脑技能也将变得非常重要。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新的非同寻常的问题中去”。如果循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去提高教育质量,有可能培养出大批学历水平不低却不能适应新环境要求的人才,这样是很难提高人才和教育的国际竞争能力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就必然要经历一个教育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以培养新一代能担当起民族复兴重任、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中国人。

在提高民族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那就是科学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素养、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德育与智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问题。在当今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的知识水平与科技素养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我国不仅在研发经费占GDP比例、科学家和工程师占从业人员的比例、科技成果与专利数量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国民的科技素养同样如此。全面提高国民的科技素养,需要加强科技教育,包括在学校中加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各种应用技术教育,在全体国民中加强科技知识的普及等等。同时,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市场经济运行中功利主义价值观以及科技迅速发展带动的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社会文化思想及价值观念正处于碰撞和重构的过程。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如何弘扬人文精神,增强人文关怀与社会协调,如何弘扬敬业、诚信的职业道德,形成相互负责、相互信任的社会风气,这些不仅是建设文明社会、规范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这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提倡敬业诚信的职业道德,同提高民族创造力一样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因为面对国际人才竞争与境外机构的大量进入,能否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提高民族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精神动力。有了这样的精神动力,才能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参与国际竞争。在各行各业的产品与服务的竞争中,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与工作技能固然会影响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他们的敬业精神与诚信态度则会对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水平产生更为长远和根本的作用。因此,在应对入世,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中,要把提高民族凝聚力、创造力与敬业诚信精神摆到突出的位置,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与国家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  ;  

应对入世:全面提高教育国际竞争力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