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香港银行主体业务的变迁看国内银行业发展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葛海玲[1](2017)在《在岸金融市场与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影响的跨学科研究》文中指出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研究对我国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理论具有理论意义,对加快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较为全面详细地分析了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全面对比了美元、日元等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以及香港、新加坡等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区别和关联,指出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立与发展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国际货币理论、人民币国际化理论、文化软实力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重点聚焦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建立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境内金融市场的影响;(2)国内金融市场与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关系;(3)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影响;(4)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存在的预期风险与预防思路。本研究分别构建以下四个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1)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国内金融货币政策的影响与互动关系模型;(2)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国内在岸市场汇率联动机制的相互影响模型;(3)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汇率决定因素模型;(4)文化软实力变量对伦敦人民币债券交易的影响模型。针对上述4个模型,本研究采用以下数据开展研究:(1)伦敦人民币存款月度数据(HRD)来代表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规模;同时,选取同期我国M2月度数据代表我国的货币市场规模,考察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2)选取境内人民币汇率(CNY)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境外汇率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的定盘价(CNH)和每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收盘价表示境外人民币NDF市场的交易数据,考察伦敦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汇率联动机制及影响;(3)对于伦敦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选取央行中间价、CNY NDF价格、银行间离岸人民币拆借利率、美元指数四个因子分别代表不同的指标;选取离岸人民币掉期点(CNH swap point),银行间拆借利率、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CNY spot)、及CNY NDF作为四个最重要的因子,分析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4)文化软实力变量分别选取5个一级指标,包括国际文化贸易与服务力、国际旅游竞争力、国际教育能力、文化影响力、汉语言文化传播力,以及20个二级指标的数据,同时选取2005-2015年间伦敦证交所人民币债券交易数据,考察文化软实力竞争力是否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实际影响。模型检验运用eviews软件,进行自回归模型(var)分析,同时运用了adf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johensen协整检验、脉冲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变量和模型是否符合经济学意义进行考量。本研究发现:(1)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境内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影响,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能够对我国货币供给产生反向影响,进而影响在岸人民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不利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精准实施。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处于发展初期,规模相比于其它人民币离岸市场小很多,其对我国境内货币供给的影响程度很小,对内地金融市场的冲击力也可给予有把握的控制。但随着我国人民币朝着国际化方向的发展,资本账户逐渐放开,海外人民币业务及离岸金融市场必将迅猛发展,规模大幅度增加,扩大了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市场维度,使离岸人民币流量的监测变得更加困难,其对境内货币政策的影响途径也会日益复杂,风险也逐渐增强。(2)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复杂的联动关系,对国内货币政策而言,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处于初级阶段,规模较小,对我国境内人民币供给影响很小。而国内人民币供给量能够对人民币离岸市场产生较弱的反向冲击。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即期汇率价格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即期汇率价格存在双向影响,远期汇率能够引导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的走势,离岸即期汇率与在岸即期汇率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呈波动状态,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即期汇率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同时在岸金融市场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重要决定作用,在岸金融市场的政策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在岸金融市场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价格有决定作用,在岸金融市场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功能补足作用。(3)文化软实力因素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具体反映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各项指标对中国公司债券在伦敦交易所的成交额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文化软实力总体影响的回归系数显着为正向,10个指标均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显着正向影响(r20.22),其中,国家形象指数、来华留学生总数、全球孔子学院数等文化软实力因素影响更为明显(r20.27)。(4)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面临各种潜在风险,包括政策错配风险、市场预期风险、离岸与在岸人民币价格体系差异引发的投机套利风险、人民币短期跨境流动风险、法律制度不完善风险、跨境人民币资金池净流出风险、离岸人民币金融体系不完善的风险,以及英国经济不稳定等风险。本研究取得的理论创新和贡献在于,在国内离岸金融研究领域开创性地提出了二个重要论点:第一,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并用实证模型数据分析揭示了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之间的联动和双向影响关系;第二,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采用实证模型验证了文化软环境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影响,从而提出二者应当同步建设的思路。本研究的实践层面贡献在于,指出了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和问题,将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相结合,提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措施、风险防范措施、相关法律法规、文化软实力提升策略等。为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对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由于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的时间相对较短,缺乏完整的市场公开数据和资料,相关数据研究的样本区间有限,难以准确计量实证分析。今后的研究可对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跨境套利、境内在岸市场和境外离岸市场的交互影响等问题深入探讨。对文化软实力的影响程度的探讨可选取更多的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指标。
刘先[2](2016)在《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风险控制 ——基于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比较的视角》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金融行业有效的配置了稀缺的资源,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血液的功能越来越重要。而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基础,却又是最重要的商业银行体系的核心地位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体系理应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一类特殊的企业,自从其诞生以来就伴随着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自成立后就每时每刻离不开发现风险,经营风险,规避风险,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及商业银行本身就在不断的寻求改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求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本文系统分析和比较了内地商业银行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系统,其中主要涉及到中国内地的商业银行与香港地区商业银行的风险形成机理的比较与分析;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体系框架、法制环境、外部监管体制及内部控制体制等方面的比较与分析;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度量的比较研究等。试图将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先进理论运用到内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领域,重点通过向量自回归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经济周期波动对两地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以及探索两地所表现出来的对风险的不同应对状况和两地之间风险控制框架异同,找出其中的特殊性和关联性。本文就中国内地商业银行及香港地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改良,从内部预防与操作体系及外部环境两方面提出若干设想。对于商业银行发达国家(地区)的风险管理经验进行批判的吸收,结合我国内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有我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建立起良好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模型,完善我国内地商业银行目前的信用评级制度,为风险管理提供客观公正的企业信用资料;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外部环境,完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数据库,建立起我国内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以数据库为基础检验风险管理模型的有效性;加快我国内地内地金融业的市场化的进程,加速金融法律相关研究;重视社会及商业银行内部的信用文化建立,重视内地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制度创新。
黄国妍[3](2014)在《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利率市场化、银行业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金融改革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导致的金融脱媒以及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迫使商业银行从依赖贷款规模扩张,赚取利差收入的粗放扩张型逐步向业务多元化一服务功能多元化一收入多元化的模式转变。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多元化经营探索,在产品服务上不断超越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界限,不同业务的收入流形成多元化的收入组合,银行收入结构逐步向多元化转变。而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金融危机前国际银行业银行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和收入流,非利息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形成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但国际银行业大量从事投行和交易业务,银行功能异化,系统性风险增加,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反思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风险的关系,并进行了重大监管改革。因此,在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背景下,研究中国银行业的收入结构变迁,探讨收入结构变化与银行绩效和风险的关系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收入,分散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也就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绩效和风险的相关理论及文献作系统梳理,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最新的文献的梳理和借鉴,以把握理论前沿和研究趋势。深化和丰富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绩效和风险的相关理论体系。其次,考察欧美等主要国家和国际主要大银行的收入结构变迁,以及非利息收入发展对银行绩效和风险的影响。为中国银行业提供经验和借鉴。