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一代通信网的信令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彭景惠[1](2020)在《基于熵随机的网络流媒体动态隐密通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化成为时代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个人、企业和政府的需求密切相关。随着Internet的兴起和数字语音编码技术的提高,网络语音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简称VoIP)等流媒体技术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公共网络中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需要设计切实可行的安全协议,探索流媒体数据安全通信方法,以促进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本文从理论和技术出发,系统研究了基于网络流媒体的安全动态隐密通信(Covert communication)技术,涉及信息理论建模、安全性分析、隐写(Steganography)算法设计、编码、隐密通信测试以及性能和鲁棒性测量等。本研究以面向对象的C++编程为基础,开发了一套可扩展的VoIP隐密通信系统,为此项工作提供实验平台。针对网络流媒体数据安全通信的复杂性,本文在信息隐藏和密码学技术的融合方面开展了前瞻性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处理器硬件的真随机数和单向密码累积器(One-way cryptographical accumulator)的隐密通信新方法。结合高级加密标准、动态密钥分配和单向密码累积认证,该方法能显着提高隐密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鲁棒性。作为网络通信的安全信道,VoIP隐密通信可以有效保护数据免受网络攻击,甚至来自量子对手的攻击。本文对基于VoIP网络流媒体的隐密通信研究做出了如下几点贡献:(1)针对VoIP流媒体通信过程中的“时变”和“丢包”特征,构建了一个新的流媒体安全隐密通信理论模型,以描述在被动攻击情形下流媒体隐密通信的安全场景,从理论上解决其分组隐藏容量的不确定性和机密信息的不完整性等关键性问题。鉴于使用流媒体隐写术实现VoIP隐密通信,该模型用随机过程对VoIP隐密通信的信息源进行建模,通过假设检验理论(Theory of hypothesis testing)对敌手的检测性能进行分析评估,建立一种高精度的离散预测模型,模拟流媒体隐密通信中有效载荷的时变特征。(2)针对加密密钥的安全问题,详细探讨了流媒体隐写术与隐密通信领域中基于硬件熵源的真随机密钥生成。研究了在流媒体隐密通信中,利用硬件熵源产生的真随机数作为AES-128加密算法的密钥,以保证其保护的数据绝对安全。安全性分析和Mann-Whitney-Wilcoxon测试表明,由真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的密钥,以CPU的读取时间戳计数器(the Read Time Stamp Counter)为熵源,可有效抵御恶意攻击。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数据嵌入间隔选择算法,使用从逻辑混沌图(Logistic Chaotic Map)生成的随机序列随机选择VoIP流中的数据嵌入位置,提高流媒体隐密通信中数据嵌入过程的复杂度和机密性。(3)针对VoIP隐密通信过程中的密钥分配问题及流媒体“丢包”特征,设计了一个高效、用于安全通信认证的单向密码累加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动态密钥更新和传输的流媒体隐写算法,该算法将单向密码累加器集成到动态密钥交换中,以提供动态、安全、实时的密钥交换,用于VoIP流媒体隐密通信,解决了其通信过程中机密信息不完整性问题。此动态密钥分配算法可以保护数据通信免受网络攻击,包括威胁到大多已知隐写算法的中间人攻击。依据数学离散对数问题和t-test检验的隐写分析结果,该算法的优势在于其在公共信道上的密钥分配具有高度可靠性。通过安全性分析、隐写分析、非参数统计测试、性能和鲁棒性评估,检验了基于硬件熵源真随机数和动态密钥更新和传输的流媒体隐密通信算法的有效性。以可扩展的VoIP隐密通信系统为实验平台,针对不同的数据嵌入位置、嵌入信息长度和流媒体隐藏容量和速率,进行了一系列VoIP流媒体隐密通信研究。结果表明,该隐密通信算法在语音质量、信号失真和不可感知性等方面对实时VoIP通信几乎没有影响。在VoIP流媒体中使用该隐密通信算法嵌入机密信息后,其语音通信质量指数PESQ的平均值为4.21,接近原始VoIP语音质量,其平均信噪比SNR值为44.87,符合VoIP通信国际标准。与其他相关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隐密通信算法平均隐藏容量高达796比特/秒,与其它隐写算法相当,但在解决VoIP隐密通信相关的安全问题方面更有效。
林叙辰[2](2019)在《基础电信业技术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基础电信业面临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问题。然而,尽管存在着“双失灵”的问题,作为各国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世界基础电信业近几十年来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和巨大的变革。产业高速变迁的背后是电信经济理论的短缺。无论是经典的自由竞争理论,还是已有的电信规制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和指导该产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理论上的短缺导致了实践中电信规制目标的混乱,为未来基础电信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探究基础电信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进而明确今后电信规制改革的方向是当前电信理论界和各国规制机构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探究基础电信业演化规律的重点在于把握“技术”这一核心要素。回顾整个电信产业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基础电信业的发展演进关键在于新技术的驱动,技术的进步不仅会改变整个电信体系的产业面貌和市场格局,而且影响和决定了整个电信规制制度变革的方向。那么技术这一关键要素与市场以及政府之间具体存在着怎样的交互关系和作用机理?这是本文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由此,本文将技术引入电信经济理论体系中,尝试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以技术为核心要素的电信分析框架,以期为中国电信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电信规制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历史案例分析、理论研究和实证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技术在基础电信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探究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一般规律,进而揭示基础电信产业演化发展的理论机理和实践路径,并据此提出未来中国电信规制改革的具体思路。