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误信广告 后悔应聘(论文文献综述)
杜明芮[1](2021)在《人民网女性整容者媒介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宋子昕[2](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认为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吕姝焱[3](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李欣欣[4](2016)在《“哪知道”的语篇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在语篇分析的背景下,对连接成分“哪知道”的属性、在语篇中的分布、表达的语义内容、具备的语用功能以及语法化问题等进行初步的分析。论文总共分为了以下六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在这里主要介绍论文选题原因,简要概述目前有关语篇、语篇连接成分、疑问代词、以及“哪知道”的研究成果,并表明本文运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所用语料的主要来源。第一章主要明确“哪知道”的属性,“哪知道”在现代汉语共时层面上主要存在三种状态,一是作为句法中的临时组合,二是作为表达否定的固定结构,三是充当语篇连接成分,本文要研究的是第三种情况的“哪知道”。“哪知道”作为连接成分时,表示“没想到、没料到”,属于廖秋忠所说的意外连接成分。之后对“哪知道”在语篇中的衔接作用和衔接方式进行分析,在探讨其衔接作用的同时也对它在语篇中的位置也进行了简单总结。第二章对“哪知道”进行语义分析。“哪知道”属于语篇中的意外连接成分,表示出乎意料的转折语义关系,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受到说话者主观视点的影响,还可以包含其他语义内容。此外,“哪知道”在语篇中的语义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即表示与主观预期相反、表示与逻辑推断相反、表示突然发生的变故、表示前后项的对比,在表示前后项对比关系的时候又可以细分为前后项主语一致时的对比和前后项主语不一致时的对比。第三章对“哪知道”进行语用分析。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哪知道”在语篇中的四种语用功能,即预示功能、指明预设功能、焦点凸显功能以及转换话题功能。“哪知道”在语篇中的运用可以使话语或文章衔接自然,有利于其交流交际功能的实现。第四章主要运用历时分析和共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哪知道”的语法化问题。首先从所搜集到的具体的语料事实出发,梳理出“哪知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属性和用法,从中推导出“哪知道”的语法化过程,此外,还简要探讨了促使其发生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对论文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总结。
张帆[5](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指出《<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李清源[6](2015)在《苏让的救赎》文中认为一苏克修老婆死后,某夜忽得一梦,梦到老婆来会,告诉他说,她将投胎到某地某户人家,希望他能顾念夫妻之情,找个时间去看看她。苏克修醒后,老婆的话历历在心,找人一打听,在百里之外果然有那么个地方。老苏遂备干粮动身,辗转找到那个村子,入村一问,亦果有那么一户人家。老苏问他家最近是否生了孩子。村民说没有。老苏大起困惑,转思计划生育这么严厉,难保主人家不是偷生,不敢外传。他找上门去,向主人表明来意,恳请给个
张瑞[7](2014)在《疾病、治疗与疾痛叙事 ——晚清日记中的医疗文化史》文中认为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日记中保存了大量关于文人士大夫群体疾病体验与医疗经历的内容,疾病医疗社会史与新文化史的兴起和发展为解读和利用这部分史料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疾病认知与医疗活动与社会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尽管史学界通常将清末民初视为变革的时代,社会中延续传统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日记显示许多文人士大夫对于疾病和医疗的认知仍然长期根植于中国医学知识体系。本土的医学知识在清代呈现流派众多的局面,医者群体日渐壮大,但是无论在知识还是制度上都缺乏规范和标准。入华的西医带来了解剖和生理知识,但在治疗方法上却没有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并且就全国而言,中医与西医的医疗资源都集中于发达地区,在地理和阶层上都分布不均。