在对美、德、英、日、瑞士等五个典型国家的考察中,发现各国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及影响存在显着的国别差异,对于非利息业务是否改善银行绩效和分散风险也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但研究中发现共性的特点,如样本国的利息收入都不断下降,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是重要而稳定的非利息收入来源,交易收入波动较大,非利息业务发展体现了规模特征。在对国际典型的10家大银行的考察中,发现大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较高,波动较大;但资本充足率较低,因此银行风险相对较大;大银行的净息差较低;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并不一定改善银行绩效;大银行非利息收入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交易收入是亏损和收入波动的主因;大银行收入结构与其业务模式、经营导向和风险偏好密切相关。第三,全面了解和考察中国经济金融变革的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收入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考察银行绩效和风险管理情况和趋势。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大型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银行控股集团和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二是在在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下,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的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基合作、银保合作业务。目前商业银行的收入依然主要依赖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不高,但非利息收入发展较快。并表现出银行类型和特征的差异。从商业银行的绩效和风险监管指标来看,水平在不断提升。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要注意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第四,本文构建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进而建立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的实证模型,并运用EVIEWS、R软件等分析软件进行实证分析。(1)对商业银行的收入进行波动性分析。发现相比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波动相对更大。(2)基于资产组合理论对收入波动性进行分解。发现2003-2013年间商业银行整体收入波动性下降,主要来源于净利息收入波动率的下降,其次来源于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两者的协方差基本为零(全部样本银行)或为负(大型商业银行),因此银行的收入组合可以分散风险。(3)基于资产组合理论,考察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相关性。计算结果表明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相关系数大多为负,具有分散风险效应。(4)对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相关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全样本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份额对相关系数并没有显着的影响。(5)以国内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3-2013年银行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收入多元化、非利息收入份额与银行绩效和风险之间的关系。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程度与银行绩效和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多元化程度提高有助于银行改善绩效,提高风险调整回报,降低银行破产风险。但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绩效和风险呈负相关关系。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会降低银行绩效水平,降低风险调整资产回报率,增加银行破产风险。这体现了非利息收入的双刃属性。最后,基于对国内外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的全面考察和反思,结合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对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做出了归纳总结。对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顺利转型和非利息业务发展的启示和借鉴主要有:(1)应理性看待收入多元化和非利息收入占比,非利息收入的发展差异与各国金融制度、经济背景、经营模式密切相关,不能单纯以收入多元化程度和非利息收入占比来衡量银行业的发展程度和竞争力;(2)收入多元化的同时应谨慎发展交易类业务;(3)非利息业务创新应以满足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为目的;(4)收入多元化应注重在银行核心功能基础上的延伸和创新;(5)商业银行多元化定位应与其规模相适应;(6)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要与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
杨平[4](2014)在《CEPA架构下港资银行投资及其对内地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放松了对外资银行投资的管制。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订CEPA协议。在政策的扶持下,港资银行加快进入内地投资的步伐。目前港资银行已经成为内地外资银行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内地银行市场中的参与度不断提升,对内地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外资银行投资相关理论,并综述相关的外资银行投资对东道国银行业影响的研究成果。其次,结合CEPA制度背景,从客观基础和现实条件两个方向分析港资银行在内地投资的基础条件,并探究了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实施为港资银行投资内地带来的历史性契机。再次,归纳总结港资银行投资阶段、分析港资银行在内地投资布局特点。然后,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借鉴已有研究的指标选取方法,从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和经营效率四个方面选择反映内地银行业效率的指标,以港资银行投资变量作为自变量,再选取内地银行自身特征和宏观经济因素作为控制变量,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港资银行投资对内地银行效率的影响。最后总结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结论显示,港资银行在内地投资重点分布在内地经济最为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是港资银行营业网点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则是港资银行分行布局最为集中的城市。港资银行在内地投资集中分布于港商投资集中地。港资银行在内地投资,有助于内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资产安全性和整体经营效率的提升,但对其流动性具有显着的负面作用。
苏阳[5](2014)在《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其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在收支结构方面的综合反映,也是决定其盈利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的前提;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体现出组织内部资本积累的成效和水平,较好的盈利能力,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保障银行资产安全,降低流动性风险,进而维持信用体系稳定。实际上,受制于政策、市场、客户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目前该方面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因此,运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盈利模式转型升级的角度探索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为“以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以信贷规模扩张为主要业务形式、以分业监管为主要监管模式”。银行业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尚未建立,但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将“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以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仅意味着银行业市场化机制建设提速,我国商业银行的高利差时代也将终结。同时,以余额宝、活期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也将加快推进金融脱媒化进程,促使商业银行重新审视自身的金融创新能力、调整业务发展战略。此外,我们看到,自2010年12月国际清算银行的巴塞尔金融监管委员会发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III)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为严苛的资本监管约束①,亟需调整战略,应对全新监管要求。金融环境的变化启示我们,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信贷业务主导的盈利模式必须转型。长期以来,宏观层面受到高储蓄和高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中观层面受到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市场结构制约;政策层面受到利率管制及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限制,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盈利模式存在“两个主体”的现状:一是利差收入占主营业务的主体,二是批发业务占利差收入的主体。与此同时,中间业务发展滞后,呈现三方面特点:第一,中间业务品种较少、附加值低、创新力不足;第二,重规模、轻效益、缺乏统一规范,中间业务创收能力低;第三,业务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低,服务手段科技化水平有待提升。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问题的理论框架,构建了用于综合评价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现状进行分析,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特点、成因、转型的障碍及驱动因素等维度展开研究。之后,以美国、德国、瑞士和香港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为研究对象,对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然后,本文以我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代表)2005年-2012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利用Stata11.0作为分析工具,运用面板模型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及因子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来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间存在较为显着的相关性,以“非利息收入占比”作为衡量标准的多元化盈利模式与商业银行综合盈利能力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从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来看,比起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综合盈利能力的正向拉动作用更大,因而今后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在业务战略调整上可向非利息收入业务倾斜;第三,与传统存贷业务相比,开展中间业务为代表的非利息业务对营业利润的提升更为有效,且这种趋势在加剧,这也为我们倡导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由传统信贷业务主导向信贷业务与中间业务协调发展的多元化业务模式转型提供了数据支撑。第四,我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商业银行总资产收益率、税前人均利润、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贷存比、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成本收入比九个方面的指标进行了提取及合成,该合成指标可以测查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资金流动性管理、未来成长能力、资产质量管理、股本扩张能力、成本管理水平、资本获利水平等若干方面的能力,通过运用此指标体系对15家样本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的排名,可以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落后于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此指标体系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跟踪监测自身的综合盈利能力,从而及时调整业务重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在转型过程中,应当重点把握“一个目标,四个维度”。一个目标即:盈利模式由传统信贷增长的粗放型高风险模式向利差模式与中间业务均衡发展的多元化集约型盈利模式转型。而四个维度即:以维持当前净利息水平为基础,以拓展非利息收入为着力点,以增强创新研发水平为驱动,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为保障。以期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战略发展和盈利模式转型提供一定的角度和思路。