具体来说,首先,通过对现代电信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对基础电信业特有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分析、对电信产业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理论探讨和典型案例分析,指出技术因素是推动并协调基础电信业发展的“第三只手”,并基于实证数据,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生产率变动指数法进一步验证了技术在中国电信产业发展中的核心驱动作用。接着,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研究了基础电信业的“第三只手”技术与“无形的手”市场及“有形的手”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采用成本收益分析、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方法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市场结构、政府行为规制、国有产权制度以及规制机构独立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影响,并通过基于广义矩估计(GMM)的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加以验证,同时采用模型构建和典型案例分析论述了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演变和政府规制变迁的反向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两两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将技术和政府要素引入传统SCP(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分析范式,将其拓展成一个新的产业分析框架TGM(SCP),即技术Technology—政府Government—市场Market(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并在此基础上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提出螺旋式协同演化模型。该模型描绘了基础电信业技术创新、政府规制和市场要素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和动态演化规律。最后,依据研究成果提出构建一个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目标的电信激励规制体系,给出中国电信产业规制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构想。纵观全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有:(1)相对于“无形的手”市场和“有形的手”政府,技术是基础电信业的“第三只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是电信产业高速发展的本质驱动力和根本原因;第二,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的内容和形式都受到技术因素的制约,即电信技术创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构造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激励,也改变了政府干预电信市场的方式和内容。只有把握好这技术、市场和政府这三只手之间的关系,才能持续、高效地推动电信产业的繁荣发展。(2)在基础电信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程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市场中企业数量较少时,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程度呈正相关,而当企业数量超过一定阈值后,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程度呈负相关。该阈值水平即为电信市场竞争和垄断的可能性边界,由当前技术供给状况动态决定。因此,具有合意、适当集中度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最有利于电信技术创新的发展。(3)关于技术创新与政府规制体系之间的关系:第一,产权结构本身对电信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着,即单纯地对运营商进行私有化改革对市场效率并没有显着的直接影响,电信运营商的产权结构改革需要配以有效的规制体制改革才能达到良好效果。第二,行业规制机构的独立性有利于促进电信技术创新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实施私有化改革的市场环境而言。第三,网络中立规制不允许电信运营商反向差异化收费,打击了运营商投资新技术的积极性,阻碍了电信技术创新的发展。(4)从动态演化的视角来看,在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三者之间是一种以技术为主导的螺旋式协同演化关系。其协同演化机理为:在基础电信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发挥着主导的驱动作用,技术创新通过改变产业的成本结构特征影响了产业的固有属性,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和需求,并推动政府规制体制改革,而改善的市场绩效和成功的规制体制改革又反过来促进了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整体发展过程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协同演化态势。(5)应建立以促进技术创新为主导目标的电信规制体系。发挥好“第三只手”技术的驱动和调控作用,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更多地采用技术性手段来促进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和调控电信产业的发展问题。政府规制是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政府必须发挥自身在促进电信技术创新和技术标准化上的重要作用,勇于消除阻碍技术创新的制度性因素并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激励规制体系,以促进电信产业持续、高效的发展。