19世纪末的中国家庭面对着众多疾病的威胁,既有轻微的伤风感冒也有致命的天花、霍乱,其中既有中国旧有的流行病,也有国际交流带来的新疾病。病患与其家庭对这些疾病的理解即来源于医学知识,也受到民间文化的影响。他们会积极地寻求不同治疗手段:用养生策略防范疾病,调理起居饮食,购买服用中西成药或来自书籍和口头交流的经验良方,采取针灸推拿、禁咒祝由等方法,有时也寄希望于鬼神之力。一些接触西方文化的病家也会尝试外科手术等西医疗法。当病家决定求助于治疗者时,他们可能会聘请职业的中西医者,也可能邀请精通医术的亲友同僚等非专职医者,此外僧人、巫觋、剃头匠等身份的治疗者也不时在日记中被提及。在医疗过程中,病家往往希望看到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如果疗效不够明显,就会怀疑医者的技术,或者找其他医者同诊,或者另请高明。明清以来医学知识的普及化,使病家和医者的知识可能来自相同的书籍,而病家则可以依据自己的医学知识讯问或质疑医者的判断,而医学诊断治疗对病患感受的重视也成为病家控制或主导医疗过程的权力来源。不同身份、年龄和性别的病患,对医疗过程能施加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日记中对疾痛的叙述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意义,将疾病被视为惩罚的观念显示出道德教诲的意义,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幸既被视为疾病的起因,悲哀和愤懑的情感也通过对身体病痛的叙述得以抒发。同样通过疾痛叙事表述的还有日常生活受到的影响,以及对衰老、残疾的忧虑,求医问药与照顾病患是践行孝道与表达亲情的途径。在特定的情形下,疾痛的苦难能通过儒家思想转化为积极超越的精神力量。
徐芳芳[8](2014)在《《樊粹庭文集》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樊粹庭,生于1906年2月24日,河南遂平人。192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为该校的首届本科毕业生,也是该校文学教育系第一位文科硕士。他自觉担负起改革河南梆子的重任,历经波折与艰辛,以毕生的心血和智慧投身于河南梆子的编导和传播之中。他是河南梆子步入现代化进程的领军人物、名副其实的“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从事戏剧活动四十年间,呕心沥血,创作改编了八十余部剧本,执导上演了数百部传统与现代豫剧,堪称豫剧兴起三百年来第一位也是迄今最优秀的剧作家和导演。他自觉以“重大担负者”自任,毫不懈怠地下“埋头工夫”,全力投入编剧、导演、教育等系统化艺术创造工程,使豫剧薪火相传并逐步发展为国内受众最多、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在对材料不断发掘与充分占有基础上,笔者对樊粹庭剧作与戏剧改革理论有了相对清晰准确的把握。本文是以六卷本《樊粹庭文集》为基础的作家作品个案研究,同时也是对《樊粹庭文集》整理过程的回放。尤其是对《樊粹庭文集》整理过程中所遇到的版本与校勘问题进行了甄别和归纳,并对整体编纂方案予以详细的梳理。这次集中的整理编纂的方法与途径,即使在《樊粹庭文集》出版以后,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长远的文化价值。它不仅为种类众多的河南地方戏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文本保护与传承路径,也将为其他地方戏剧目的整理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与依据。在《樊粹庭文集》收录剧目时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樊戏”①的定义界定。只有敲定了樊戏的定义,才能最终确定哪些剧目可以收录。笔者在吸收前辈学者见仁见智的看法后,从两个层面上对樊戏进行定义:在理论范畴上,不论是改编、创作、还是导演,均体现了樊粹庭的戏剧才能。因此,樊戏包括经过樊粹庭改编、创作或导演的所有剧作;从实际上,樊粹庭导演的剧目数百种,数目之多、统计之难显而易见。出于谨慎的态度与对着作权的尊重,也为了确保研究的质量,笔者还是较为保守地将樊粹庭创作、改编且导演的剧目归于樊戏之列。参照樊戏的定义与掌握的现有资料做不完全统计,樊粹庭创作剧本51个,改编剧本36个,另外还有一些剧作有待考证。粗略统计,目前樊粹庭创作改编的剧本当在87个上下。作者在充分占有史料对《樊粹庭文集》整理编纂的过程中,发现樊粹庭的出生年月相互抵牾。对于这位豫剧的开山祖师,有必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其出生年月进行严格考证。这是对樊粹庭本人的尊重,也是对学术的负责。经过笔者对各位学术前辈提供的文字材料进行比对与分析,也就此专门咨询樊粹庭之子樊琦先生,最后确认了樊粹庭准确的出生年月,即1906年2月24日。此外,关于樊粹庭的戏剧改革缘由,戏曲界也是众说纷纭。多数人强调樊粹庭本人投身戏剧的献身精神,在某种程度上笔者也认可这种说法。