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在上海的伟大实践——在全国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研讨会上论文,周年论文,理论论文,在上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的时刻,回顾20年来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我们上海人民深切地感受到,邓小平理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上海振兴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证。党的十五大提出把邓小平理论当作统领全局、贯穿各项工作的灵魂,这是20年实践经验的最高总结。
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关心上海的发展,在《邓小平文选》中有56处提到上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10多次到上海视察,足迹遍及浦江两岸的工厂、农村、学校、商店和建筑工地,对上海工作做过许多重要指示,对上海的改革和发展寄予了殷切希望。
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光辉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委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努力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追本溯源,这是邓小平理论在上海改革开放实践中结出的丰硕成果。
邓小平理论明确了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1990年3月, 小平同志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明确指出: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抓上海”的战略构想。他说:“抓上海,就算一个大措施,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小平同志的构想,经过反复论证,把这一战略构想变成了战略决策。当年4月,李鹏同志代表党中央、 国务院向全世界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之后,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地区的新飞跃”。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使上海走上了振兴与发展之路。
邓小平理论为上海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导。小平同志对上海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中,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他殷切勉励上海人民:“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失败也不要紧。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这“三个一点”对上海90年代的腾飞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强有力地激励着全市人民冲破种种思想束缚,以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奋发图强的精神,艰苦创业,大胆创新,揭开了上海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邓小平理论为上海把握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指明了实践方向。上海90年代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出台,都体现了小平同志的运筹帷幄,都得益于邓小平同志的谆谆教诲。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他多次告诫我们:上海的发展必须两手抓,两手硬,到本世纪末要交两份答卷。1992年他在上海视察时明确指出:“到本世纪末,你们上海浦东及广东深圳要回答一个问题,你们搞的姓‘社’不姓‘资’,而且你们两个地方都要做标兵。一个方面你们要讲综合国力,第二方面就是精神文明。”小平同志以宏观视野和历史眼光深刻把握现代社会的动态特征和系统规律,高度重视社会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他关于“两个文明”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成为90年代上海探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体现跨世纪时代特征、符合特大城市特点的发展新路的指导思想。
历史是活生生的教材,是我们汲取精神源泉、催人奋发进取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重温小平同志的教诲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历程,倍感亲切,更深感责任重大。20年来,我们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从五个方面积极探索上海的发展新路:
第一,探索实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新途径, 促使城市功能由传统工业城市向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转化。
要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套。我们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进行积极的探索。小平同志1991年在上海视察时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实现要靠上海”。按照小平同志的指示和中央的要求,我们坚持实施“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金融、商品流通、交通通信、房地产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45%;同时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现在汽车、通信信息设备等六大支柱产业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的50%以上,集成电路与计算机、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达到15%以上;稳定提高第一产业,促进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经济增长从过去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推动转向依靠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上海国民经济连续多年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近五年GDP 平均年增速为14 %左右, 1997年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大关。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第二,探索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
实践上的率先改革依赖于思想上的自我解放。小平同志每次来上海,都要讲抓机遇的问题,急切之情溢于言表。1992年,他来上海时就叮嘱:“这是上海的最后一个机遇,你们不要放过,要大胆地闯一闯。”1994年,他最后一次在上海过春节,又再次强调:“你们要抓住二十世纪的尾巴,这是上海的最后一次机遇。”小平同志的殷切期望强烈地激发起上海广大干部群众的历史责任感和急迫感。20年间,全市人民发扬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
在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方面,初步形成了以地方性市场为基础、区域性市场为骨干、国家级市场为龙头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市场在商品货源和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我们着重探索解决企业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和重点问题,为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形成“五大机制”:企业优胜劣汰机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职工能进能出的就业机制、经营者择优录用的竞争上岗机制和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机制;为提高企业自身的整体素质,落实“五个加强”的措施:加强产品开发、加强技术改造、加强市场开拓、加强内部管理和加强队伍建设,初步实现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的阶段性目标。
在各项改革的综合配套方面,我们大力推进再就业工程建设,几年中妥善解决130万人次下岗待工人员的分流转岗; 积极改革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加强和改善政府经济调控,加强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对全市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进行有效调控;初步形成了基本保险社会化、补充保险商业化、劳动就业市场化和社会救助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养老、失业、医疗等基本保险的社会覆盖面达到98%以上;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分级管理体制,扩大区县、街道乡镇的管理权限,发挥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的积极性,构筑起城市管理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在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方面,我们立足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把国有企业的改革、改造和改组结合起来,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生产力布局整体性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总体质量,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能力。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6.9%和实现利润的65.5%是由国有经济创造的,国有经济在上海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完善。