林声锦[3](2019)在《面向广域电力光网络业务的信令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网广域互联在WDM等技术的支持下,其规模日渐庞大,广域互联业务对光通信网络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信令协议作为光网络控制平面的业务连接控制的关键,直接影响广域互联光网络对业务的支持能力。因此本文针对广域互联复杂环境下各国的多业务传输控制尚未完善的情况,开展面向电力广域互联光网络的业务信令优化研究。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通过分析电网广域互联工程建设、通信技术现状,选择以长距离电力光纤通信技术奠定后续电力广域光网络控制架构设计的基础。再结合广域互联业务交互,广域调度等需求分析,开展面向电力广域光网络工程建设与信令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其次在进行面向能源广域互联的光网络系统架构设计的基础上,综合跨国海底光缆的适应性环境分析和光缆选型等设计条件下,初步设计跨国海底光网络传输系统方案和电力广域光网络信令交互控制体系。最后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光网络物理层感知中的光信噪比OSNR进行信令机制优化方案的设计;利用MATLAB对方案中OSNR参数进行仿真验证,再通过融合IEC61970标准和IEC62325标准与主动安全机制,给出基于光网络信令优化的跨国电力调度和交易信息应用传输方案的设计,为以后面向广域电力业务信息传输方案的研究提供参考。
马献武[4](2018)在《基于IMS架构多协议信令网关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商用电话网依次经历了公共电话网、综合业务数据网和现阶段的IMS通信网。在专业通信领域也基本遵循了同样的发展轨迹,现阶段正在部署基于IMS架构的IP通信网。由于PSTN、专用ATM网络已经在专网中大量应用,新部署的IMS通信网必须支持多异构网间话音业务的互联互通。基于IMS架构多协议信令网关设备可完成PSTN、专用ATM网络的话音业务接入,实现与专用IMS网络话音业务的互联互通。对比分析了当前国内外IMS系统及边界网关设备的技术架构,研究了七号信令协议、ATM信令协议和会话初始协议等会话控制协议,分析了专用通信网中网关设备的功能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IMS架构多协议信令网关设备软件框架和功能。设计了多协议桥接技术架构。针对专用通信领域中,不同通信系统使用了诸多话音业务信令协议,造成的话音业务互通困难复杂的问题。在分析各类信令协议的基础上,通过内部信令原语作为中间协议的方式,完成了各类话音信令协议的灵活适配,降低了信令互通的复杂度,提高了协议互通的可扩展性。设计了SIP协议栈分层架构。SIP协议栈软件化分为了SIP协议层、SDP协议层和ABNF解析层。SIP协议层实现SIP协议的头域处理,呼叫状态管理,事务控制,协议解析和组装功能。SDP协议实现SDP协议的解析功能。ABNF解析层完成对协议的词法解析功能。实现了各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与编码。其中,维护管理模块实现了设备的维护管理功能;号码路由模块实现了与目录服务器的协议处理功能、区域码信息管理功能;信令适配模块完成不同呼叫信令间的信令转换功能;SIP协议处理模块实现了SIP解析封装功能;NO.7信令处理模块实现了NO.7分析功能;专用ATM信令处理模块实现了ATM信令处理功能;接口适配处理模块实现了ATM驱动适配功能。对异构网络间话音业务互通功能和性能进行了测试。使用WinSIP软件和Abacus测试仪对设备的呼叫并发能力和业务适配能力进行了充分测试,结果显示功能和性能指标满足设计需求。
武瑞琼[5](2018)在《鄂尔多斯电业局电力通信软交换的规划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内蒙古电网智能化的发展,信息通信专业在电网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鄂尔多斯电业局电力通信网迎来了极大的挑战,近年来鄂尔多斯电业局的行政、调度语音系统发展迅猛,现有电力程控交换机和2M组网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要求。为重点解决调度交换网和行政交换网网络容量小、不能实现语音业务全覆盖互通、多媒体业务引入程度小和引入成本高的问题,经过分析、研究,针对鄂尔多斯电业局通信网网络分布现状,对电力通信网软交换系统建设进行初步规划和设计。以软交换技术为研究方法,本着使用安全方便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建设,要求能够提供语音、流媒体、DATA等多种综合性业务,选用开源的平台、标准化的业务结构,可以满足各类新业务的的新一代网络。基于原有分组交换网,支持各类电信、电话业务,充分利用虚拟带宽技术和基于服务质量的可靠传输技术,其业务实现功能和业务传输技术彼此独立,实现对现有程控语音网络的改造。在功能方面,除了保留原有的语音业务外,还可以实现数据、视频、会议、消息推送等新增业务。论文内容主要包括:软交换技术的介绍,调度交换网和行政交换网的规划与建设。创造性的使用新旧网并行使用,互为备份方式,最大可能的实现服务器间的融合。经规划设计,形成了软交换系统的组网方案、技术方案和新功能的引进融合方案。
侯旭鹏[6](2018)在《LTE-A空口监测分析仪:用户识别与路线规划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通信网络体系架构的改变和4G手机用户的激增,传统的信令采集仪表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网络需求,并且用户的数据业务类型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亟需一款监测分析仪对空口数据进行采集监测。通过本文设计的监测分析仪,提取解码数据来识别用户日常出行与交通状况,挖掘用户出行的时空特征,并建立用户识别系统,对特定用户追踪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论文依托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科研项目,以LTE-A网络为背景,设计了一套面向空口信令数据的用户出行识别系统。该系统中采用了多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利用协议解码方案获取RRC协议中的用户信令数据;采用检测算法剔除数据中的冗余数据;利用时空聚类算法识别用户的出行与停留特征。系统引入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每个模块独立完成相应的功能,可以有效降低系统间的耦合度。论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空口协议栈中RRC协议进行解码设计,成功设计了简单解码模块、详细解码模块和CDR合成模块,解码的正确率高达100%。2.采用检测算法将影响用户出行识别的重复数据、乒乓效应数据与漂移数据进行剔除,最终剔除了20%的冗余数据。3.引入时空聚类算法对用户的出行与停留进行识别分析,获取用户出行的时空特征,系统识别的出行规律与用户日常生活作息高度一致。4.对用户的出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用户的出行次数与重庆市综合交通报告中的数据相比,误差小于4%。5.提出一套面向LTE-A空口数据的用户出行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本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眉山终端地图战略分析项目,系统运行稳定,为用户实时追踪提供了技术支撑。
