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支模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论文_蔡拥军

蔡拥军

(铁法煤业集团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辽宁调兵山112700)

摘要:近年来,由于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跨度大、荷载大、高度大的高支模结构,高支模结构施工难度较高,安全隐患较大,高支模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必定会带来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鉴于此,作为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对高支模的施工进行研究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可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避免或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高支模;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前言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支模工程。高支模工程具有高危性、复杂性、多样性及事故突发性等特点。高支模工程施工可分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和拆除阶段。本文结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主要叙述高支模施工阶段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高支模搭设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1立杆基础

1.1.1主要质量通病

(1)当模板支架立柱支撑在基土上时

a.基土没要分层夯实或基土达不到专项施工方案设计承载力要求;

b.立柱底末铺设垫木和垫板,或垫木、垫板支承面积不够;

c.无排水设施。

(2)当模板支架立柱支撑在楼板上时,上层支架立柱与下层支架立柱没对准,立柱底末铺设垫板。

1.1.2预防措施

(1)当模板支架立柱支撑在基土上时

a.基土应分层夯实,基土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力要求时,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再支模,或者采取打桩等措施防止支架柱下沉。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

b.每根立杆底座下应放置垫木、底座或钢垫板。

垫木一般采用东北红松或东北落叶松。垫木规格:宽度≥250mm,厚度≥50mm,长度宜大于两跨立柱间距。

底座或钢垫板应置于垫木上,立杆应放入配套成型的底座中或立杆下放钢垫板。钢垫板规格≥80mm×80mm×8mm。

c.应设置排水措施。以防雨水或混凝土养护用时浸泡地基土,导致地基土下沉。

(2)当模板支架立柱支撑在楼板上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施工荷载的承载能力,否则应加设支撑支架;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应在立柱底铺设垫板,可不加垫木。

1.2立杆搭设

1.2.1主要质量通病

(1)立杆间距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立杆搭设平面不成直线;

(2)立杆不着地,搭在水平钢管上;

(3)立柱接长采用搭接;

(4)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位置不符合要求;

(5)大梁下立杆与楼板下立杆搭设不成模数,造成梁板水平杆无法拉通;

(6)立杆不垂直。

1.2.2预防措施

(1)支撑架搭设前做好技术交底,立杆搭设应弹控制线,先立大梁下立杆,后立楼板下立杆。立杆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梁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50mm,板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100mm。

(2)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于水平拉杆上。

(3)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避免偏心受力。

(4)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见图1立杆接头布置图。

图1立杆接头布置图

(5)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沿梁纵向同一跨间,所有梁、板下立杆沿梁纵向间距保持相等,保证梁、板下所有水平杆能直线拉通。

(6)除设计图另有规定者外,所有立杆应保证垂直。一般情况立杆高度在20m以内垂直度控制在30mm 以内为宜;高度大于20m时垂直度控制在50mm以内为宜。

1.3水平杆

1.3.1主要质量通病

(1)支撑点至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距离大于500mm;

(2)支撑架搭设高度大于8m,最顶步距水平杆未加密;

(3)水平杆缺失,纵横水平杆之间距离过大;

(4)大梁下的水平杆与楼板下的水平杆未拉通;

(5)水平杆步距大于方案设计中的步距;

(6)扣件拧紧力矩不足;

(7)水平杆两端未与周边墙或结构柱顶紧;

(8)扫地杆距地面距离大于200mm,纵横扫地杆的位置不正确;

(9)水平杆接头采用搭接,接头位置不正确。

1.3.2预防措施

(1)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不应超过0.5m。

(2)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

(3)立杆沿竖向每一步距处应于纵、横设置双向水平杆,水平杆与立杆交叉处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牢,上扣件紧贴下扣件,水平杆纵上横下。纵横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之间的距离≤150mm。

(4)立杆搭设应弹控制线,并严格按立杆的位置施工。

(5)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水平杆间距进行搭设,水平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50mm。

(6)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7)水平杆两端应与周边墙或结构柱顶紧。一端可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直接顶紧,另一端搭接顶紧。当无处顶紧时,应在水平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高于梁底部且位于板底的水平杆应与梁侧模顶紧。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8m,且不应少于两个扣件连接,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不应小于100mm。

(8)立杆纵向和横向宜设置扫地杆,纵向扫地杆距立杆底部不宜大于200mm,横向扫地杆宜设置在纵向扫地杆下方。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两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见图2纵、横向扫地杆构造。

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

图2纵、横向扫地杆构造

(9)纵、横向水平拉杆需接长时,应采用对接连接,两根相邻纵、横接头位置不宜设在同跨或同步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不应大于跨度的1/3 。见图3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图3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1.4顶托设置

1.4.1主要质量通病

(1)U型支托不符合规范要求;

(2)支托螺杆伸出钢管顶部过长;

(3)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空隙。

1.4.2预防措施

(1)可调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

(2)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插入钢管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空隙,必须楔紧。

1.5剪刀撑搭设

1.5.1主要质量通病

(1)剪刀撑夹角过大或过小;

(2)剪刀撑宽度不准确;

(3)水平剪刀撑布置不合理;

(4)支撑架外侧周圈没有设置剪刀撑;竖向剪刀撑不连续,上下末顶紧;

(5)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不随立杆上升而同时搭设;

(6)剪刀撑钢管未能有效与杆件连接,大部分仅三点连接即2个端头及中间;

(7)剪刀撑杆件的连接接头不合理,搭接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水平杆端部未与四周建筑物顶紧。

1.5.2预防措施

(1)竖向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45°~60°;水平剪刀撑与支架水平杆夹角为45°~60°。

(2)剪刀撑的每个剪刀宽度4~6m且≥4跨立杆间距。

(3)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梁底水平杆)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此外,当层高在8~12m时中间至少加设一道;当层高在12m以上时,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中间水平剪刀撑尽量布置在周围建筑有结构层处,如梁、板等处,紧挨水平杆上面。水平剪刀撑布置宜从高支模区域平面图四角、边部向内部棋盘式分布,立杆、水平杆、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应形成格构体系 。

(4)在高支模区外周须布置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在中间纵、横向竖向剪刀撑应尽量布置在有结构柱间和梁底,须设置由下而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竖向剪刀撑应上下顶紧(顶天立地)。

(5)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随着立杆上升而同时搭设,避免立杆搭设完毕,在搭设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而引起的施工困难。

(6)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

水平剪刀撑遇水平杆必须扣紧,尽量能与立杆扣紧,与周边建筑物顶紧。水平剪刀撑应在扫地杆处靠近主节点处扣紧。

竖向剪刀撑遇立杆必须扣紧,与水平杆尽可能扣紧。竖向剪刀撑应在扫地杆处靠近主节点扣紧,在最上处靠近主节点,并与杆件扣紧。

(7)剪刀撑杆件的连接应采用搭接接头,搭接长度不得小于800mm,并应用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8)水平杆端部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当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连续式剪刀撑。

2结语

上述主要介绍的是高支模施工过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但是,作为高支模施工,施工前应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经过专家论证。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的施工过程监控, 边施工边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施工完成后,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监测工作。总之,只要严格把好每一关,就一定会避免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S]

论文作者:蔡拥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浅谈高支模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论文_蔡拥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