第三, 探索建立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循环从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市场向依靠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化。
浦东开发一直是小平同志晚年关注的一件大事。他曾说:“我已经退下来了,但还有几件事,我还要说一下,那就是上海的浦东开发,你们要多关心。”1991年初,正当浦东开发开始启动的时候,小平同志又指出:“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他还明确要求我们“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正是在小平同志的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下,浦东开发得以气势磅礴地全面推进,并以此为“龙头”,促进多形式、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内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
经过8年的努力, 浦东开发开放已经进入了基础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的新阶段。浦东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六分之一,成为全市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浦东开发开放的龙头作用和辐射效应,带动上海的对外开放从工业扩展到商业、基础设施、金融、房地产、旧区改造、农业等多个领域,从经济扩展到社会、文化、服务等各个方面。到1997年底,上海直接利用外资协议金额累计达到671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338亿美元;世界排名前100 位的工业性跨国公司有一半以上在上海投资;外资营业性金融机构达到52家,代表处达到162家。全市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同时,在扩大对内开放方面,形成了“面向长江、服务全国、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思路,提高了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现在,全国在上海开办的企业已达1万多家, 上海的经济循环已经从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市场转向依靠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第四,探索特大型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新路, 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必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由于历史欠帐太多,上海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小平同志1991年在上海听取汇报时就指出:“91年有了变化,你们要一年一个变化,三年要有一个大变化。”1992年我们狠抓了一年,把他的讲话精神概括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他听后高兴地说:“好!就是要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这句话在上海一直沿用到现在,成为我们动员全市干部群众抓机遇,奋力拼搏,努力改变城市面貌的巨大动力。
这些年来,我们把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三个战略重点之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改造。我们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有偿使用土地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吸收国内外资金,城市建设投入明显增加。80年代的总数为250 亿元,1992年至今,我们一共投入了1460多亿元,平均每年投入超过170 亿元。城市建设大规模展开。相继完成了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内环线高架、南北高架、地铁一号线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汇、豫园等重要商业街区通过改造,已旧貌换新颜。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1997年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4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5倍。城市供电、供水、供气和邮电通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全市20年中建造居民住宅面积比改革开放前26年的总和还多5.7倍,1992年以来, 平均每年新建居民住宅超过1000万平方米,使按原来速度需要一百年才能完成的旧区改造,可望提前在本世纪内完成。现在,上海城市建设出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还历史欠帐逐步转向超前建设一批重大枢纽工程;二是从市区道路建设逐步转向市区通往郊县和上海通往外省市的重大道路建设;三是从设施建设逐步转向环境建设,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不仅使城市的面貌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而且努力保持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五, 探索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们党整体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根本方针,也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重要问题。正是按照小平同志的指示,上海在经济建设任务繁重的时候,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不动摇;在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不动摇;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同时,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动摇。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实施,一起检查落实,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作。
我们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人民,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教育,设计和组织了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和“百万市民看上海”、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广场文化、“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七不”规范宣传和“三进”等活动,发动广大市民共同参与,使群众在参与中得到教育和提高;每年以一、两件全市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作为抓手,虚实结合,虚事实做,不断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阶段性高潮。我们坚持从上海特大城市特点出发,提出以社区建设为载体,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强化社区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发展社区文化结合起来,使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实到基层。我们制订和实施文化经济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相继建成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博物馆新馆、上海图书馆新馆、上海体育场、上海大剧院、上海书城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建筑,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硬件设施。我们坚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1%,精神产品连续六年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组织工作奖,文化市场繁荣、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坚持不断加强法制建设,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有效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的同时,正确处理和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保持了社会稳定,为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上海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20年,也是建国以来上海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改善最多、两个文明成就最显著最辉煌的20年,更是上海人民思想大解放、精神大振奋、观念大转变的20年。20年的伟大实践,进一步坚定了上海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那就是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雄辩地证明了“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引,就没有上海的今天”。
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广阔腹地的依托,离不开兄弟省市的支持,只有在全国的共同繁荣中才能实现自身的振兴,只有在为全国提供各种服务中才能加快自己的发展。为此,最近中共上海市委向全市人民提出了“学各地之长,创上海之新”的口号。
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中,我们决心继续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戒自满,鼓实劲,拓思路,求实效,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千方百计抓住机遇,满怀信心迎接挑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指导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辜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对上海的关心和支持,以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绩迎接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