苏薪茗[6](2014)在《银行理财业务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已进入全面的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竞争的时代,中国的银行理财业务在过去的10多年间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过程。2013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了10.2万亿元,事实上已成为资产管理行业中规模最大、与广大居民与企业关系最为密切的金融产品。然而,银行理财产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它的创新性和对传统业务的冲击,从它诞生到今天,一直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和各种非议,不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均把银行理财业务看成是中国“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索罗斯甚至认为它是下一次中国金融危机的来源。因此,准确认识银行理财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回顾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研究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原因,正视银行理财业务现有问题,对现有的产品形态、业务运作模式与盈利方式进行深入的解析,进行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的国际比较,探讨如何化解银行理财业务现有的风险与问题,积极促进银行理财业务的合理转型,对于搭建从“间接融资”走向“直接融资”的桥梁,发展更为均衡发展的金融体系,推进未来的金融体系改革和实现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目标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银行理财业务的理论基础时发现,传统的资产组合理论与资产定价理论、金融中介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目前中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原因与现状,而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委托理财理论、博弈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融创新与监管套利理论则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中,有着不尽相同的发展特征和驱动因素:既有收入不断增长、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带来的基础性需求,又有金融抑制下银行试图通过理财产品绕过监管考核指标的微观动机;既有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不健全情况下的发展机遇,又有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扭曲市场导致的发展方向偏离。在多种因素不断变化,互相作用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才从最初的结构性存款逐渐走向了“资金池-资产池”运作模式。通过对“资金池—资产池”运作模式的分析,发现银行理财产品的出现改变了间接融资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模式,但保留了与间接融资相同的通过信用利差和期限错配利差获得盈利的特征。对银行理财产品“庞氏骗局”和“影子银行”方面的批判,均未抓住问题的本质。进一步通过模型分析,发现银行开展“资金池-资产池”的方式运作理财,其利差始终是正的,并不满足“庞氏条件”,对于募集资金的使用,也并非所谓借新还旧,其背后有充足的资产作为支撑,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绝非“庞氏骗局”。而从一开始,银行理财产品延续了商业银行一贯审慎的风险偏好,信用风险审查严格,流动性控制也有多重手段,理财资金的投向也有相应的限制,整体风险水平较低,与缺少监管的、高杠杆的“影子银行”从本质和特征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反的,银行理财产品由于承担了过多的银行自营的相关任务,代客理财和银行自营的界限始终模糊,银行理财逐渐成为了“银行的影子”。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外的银行在开展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时,是以“客户为中心”,依靠提供全面的财富管理服务来获取客户长期的信任,在此基础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相比之下,我国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出“以产品为中心”的特征。由于资产管理业务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银行过度强调资产管理端的发展,而忽略了客户关系的维护与保持,并逐步出现了“刚性兑付”的困局和同质化竞争加剧的现状,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发展呈现出相互脱节的局面。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着一些风险,银行理财顾问服务也面临诸多问题,但银行理财产品总体风险可控,银行理财顾问服务也有明显的进展。银行理财业务在国内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和作用,规范银行理财业务的关键不在于消灭此类业务,而在于引导银行理财业务合理转型。而合理转型不仅需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调整监管指标,打击监管套利等外部监管和市场环境的改进,而且需要确立理财业务转型的“栅栏原则”,进行理财业务运营主体的事业部建设,实现产品形态从“资金池—资产池”模式的业务运作模式向规范的资产管理转型,实现银行理财顾问服务从简单的代销金融产品到全面财富管理的转型。通过分析银行理财业务与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改革的关系,本文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中将呈现出国际化、城镇化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征。与实体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改革提出许多重要的目标,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银行理财业务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增长,并对发展直接融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银行已从过去简单的信用综合发展成为综合的金融中介。在新的形势下,银行理财业务既面临挑战,更面临机遇。既要看到风险的存在,同时也要看到通过转型,解决“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等问题,真正实现产品的透明和规范,建立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财富管理体系,银行理财业务将成为搭建从“间接融资”走向“直接融资”的重要桥梁。
李攀[7](2013)在《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保险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迅速发展,已成为保险业重要的业务渠道之一。目前学术界关于银行保险的研究主要是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入手对银行保险做出解释,不过这些研究彼此之间不存在逻辑联系,并没有对银行保险进行全面的研究,只是专注于银行保险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同时对于银行保险的定义,学术界分别尝试从产品角度、渠道角度以及销售模式角度等不同方面进行,但都没有对银行保险有一个统一答案。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尝试建立一个分析框架,从银行保险的基础性研究入手,探讨银行保险发展的经济内涵以及发展规律,进而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引用制度的概念,把银行保险作为一种制度,作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按照这种思路,本文将银行保险理解为一系列的经济秩序或制度安排的组合;同时,通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把银行保险作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来研究,研究银行保险从其产生到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这样就能获得一个相对完整的银行保险制度范畴。本文把银行保险定义为银行业与保险业制度创新而产生的一系列金融制度安排。这一系列制度安排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银行保险制度在动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区别就是其组织模式表现出来的明显阶段性。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以及资产专用性相关理论来分析银行保险的组织模式,不同的组织模式基本能反映出银行保险的整体发展阶段。本文将效率水平作为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的重要指标,效率水平的变化决定着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通过以上分析,把握住银行保险制度内涵及组织模式选择的本质后,对银行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进行分析比较,并根据我国银行保险所处的金融环境以及监管环境现状对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思路为:第一章“导论”部分是全文的逻辑基础与研究起点,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逻辑框架等,在全文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二章“银行保险的涵义”,在总结比较银行保险传统定义的基础上,对银行保险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对新定义的银行保险进行了全新诠释,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银行保险的制度变迁”,通过引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银行保险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第四章“银行保险组织模式比较”与第五章“银行保险的组织模式选择”,分析了银行保险不同发展阶段的组织模式的显性特征,并通过运用规模效率及资产专用性理论分析阐述了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为我国银行保险组织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六章“银行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通过对西方发达国银行保险发展经验的介绍,总结了各国银行保险成功经验,并为下文我国银行保险的选择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七章“我国银行保险的制度变迁”,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研究了银行保险的发展,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银行保险产品体系以及销售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第八章“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选择”及第九章“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提出我国银行保险制度发展阶段以及组织模式的选择,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银行保险产品战略以及销售模式。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把银行保险重新定义为“一种金融创新制度”,通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对银行保险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诠释;通过构建DEA效率分析模型来分析测度银行保险组织模式的规模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从事银行保险业务的效率进行分析,并指出我国银行保险现阶段组织模式选择:将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以及资产专用性运用于银行保险组织模式体系的选择,通过对各模式体系的效率分析揭示了我国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的方向。
李果[8](2012)在《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 ——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制度变迁视角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行业结构及其导致的银行行为变化对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影响一直是人们长期关注和探讨的焦点之一,因为任何形式的市场失效或反竞争行为对经济增长、效率和福利都有深远的影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对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开始日益增多。这不仅源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下,各国金融脆弱性问题集中爆发以及破坏力越来越强的金融危机不断侵扰,同时也体现了新时期各国政府金融监管过程中采取相机抉择策略的审慎思考。对于那些正在或刚刚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国家而言,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更为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因为只有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促进银行业的结构性变革,帮助自身实力相对弱小的国内银行业健康成长,并积极借助外资银行和国内民间资本的协助为银行业转型提供更多的资金、技术、经验和信心支持,才能使得国家金融稳定和经营效率提高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并不断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与此同时,在社会大转型的年代,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各个产业各个层面都在经历着急剧变革,作为经济发展核心的银行业也是如此。在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新旧制度的交替过程会如何影响银行业改革进程?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会表现出怎样不同的特点?与一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平稳时期的表现有何差异?不同的制度绩效在不同转型国家会有怎样不同的效果?站在制度变迁视角对银行业结构和金融稳定的动态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析,也许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有趣的结论。这些结论的获取对于指导各国金融业结构性调整、制度建设以及各项维护金融稳定的改革实践无疑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最终选定以“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制度变迁视角的分析”为题,拟以制度变迁为分析背景,探讨制度变迁过程中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动态关系,为转型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业改革和金融稳定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的副标题揭示了研究对象是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主要基于三方面的原因。原因之一是这两类国家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转型国家。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两者的看法是:前者已经成功完成了转型,后者还处于转型过程中。但鉴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制度变迁系背景下的银行业改革实践,而这两者都符合研究的基本条件:它们都经历了或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而且在经济金融改革进程中都有广泛而频繁的制度变革。因此,这些国家成为本文实证研究的极佳样本,其分析结论也能很好地作为理论研究的事实依据。原因之二是这些国家金融业改革成效不一。相比较而言,中东欧国家改革比较成功,其银行业发展已逐步步入良性轨道;而独联体国家改革成效不佳,部分国家还爆发过规模较大的银行业危机。