实际上,经过对樊粹庭生存的时代背景与河南梆子发展衍变历史进行追溯后,发现樊粹庭从事戏剧改革的动力来源为:以康、梁为代表的戏剧改良思潮的影响、以川剧、评剧、秦腔为代表的地方戏改革的带动、河南梆子生存发展的本质诉求、樊粹庭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与将戏剧视为宇宙事业的戏剧观念。实际上,樊粹庭从事戏剧改革的动力还来源于社会舆论、事业发展、家庭因素与个人情感。应该说,樊粹庭从事戏剧改革的原因相当复杂。这不仅是民族危机赋予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河南梆子亟需改革的内在需求,也是樊粹庭酷爱戏剧与戏剧救国理念支配下的自觉自愿。故此,他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戏剧改革与改良社会的双重责任。樊粹庭是中国戏曲文化史上罕见的集编剧、导演、行业经营、戏曲教育、文化传播于一身的全能艺术家、实业家和卓越的戏曲教育家。无论是其轰轰烈烈的戏剧改革,还是数量众多、造诣颇高、反响强烈的经典剧作,均显示出其对河南梆子发展所发挥的舵手作用与指导意义。樊粹庭将河南梆子引领到戏剧现代化进程之上,三十年间将主要精力投注在戏剧创作和演出改革之中,尚没有功夫停下来对其戏剧理论进行总结却不幸驾鹤西去。因此,他没有齐如山那样有系统的戏剧理论与大量的学术着作传世。因此,其散落在梆剧改革实践之中的戏剧理论就更需要后人的发掘和提炼。其鲜明的戏剧观念与编剧原则、创作技巧犹如熠熠闪光的珍珠一样散存于剧作中。笔者有义务有责任为樊粹庭也为河南梆子找回这些弥足珍贵的珍珠并将其串成珍贵的项链。为了更好地服务当下的戏剧改革,笔者从理论层面上,对樊粹庭的戏剧观念与编剧原则进行学理性分析与提炼总结。本人经过仔细研读完整存世的67个剧目,试图寻绎樊粹庭编剧的金科玉律,体悟其贴近民众生活、尊重历史原貌、追求艺术真实、注重舞台效果等编剧原则,进一步揭开樊粹庭成功编剧的奥妙真谛。同时,笔者还发现其珍视豫剧与艺人的民本意识、启迪民智的戏剧观念、开放通达的理论架构、雅俗共赏的普世艺术观是其戏剧观念的核心。无论是其戏剧观念,还是编剧原则,均在樊粹庭戏剧创作过程中发挥了潜在的指导规约作用,也必将为当下的戏剧改革提供切实可靠的引领和垂范作用。本文专门探讨了樊粹庭的创作思想与剧作风格之间的变化与关联,并对时代强加在其身上的外力与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追踪式定位分析。应该说,剧作家不可能摆脱外部环境与时代对其产生的干扰。樊粹庭的创作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部环境与时代的双重影响,反映了外因对个体的影响与个体对时代的能动作用。在时代背景、社会政治环境、作家境遇、思想觉悟等主客观因素对戏剧创作的多重影响下,樊粹庭不同时期的创作也呈现明显的差异。由此,笔者将樊粹庭的创作分期大致分为:发展期、成熟期、转型期、升华期。实际上,樊粹庭自1934年接管豫声剧院正式从事戏剧事业,有两件对其影响深刻的重大事件。首先,由于樊粹庭与陈素真之间的密切关系,1942年陈素真这个台柱子的离开使得樊粹庭陷入情感与事业的双重困境之中。毫无疑问,对其创作以及风格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他收敛了前期爱国情感的闪耀锋芒,进而对人性及个体情感进行再度审视,创作改编了大量神话剧,将人类现实中所不能实现的情感借助外力抑或是超现实力量得以实现。其次,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使得樊粹庭一度恓惶的内心开始有了新的寄托,对新中国充满了期待。剧作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憧憬与对新生活的期望欢欣鼓舞地投身于新政府所倡导的戏剧改革活动中。他能更加冷静地思索戏剧的本质规律,进一步来探索戏剧现代化乃至当代化的改革问题。他本人的创作重心也从创作思想的变革转向了对创作手法现代化的探讨和实践。樊戏题材较好地体现出鲜明的艺术性与思想性。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樊粹庭剧作,笔者大致依据主要戏剧冲突的性质及内容,将其剧作题材分为五部分:历史剧、社会剧、婚恋剧、神话剧、时事剧。在历史剧中,剧作家呈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淑世精神,试图通过创作来实现文学报国的愿景,其剧作表现出对国家时局的强烈关注与对英雄主义的诚挚呼唤。他的剧作英雄爱美人更爱江山的大爱模式,超越了“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小爱局限。他像街头鼓手一样,通过惊心动魄的剧作来增加民族自信,激励民众抗日,不愧为“爱国剧作家”。在动荡战乱的社会背景下,樊粹庭怀着惩创人心、疗治社会顽疾、拯救黎民百姓的急切心理,饱含感情地创作了具有明确悲剧意识的社会剧。在婚恋剧中,出现了众多超越门第、历经艰难佳偶天成的理想婚姻范式。其塑造的女性对爱情大胆追求的程度远远超越其所处的时代,甚至具有现代社会爱情的某些特征。樊粹庭笔下的女性,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女性意识,传达出女性在社会转型变革中所具有的决绝与刚烈个性。