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成因;预警管理
我国目前基础设施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基建对于我国的影响无论是在国民生产总值还是提供人员就业方而都}一分重要。而如此数量众多,规模巨大的建设工程,也让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会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无论是经济还是人身安全的损失都会十分严重。所以,对于安全工作的实施是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使施工能够安全稳定地进行,是这篇文章的研究课题。下文使用预警理论等相关知识,在结介实际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全而的,科学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预警系统。
一、建筑工程安全预警管理的必要性
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预警管理是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以企业安全生产相关指标为依据,进行安全预警调度平台建设,并统筹施工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与预防控制的过程[0。安全预警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建设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并对建筑使用过程具有较大影响。从项目施工过程来看,进行安全预警管理具有以下价值。
1、建筑工程行业是我国高危行业的主要类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环境、机械设备、建设质量和不确定性风险都会对施工操作造成影响,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通过安全预警管理机制的实施,项目施工中的风险因素得以系统统筹,其降低了项目施工风险,保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大影响。
2、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安全事故不仅会延缓项目的施工进度;而且会增加工程项目的额外支出;此外,当发生施工安全施工时,企业的社会形象会受到一定影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落实安全预警管理有助于施工风险的有效防治,其增强了企业施工建设能力,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
3、新时期,我国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实际管理中,以人为本、强化质量是其管理控制的基本要求,构建预警管理机制是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基本手段,其符合国家对于建筑工程行业的管理要求,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建筑工程行业安全事故发生原因
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建筑工程行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项目施工中,各个环节都有较多人员内的参与。这使得项目安全管理质量受到人员因素的直接影响。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中的农民工基数较大,大部分建筑工人都是为了生计来到工地进行此类工作,其职业素养及安全意识普遍不高。一方面,受工作量大、工程建设工期紧等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很少对工程进行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造成了施工人员技能使用不规范,尤其在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方面,施工方法及设备操作不够规范,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不高,其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规范的落实安全管理条例,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规范,且违规操作较多,加大了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性。
2、建筑物料使用不够规范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需要大量的物料作为支撑,物料的质量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具有较大影响,一旦价值材料本身质量不达标,就会降低建筑整体质量,并引发一定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故而在项目施工前,建设单位会根据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进行材料选择设计,并在规范采购的基础上,进行材料进场控制和保存管理,然而受经济利益驱使,部分建设单位会采用劣质材料进行工程生产,其在材料进场检验中选用质量较高的材料样品,而未达标材料则私下运往场内进行施工,这使得工程建设质量受到较大影响,降低了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同时,施工器械也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影响。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体量不断增大,其施工难度也逐渐增加,实际施工中,为提升工程施工效率,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人们会采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和仪器进行辅助施工。一方面,机械设备调度不合理容易导致施工干扰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较多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进行精准度控制,然而当前建设单位普遍重使用轻管理,这使得设备磨损较为严重,不仅降低了设备本身的稳固性,而且对施工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造成了安全事故发生。
三、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预警管理
1、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对于监测信息进行全而系统的管理,并且对于当时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记录、存储,将数据信息结介起来,进行统一分析调查,对于预警信息的发布,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根据实际施工的需求进行判断分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建筑工程的实时情况进行全而的反馈,可以依据这些收集来的消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初步的预测。对于小同的管理层所需要的小同数据报告也可以进行快速提取,使得管理层可以更准确有效的下达管理要求,能对施工现场各方而情况进行全而的监控。降低了施工现场和管理层之间山于信息交流小及时而产生的管理困难,安全工作品质提高。让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操作更加全而,标准,有效。
2、应急控制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有以下两个方而。第一个是安全的预控性,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对于经常发生危险的部分进行动态的监测,并且对其采取方法来进行全而的调整和补充,将事故源的风险值控制在安全的标准之内。第二个是做好应急预案的分析。就是在安全预控所做的工作并没有有效地将危险源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的时候。如果事故已经发生,这时候就要采取应急预案的启动。人身和财产受到损失的部分采取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措施。以防比事故演变成更为恶劣的结果。
将事故的损失进行及时的比损,将事故造成恶劣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
3、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监测平台
这个系统是为了使用更加科技的方法,对建筑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使管理者能够有效的对于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特别是进行施工的时候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比如说塔吊,电梯,脚手架等进行有效的监控。在施工场地进行监控的时候,需要使用现场监控的摄像头以及无线网络,将当时的情况全而通过互联网输送到远端接入的系统平台里,安全监控工作人员和管理者在办公的地点就可以实时监控施工的状况。能够对现场情况进行远程指挥,对于安全情况也能做到远程监督。
4、各部门之间建立沟通机制
各部门之间沟通困难、出现了问题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解决也是造成建筑安全隐患的一大突出问题,为了保证建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封顶大吉”,公司在项目投入建设前期就应该规划出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上到管理层、下到施工组,每个层级之间不仅要有完整的分工,而且还要打破层级之间沟通闭塞这一问题,实现跨部门的有效沟通机制。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无论原材料多么安全、质量多么有保证;无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多么完善,最主要的还是每个人都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同时,辅之以物质上和管理制度上的配合,才能真正做到建筑安全。
参考文献:
[1] 蒋婷.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6):27-27.
[2] 王昊,蔡义波,张强.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9,(5):138.
[3] 王成安.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9):235.
[4] 柯志华.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城市建筑,2016,(33):209.
[5] 林丽.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2590.
论文作者:曹晶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成因论文; 项目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