因此,对于这两类国家银行业改革中制度变迁、结构演进与金融稳定关系和影响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从比较分析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主题。原因之三是我国也正处于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的进程中。虽然有着不同的银行业发展历程和制度背景,但我国金融业改革同样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银行业改革的路径选择,制度创新的方式和途径,金融自由化的次序和方式选择等得到的经验和教训都可以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稳定实践的重要参考和借鉴依据,这也是文章最终的研究目的之所在。在主题明确后,文章对具体内容的架构设计如下:首先,是全文的导论部分,主要是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概括其研究目的、篇章结构分布和主要研究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并为接下来可能进行的的研究指明前进的方向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其次,进入到正文部分。第一章是文献综述。这一章主要是对于文章将要分析的几个核心概念包括银行业结构、金融稳定及其制度变迁等进行界定和关系梳理。然后从文章立论的角度,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金融深化、金融抑制与金融结构、制度及其变迁理论以及脆弱性和金融稳定等方面进行理论溯源,为论文研究主题提供必要的理论分析背景知识和研究框架。最后,将在国内外相关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与本文主题研究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并进行评价,找出前人研究的主要脉络和研究框架,为本文接下来的分析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和事实借鉴。第二章是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关系研究。这一章主要是以理论分析为主。文章通过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借助一定的理论模型刻画了银行业改革前期和中后期两者关系的演进路径。其次,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并借助对一定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下不同的分工格局、价格联动、银企关系和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变动来探讨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具体机制。第三部分则从银行业产权结构直接影响或者通过影响市场结构的方式间接影响金融稳定的角度对产权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了剖析。作为文献综述后正式进入论文核心的起始章节,本章主要是为下文的研究起到一个理论积淀的作用。第三章是以实际情况分析的方式具体评估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银行业结构和金融稳定水平。作为背景介绍,文章首先从两类国家银行业改革历程分析入手,概述了各国银行业改革的主要特点,为后文的比较分析提供了相应的事实依据。接着,分别运用结构和非结构方法对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了测算和横向比较,同时也通过对不同产权属性银行资产占比的分析评估了各国的产权结构水平。最后,在总结和借鉴前人对于金融稳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部分核心指标对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金融稳定状况及其变化历程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这一章实际上是为第二章起到事实依托的作用。第四章主要以理论分析的视角来看待制度变迁对于银行业结构和金融稳定的影响问题。文章先从制度变迁对银行业结构的影响入手,分析在制度对于不同银行行为的作用如何间接导致银行业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的变化,即分析制度变迁、银行行为和银行业结构之间的影响关系。接着,通过对具体制度形式包括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开放制度和金融监管制度在内的多种金融制度实施影响银行行为的变化间接作用于金融稳定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此外,制度变迁引起银行业结构变化从而引起金融稳定变动的机制分析也是这一部分分析的内容之一。第五章从对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转型实际情况来分析其银行业改革中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建设成就,并尽可能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总结当中的经验和教训。文章首先从社会建设成就、经济制度改革和金融制度建设等方面对两类国家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提供了一幅相对全景式的制度建设成就版图。其次,通过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及其比较分析,具体阐述了金融开放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建设进程中两类国家的不同态度和具体方式。最后,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俄罗斯金融危机和波兰金融安全网建设进行了分析,具体探讨了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第六章是制度变迁、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模型分析研究。建立在前文理论阐述和实际情况分析大量铺垫的基础上,这一章将通过实证模型构建并进行实证分析的方式,对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提供实证注解或是实证悖论,最后对于两者的一致性或差异性提供解释和分析。主体内容将围绕两部分展开:一是不考虑制度变迁作用下的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实证分析,这也是为了和传统分析结论做比较而特意作的安排。二是考虑制度变迁影响后对银行业结构和金融稳定关系的分析,这也是本文立论的主要目的所在。而且,在制度分析的部分,文章将分基本经济制度、金融业制度和银行业制度三个层次依次展开分析,尽可能全面地把握制度变迁对银行业改革和金融转型的综合影响和作用效果。最后,第七章是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作为全文的结尾,这一章主要起到总括的作用:一方面它将对全文的研究和分析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概括,梳理出全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即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另一方面,也是全文的研究目的之一,即对我国银行业改革提供相应的启示和建议。作为同处于转型进程中的国家而言,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银行业改革中得到的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我们经济体制转型和金融改革都将有着难得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这也正是本文选择研究对象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彭智[9](2012)在《金融结构、金融环境与金融功能互动研究 ——以澳大利亚金融体系的变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再一次让人类意识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让人类不得不重新检讨金融结构、金融环境与金融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以澳大利亚近二百年的金融变迁为例,从历史纵深的角度探讨并检验了金融结构、金融环境与金融功能三者的关系。具体而言,本文回答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在过去二百多年里,澳大利亚的金融体系经历了怎样的结构性变迁;第二、澳大利亚的金融结构为什么呈现这样的变迁过程,不同的环境因素在金融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第三、伴随着金融结构的变迁,澳大利亚的金融功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金融功能的改善与金融结构变迁之间存在怎样的互动关系。为了从多角度、多层次刻画和解释澳大利亚金融体系的变迁过程和内在机制,并且评价其变迁效果,本文采用了以深度描述和分析性叙述等为主的定性研究方法,同时结合了跨国比较和回归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了以下结论:首先,澳大利亚的金融结构变迁在总体上印证了现有理论对金融发展共性规律的认识,但是亦呈现出一些的独特的发展轨迹,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20世纪90年代末,在股票市场和基金管理部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银行相对于股票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重要性没有明显的下降,反而有复归的趋势。二、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规模较小。20世纪80年代之前,企业融资由金融中介的信贷资金主导;90年代之后,则由股权融资主导。三、政府银行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曾经在澳大利亚金融体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后来逐渐淡出并消失;四、澳大利亚长期被四大银行垄断,维持了较高的银行集中度,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其次,澳洲金融变迁的独特规律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以及由此决定的产业结构和企业资金需求特征。澳大利亚四面环水且远离世界主要市场的独特地理位置,对其本国的产业发展形成了一种天然保护,使其可以长期依赖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以农业、采矿业以及旅游业为主的国民经济结构。而这三大产业对自然环境和季节的依赖,又进一步决定它们的资金流动与风险管理具有明显的跨期配置特征,进而对金融中介有更大的依赖。但是导致澳大利亚银行体系复归,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公有银行退出和较高银行集中度的更重要且直接的原因则是澳大利亚政府的干预和管制,以及这背后澳大利亚在开放与保护之间的权衡。澳大利亚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之间实施的经济保护主义政策,不仅限制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规模,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且造就了松懈、死板的工作方式和对技术创新的抵制。这些因素限制了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并且决定了金融中介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比较优势。与经济保护主义一脉相承的严格的银行监管制度则更加直接地抑制了银行业的发展,强化了银行业的寡头垄断格局,并解释了政府银行的退出。总体来说,澳大利亚国内有限的市场和金融资源一方面要求它对海外市场和资本进行开放,另一方面又要求它更加注重保护本国机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和获益能力。澳大利亚在20世纪初以来实施的严格经济保护主义政策和严格的银行监管虽然与20世纪80年代后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看似矛盾,但实质上却统一于对本国发展的利弊权衡。再次,澳大利亚具有明显政府主导特征的金融变迁过程,对金融效率和功能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严格的金融监管不仅抑制了微观金融要素效率的提高,而且迫使金融供给绕过监管要求变通地迎合金融需求,从而造成了金融体系内部效率失衡,最终表现为银行业危机。金融自由化改革以及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之后,金融抑制得到缓解,金融微观、内部和外部整体效率都有所改善。但是以农业金融为例的深入考察表明商业性金融并没有填补所有金融需求缺口,金融排斥的问题仍然存在。从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的互动关系上看,澳大利亚的经验印证了以下两方面结论:一、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两次世纪之交,伴随着银行业的复归,澳大利亚的金融结构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但其功能却迥然不同。二、金融结构的变化并不马上伴随着金融功能的调整,后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澳大利亚1983年放松管制后,金融效率没有马上提高,反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最后,澳大利亚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纠正金融结构失衡,制定合理的金融开放战略,以及推进政策性金融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园[10](2012)在《金融服务者法定义务的立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金融发展的热浪中,我国在金融消费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金融市场的繁荣带动了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的推陈出新,金融消费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金融消费者"作为一类活跃在金融市场的群体已不容忽视,其作为一个概念业已频繁地出现在各类正式和非正式文件当中。西方发达国家对金融消费者群体的关注远早于我国,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成熟的法制体系,即使如此,却仍旧不能阻止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这场金融海啸为世人敲响了警钟,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不足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者的普遍关注。随着逐渐融入全球的金融图景,我国也浮现出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纠纷。金融创新产品的快速更迭,使得相关配套立法的不尽完善日益凸显。实践中,残酷的市场竞争迫使金融服务者为保持自身的发展态势不择手段,这固然加快了金融创新的更迭速度,但也带来了不少安全上的隐患。在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违法行为,金融消费者受制于对金融产品专业性认知的缺乏,他们的预期利益不仅难以得到完全的保证,甚至面临成本无法回收的巨大风险;同时,金融消费者在各种诱人金融产品的推介下,尽管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却仍有可能跟风购买。金融服务者行为的失范和金融消费者的先天劣势加剧了现实损害的发生概率,无疑也抬高了整个社会的系统风险。因此,从我国的金融消费的法律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明确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地位与金融服务者的法定义务,对推动相关法律配套机制的改革,促进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六个部分,笔者首先从我国目前现实中出现的金融服务纠纷入手,并对金融服务者经营行为的立法情况进行了梳理,凸显出我国有关金融消费的立法不足,并以此为几点展开对金融服务法律关系的讨论。通过对金融消费关系理论基础的研究,得出了在现有条件下,金融产品有异于普通产品的特性导致了防范风险的难度加大,也对传统法律制度带来了挑战和影响,在相关经济理论和法律理论的支撑下分析违法行为的产生机理,以及干扰金融消费正常进行的客观因素以及维持金融市场活力的指导原则。