樊粹庭将目光聚焦到当下社会,关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对凝聚着民族文化与民众情感的神话母体再度创作,其神话剧体现出执着于现实的写作精神。可以说,樊粹庭的剧作如时代晴雨表一样全方位地折射着时代的特征,堪称“中国近现代豫剧演进发展史的生动史诗”。樊戏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具有宽广宏富的题材来源。樊粹庭不动声色地融入现代思想与时代内涵。同时,在传统题材中独辟蹊径,创造性地采用了超前的创作方法与独特技巧。其剧本结构在遵循传统的情节发展时,往往能跳出既定思维,设计出不落窠臼的情节。外敌入侵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更加关注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多重外部冲突,也善于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培植戏剧人物不断变化的性格,并通过变化的性格来推动情节发展。剧中往往出现人物与情节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相互扭结而相得益彰。他还对戏剧本质特点掌握娴熟,具有超强的语言驾驭能力。经樊粹庭化俗为雅、驱雅入俗的精雕细琢,河南梆子的语言已经由粗俗鄙俚转向了雅俗共赏,体现出近现代语言变革的踪迹,由过去艰涩难懂的文言模式,变为通俗浅显、文野相济的大众化话语风格。这都为后来戏剧创作提供了可圈可点的范本。着名剧作家吴祖光在樊粹庭逝世二十周年追悼会上亲笔为其题词:“词章悬日月,名迹满江湖”。可见,樊粹庭的戏剧创作与戏剧改革均得到了后世与剧界鸿儒的充分认可。在地方戏改革四大才子评剧成兆才、川剧黄吉安、秦腔范紫东、豫剧樊粹庭之中,樊粹庭虽然出现时间稍晚,其对地方戏的贡献绝不亚于其他三位。也正是樊粹庭从事戏改稍晚,他才能够吸收其他三位戏剧家的经验与教训。同时,樊粹庭作为中州大学第一位硕士,具有超前的眼光与高超的戏剧理论水平。这也远非成兆才、黄吉安、范紫东诸位先生所比。范紫东、黄吉安出身于中下层知识分子,成兆才本身就是艺人,其三位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剧本创作。而樊粹庭结束了豫剧向无剧本的历史,重塑了豫剧的舞台形态,建立了河南梆子第一座现代化舞台、豫剧第一个现代教育机构、中国第一个正规豫剧剧团,奠定豫剧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豫剧编导理念。可以说,樊粹庭是河南梆子的开山祖师,豫剧现代化进程的奠基者与引导者,他集剧作家、戏剧教育家、导演于一身,在戏剧创作、舞台实践、声腔提炼、表演技艺、剧团管理、人才培养、理论建构等方方面面具有脱胎换骨的改造。因此,樊粹庭不愧为近代以来地方戏改革的集大成者。戏剧理论家、教育家张庚先生盛赞“樊粹庭同志是豫剧的革新家和教育家”。
王婷婷[9](2013)在《桂剧的调查与研究 ——以桂林市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桂剧是桂林地方戏曲剧种,也是广西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起源于清嘉庆后期,它的形成与清乾隆年间湖南祁阳戏班到桂林长期演出并扎根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形成之后,它主要流行于以桂北方言为主桂林、柳州、梧州等广西北部地区,以及湖南南部与广西接壤的永州、祁阳一带。桂剧的声腔属于皮簧系统,以弹腔为主,兼有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等。桂剧的音乐为板腔体结构,音乐伴奏分为“武场”和“文场”。桂剧唱腔细腻,舞台表演婉转考究,讲究做工,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舞台表演技艺。桂剧脚色行当分类齐全,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桂剧的剧目众多,大多移植于皮簧系统类剧种剧目,但唱调、念白具有独特的桂林方言特色,通俗易懂,自成一派。桂剧在历史上大致经历了清末的形成、民国时期的兴盛、建国初期的辉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挫折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变化五个时期。其中它经历了清末年间与民国时期的两次较为特殊的改革,形成了它三次历史上的黄金发展时期。2005年桂剧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桂剧被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新时期,地处桂剧发源地的桂林市桂剧团利用历史与地缘优势,积极创排具有桂林特色的新编桂剧剧目,打造现代桂剧新品牌,大力弘扬桂剧传统艺术魅力。但在现今社会中,桂剧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极大的挑战:生存环境变化,观众大量流失,桂剧表演市场衰退,淡出大众生活。所以,对于桂剧的保护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宣传,专业学者们的持续研究,专业剧团演员的弘扬传承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本论文在查阅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戏剧戏曲专业理论知识,从桂剧的历史沿革、剧目的内容、表演艺术、桂林市桂剧团的历史演变以及桂剧现今的困境和前景的方面论述。对桂剧这一具有历史沉淀的古老剧种但又逐渐失去生存空间的现状做全面而客观的关注和研究。
