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在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朱琦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浙江湖州 313000

【摘 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护理标识在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8月住院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护理标识进行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8.455,P<0.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5.870,P<0.001)。结论 护理标识在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标识;老年;精神障碍;护理管理;住院患者

引言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发生几率最高的精神障碍,发病的老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智力降低和记忆力减退,之后将可能出现语言功能退化、焦虑、幻觉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年患者的安全。跌倒是我国的第四大伤害,也是一部分老年人致死的原因。对于患有精神障碍的老年人来说,发生跌倒的可能性更大,跌倒后的死亡率也会更高。所以,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需要护理人员予以更加优质的护理,以免发生意外。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100例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跌倒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于2015年7月-2017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排除存在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男性3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9.99±7.98)岁。对照组患者,男性4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70.02±7.52)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成立由护士长、主管护师组成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在学习并借鉴已有成功案例后,将学习后的成果整理成文。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的职责主要包括护理标识的实施方案、实施结果的考核评价指标、考核模式、安排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定期讨论会的组织,针对整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整改,促进标识护理的持续有效进行。

2.2标识的制定

(1)对照组患者仍接受常规护理即常规的护理标识(腕带上标识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高危标识,病区的温馨提示牌有“小心滑倒”“小心烫伤”等信息)。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护理标识管理。(2)护理标识的分类。将护理标识分为3个方面:患者标识、治疗护理标识、科室环境标识。严格规定每种标识使用不同的颜色、字样、形状与明确各标识的摆放位置、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应用于临床护理质量的管理中。①患者标识,腕带采用无毒、防水且书写方便清晰地PVC软塑料,且腕带两端有可调式的装置。在腕带上记录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同时针对患者既往史和实际病情,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向患者与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入院评估,对高危患者,如高危跌倒或坠床患者,高危压疮患者,高危噎食患者,在患者床头建立印有相应黑色字体的黄色标识。建立患者的过敏史标识,使用红色标识同样放于患者病床床头。②治疗护理标识,根据医嘱确定患者护理级别,其中护理级别标识:一级护理为粉红色,二级护理为黄色,三级护理为白色。其次,建立护理防范标识,为不同风险类别的患者设计图案或表情、或不同形状的胶贴。比如:对于高危坠床或跌倒的患者,将印有小人跌倒图案的黄色圆圈贴在患者的腕带上,以便时刻警示护理人员随时观察患者病情,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③科室环境标识,对于刚拖过的地板和卫生间安放A字型的黄底黑字“小心地滑”标识牌,在科室开水炉边醒目的地方贴上黄底红色字“小心烫伤”标识,对于卫生间的水龙头旁应粘贴醒目的“冷”“热”标识,对于有电井和电闸的地方粘贴“有电危险”等,而对于氧气筒旁需要悬挂黄底黑色字“防火、防热、防油、防震荡”标识。

2.3护理标识的实施

2.3.1护理人员的培训

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标识相关知识的培训。首次采用集体培训,详细讲解每种类型与每种标识的目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护理安全小组成员在晨会时对护士进行抽查提问,确保人人掌握。

2.3.2护理标识应用

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动态性的风险因素评估,在入院时进行首次评估,此后根据患者病情一周评估一次,对于病情发生变化则随时进行动态评估,并采用动态评估来体现护理风险的动态变化。护士依据患者的腕带、风险类别进行分类护理:对于有跌倒风险的患者在行走或起坐时给予协助;对有发生坠床风险的患者及时给予防护栏,加强对患者陪护人员的指导;对有自杀或伤人倾向的患者,应做好心理干预,使其活动范围在护理人员的视野范围内。

3结果

3.12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0%(9/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40/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55,P<0.001),具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2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3.2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5.68±2.68)分,高于对照组的(72.28±1.26)分,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870,P<0.001)。

4讨论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严重,常见的包括他伤、自伤、幻觉、妄想、智能降低等,再加上受到药物副作用影响,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摔倒等症状。并且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受到精神障碍的影响后,其环境适应能力也会有所降低。所以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住院过程中,护理人员最大程度上将各种安全隐患消除,通过在醒目的位置设置护理标识,能够充分发挥警示作用,降低护理风险,避免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护理标识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究其原因是因为护理标识的应用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醒各个岗位的护理人员重点关注护理工作的风险环节,并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护理标识在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余黎波,侯明如,裴建琴,等.改良版护理警示标识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2):2907-2910.

[2]徐彬,钱一平,沈念红,等.不同标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身份识别管理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6):3198-3200.

论文作者:朱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  ;  ;  ;  ;  ;  ;  ;  

护理标识在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朱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