在这一指导原则的指引之下,本文尝试通过对发达国家相关制度的了解,提炼出金融服务者需要承担的法定义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现实基础的立法建议。第一章从几个有关金融消费纠纷的案例开始,探讨分析案例的典型性与发生机理。在典型纠纷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法律支撑,并通过对相关立法文件的梳理,得出了我国目前在金融消费问题上明显存在立法不足,并对各类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最后得出应当对愈演愈烈的金融消费纠纷进行立法上的调整,用法律规范金融服务者的市场行为。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对金融消费法律关系的解剖来分析支撑金融服务者法定义务的理论基础。在对金融消费行为和金融产品性质的研究之后,本文得出金融商品不仅具备普通商品的基本属性,还具有信息性(无形性)、专业和复杂性,以及高风险性特征。本文侧重从经济学和法学两方面对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理论进行了研究。信息不对称原理表明金融消费者如果缺乏相关的金融业知识和必要的信息作为指导将极易遭受损失。正因如此,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营,促使金融消费双方之合意是建立在真实信息的了解之上,法律应当对金融消费关系设置相应的行为规范框架,不仅应当对金融服务者销售行为的合规性进行控制和调整,还应当注意在实践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实行适度倾斜的原则来保护进入消费者的利益。第三章至第五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对金融服务者的法定义务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通过对各项义务内涵的解读,比较国际社会中的各个相关立法及制度配置,寻求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并对各类法定义务的界定、适用范围及法律效果等方面做出了整体的构建。具体说来,就是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当对金融服务者的信息披露义务、隐私保密义务和合理劝诱义务通过立法予以规范和细化。上述几个方面都与信息传播的范围和方式具有关联,并且贯穿了消费过程的始末。只有在立法上完善上述卖方义务,才能促使金融服务者恪守商业道德,约束其在保障金融消费者基本权益的前提下合法的追求其经济利润。通过对以上对几大法定义务的研究,本文在第六章提出加强金融服务者义务的立法建议,从立法形式、立法内容以及相关制度的配置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求规范金融服务者的市场行为,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国金融经济的稳健运行。
二、从香港银行主体业务的变迁看国内银行业发展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香港银行主体业务的变迁看国内银行业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在岸金融市场与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影响的跨学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创新 |
1.3 本研究的不足 |
1.4 结构安排 第2章 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2.1 本研究的关键概念 |
2.1.1 离岸金融市场 |
2.1.2 在岸金融市场 |
2.1.3 人民币国际化 |
2.1.4 文化软实力 |
2.2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综述 |
2.2.1 离岸金融市场概述 |
2.2.2 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 |
2.2.3 欧洲日元市场的发展 |
2.3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现状 |
2.3.1 主要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现状 |
2.3.2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的背景 |
2.3.3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优势分析 |
2.3.4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的意义 |
2.4 人民币离岸市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针对离岸市场及离岸金融中心的研究 |
2.4.2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离岸市场的研究 |
2.4.3 针对香港、新加坡、台湾等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研究 |
2.4.4 针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研究 |
2.5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结构与产品构成现状 |
2.5.1 伦敦人民币存款市场 |
2.5.2 伦敦人民币货币交易市场 |
2.5.3 伦敦人民币债券市场 |
2.5.4 伦敦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 |
2.5.5 人民币交易结算系统 |
2.5.6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趋势 |
2.6 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2.6.1 国外文化软实力研究 |
2.6.2 国内文化软实力研究 第3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3.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3.1.2 国际货币理论 |
3.1.3 人民币国际化理论 |
3.1.4 文化软实力理论 |
3.2 研究框架 |
3.3 研究问题 |
3.4 研究假设 |
3.5 研究模型 |
3.5.1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国内金融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关系模型 |
3.5.2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汇率联动机制的相互影响模型 |
3.5.3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汇率因素决定模型 |
3.5.4 影响伦敦证交所中资证券交易规模的文化软实力指标模型 |
3.6 研究方法与数据 |
3.6.1 研究方法 |
3.6.2 实证模型测量方法与数据 第4章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关联影响 |
4.1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1 离岸人民币货币创造机制 |
4.1.2 实证检验分析 |
4.1.3 滞后期确定和VAR模型的建立 |
4.1.4 脉冲检验 |
4.1.5 研究发现 |
4.2 伦敦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利率汇率联动机制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
4.2.1 离岸和在岸市场的汇率形成机制 |
4.2.2 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汇率影响的信息传递机制 |
4.2.3 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汇率/利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
4.3 在岸金融市场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影响 |
4.3.1 国内货币政策对于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影响 |
4.3.2 国内金融市场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价格决定因素 |
4.3.3 国内金融市场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功能补充作用 |
4.4 研究发现 第5章 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影响 |
5.1 文化软实力指标数据分析 |
5.1.1 对外文化贸易与服务 |
5.1.2 国际旅游收支数据分析 |
5.1.3 国际教育数据分析 |
5.1.4 文化影响力数据分析 |
5.1.5 汉语言文化传播力 |
5.2 文化软实力变量对伦敦人民币交易量的影响回归模型 |
5.3 文化软实力对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的促进作用 |
5.3.1 文化软实力对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影响 |
5.3.2 国际话语权软实力对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影响 |
5.3.3 金融软实力对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影响 第6章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预期风险分析 |
6.1 预期风险的产生 |
6.1.1 政策取向原因 |
6.1.2 市场预期原因 |
6.1.3 离岸与在岸价格体系的差异 |
6.2 预期风险的表现 |
6.2.1 投机套利阻碍市场健康发展的风险 |
6.2.2 人民币离岸市场扩张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风险 |
6.2.3 人民币跨境流动的风险 |
6.3 法律风险分析 |
6.3.1 离岸法律问题的特殊性 |
6.3.2 法律监管分析 |
6.4 其他风险 |
6.4.1 跨境人民币资金池净流出的风险 |
6.4.2 离岸人民币金融体系不完善造成的风险 |
6.4.3 离岸银行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风险 |
6.4.4 英国经济环境不稳定的风险 |
6.5 风险防范思路 |
6.5.1 做好离岸人民币的监测和统计,提高风险意识,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
6.5.2 推进利率市场化及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
6.5.3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形成逆周期调节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
6.5.4 推动伦敦离岸市场进一步发展 第7章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
7.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7.1.1 人民币离岸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
7.1.2 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
7.2 促进在岸市场建设 |
7.2.1 促进中国在岸债券市场市场化 |
7.2.2 加速发展中国外汇市场 |
7.2.3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
7.2.4 加快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 |
7.2.5 鼓励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 |
7.3 加强离岸市场自身运行机制的改革 |
7.3.1 完善伦敦离岸市场的回流机制 |
7.3.2 丰富伦敦离岸市场人民币产品的种类 |
7.4 加强金融协调监管 |
7.4.1 加强在岸市场协调监管 |
7.4.2 加强在岸与离岸市场协调监管 |
7.4.3 完善离岸金融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
7.5 促进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 |
7.5.1 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
7.5.2 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途径 |
7.6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 |
7.6.1 加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 |
7.6.2 拓展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形成自我循环机制 |
7.6.3 推进国内金融市场化改革 |
7.6.4 适时适度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 |
7.6.5 构建多市场并存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体系 |
7.7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认同和影响力 |
7.7.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 |
7.7.2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国软实力的吸引力 |
7.7.3 提升我国国民素质,展现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魅力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1.1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国内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
8.1.2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存在复杂的联动关系 |
8.1.3 文化软实力因素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产生影响 |
8.1.4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面临的风险 |
8.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影响测量指标体系 附录B 伦敦证交所人民币债券成交数据(2012-2016)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风险控制 ——基于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商业银行风险研究 |
2.1.2 关于商业银行监管的研究 |
2.1.3 宏观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影响研究 |
2.1.4 银行风险度量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国内银行监管的研究 |
2.2.2 监管体制的研究 |
2.2.3 国内宏观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影响研究 第3章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基本理论 |
3.1 商业银行风险内涵 |
3.1.1 商业银行风险的定义 |
3.1.2 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 |
3.1.3 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3.2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理论 |
3.2.1 资产风险控制理论 |
3.2.2 负债风险控制理论 |
3.2.3 资产负债风险控制理论 |
3.2.4 VaR风险控制理论 |
3.3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3.1 定性分析 |
3.3.2 定量分析 第4章 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形成机理——基于风险博弈模型 |
4.1 商业银行风险博弈模型 |
4.1.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博弈 |