姚昉[10](2009)在《外白渡桥》文中指出楔子"总是这样:半辈子当女儿,半辈子当妈妈,永远没个完……什么时候才能无忧无虑呢?大概不会有。"这是一部电影里女主人公的心灵独白。这部电影的名字叫《人生真谛》。
二、误信广告 后悔应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误信广告 后悔应聘(论文提纲范文)
(2)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
一、沐浴的文明化 |
二、沐浴的知识化 |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
小结 |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
一、电力与通讯 |
二、毛巾与肥皂 |
三、燃料 |
四、自来水 |
五、铺底与房租 |
六、纳税与认捐 |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
小结 |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
小结 |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
一、晕堂 |
二、火灾与触电 |
三、建筑安全 |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
五、研究内容概述 |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
四、以画理阐诗学 |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
一、文学夫妻 |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
五、家集中的女性 |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
二、杨圻宗唐趣尚 |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
二、汪佑南 |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
二、张定鋆 |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哪知道”的语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2.1 对语篇的研究 |
0.2.2 对语篇连接成分的研究 |
0.2.3 对疑问代词的研究 |
0.2.4 对“哪知道”的研究 |
0.3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 |
第一章“哪知道”在语篇中的句法分析 |
1.1“哪知道”的属性 |
1.1.1“哪知道”作为句法中的临时组合 |
1.1.2“哪知道”作为表达否定的固化结构 |
1.1.3 哪知道”作为语篇中的意外连接成分 |
1.2“哪知道”的衔接作用 |
1.2.1 衔接前后分句组成复句 |
1.2.2 衔接前后句子组成句群 |
1.2.3 衔接前后段落组成语篇 |
1.3“哪知道”的衔接方式 |
1.3.1“哪知道”单独出现 |
1.3.2“哪知道”与其他意外连接成分共现 |
1.3.3“哪知道”和副词共现 |
1.3.4“哪知道”与连词共现 |
1.4 小结 |
第二章“哪知道”在语篇中的语义分析 |
2.1“哪知道”的语义内容 |
2.1.1 反映现实中出乎意料的转折语义关系 |
2.1.2 反映说话者的主观视点 |
2.2“哪知道”的语义结构 |
2.2.1 表示与主观预期相反 |
2.2.2 表示与逻辑推断相反 |
2.2.3 表示突然发生的变故 |
2.2.4 表示前后项的对比 |
2.3 小结 |
第三章“哪知道”在语篇中的语用分析 |
3.1 预示功能 |
3.2 指明预设功能 |
3.3 焦点凸显功能 |
3.4 转换话题功能 |
3.5 小结 |
第四章“哪知道”的语法化分析 |
4.1“哪知道”的语法化过程 |
4.2“哪知道”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
4.2.1“哪知道”语法化的动因 |
4.2.2“哪知道”语法化的机制 |
4.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注释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
03 王韬《瓮牖馀谈》 |