陈荣观[7](2017)在《企业级融合通信信令网关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VoIP技术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基于分组交换网提供实时语音通话跟传真业务。至本世纪初,随着VoIP技术演进和运营商核心网络升级,通信网络进入全网IP化时代。特别在近几年,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带宽、业务、媒体质量等方面的改造,更是开启了三网融合的新起点。在持续的网络改造方案中,负责连接传统通信网络和新兴数字通信网络的信令网关设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电信运营级别的信令网关设备结构复杂,端口密度高,接口众多,支持协议复杂,因此成本比较高,不易于在中小企业大面积推广。本文重点介绍一种可以在中小企业大面积推广的低成本信令网关设备,主要完成PSTN、ISDN、PLMN侧的No.7信令与IP侧信令转换和媒体转换功能。本设计首先根据中小企业的企业规模,定义了企业级信令网关设备的基本功能、呼叫容量、设备兼容性、网络安全、运行环境等各方面的要求和技术指标。在分析信令网关的关键特性,并量化各项指标要求后,有针对性的完成软硬件选型和总体设计规划。然后,按照协议管理、会话管理、传输管理三个层次,逐步建立软硬件详细设计方案,从而获得高效合理的软硬件框架设计,确保整机性能更加优秀。特别的展开分析如何完成接口驱动管理,提供稳定的信号收发和传递;如何让TDM与RTP携带的媒体信息在特定时隙上进行采集播放,封解包和编码转换;如何通过信令解析和信号检测触发呼叫状态变迁,完成灵活的呼叫流程控制;如何建立统一的呼叫模板,实现多路并发和性能优化;如何映射SIP与SS7信令,完成无缝网络融合等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根据实际生产要求,完成PCB布板,制作出信令网关产品样机。通过对样机严格完整的测试,确认产品样机符合各项技术指标要求。通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的性能验证,确认整机并发路数可以达到满载120路,每秒钟的呼叫建立路数(CAPS)达到20路。通过实际使用,对接市面上主流厂商传统通信服务器,确认样机满足国标基本要求,设备兼容性优良。
谢晖[8](2016)在《基于ASON技术的城域光传输网络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城域光传输网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基础,其目标就是为了满足通信业务的传送需求。传统的城域SDH光传输网配置业务的时效性差,希望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实现业务的动态申请、选路、链路的自动建立,从而简化网络管理的人工干预,降低运营维护成本。ASON技术改进了原有SDH的技术体系,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现有的光传输网中引入了独立的控制平面,利用它可以完成路由的自动发现、带宽的动态申请和自动释放、呼叫连接管理、快速保护与恢复等,从而使传统光传输网转变为面向业务的智能弹性网络。本论文从分析城域光传输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开始,介绍智能光网络ASON技术产生的背景,通过研究ASON的体系结构、相关接口和协议、支持的连接类型、业务等级划分、技术特点,分析ASON技术在城域光传输网中的应用,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福州移动城域智能光传输网规划设计中。本论文中规划设计工作主要为:(1)根据对福州移动城域光传输网现状以及业务需求的分析,研究了引入ASON的可行性,并提出采用ASON技术和现有SDH技术相融合的组网方案来构建福州移动城域智能光传输网络。(2)经过多方案的比较论证,提出了福州移动城域智能光传输网项目的总体建设方案,包括网络总体架构设计,传送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规划方案,网络保护恢复方案,同步方案,公务系统,设备选型以及投资估算。(3)建立模拟测试环境,通过对控制平面和各等级业务保护恢复两个方面的系统性能测试,充分验证了 ASON网络的生存性。(4)结合业务的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光网络技术的演进,介绍了下一代城域智能光网络SPTN的规划方案。本课题的研究为福州移动城域光传输网的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得福州移动可提供差异化的客户服务,可实现灵活的业务调度以及端到端电路的管理,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丰富了业务保护方式、降低了网络的运营维护成本。ASON城域光传输网的建设,使得福州移动城域光传输网能适应企业战略转型的要求,最终可实现从面向网络向面向业务的转变。
马方[9](2016)在《星地混合网信令协议的扩展及其原型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星地混合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距离远、地理条件限制小、组网灵活和易于实现等优点,是新一代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在这种一体化融合网络中,信令系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相对于地面网络,星地混合网络具有卫星信道时延大与误码率偏高、星上资源有限和星上处理能力偏低等缺点,这对星地混合网络的信令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星地混合网络的信令系统进行研究,提出适应卫星特殊环境的信令方案。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卫星网络和地面网络的优势及其不足,概述星地混合网络,并介绍星地混合网络信令系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其次,比较已广泛使用的基于流量工程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TE)和基于约束路由的标签分发协议(CR-LDP),结合星地混合网络对多种交换类型和资源预留的功能需求,说明RSVP-TE信令协议更适合于星地混合网络,然后从标签交换通道(LSP)的建立、信令消息及对象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基于RSVP-TE信令协议,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针对卫星网络时延大,误码率偏高和卫星交换节点处理能力有限的特点,改进星上信令处理方案中标签交换路由器(LSR)和标签边缘路由器(LER)的功能结构;扩展应用于地面网络的RSVP-TE信令协议中的部分消息,包括设计用于建立嵌套LSP的多粒度分层标签对象和多粒度分层标签请求对象的结构、精简信令消息中的对象;给出多粒度LSPs(MG-LSPs)并行建立的信令流程,并分析信令消息传递过程中产生的时延。(2)根据RSVP-TE协议原型系统的功能要求,设计与实现信令系统框架中的RSVP-TE信令协议模块。在分析消息结构及消息格式的基础上,给出详细的信令消息处理流程,并采用C/C++编程语言实现这一处理流程。(3)从基本的RSVP协议、MG-LSPs的建立以及标记交换等方面测试RSVP-TE协议原型系统的功能,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汪小琦[10](2015)在《现代通信网中七号信令的简述》文中研究指明信令是指人们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操作命令,信令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例如在电话通信的时候用来控制交换机动作的信号。No.7信令主要应用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公用电话交换网,电路交换数据网,移动通信(公共陆地移动网),交换局与网络数据库、业务控制点间的信息传输,操作网络平台、进行管理和维护。