4.1.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博弈 |
4.1.3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博弈 |
4.2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在我国内地及香港的一般表现 |
4.2.1 内地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表现形式 |
4.2.2 香港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表现形式 |
4.3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在我国内地及香港的形成机理 |
4.3.1 内地商业银行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
4.3.2 香港商业银行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第5章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比较分析 |
5.1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框架 |
5.1.1 内地商业银行现行风险控制框架 |
5.1.2 香港商业银行现行风险控制框架 |
5.1.3 两地商业银行风险框架的比较 |
5.2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 |
5.2.1 内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 |
5.2.2 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 |
5.2.3 两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比较 |
5.3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内部环境 |
5.3.1 内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内部环境 |
5.3.2 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内部环境 |
5.3.3 两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内部环境比较 第6章 经济周期波动对两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银行业资产质量和经济周期关系 |
6.1.1 全球主要地区资产质量波动事件回顾 |
6.1.2 我国商业银行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机制的分析 |
6.1.3 宏观经济因素在两地度量体系中的表象 |
6.2 银行信贷风险与经济周期实证模型设计 |
6.2.1 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简介 |
6.2.2 针对内地和香港商业银行构建模型 |
6.3 内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经济周期实证分析 |
6.3.1 内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模型估计 |
6.3.2 香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模型估计 |
6.3.3 内地和香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实证中的差异 |
6.3.4 针对内地和香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建议 第7章 对策与建议 |
7.1 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
7.1.1 资本充足率监管水平对信贷风险的影响 |
7.1.2 资本充足率监管水平对信贷行为的影响 |
7.2 强化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操作体系 |
7.2.1 建立多种资本参与的商业银行产权体系 |
7.2.2 树立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
7.2.3 建立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
7.2.4 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
7.2.5 改革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模式 |
7.3 优化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 |
7.3.1 逆经济周期的监管策略 |
7.3.2 加强商业银行宏观监管 |
7.3.3 建立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协调体系 |
7.3.4 建立完善的信贷数据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国际银行业收入结构变化趋势 |
二、国际银行业收入结构变化对银行业的深远影响 |
三、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新形势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 |
四、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现状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观点 |
三、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业务与收入结构 |
一、商业银行业务 |
二、商业银行收入 |
三、商业银行收入结构 |
第二节 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分析 |
一、银行风险 |
二、系统性银行风险 |
三、个体银行风险 |
四、银行风险度量 |
第三节 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风险理论分析 |
一、多元化的界定与度量 |
二、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收入多元化 |
三、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度量 |
四、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风险理论分析 |
第四节 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风险文献综述 |
一、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
二、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绩效 |
三、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风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第一节 美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一、美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背景分析 |
二、美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及特征 |
三、美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 |
四、美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总结与启示 |
第二节 德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一、德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背景分析 |
二、德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及特征 |
三、德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 |
四、德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总结与启示 |
第三节 其他国家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一、瑞士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二、日本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三、英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第四节 国际主要大银行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一、国际大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截面维度分析 |
二、国际大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时间维度分析 |
三、国际大银行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总结与启示 |
第五节 国际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评析 |
一、各国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分析小结 |
二、国际大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分析小结 |
三、国际银行业稳步推进非利息业务原因 |
四、国际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监管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变迁背景分析 |
一、宏观经济环境 |
二、资本市场发展与“金融脱媒” |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 |
四、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制度改革 |
五、银行业改革开放与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 |
六、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现状分析 |
一、国际银行业多元化经营趋势 |
二、中国银行业多元化经营发展进程 |
三、中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实践及模式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
一、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
二、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变化分析 |
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结构分析 |
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绩效与风险情况分析 |
一、商业银行绩效情况分析 |
二、商业银行风险情况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波动性、相关性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数据说明 |
一、引言 |
二、数据与方法 |
第二节 商业银行收入的波动性分析 |
一、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波动性分析 |
二、非利息收入波动性分析 |
第三节 基于资产组合理论的银行收入波动性分解 |
一、分析方法及建模 |
二、商业银行营业收入方差分解 |
第四节 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相关性分析 |
一、问题提出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
二、截面维度相关性分析 |
三、时间维度相关性分析 |
四、时间维度相关性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数据、变量与模型构建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择 |
三、模型构建 |
第二节 模型估计与检验 |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模型估计与检验 |
第三节 模型估算结果和分析 |
一、模型估算结果和分析 |
二、基于银行类型的模型估算与分析 |
三、实证分析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国际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存在国别和银行间差异 |
二、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非利息收入发展体现中国特色 |
三、国际银行业理论和实践表明收入多元化并不必然分散银行风险 |
四、中国银行业实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一、理性看待收入多元化和非利息收入发展 |
二、收入多元化的同时应谨慎发展交易类业务 |
三、非利息业务创新应以满足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为目的 |
四、收入多元化应注重在银行核心功能基础上的延伸和创新 |
五.银行多元化定位应与其规模相适应 |
六、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要与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CEPA架构下港资银行投资及其对内地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
导论 1.1 |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 |
研究方法 1.4 |
可能创新之处 2 |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
理论基础 2.2 |
概念界定 2.3 |
文献综述 3 |
CEPA |
架构下港资银行在内地投资的基础条件分析 3.1 |
港资银行投资内地的客观基础分析 3.2 |
港资银行在内地投资的现实条件分析 3.3 |
CEPA |
及其补充协议的实施为港资银行投资内地提供历史性契机 4 |
港资银行投资内地的态势与布局 4.1 |
港资银行投资发展阶段与进程 4.2 |
港资银行在内地投资布局 5 |
港资银行投资对内地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
指标选取 5.2 |
自变量选取、样本、数据及模型说明 5.3 |
港资银行投资对内地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6 |
结论、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6.1 |
结论 6.2 |
政策建议 6.3 |
进一步研究方向 尾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
(5)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研究维度综述 |
二、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研究框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范围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模型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设计 |
一、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
二、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模型 |
一、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内涵与量化指标 |
二、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依据 |
三、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模型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及特点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现状及盈利模式定位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结构特点 |
三、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盈利模式的成因 |