04 王韬《遁窟谰言》 |
05 王韬《淞滨琐话》 |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
10 沈起凤《谐铎》 |
11 沈瓒《近事丛残》 |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
14 宋咸熙《耐冷谈》 |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
16 俞蛟《梦厂杂着》 |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
18 俞樾《隐书》 |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
21 孙橒《馀墨偶谈》 |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
24 徐昆《柳崖外编》 |
25 徐崑《遁斋偶笔》 |
26 徐震《女才子集》 |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
35 张贵胜《遣愁集》 |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
39 雷琳《渔矶漫钞》 |
40 杨望秦《巽绎编》 |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
42 叶承宗《耳谈》 |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
46 刘世馨《粤屑》 |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
50 缪艮《涂说》 |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
52 双保《铁若笔谈》 |
馀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苏让的救赎(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7)疾病、治疗与疾痛叙事 ——晚清日记中的医疗文化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章:从病患角度书写医疗史 |
一、选题缘起 |
二、问题意识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主要史料 |
五、思路与篇章结构 |
第一章 晚清的社会与医学 |
第一节 晚清日记与晚清社会 |
第二节 晚清的疾病与中国医学 |
第三节 西方医学及其在华影响 |
第二章 晚清日记中的病痛 |
第一节 日记作为疾病医疗史资料的价值 |
第二节 日记中常见的病痛 |
第三章 毒草灵苗大小符——形形色色的治疗方法 |
第一节 治未病的尝试:养生 |
第二节 治疗方法的多样性 |
第四章 膏肓二竖谁能送——九流百家的治疗者 |
第一节 家庭内部的治疗者 |
第二节 专职医者 |
第三节 士人医者 |
第四节 其他身份的治疗者 |
第五章 竟愁一药送余年——医疗活动中的病患 |
第一节 驱病如驱贼:病家对治效的期待 |
第二节 选医似选将:病家眼中的医者 |
第三节 病患与病家对医疗过程的控制 |
第四节 医疗活动中的权力差异 |
第六章 静坐凄惶叹此身——疾痛叙事的意义 |
第一节 疾痛的起因 |
第二节 疾痛的表达及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樊粹庭文集》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樊粹庭生平与戏剧改革动因考论 |
第一节 樊粹庭“以戏为命”的人生轨迹 |
第二节 出生年月辨正 |
一、 生年考订 |
二、 生月考订 |
第三节 豫剧戏剧改革缘由考论 |
一、 戏剧改良运动的激励与鞭策 |
二、 地方戏改革思潮的带动与影响 |
三、 河南梆子生存发展的必然诉求 |
四、 “埋头做宇宙事业”的担当意识 |
第二章 《樊粹庭文集》编选校勘与樊戏价值评骘 |
第一节 版本概况与编纂原则 |
一、 版本来源 |
二、 校对原则 |
三、 编纂方案 |
第二节 樊戏的内涵及价值评议 |
一、 “樊戏”称谓的出现及“武器的批判” |
二、 争论与反拨 |
第三节 樊戏剧目考辨 |
第三章 樊粹庭的戏剧观念 |
第一节 珍视豫剧与尊重艺人的民本意识 |
第二节 启迪民智与规正人心的价值衡定 |
第三节 开放通达与兼收并蓄的理论架构 |
第四节 化俗为雅与雅俗共赏的普世艺术观 |
小结 |
第四章 樊粹庭的编剧原则 |
第一节 贴近民众生活 |
第二节 发掘历史蕴藏 |
第三节 追求艺术真实 |
第四节 注重舞台效果 |
小结 |
第五章 樊粹庭创作思想分期及风格嬗变 |
第一节 发展期(1915-1934) |
第二节 成熟期(1934-1942) |
第三节 转型期(1942-1949) |
第四节 升华期(1949-1962) |
小结 |
第六章 樊戏的题材类型与精神内涵 |
第一节 历史剧:对百折不回克敌制胜民族豪情的呼唤张扬 |
一、 《涤耻血》:民族危急时的悲壮呼声与泣血呐喊 |
二、 《巾帼侠》:可歌可泣的救世之举与激昂高亢的时代旋律 |
三、 《无敌楼》:对英雄的礼赞与正义的呼唤 |