二、新一代通信网的信令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一代通信网的信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熵随机的网络流媒体动态隐密通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
1.2.1 信息隐藏定义及应用 |
1.2.2 信息隐藏技术的分类与研究现状 |
1.3 VoIP流媒体隐密通信研究现状 |
1.3.1 隐藏算法研究 |
1.3.2 随机密钥生成研究 |
1.3.3 隐密通信密钥分配研究 |
1.4 存在问题与难点 |
1.4.1 理论模型问题 |
1.4.2 随机密钥生成问题 |
1.4.3 容量不确定性问题 |
1.4.4 机密信息不完整性问题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1.5.1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2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VoIP流媒体数据通信技术与安全 |
2.1 VoIP基本原理及主要特点 |
2.2 VoIP系统组成 |
2.2.1 终端用户设备 |
2.2.2 网络组件 |
2.2.3 呼叫处理器 |
2.2.4 网关 |
2.2.5 协议 |
2.3 VoIP通信原理及关键技术 |
2.3.1 VoIP通信原理 |
2.3.2 尽力而为服务的局限性 |
2.3.3 VoIP关键技术 |
2.4 VoIP安全性分析 |
2.4.1 VoIP组件的安全性分析 |
2.4.2 VoIP通信的安全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隐写术与VoIP隐密通信 |
3.1 隐写术系统构成 |
3.1.1 原始载体 |
3.1.2 秘密信息 |
3.1.3 嵌入过程 |
3.1.4 含隐载体 |
3.1.5 隐写密钥 |
3.1.6 提取过程 |
3.2 隐写术的分类 |
3.2.1 根据载体类型分类 |
3.2.2 根据嵌入域分类 |
3.2.3 基于提取/检测条件分类 |
3.2.4 其他分类 |
3.3 基于隐写术的VoIP隐密通信 |
3.4 VoIP隐密通信系统性能评估 |
3.4.1 不可检测性 |
3.4.2 不可感知性 |
3.4.3 安全性 |
3.4.4 隐写容量 |
3.4.5 鲁棒性 |
3.5 VoIP隐密通信面临的攻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oIP隐密通信理论建模及安全分析 |
4.1 VoIP隐密通信的信息理论模型 |
4.1.1 Cachin隐写信息理论模型及其安全性定义 |
4.1.2 VoIP隐密通信理论建模及安全性证明 |
4.2 VoIP隐密通信算法设计 |
4.2.1 加密算法 |
4.2.2 数据嵌入算法 |
4.2.3 数据提取算法 |
4.3 VoIP隐密通信系统构建 |
4.3.1 VoIP通信模块 |
4.3.2 密钥生成及分配模块 |
4.3.3 数据嵌入及提取模块 |
4.4 VoIP隐密通信实验平台搭建 |
4.4.1 性能测试 |
4.4.2 评估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熵随机和混沌映射随机的VoIP隐密通信 |
5.1 基于硬件熵源和混沌映射的实时VoIP隐密通信设计 |
5.1.1 VoIP通信 |
5.1.2 基于硬件熵源的真随机密钥生成 |
5.1.3 基于混沌映射的VoIP隐密通信嵌入位置选择 |
5.1.4 秘密信息的嵌入与提取 |
5.2 实验设置 |
5.2.1 实验测量性能指标 |
5.2.2 实验平台搭建 |
5.2.3 信号质量测量 |
5.2.4 语音质量测量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实验测量结果 |
5.3.2 不可检测性分析 |
5.3.3 算法性能比较 |
5.3.4 安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单向累积密钥分配的动态VoIP隐密通信 |
6.1 基于动态密钥分配的VoIP隐密通信系统 |
6.1.1 VoIP隐密通信的密钥分配问题 |
6.1.2 基于动态密钥分配的VoIP隐密通信模型 |
6.2 基于单向累积密钥分配的动态VoIP隐密通信设计 |
6.2.1 基于单向累积的密钥分配 |
6.2.2 秘密信息的嵌入 |
6.2.3 秘密信息的提取 |
6.3 安全性分析 |
6.3.1 通信方认证 |
6.3.2 中间人攻击 |
6.3.3 敌手攻击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1 不可感知性及鲁棒性分析 |
6.4.2 嵌入间隔影响分析 |
6.4.3 隐藏信息大小影响分析 |
6.4.4 统计不可检测性分析 |
6.4.5 算法性能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创新 |
7.2 研究局限性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础电信业技术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电信产业的高速发展与电信经济理论的滞后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关键概念说明 |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2 关键概念的说明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技术路线 |
1.4.2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
1.4.3 基本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技术创新理论 |
2.1.2 电信规制理论 |
2.1.3 产业组织理论 |
2.1.4 协同演化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电信产业演化动力机制的相关研究 |
2.2.2 电信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3 电信业技术、市场与政府规制分析框架的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是基础电信业的“第三只手” |
3.1 现代电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
3.2 对电信业自然垄断属性的分析 |
3.2.1 自然垄断性的技术定义 |
3.2.2 电信业自然垄断性的经济表现 |
3.2.3 电信业自然垄断性的本质成因及其可变性 |
3.3 电信业“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干预 |
3.3.1 电信业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 |
3.3.2 电信业市场失灵的案例分析 |
3.4 电信业“政府失灵”的存在与技术“第三只手”思想的提出 |
3.4.1 电信业政府失灵的理论分析 |
3.4.2 电信业政府失灵的案例分析 |
3.4.3 技术“第三只手”思想的提出 |
3.5 技术创新在中国电信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实证研究 |
3.5.1 实证技术与方法 |
3.5.2 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
3.5.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础电信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关系的理论研究 |
4.1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交互作用 |