一、 宏观层面:高储蓄和高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
二、 中观层面: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市场结构 |
三、 政策层面:利率管制及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障碍 |
一、 体制性残留的经营惯性 |
二、 非息收入战略地位低下 |
三、 金融管制的制度性障碍 |
四、 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下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驱动因素 |
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驱动 |
二、 金融脱媒化的影响 |
三、 利率市场化的推动 |
四、 资本约束强化的要求 |
五、 客户需求多元的带动 |
第四章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
第一节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变革概述 |
第二节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国别比较 |
一、 美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
二、 德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
三、 瑞士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
四、 香港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
第三节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相关性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
一、 样本、数据及方法 |
二、 变量的选取及释义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营业利润的相关性分析 |
一、 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 |
二、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营业利润相关性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盈利能力指标的合成 |
一、 基于因子分析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指标测算 |
二、 我国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得分及变化趋势分析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盈利模式相关性分析 |
一、 我国上市银行的的赫芬代尔—赫希曼指数测算 |
二、 基于 ROA 因变量的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相关性分析 |
三、 基于合成指标因变量的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相关性分析 |
第五节 回归结论的汇总分析 |
第六章 提升盈利能力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构建 |
第一节 多措并举维持适宜的净利差水平 |
一、 优化信贷结构,提升资产质量 |
二、 强化市场导向,完善贷款定价 |
三、 开展价值评估,强化成本管控 |
第二节 强化内控多元拓展非息收入渠道 |
一、 挖掘深度拓展非息收入渠道 |
二、 加强内控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
第三节 注重创新健全金融产品研发机制 |
一、 金融创新的宏观路径与研发机制 |
二、 创新体系与研发机制的构建策略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1 上市银行回归原始数据(1) |
附录 2 上市银行回归原始数据(2) |
附录 3 上市银行回归原始数据(3) |
参考文献 |
(6)银行理财业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
二、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
一、 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 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一章 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与监管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银行理财业务 |
二、 银行理财产品 |
三、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 |
四、 银行理财业务、银行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关系 |
第二节 银行理财产品概述 |
一、 银行理财产品的基本情况 |
二、 不同维度下的理财产品分类 |
三、 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分析 |
第三节 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历程回顾 |
一、 2002 年至 2007 年:拓宽投资渠道的尝试 |
二、 2008 年至 2013 年 4 月:逃避监管的工具 |
三、 2013 年 4 月后:理财产品向资产管理转型 |
第四节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 |
一、 银行在理财顾问服务中的角色与定位 |
二、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流程与特征 |
三、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发展情况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银行理财业务理论文献综述与实践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理论文献综述 |
一、 银行理财产品的理论文献综述 |
二、 银行理财产品的当前理论分析 |
三、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传统理论分析 |
四、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当前理论分析 |
五、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
第二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原因 |
一、 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保值增值需要 |
二、 金融抑制下的资金脱媒与利率市场化 |
三、 机构投资者的缺乏与资产证券化不足 |
四、 监管套利与“四万亿计划” |
五、 资本约束与同业竞争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资金池-资产池”业务模式 |
第一节 “资金池-资产池”模式的概况 |
一、 “资金池-资产池”运作模式 |
二、 “资金池-资产池”模式优缺点 |
第二节 运作模型的建立 |
一、 模型假设 |
二、 模型建立 |
三、 模型的启示 |
第三节 市场数据 |
一、 模型中相对应的参数选取 |
二、 实证数据的应用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影子银行”与“银行的影子” |
第一节 对“影子银行”的重新审视 |
一、 “影子银行”的概念 |
二、 “影子银行”的特征与风险 |
三、 高度证券化的“影子银行” |
第二节 银行理财产品并非“影子银行” |
第三节 银行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的影子” |
一、 国民经济过分依赖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 |
二、 债券市场的发展瓶颈 |
三、 监管指标压力与传统业务的限制 |
第四节 “银行的影子”为表内提供便利 |
一、 信贷规模管制下的腾挪渠道 |
二、 存款考核下的“冲量”工具 |
三、 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
四、 开拓客户的重要手段 |
五、 “栅栏”原则对“银行的影子”的影响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国际财富管理概况 |
一、 国际财富管理业务现状 |
二、 财富管理可提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内容 |
三、 盈利模式 |
第二节 全球的资产管理概况-以国家和区域为经 |
一、 欧洲的资产管理 |
二、 美国的资产管理 |
三、 香港的资产管理 |
四、 日本的资产管理 |
第三节 全球的财富管理概况-以全球主要银行为纬 |
一、 瑞银集团的财富管理概况 |
二、 汇丰银行的财富管理概况 |
三、 花旗银行的财富管理概况 |
四、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的财富管理概况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银行理财业务的合理转型 |
第一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要问题与风险 |
一、 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各种风险逐渐上升 |
三、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地位和作用 |
一、 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 |
二、 银行理财业务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三节 创造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外部监管与市场环境 |
第四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合理转型 |
一、 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栅栏原则” |
二、 银行理财产品运营主体的事业部制建设 |
三、 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池—资产池”业务运作模式的转型 |
四、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转型:从代销金融产品到全面的财富管理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经济增长、金融体系改革与银行理财业务 |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 |
一、 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
二、 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三大风险 |
三、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体系改革 |
一、 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关系 |
二、 适应我国实体经济发需要的金融体系改革 |
第三节 银行理财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和金融体系改革 |
一、 银行理财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
二、 银行理财业务与金融体系改革:从“间接融资”走向“直接融资” |
三、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与银行理财业务的未来 |
第四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逻辑与研究框架 |
1.2.1 理论背景 |
1.2.2 研究逻辑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性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性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银行保险的涵义 |
2.1 银行保险传统定义综述 |
2.1.1 银行保险的传统定义 |
2.1.2 银行保险传统定义评述 |
2.2 银行保险的重新定义 |
2.2.1 银行保险定义——基于制度变迁理论 |
2.2.2 银行保险的制度内涵 |
本章小结 |
3 银行保险的制度变迁 |
3.1 银行保险制度变迁分析 |
3.1.1 银行保险制度的变迁机制 |
3.1.2 银行保险制度的供求关系 |
3.1.3 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
3.2 银行保险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3.2.1 制度变迁的内在因素 |
3.2.2 制度变迁的外部因素 |
3.3 银行保险制度的效用分析 |
3.3.1 银行保险制度的效用 |
3.3.2 银行保险发展的边界与障碍 |
3.3.3 银行保险发展的效率测度分析 |
本章小结 |
4 银行保险组织模式比较 |
4.1 银行保险一体化模式的比较 |
4.1.1 代理协议模式 |
4.1.2 战略联盟模式 |
4.1.3 合资公司模式 |
4.1.4 金融集团化模式 |
4.1.5 模式比较分析 |
4.2 银行保险主导机构不同的模式比较 |
4.2.1 保险公司主导模式 |
4.2.2 商业银行主导模式 |
4.2.3 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建模式 |
4.3 银行保险组织模式经验借鉴及启示 |
4.3.1 银行品牌 |
4.3.2 文化差异 |
4.3.3 销售渠道的整合 |
4.3.4 信息技术系统 |
本章小结 |
5 银行保险的组织模式选择 |
5.1 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与交易成本 |
5.1.1 交易成本理论 |
5.1.2 组织模式选择与交易成本 |
5.1.3 银行保险规模经济配置效率及测度 |
5.2 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与资产专用性 |
5.2.1 资产专用性与银行保险 |
5.2.2 银行保险资产专用性的扩展 |
5.2.3 资产专用性的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 |
本章小结 |
6 银行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 |
6.1 法国的银行保险制度 |
6.1.1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概况 |
6.1.2 银行主导的组织模式 |
6.1.3 一体化的监督管理体系 |
6.2 德国的银行保险制度 |
6.2.1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概况 |
6.2.2 全能银行的组织模式 |
6.2.3 监督管理体系——全能银行式 |
6.3 美国的银行保险制度 |
6.3.1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概况 |
6.3.2 金融控股集团的组织模式 |
6.3.3 “三加一”的监督管理体系 |
6.4 银行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6.4.1 国际经验中的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 |
6.4.2 国际银行保险产品创新的基本经验 |
6.4.3 国际银行保险销售模式的一般经验 |
本章小结 |
7 我国银行保险的制度变迁 |
7.1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发展的环境分析 |
7.1.1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的行业环境 |
7.1.2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的市场环境 |
7.1.3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的市场需求分析 |
7.2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阶段与组织模式 |
7.2.1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发展阶段 |
7.2.2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组织模式分析 |
7.3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现状与问题 |
7.3.1 银行保险产品现状与问题 |
7.3.2 银行保险销售模式现状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8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选择 |