四、 《王佐断臂》: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与对民族正气的弘扬 |
小结 |
第二节 社会剧:抨击邪恶、激浊扬清与伸张正义、维护人伦的道德祈愿 |
一、 《邵巧云》:秋扇见捐与发奸擿伏的不屈抗争 |
二、 《花媚娘》:守望爱情与忍辱尽孝的血泪青春 |
三、 《义烈风》:与狼为伴的惊醒、羞愤与决斗抗争 |
四、 《李慧娘》《松树坪》等:善恶对峙与弱者的韧性反抗 |
第三节 婚恋剧:生存困境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高涨 |
一、 《凌云志》等:择偶理念与婚恋模式的悄然变革 |
二、 《女贞花》:崇高人格与坚贞爱情的讴歌礼赞 |
三、 《三拂袖》:追求幸福与成全他人的两难选择 |
四、 《齿痕记》:佛门净土中的爱情守护神 |
小结 |
第四节 神话剧:弱势群体追求正义与幸福的浪漫和智慧 |
一、 《红珠女》:对强权的反叛与正义良知的扞卫 |
二、 《泗州城》:对爱情的向往与坚韧追寻 |
三、 《月宫玉兔》:对信义仁孝美德的恪守与弘扬 |
小结 |
第七章 樊戏的卓越艺术成就 |
第一节 穿越古今的宏阔视野 |
一、 驱遣历史风云变幻 |
二、 演绎人神悲欢离合 |
三、 点化朝野经史稗官 |
第二节 开阖自如的剧本结构 |
一、 张弛有节的戏剧冲突 |
二、 不落窠臼的情节设置 |
三、 标新立异的结局处理 |
第三节 面目各异、绚丽多姿的女性形象 |
一、 刚柔相济的独立性格 |
二、 倔强不屈的主体意识 |
三、 磨难砥砺的反叛气质 |
第四节 文野相济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 |
一、 风趣幽默与雅俗共赏 |
二、 情感充沛与可歌可唱 |
三、 方言俚语与乡土气息 |
小结 |
第八章 樊粹庭在豫剧及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 |
第一节 结束豫剧向无剧本的历史 |
第二节 重塑河南梆子的舞台形态 |
一、 河南土梆戏之粗鄙简陋形制 |
二、 戏改后豫剧之全新风貌 |
第三节 豫剧人才培养制度与教育体系的创立和完善 |
一、 科学严格之新式戏剧教学范式的探索 |
二、 因人设戏之名角培养模式的创立 |
三、 具有战略眼光的名师选聘理念 |
第四节 豫剧编导体制的建立 |
一、 自主宏阔的导演意识 |
二、 大戏小做的导演谋略 |
三、 编导演互动的编导体系 |
第五节 地方戏改革的集大成者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桂剧的调查与研究 ——以桂林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桂剧的形成与流变 |
第一节 桂林之有戏之始 |
第二节 桂剧源流的探讨 |
第三节 历史上对于桂剧形成时间的探讨 |
第二章 桂剧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一节 清末唐景崧与他的《看棋亭杂剧》 |
第二节 欧阳予倩与桂剧改革 |
第三节 解放后桂剧的革新 |
第三章 桂剧的剧目内容 |
第一节 桂剧剧目分类 |
第二节 剧目内容研究 |
第四章 桂剧的班社和剧团 |
第一节 清代末年至解放前桂剧班社 |
第二节 解放后桂林市的剧团科班 |
第三节 桂林市桂剧团 |
第五章 桂剧的音乐体制 |
第一节 桂剧腔调与板式 |
第二节 曲牌 |
第三节 桂剧的乐器与乐队 |
第六章 桂剧的舞台表演艺术 |
第一节 桂剧舞台表演身段与特技 |
第二节 桂剧脸谱 |
第三节 桂剧的脚色行当 |
第七章 桂剧的困境与前景 |
第一节 桂剧的生存现状 |
第二节 桂剧的保护与前景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桂林市桂剧团部分荣誉奖章与奖杯 |
附录 B: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 |
附录 C:桂林市桂剧团优秀演员简介 |
附录 D:新编桂剧《大儒还乡》剧本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四、误信广告 后悔应聘(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网女性整容者媒介形象研究[D]. 杜明芮. 吉林大学, 2021
- [2]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4]“哪知道”的语篇分析[D]. 李欣欣.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5]《<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6]苏让的救赎[J]. 李清源. 当代, 2015(01)
- [7]疾病、治疗与疾痛叙事 ——晚清日记中的医疗文化史[D]. 张瑞. 南开大学, 2014(04)
- [8]《樊粹庭文集》整理与研究[D]. 徐芳芳. 河南大学, 2014(02)
- [9]桂剧的调查与研究 ——以桂林市为中心[D]. 王婷婷. 山西师范大学, 2013(10)
- [10]外白渡桥[J]. 姚昉. 西部,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