4.1.1 市场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影响 |
4.1.2 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演进的动态影响 |
4.1.3 技术创新决定电信市场竞争和垄断的可能性边界 |
4.2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政府规制体系的交互作用 |
4.2.1 行为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4.2.2 国有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4.2.3 独立规制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4.2.4 技术创新对政府规制体系变革的推动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础电信业市场竞争和政府规制体系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据描述和变量说明 |
5.3 实证技术与方法 |
5.3.1 实证基准模型构建 |
5.3.2 计量经济学方法 |
5.4 实证结果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的协同演化机理研究 |
6.1 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
6.1.1 技术创新与市场演进 |
6.1.2 技术因素与政府规制体系 |
6.1.3 政府规制政策与市场演进发展 |
6.2 基础电信业的螺旋式协同演化模型 |
6.2.1 经典产业组织分析范式——SCP |
6.2.2 传统SCP分析范式的扩展——TGM(SCP) |
6.2.3 基础电信业螺旋式协同演化模型的构建 |
6.2.4 对模型思想的进一步说明 |
6.3 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协同演化关系的数理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激励体系与规制制度框架的构建 |
7.1 中国ICT产业技术创新激励体系 |
7.1.1 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动力要素 |
7.1.2 技术创新组织内部动力要素 |
7.1.3 技术创新组织间动力要素 |
7.2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基点与指导思想 |
7.2.1 规制基点:正确认识基础电信业的演化规律和基本性质 |
7.2.2 规制指导思想 |
7.3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政策构想 |
7.3.1 建立以促进技术创新为主导目标的激励性规制体系 |
7.3.2 坚持并把握适度的市场准入规制 |
7.3.3 建立面向产业融合的独立规制体制 |
7.3.4 推进国有电信企业产权改革和治理结构改革 |
7.3.5 加快出台全面、符合国情的电信法律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未尽之处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面向广域电力光网络业务的信令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电网广域互联现状 |
1.2.2 面向广域能源互联的通信技术现状 |
1.2.3 光网络信令的技术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电力广域互联的通信需求 |
2.1 全球能源互联环境下电网互联 |
2.2 电力广域互联业务的通信需求 |
2.2.1 广域调度的信息传输需求 |
2.2.2 广域保护的需求 |
2.2.3 跨国电力交易的需求 |
2.3 适应电网广域互联的通信媒介分析 |
2.3.1 卫星通信技术 |
2.3.2 高空平流层通信技术 |
2.3.3 长距离电力光纤通信技术 |
2.4 面向广域电力的光网络技术特征 |
2.4.1 通信容量的适应性分析 |
2.4.2 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
2.4.3 信令机制的适应性分析 |
2.4.4 面向广域电力业务的光网络控制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力广域光网络系统架构与信令体系 |
3.1 电力广域业务的光网络适应性分析 |
3.2 电力广域光网络的系统架构设计 |
3.2.1 系统总体架构 |
3.2.2 控制平面技术 |
3.3 电力广域复杂环境的光网络传输方案设计 |
3.3.1 跨国海底光缆的适应环境分析 |
3.3.2 光缆的选择 |
3.3.3 通信设备供电电源方案设计 |
3.3.4 基于遥泵的跨国电力光通信超长距离增强方案 |
3.3.5 跨国电力海底光网络的初步系统设计 |
3.4 面向电力广域业务的信令体系设计 |
3.4.1 电力广域光网络的信令协议 |
3.4.2 电力广域光网络的信令交互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力广域光网络的信令机制优化方案 |
4.1 电网广域互联环境下的光网络信令优化需求分析 |
4.1.1 长距离光纤的传输损伤分析 |
4.1.2 电力广域多业务的时延要求 |
4.1.3 电力广域光网络信令的综合需求分析 |
4.2 基于物理层感知的信令优化机制 |
4.2.1 长距离光网络损伤信息获取方式的选择 |
4.2.2 基于OSNR感知的光网络信令优化方案 |
4.3 信令模块优化方案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令优化仿真与应用方案设计 |
5.1 基于OSNR感知的信令优化仿真 |
5.1.1 广域长距离光网络OSNR感知模型 |
5.1.2 基于OSNR感知的信令优化仿真验证 |
5.2 面向跨国电力业务的信令优化应用方案设计 |
5.2.1 适应跨国电力环境的光网络管理方案设计 |
5.2.2 面向跨国电力业务的光网络信令作用 |
5.2.3 包含OSNR信息的跨国电力调度通信协议体系设计 |
5.2.4 包含OSNR信息的能源交易通信协议安全体系设计 |
5.2.5 中日韩跨国海底光网络系统方案初步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基于IMS架构多协议信令网关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关键技术研究 |
2.1 IMS架构 |
2.2 信令协议 |
2.2.1 SIP协议 |
2.2.2 ATM信令协议 |
2.2.3 NO7 协议 |
2.3 关键技术分析 |
2.3.1 多协议桥接技术 |
2.3.2 SIP协议分层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业务陈述 |
3.2 软件功能组成 |
3.3 用例需求分析 |
3.3.1 维护管理子功能 |
3.3.2 信令适配子功能 |
3.3.3 业务适配子功能 |
3.4 功能需求分析 |
3.4.1 维护管理功能 |
3.4.2 信令适配功能 |
3.4.3 业务适配功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架构 |
4.2 软件设计 |
4.2.1 维护管理功能设计 |
4.2.2 号码路由功能设计 |
4.2.3 呼叫控制功能设计 |
4.2.4 信令处理功能设计 |
4.2.5 接口适配功能设计 |
4.3 关键模块实现 |
4.3.1 多协议桥接模块 |
4.3.2 SIP协议处理模块 |
