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病虫害及其无公害综合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防治论文,病虫害论文,无公害论文,香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蕉是华南地区四大名果之一。近年来我国香蕉产业迅速发展。由于各种原因,香蕉病虫危害有呈上升的趋势。根据调查和果农反映,部分蕉园发生了枯萎病,蔓延较快。严重影响香蕉生长,降低了产量和质量。许多果农希望对香蕉病虫害性状,防治措施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此,拟写此文供参考。
1 常见的病虫害
1.1 病害
1.1.1 香蕉束顶病 俗称“蕉公”,症状是新生叶片越抽越小而成束,新生叶片一片狭短,以致植株矮缩。病叶较直立狭小,硬脆易断,叶边缘明显失绿,最后变枯焦。叶柄或中肋基部出现深绿色的条纹,俗称“青筋”。早期发病,一般不能正常抽蕾,抽蕾时发病,果实畸形细小无法发育长大,无经济价值。
1.1.2 香蕉花叶心病 该病发生常见“花叶”和“心腐”同存一株。叶片上出现断断续续或长或短的褪绿带黄色条纹或菱形圈斑。这些病态的斑纹一般先在叶缘发生,逐渐变成黄褐色甚至紫黑,病情严重呈现黄绿相间的花叶病状,顶叶扭曲束生,心叶黄化,变黑腐烂即心腐,在抽蕾期发病造成果实出现黑斑点,发育不良,无经济价值。
1.1.3 香蕉叶斑病 为黄叶病,灰纹病、煤纹病、缘枯病等统称叶斑病。主要危害香蕉叶片。受害叶片产生各种病斑逐渐连成大片的病斑,最后全叶干枯死亡。当受害的叶片不断死亡,明显减少叶片光合作用面积导致植株早衰,影响果实充实,造成果实生长不良无法饱满,致使香蕉减产甚至失收。
1.1.4 香蕉黑星病 主要危害叶片,果轴和青果。发病时叶片上及叶脉上产生许多散生的或群生的小黑粒,其周围呈现淡黄色病斑逐渐聚集或大斑。使叶片变黄而枯萎,老叶比新叶片严重。青果受害,果面呈现许多小黑粒,初期红棕色的斑点,突起果皮上,随着果实肉质增加,病斑密度增大,影响果实发育,严重时可使果肉硬化。
1.1.5 香蕉炭疽病 主要危害成熟或即将成熟的果实,果梗和主轴。在青果上初期为黑色或黑褐色的梅花点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成深褐色的块斑,后期病斑下陷,致全果变黑腐烂。果柄发病时引起蕉指脱落,随之叶片黄化、早衰,影响生长。假茎被害,顶端发黑,严重者茎腐烂。若开花不久被病菌侵入,小果端即变黑腐烂。
1.1.6 香蕉枯萎病 是破坏香蕉维管束导致植株死亡的毁灭性病害。其病菌腐生能力很强,在土壤中可长期存活。香蕉枯萎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侵染来源主要是带菌的吸芽,病株残体及带菌土壤,病菌从寄主根部伤口侵入寄主。通过寄生维管束向假茎上部及叶部蔓延。目前还没有一种理想的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化学药剂。与水稻轮作是控制病害的最有效途径。半个世纪前,香蕉枯萎病病菌1号小种几乎摧毁了世界的香蕉产业。现在则为4号小种蔓延,香蕉产业又面临新的威胁,对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实施检疫控制是防止枯萎病扩散的关键。
1.2 虫害
1.2.1 香蕉象鼻虫 又称香蕉象甲,幼虫与成虫蛀食假茎、球茎,有时也蛀食叶柄。受害蕉茎里的虫道纵横交错,虫粪堆积,虫道口有无色透明的胶状物流出。蛀食严重时,假茎易折断或腐烂。球茎象甲幼虫危害球茎,致使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卷缩变黄,枯叶多,严重时球茎腐烂死亡或抽不出蕾。
1.2.2 香蕉弄蝶 弄蝶的幼虫叫卷叶虫。幼虫吐丝卷叶成苞,取食蕉叶,严重危害的蕉园,叶苞累累,蕉叶残缺不全或仅剩主脉,叶面积减少,阻碍生长,影响产量。
1.2.3 香蕉蚜虫 主要危害香蕉嫩叶、心叶、吸取叶片质部汁液,使叶片无光泽,蕉树生长不良。抽蕾过迟、蕉蕾小,梳数及条数都少,造成香蕉等级降低。更主要是蚜虫吸食叶片汁液的过程中传播束顶病,花叶心腐病等病毒性疾病,对香蕉造成毁灭性危害。
1.2.4 香蕉花蓟马 主要危害花蕾和幼果,抽蕾后未开苞已有蓟马钻入危害。成虫在幼果上产卵,导致果皮组织增生木栓化,后期凸起小褐点,手摸时有粗糙感,引致蕉果发病,降低果质。
1.2.5 香蕉红蜘蛛 主要在蕉叶背吸食汁液,以老叶为多,受害叶片失绿为灰褐色,使叶片早衰枯黄。有时也危害果皮,使果实出现锈斑。
1.2.6 斜纹夜蛾 主要危害心叶,斜纹夜蛾幼虫白天匿藏在荫蔽处,夜间咬食幼嫩心叶,尤其是试管苗种植的幼株,使叶片芽孔残缺不全,甚至把心叶全吃光。幼虫怕光,白天常逃走不见。
2 香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1 植物检疫
加强植物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侵入,对于引进或新购的香蕉苗应加强检查,发现病虫害应及时消灭。
2.2 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能力强的优良品种。选用无病壮苗,合理密植,实行与甘蔗、菠萝、花生等作物轮作,及时除净园内花叶心腐病或束顶病病株。保持蕉园田间清洁卫生,减少病源虫源,加强土壤肥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抗病虫能力。
2.3 生物防治
保护或引进食蚜蝇、蚜虫蜂、草蛉、瓢虫、赤眼蜂等天敌。利用多菌体病毒、青虫菌、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病原微生物。使用茶麸粉、除虫菊素,鱼滕酮,烟碱、大蒜素、印楝素等生物源农药。
2.4 物理防治
采用人工捕杀,糖浆诱杀,灯光诱杀害虫。人工除病叶、病株。采用银灰色薄膜驱蚜,黄板诱杀等。
2.5 化学防治
必要使用农药时,要选择经专门机构认定,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并被正式推荐用于绿色食品生产的农药类产品(见表1),每种农药在生产过程中只能使用1次,且最后1次使用距采收期必须间隔30天以上。
表1 香蕉病虫害防治表
联系电话:0371—653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