8.1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效率性分析 |
8.1.1 我国商业银行的银行保险效率水平分析 |
8.1.2 我国保险公司的银行保险效率水平分析 |
8.1.3 我国银行保险的组织模式选择与资产专用性 |
8.1.4 我国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与政策启示 |
8.2 我国银行保险的产品战略 |
8.2.1 银行结算功能对接的产品创新 |
8.2.2 银行销售渠道对接的产品创新 |
8.2.3 银行高端客户对接的产品创新 |
8.2.4 完善与银行保险产品创新相关的配套机制 |
8.3 我国银行保险销售模式战略选择 |
8.3.1 银行保险的顾问式销售模式 |
8.3.2 顾问销售模式的比较分析 |
8.3.3 我国银行保险销售模式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9.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保险公司的政策选择 |
9.2.2 商业银行的政策选择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8)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 ——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制度变迁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结构安排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点和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一章 文献概览:理论溯源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银行业结构 |
二、金融稳定 |
三、制度和制度变迁 |
第二节 理论溯源和概要阐释 |
一、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 |
二、金融深化、金融抑制和金融结构理论 |
三、制度和制度变迁分析 |
四、金融脆弱性、宏观经济影响和微观经营安全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梳理和述评 |
一、市场结构、竞争和金融风险 |
二、产权改革、外资银行进入与银行稳定 |
三、制度变迁、银行业结构和经营效率 |
四、金融深化、制度变迁和金融危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银行业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银行业结构演进的具体内容和动态均衡 |
一、银行业结构的具体内容 |
二、动态调整中的银行业结构演进 |
三、组织趋同理论和银行的异质性 |
第二节 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机制分析 |
一、市场结构、分工格局和特许权价值 |
二、市场结构、银企关系和中小企业融资 |
三、市场结构、价格联动和风险传导 |
四、市场结构、经济结构和比较优势 |
第三节 银行业产权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机制分析 |
一、产权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直接机制 |
二、产权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间接机制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对银行业结构演进与融稳定状况的实际评估 |
第一节 经济转型、金融深化与银行业改革 |
一、经济转型与模式选择 |
二、金融深化与银行业改革 |
第二节 银行业改革历程和现状分析 |
一、银行业的改革历程回顾 |
二、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比较分析 |
第三节 银行业结构的评估和比较分析 |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衡量指标 |
二、银行业产权结构的衡量指标 |
三、具体评估及比较分析 |
第四节 金融稳定的评估和比较分析 |
一、维护金融稳定的特殊意义 |
二、金融稳定评估的方法与指标 |
三. 具体评估及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制度变迁对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制度变迁与转型分析 |
一、制度变迁与金融转型 |
二、华盛顿共识及其基本内容 |
三、金融危机带来的制度性思考 |
第二节 制度变迁影响银行业结构的机制分析 |
一、制度变迁对银行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 |
二、银行行为变化与银行业结构演进的关系 |
第三节 制度变迁影响金融稳定的具体体现 |
一、存款保险制度与道德风险 |
二、金融开放制度与金融安全 |
三、金融监管制度与风险激励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制度变迁成就的总体评价与具体内容 |
第一节 制度建设成就的总体评价和比较 |
一、社会发展和公共支出的情况 |
二、经济和金融转型的成绩 |
三、金融领域的制度改革进展情况 |
第二节 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及其比较 |
一、存款保险制度 |
二、金融开放制度 |
三、金融监管制度 |
第三节 案例分析:制度缺陷与金融安全网建设 |
一、俄罗斯金融危机与制度缺陷 |
二、波兰金融安全网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实证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一、实证模型的构建 |
二、变量的选择 |
三、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数据的统计性描述 |
第三节 计量检验过程和分析 |
一、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分析 |
二、制度变迁、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分析 |
第四节 结论及原因分析 |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
二、制度变迁对银行业结构、金融稳定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附录 |
第七章 结论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一、理论分析的主要结论 |
二、现实情况的分析结论 |
三、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对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启示 |
一、银行业结构改革须服务于金融稳定的大局 |
二、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妥善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金融结构、金融环境与金融功能互动研究 ——以澳大利亚金融体系的变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案例的选取 |
1.3 相关文献述评 |
1.3.1 金融结构的界定、衡量与分类 |
1.3.2 金融结构的影响因素 |
1.3.3 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澳大利亚金融体系的历史变迁 |
2.1 澳大利亚金融体系的产生:1788-1911 |
2.1.1 私有银行体系的产生 |
2.1.2 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出现 |
2.1.3 股票市场的雏形 |
2.1.4 1893 年的金融危机 |
2.2 澳大利亚金融体系的形成:1911-1960 |
2.2.1 中央银行的初步建立(联邦银行) |
2.2.2 银行业管制 |
2.2.3 非银行金融中介的缓慢发展 |
2.2.4 股票市场的初步融合 |
2.3 澳大利亚金融体系的发展:1960-1983 |
2.3.1 中央银行的正式建立(储备银行) |
2.3.2 边缘银行体系的兴起与危机 |
2.3.3 银行业的整合 |
2.3.4 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 |
2.4 澳大利亚金融体系的变革:1983-至今 |
2.4.1 金融自由化改革 |
2.4.2 银行业的竞争与危机 |
2.4.3 金融机构与市场的融合 |
2.4.4 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
第3章 澳大利亚金融变迁的结构分析 |
3.1 金融资产结构 |
3.1.1 金融资产总量的分类统计 |
3.1.2 金融资产上层结构 |
3.1.3 金融资产内部结构 |
3.2 部门资金使用与来源结构 |
3.2.1 住户部门 |
3.2.2 非金融企业部门 |
3.2.3 金融机构部门 |
3.3 金融中介结构的变迁 |
3.3.1 金融中介的规模 |
3.3.2 金融中介的活动 |
3.4 股票与债券市场结构的变迁 |
3.4.1 股票市场的规模与活动 |
3.4.2 债券市场的内部结构 |
3.5 银行业结构的变迁 |
3.5.1 银行集中度 |
3.5.2 外资银行比重 |
3.5.3 公有银行比重 |
3.6 金融结构的国际比较 |
3.6.1 银行与股票市场 |
3.6.2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 |
3.6.3 银行业结构 |
第4章 澳大利亚金融变迁的环境分析 |
4.1 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资源禀赋:对间接融资的先天依赖 |
4.2 超常规产业结构变迁与长期经济保护:对直接融资需求的抑制 |
4.2.1 经济增长与金融需求 |
4.2.2 跨越制造业主导的产业结构演进 |
4.2.3 经济保护主义政策与纠正 |
4.2.4 对“分工论”一个微观验证:企业规模分析 |
4.3 国家利益主导下的政策干预与退让:强制性金融变迁 |
4.3.1 银行监管制度的极端转变 |
4.3.2 作为临时安排的金融稳定措施 |
4.3.3 体现股家利益的财政支持政策 |
4.4 小结 |
第5章 澳大利亚金融变迁的功能评价 |
5.1 金融微观效率 |
5.2 金融体系内部总体效率 |
5.3 金融体系外部总体效率 |
5.3.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 |
5.3.2 金融抑制与金融排斥:以农业金融为例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
附录:澳大利亚金融制度变迁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金融服务者法定义务的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综述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思路 |
第一章 金融服务者的失范行为和相关立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实践中金融服务者的失范行为 |
一、信息披露义务履行存在瑕疵 |
二、侵害金融消费者的私人信息 |
三、对金融消费者实施不当劝诱 |
第二节 金融服务者法定义务的立法缺陷 |
一、现行法律的立法层次较低 |
二、分业体制下的立法冲突 |
三、法定义务内容上的立法缺陷 |
第三节 规范金融服务者交易行为的路径选择 |
一、金融消费活动的主体界定 |
二、金融服务者行为规范的路径选择 |
第二章 金融服务者法定义务的立法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对金融服务关系特点的分析 |
一、现代金融产品的基本属性 |
二、现代金融服务关系的特质 |
三、金融创新对传统法律的挑战 |
第二节 金融服务者法定义务的经济理论 |
一、信息结构的不对称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第三节 金融服务者法定义务的法律理论 |
一、金融秩序的整体维稳理论 |
二、金融消费者的风险自负理论 |
三、金融消费者的倾斜保护理论 |
第三章 金融服务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及立法完善 |
第一节 金融服务者的信息披露义务概述 |
一、金融服务者信息披露义务的内涵 |
二、金融服务者信息披露义务的法理基础 |
三、金融服务者信息披露义务的立法趋势 |
四、金融服务者信息披露义务的立法重点 |
第二节 金融服务者信息披露义务的域外立法 |
一、美国法上的金融服务者信息披露义务 |
二、英国法上的金融服务者信息披露义务 |
三、日本法上的金融服务者信息披露义务 |
第三节 金融服务者信息披露义务的立法借鉴 |
一、界定金融服务者信息披露的范围 |
二、确定金融服务者信息披露的标准 |
三、明晰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法律后果 |
四、完善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救济程序 |
第四章 金融服务者的隐私保密义务及立法完善 |
第一节 金融服务者的隐私保密义务概述 |
一、金融服务者隐私保密义务的内涵 |
二、金融服务者隐私保密义务的源流 |
三、金融服务者隐私保密义务的立法趋势 |
四、我国金融隐私保密义务的立法重点 |
第二节 金融服务者隐私保密义务的域外立法 |
一、美国的金融服务者隐私保密义务 |
二、欧盟的金融服务者隐私保密义务 |
三、瑞士的金融服务者隐私保密义务 |
第三节 金融服务者隐私保密义务的立法借鉴 |
一、确立金融隐私保密义务的立法理念 |
二、明确金融隐私保密义务的保护范围 |
三、厘清违反金融隐私保密义务的效果 |
四、完善金融隐私保密的基础机制建设 |
第五章 金融服务者的合理劝诱义务及立法完善 |
第一节 金融服务者的合理劝诱义务概述 |
一、金融服务者合理劝诱义务的内涵 |
二、金融服务者合理劝诱义务的源流 |
三、金融服务者合理劝诱义务的立法趋势 |
四、我国金融合理劝诱义务的立法重点 |
第二节 金融服务者合理劝诱义务的域外立法 |
一、美国法上的金融服务者合理劝诱义务 |
二、英国法上的金融服务者合理劝诱义务 |
三、日本法上的金融服务者合理劝诱义务 |
四、我国香港地区的金融服务者合理劝诱义务 |
第三节 金融服务者合理劝诱义务的立法借鉴 |
一、引入规制劝诱行为的适合性原则 |
二、明确合理劝诱义务的范围和方式 |
三、完善违反劝诱义务的法律后果 |
第六章 我国金融服务者法定义务的立法建议 |
第一节 确立金融服务关系的专门立法形式 |
一、明确金融立法的价值目标 |
二、应统合立法调整金融消费关系 |
第二节 完善金融服务者法定义务的内容 |
一、明确金融消费者的法律概念 |
二、全面确立金融服务者法定义务 |
三、完善金融损害赔偿的救济手段 |
第三节 健全金融服务者法定义务的追责机制 |
一、建立第三方争议处理机构 |
二、统筹和协调行业监管机制 |
三、加强金融业协会的自律监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香港银行主体业务的变迁看国内银行业发展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岸金融市场与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影响的跨学科研究[D]. 葛海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10)
- [2]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风险控制 ——基于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比较的视角[D]. 刘先. 辽宁大学, 2016(02)
- [3]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研究[D]. 黄国妍.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4]CEPA架构下港资银行投资及其对内地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 杨平. 暨南大学, 2014(04)
- [5]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D]. 苏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6]银行理财业务机制研究[D]. 苏薪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7]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研究[D]. 李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02)
- [8]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 ——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制度变迁视角的分析[D]. 李果. 复旦大学, 2012(03)
- [9]金融结构、金融环境与金融功能互动研究 ——以澳大利亚金融体系的变迁为例[D]. 彭智. 辽宁大学, 2012(02)
- [10]金融服务者法定义务的立法研究[D]. 张园. 南京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