4.3.3 业务适配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环境 |
5.2 功能测试 |
5.2.1 WEB管理功能测试 |
5.2.2 网管代理功能测试 |
5.2.3 呼叫业务功能测试 |
5.3 性能测试 |
5.3.1 信令并发处理能力测试 |
5.3.2 业务转发能力测试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鄂尔多斯电业局电力通信软交换的规划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软交换技术概述 |
2.1 软交换概念 |
2.2 软交换的网络结构 |
2.3 软交换的特点 |
2.3.1 软交换与现有电话网络的比较 |
2.3.2 软交换与智能网的比较 |
2.3.3 软交换与H.323网络的比较 |
2.3.4 软交换系统与传统PSTN网络分析比较 |
2.4 软交换设备需要支持的主要协议 |
2.4.1 H.323协议 |
2.4.2 SIP协议 |
2.4.3 SIGTRAN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交换组网设计 |
3.1 软交换建设需求及系统分析 |
3.1.1 公司调度交换网现状 |
3.1.2 公司行政交换网现状 |
3.1.3 鄂尔多斯电业局调度交换网现状 |
3.2 鄂尔多斯电业局软交换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
3.2.1 提升网络质量 |
3.2.2 引入软交换新业务 |
3.2.3 促进网络融合 |
3.2.4 降低成本 |
3.2.5 通信网络宽带化、多媒体化 |
3.3 电力软交换体系结构 |
3.3.1 系统架构 |
3.3.2 电力软交换业务网络体系 |
3.4 技术方案比较 |
3.5 调度软交换建设 |
3.5.1 调度交换系统规划 |
3.5.2 规划目标 |
3.5.3 规划方案 |
3.5.4 调度交换系统重要录音业务功能实现 |
3.6 行政软交换建设 |
3.6.1 行政软交换系统规划目标 |
3.6.2 行政软交换系统规划原则 |
3.7 鄂尔多斯电业局软交换系统建设目标 |
3.7.1 业务层面 |
3.7.2 网络层面 |
3.7.3 管理层面 |
3.7.4 网络融合层面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调度软交换技术方案 |
4.2 行政软交换设计方案 |
4.2.1 行政软交换规划方案 |
4.2.2 VoIP呼叫拨号方案设计 |
4.2.3 PSTN呼叫拨号方案设计 |
4.2.4 话务路由设计 |
4.2.5 网络带宽需求测试 |
4.2.6 计费方案设计 |
4.2.7 网管方案设计 |
4.2.8 同步方式设计 |
4.2.9 设备运行环境要求 |
第五章 预期成果分析 |
5.1 总体成果 |
5.2 经济评价内容 |
5.3 企业间接效益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LTE-A空口监测分析仪:用户识别与路线规划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关键技术研究 |
2.1 LTE-A网络概述 |
2.1.1 LTE-A网络架构 |
2.1.2 LTE-A信道介绍 |
2.2 空口概述 |
2.2.1 Uu接口协议栈 |
2.2.2 RRC协议介绍 |
2.2.3 Uu接口关键消息流程 |
2.3 LTE-A空口监测分析仪 |
2.4 基站定位技术 |
2.5 用户出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LTE-A用户识别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系统性能分析 |
3.1.2 系统功能需求 |
3.2 系统架构 |
3.3 用户识别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用户识别与路径规划的设计实现 |
4.1 协议解码模块的设计 |
4.1.1 Uu接口解码方案设计 |
4.1.2 简单解码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3 详细解码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4 CDR合成模块设计 |
4.2 数据预处理模块设计 |
4.2.1 数据存储与经纬度匹配 |
4.2.2 重复数据检测 |
4.2.3 乒乓效应数据检测 |
4.2.4 漂移数据检测 |
4.3 用户识别模块设计 |
4.3.1 时空聚类出行识别算法 |
4.3.2 用户出行特征 |
4.3.3 用户兴趣点识别 |
4.3.4 扩展样本 |
4.4 路径规划模块设计 |
4.4.1 交通流量预测 |
4.4.2 道路状况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模块验证 |
5.1 解码结果的验证分析 |
5.2 用户识别分析 |
5.2.1 用户出行特征 |
5.2.2 用户兴趣点 |
5.3 路线规划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7)企业级融合通信信令网关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信令网关概述 |
1.2.1 信令网关简介 |
1.2.2 E1简介 |
1.2.3 SIP简介 |
1.2.4 SS7简介 |
1.3 融合通信信令网关的研究现状 |
1.3.1 信令网关的国际研究现状 |
1.3.2 信令网关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3 企业级融合通信研究现状综述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
1.4.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1.5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企业级信令网关系统规划 |
2.1 总体要求 |
2.2 功能要求 |
2.2.1 业务要求 |
2.2.2 功能要求 |
2.2.3 协议要求 |
2.2.4 容量、性能及可靠性要求 |
2.2.5 安全要求 |
2.2.6 接口要求 |
2.2.7 环境要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级信令网关系统设计 |
3.1 硬件选型 |
3.1.1 CPU芯片 |
3.1.2 Switch芯片 |
3.1.3 E1接口芯片 |
3.2 软件系统选型 |
3.3 总体架构设计 |
3.3.1 硬件体系结构 |
3.3.2 软件体系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级信令网关系统实现 |
4.1 系统硬件设计实现 |
4.1.1 系统布局 |
4.1.2 CPU电路连接设计 |
4.1.3 网络接口电路连接设计 |
4.1.4 E1插座LED显示电路设计 |
4.2 软件平台抽象层设计实现 |
4.2.1 E1接口链路层处理说明 |
4.2.2 E1功能驱动及接口说明 |
4.2.3 MSP功能驱动及接口说明 |
4.2.4 信号处理 |
4.3 软件呼叫控制层、协议层设计实现 |
4.3.1 呼叫拓扑及参数配置 |
4.3.2 呼叫流程 |
4.3.3 呼叫状态分解及状态机设计 |
4.3.4 并发呼叫的实现 |
4.4 媒体断流检测及处理 |
4.4.1 IP侧断流检测 |
4.4.2 TDM端断流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测试结果分析 |
5.1 E1接口测试 |
5.1.1 测试仪链接拓扑 |
5.1.2 接口电平测试 |
5.1.3 脉冲波形测试 |
5.1.4 线路编码、时钟测试 |
5.1.5 抖动测试 |
5.1.6 误码测试 |
5.2 呼叫压力测试 |
5.2.1 E1呼叫并发性能优化方案 |
5.2.2 呼叫环境搭建 |
