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活”起来的探索论文_张桂玲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的探索论文_张桂玲

张桂玲 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蟠桃小学 266704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强化教学的质量意识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怎样让英语课堂“活”起来,使学生愉快地接受英语知识?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趣味性能激活课堂。因此,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能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课堂也就“活”了。

1.课前准备时利用English songs,chants,Let us do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2.运用游戏、歌曲稳定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就要想办法使这种兴趣能持久地巩固下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为了稳定学习兴趣,适当地做些游戏、唱歌、做动作等有趣的巩固练习,培养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利用卡片、实物、图画、幻灯片、简笔画等手段教学词、句,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内容。

4.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多种电化教育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迅速扫除难点,把握重点,掌握英语知识。

二、电化教学,注入活力

1.进行单词教学,拓展知识面。如在教学动物名称时,教师可以从网上搜索所需的图片和其它资料用于教学;同时还可以鼓励让学生从网络中查找介绍这些动物生活习性的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影片片段。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有关这些动物的信息,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中,与它们近在咫尺。在这些鲜明、生动、活泼、可爱的动物画中教给学生这些单词的读音,运用身体语言模仿它们的动作、形态、叫声,在看看、说说、演演中,学生很快掌握了所学单词,提高了运用事物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再现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运用重点句型。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很生动地突破句型的重难点。它能把重点句型所应用的场景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理解重点句型,并学会运用到生活中去。学生亲自“操作”,使学生尝到了亲自“操作”的乐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动手做、用眼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将单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时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多而零碎。在单一的重复呈现、教授,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教的无味,学生学得无趣。如果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在教学动物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故事情节:带领学生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在参观的过程中,让那些小动物利用“Hello! I’m……”的句型做自我介绍,有机地将生动的画面、形象的语言结合起来。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的句型,又学习了新的有关动物的单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操练这个环节上,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小动物做自我介绍,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重视主体地位,激活课堂

1.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他们才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设计悬念、创设情境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如组织课前活动时,我通常以听说训练为重点,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Free talk活动,其中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问候句型、自我介绍句型、以及日期、天气的正确表达方法,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来即将开始的英语课。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英语学科的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在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参与语言交际活动。如我在处理一些生动的短文对话时,要求学生多做一些Group work,将全班分角色扮演,让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模仿动作进行对话练习。长期的训练,使学生克服了说英语的胆怯心理,变得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出色的表现。

3.创设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爱不仅能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还能激发学生健康的情感,产生积极学习的动机和激情。“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研究表明,在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学生总是喜欢态度和蔼可亲,充满师爱的教师。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小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热情。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投入感情,走进学生的内心,与他们做朋友。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在学生练习或回答问题时,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赏的微笑,把尊重和信任传递给学生。只有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发挥秉性和创造力。

论文作者:张桂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的探索论文_张桂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