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论文_李赞

浅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论文_李赞

身份证号码:34222219911002XXXX 安徽宿州 235200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扩大,市政工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市政给排水工程,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对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文章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的具体含义及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重要意义,然后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实践运用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重要性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雨水构建系统,在遇到下雨天气时可以实现自动净水、渗水、蓄水以及吸水过程,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将储存的水资源释放出来供人们日常的生产以及生活使用,一方面可以使水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获得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改善排水设置存在的一些不足,缓解恶劣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影响。

1.海绵城市理念的具体含义

海绵城市就是从吸水能力方面来比喻城市如同海绵一般发挥吸水作用,应用在城市建设的工作中,也就是将城市根据要求划分为不同的地块,利用吸水功能好的材料当作海绵体,集中应用在人群较多和地域利用功能较强的主要生活区与休闲区,充分发挥蓄水的能力,将降雨后出现的大量雨水进行吸收,预防其汇集而成大径流。在这些雨水被海绵体吸收以后,城市从整体上的积水量就会大大减少,另外吸收的雨水还可以再次利用发挥其他的作用,实现了有效排水和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双重目的。海绵城市理念实际上就是实现对雨水渗透、滞留、净化、使用等功能的调配利用,发挥了控制径流、预防洪涝、资源化利用雨水的效果。在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重要意义

2.1完善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基础设施

海绵城市理念是将自然状态与人工建设相结合的一种综合型发展理念,也是一种新型的建设方式。当前的海绵城市建设更多的是依据当地城市的性质来开展的,这种做法是对当地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依赖,也是城市建设的一种有效的延伸,既能使城市向前发展,也能保证城市发展的稳定性。在市政给排水系统之渗入海绵城市理念,能够是城市的给排水系统更加的完善,对地下管网发挥其功效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2提高城市在极端天气中的抵抗能力

我国城市的天气情况比较复杂,差异性较大。在面对极端天气,如暴雨、洪流等的时候,海绵城市理念的排水系统可能利用海绵体的具体功能将多余的雨水或吸收、或排放、或储蓄,减少城市中洪涝灾害,从整体上提升了城市的抵抗能力。

2.3优化城市环境,减少水资源的污染情况

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面临非常严重的污染情况,而现有的给排水系统对污水的处理有很少,所以当前的给排水工程还不是特别地完善。在给排水工程中加入海绵城市理念,能够完善给排水系统,改善当前城市的水体环境,降低一定的水污染,对城市的生态平衡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4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解决水资源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管理者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的雨水利用率都很低,那是因为人们并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一水资源,海绵城市的建立能够将水资源长期的滞留在城市内,城市的储水能力有所增加,如果再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这些水资源进行处理,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非常大的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实践运用

3.1 下沉式绿化带

根据地区的市政道路设计情况,布置属于海绵城市的各项措施,海绵城市除了对于道路的传统施工,还包括对绿化带、人行道等方面的设计。在绿化带设计过程中,沿道路两侧进行设置下沉式绿化带,通过天然的绿地渗透能力,形成一定的洼地状态,能够有效的达到对雨水的储蓄。在下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增加雨水的渗透量,降低路面的积水流量,并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通过雨水的渗透达到城市地下水的补充,促进雨水循环,更好的维护城市水系统的建设。下沉式绿化带在现代化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滞留雨水、补充地下水,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2机动车道的设计

传统的机动车道设计,采用较多的为非透水性路面,在雨雪天气严重的造成路面积水的产生,对于地下水的补给和出行安全带来一定困扰。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采用透水砖铺装路面,提高路面积水的渗透效果,避免雨水长时间浸泡对路基造成的破坏。另外,面层下面的基层和底层可以采用非透水性材料,在结构中设置排水盲沟,对雨水进行有效处理,排到雨水井或者绿化带。

3.3种植设计

进行市政道路设计中绿化部分的设计,选择合理的种植设计方案,可以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①进行种植设计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周围情况,全面考虑绿化种植区域的观赏效果和社会效益,满足在不同时间内,种植区域的观赏性,促进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协调。满足城市化建设的整体需求,实现绿地部分的生态建设,同时满足雨水设施的建设需求;②植物的选择和布置应该满足绿地雨水设施的建立,结合当前内部环境进行合理的分配,促进雨水控制系统的功能发挥;③正确处理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和机构特点,提升植物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相互之间的不利影响。

3.4铺装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比较常用的铺装材料为透水铺装,面层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碎石铺装等。前面的两种铺装方式主要适用于人行道的铺装或者车流量下、荷载小的道路铺装。在实际的市政道路施工中通常用于人行道以及小区道路等。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常用于机动车道,能够有效的提升道路的荷载能力。在铺装的施工中,常用的主要材料为透水混凝土,这种材料质量轻、内部结构多孔,具有较好的渗透效果,主要由水泥、添加剂、骨料、水等材料配比混合而成。除了透水混凝土,其它的几种铺装材料,也都具有较好的环保作用,属于全透气类型的铺装材料,对于生态环境建设和路面积水的渗透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透水沥青混凝土是半透水的路面,结构形式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相同,具有较好的渗透效果,降低了在行车过程中出现的打滑等问题,大大的提高了行车安全指数。

4.结语

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型的理念,将这种理念用于城市的给排水工程之中,能够有助于给排水工程发挥其效果,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要不断的深入理解这一理念,并结合市政工程的实际情况,活用这一理念,为城市的建设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朱永海.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7(9):272.

[2]杨杰,李倩.论“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3):121.

[3]鞠茂森.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5,15(3):7-10.

论文作者:李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浅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论文_李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