5.2.3 仿真测试结果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3.1 接入能力 |
5.3.2 媒体能力 |
5.3.3 设备成本 |
5.3.4 体积和环境参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ASON技术的城域光传输网络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城域智能光往络的演进——SPTN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ASON技术概述及应用分析 |
2.1 ASON的体系结构 |
2.1.2 传送平面 |
2.1.3 管理平面 |
2.2 ASON的相关接口及协议 |
2.2.1 ASON的接口类型 |
2.2.2 ASON的相关协议 |
2.3 ASON的连接类型 |
2.4 ASON的业务等级划分 |
2.5 ASON的技术特点及主要优势 |
2.6 ASON在城域光传输网中的应用分析 |
2.7 智能光网络发展新方向SPTN的技术特点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智能光网络技术的城域光传输网络总体架构设计 |
3.1 基于ASON的城域光传输网络总体架构设计 |
3.1.1 ASON网络结构的确定和节点的选取 |
3.1.2 ASON与传统SDH层对接方案 |
3.2 基于SDN框架的SPTN网络的总体架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州移动城域智能光传输网规划 |
4.1 网络建设背景 |
4.2 福州移动城域光传输网现状 |
4.2.1 传输线路发展现状 |
4.2.2 传输设备组网现状 |
4.2.3 城域传输网现状分析 |
4.3 业务需求预测及分析 |
4.4 网络建设目标及建设原则 |
4.5 规划期内ASON建设方案 |
4.5.1 建设思路 |
4.5.2 传送平面方案 |
4.5.3 控制平面方案 |
4.5.4 管理平面方案 |
4.5.5 网络保护恢复方案 |
4.5.6 时钟同步方案 |
4.5.7 公务系统 |
4.5.8 设备选型 |
4.5.9 投资估算 |
4.6 下一代城域智能光网络SPTN的规划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性能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控制平面测试 |
5.2.1 软件运行状态测试 |
5.2.2 拓扑自动发现与更新功能测试 |
5.2.3 邻居自动发现功能 |
5.2.4 软永久连接(SPC)测试 |
5.2.5 通道路由计算功能测试 |
5.3 各等级业务保护恢复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星地混合网信令协议的扩展及其原型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星地混合网络概述 |
1.1.1 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 |
1.1.2 星地混合网络 |
1.2 星地混合网络信令系统研究状况 |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星地混合网络及其信令协议基础 |
2.1 星地混合网络及卫星交换节点 |
2.1.1 星地混合网络架构 |
2.1.2 卫星交换节点及优势 |
2.2 星地混合网络信令协议及比较 |
2.2.1 星地混合网络信令系统的功能 |
2.2.2 星地混合网络的信令协议 |
2.2.3 RSVP-TE和CR-LDP信令协议的比较 |
2.3 基于GMPLS的RSVP-TE协议简介 |
2.3.1 基于GMPLS的RSVP-TE协议发展历程 |
2.3.2 RSVP-TE协议 |
2.3.3 基于GMPLS的RSVP-TE协议 |
2.4 GMPLS网络中的LSPs |
2.4.1 LSP概述 |
2.4.2 LSP分层与嵌套 |
2.5 RSVP-TE用于卫星网的适应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星地混合网络的信令扩展及其处理方案 |
3.1 星上信令处理方案 |
3.2 星地混合网络中LER和LSR的功能结构 |
3.2.1 LSR的功能结构 |
3.2.2 LER的功能结构 |
3.3 RSVP-TE的功能增强 |
3.3.1 多粒度分层标签请求对象结构设计 |
3.3.2 多粒度分层标签对象结构设计 |
3.3.3 各级标签组成结构 |
3.3.4 精简RSVP-TE消息中的对象 |
3.4 多粒度LSPs并行建立流程 |
3.5 LSPs建立时间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SVP-TE信令的原型实现 |
4.1 RSVP-TE协议的原型系统功能 |
4.2 信令系统的框架结构 |
4.3 RSVP-TE模块及其功能 |
4.4 信令消息及其处理 |
4.4.1 信令消息结构 |
4.4.2 消息及其定义格式 |
4.4.3 信令消息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型实现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
5.1 测试目的 |
5.2 测试配置 |
5.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现代通信网中七号信令的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信令 |
1.1 信令的定义 |
1.2 信令的分类 |
1.3 信令方式 |
1.3.1 信令的结构形式 |
1.3.2 信令的传送方式 |
1.3.3 信令的控制方式 |
2 No.7信令 |
2.1 No.7信令系统概述 |
2.1.1 No.7信令系统的特点 |
2.1.2 No.7信令系统的功能结构 |
2.2 信令单元格式 |
2.2.1 No.7信令单元格式 |
2.2.2 No.7信令单元的分类 |
3 结论 |
四、新一代通信网的信令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熵随机的网络流媒体动态隐密通信研究[D]. 彭景惠.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2]基础电信业技术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协同演化研究[D]. 林叙辰.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3]面向广域电力光网络业务的信令优化研究[D]. 林声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4]基于IMS架构多协议信令网关研究与实现[D]. 马献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
- [5]鄂尔多斯电业局电力通信软交换的规划与设计[D]. 武瑞琼. 内蒙古大学, 2018(02)
- [6]LTE-A空口监测分析仪:用户识别与路线规划的研究与开发[D]. 侯旭鹏.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 [7]企业级融合通信信令网关研究与实现[D]. 陈荣观. 福州大学, 2017(05)
- [8]基于ASON技术的城域光传输网络设计[D]. 谢晖. 福州大学, 2016(05)
- [9]星地混合网信令协议的扩展及其原型实现研究[D]. 马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6(03)
- [10]现代通信网中七号信令的简述[J]. 汪小琦. 科技风, 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