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科目选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_高考论文

高考科目选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_高考论文

高考科目选择与创新人才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科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的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前途命运。高考是我国现行的最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其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紧密相连。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推进,现行的高考制度显现出一些问题和弊端,不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因此,改革现行的高考制度,发挥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之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上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美英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各类人才培养计划,提升本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因为这既关系到国家下一代的人才质量与创新水平,也决定着国家的综合实力与长远发展。

      然而,在我国,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却在诸多政治运动和教育浪潮的冲击下一度沉寂。“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科学泰斗钱学森多次向当时的温家宝总理提出的疑问,世人简称“钱学森之问”。当时,“钱学森之问”引起了社会上极大的争议与讨论,但限于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争议与讨论也随着时间慢慢消失了。2009年,随着大师的辞世,这个疑问再次引起了各领域专家学者及社会大众的关注。它不仅成为社会各界对我国教育的疑问,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直面的疑问,更成为整个教育界及教育工作者反思与求解的疑问[1]。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成为教育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钱学森之问”似乎将我国教育推向了风口浪尖,社会各界对教育进行了问责。

      那么,创新人才到底是指哪一类人呢?一般来说,创新人才是指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杰出特征的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各级各类教育共同的目标和永恒追求。新形势下,创新人才培养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事关国家根本利益的核心战略。学校教育(包括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多主体、多机构参与的系统行为,是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受传统文化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很难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就教育领域来说,我国素质教育虽已推广了20~30年,但推广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未有明显的成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单一与僵化。多年来,我国统一的高考制度为高等学校选拔了数以千万计的优秀人才,这对于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水平、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被人诟病且不好解决的弊端:高考从内容到形式的“大一统”,导致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学校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拔合适的人才进行培养。[2]

      二、高考科目改革的应时之作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考试招生录取体系一般都把考生考取的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决定性因素或者说唯一依据,学生与高等学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存在一定的盲区。为改变这一状况,20多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改革。

      2014年,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破冰之年。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背景下,如何借助新一轮高考改革东风,积极探索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有识之士共同面临的挑战。

      为了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目标,2014年9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与以往教育改革不同的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对招考体系中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评价标准、选拔录取体系都做了顶层设计与科学规划。《实施意见》中,关于高考改革的制度创新是:“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考不再有文理科之分,考生也不再是只能在历史、地理、政治或物理、化学、生物两种科目组合中选择,而是可以在这6个科目或更多科目中根据高校的专业要求,自主选择一定的考试科目。毫无疑问,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极大地拓展了高考科目的选择空间,给予考生更多“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机会。这必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才的自主性、多样化成长,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4]。中学生自主选择高考科目,对于更好地实现人生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前进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确保新高考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环节。

      高考改革是一项涉及考试科目、考试内容、选拔录取体系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其中,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考试科目是考试内容的载体,具有直接显现性,大多数人对高考科目改革都有一定的发言权。学生自主选择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是这次高考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对于推进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具有突破性的重大意义。从本质上来说,高考科目也直接关系到中小学教育的教学导向,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源质量和办学质量,关系到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具体实现。过去,提升学生个性和选择性的举措无法落地。这次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后,许多教育界人士认为,“学生的选择权有了实现的可能”。正因为如此,高考科目改革历来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考察这些年来我国高考改革的历程不难发现,每一轮高考改革的核心基本都在于科目设置改革与分值调整上。国务院出台新高考改革方案之前,不论是全国统一高考命题还是之后出现的分省命题,都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省市为考生规定全部应考科目,不允许考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作出自由选择。近些年来,我国少数几个省市进行的高考科目改革试点,虽然允许考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但是选择范围十分有限、选择条件十分严格。这种过度统一的科目设置和权重设置的做法,使得所有的高考生都被视为同质的个体,考生在不同学科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和特殊才能被弱化或忽视。

      2014年,上海、浙江两地在国务院印发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后不久,就启动了新一轮招生考试综合改革试点,改革的重点在于高考科目设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上。两地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为考生提供了门类齐全的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科目的选择性增强。新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考生,有助于考生在中学阶段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及未来发展,有助于引导考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助于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可以有效地改变以往学校教育被“应试教育”掌控的局面。[5]

      继上海、浙江地区之后,全国其他省市也相继出台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从各省市的具体方案来看,基本都采用上海、浙江的考试科目改革意见,采用“3+3”改革模式,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破解“钱学森之问”的曙光。这次改革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就目前来说,这次高考改革方案中,高考科目选择的改革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影响最大。

      三、推进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考科目改革

      作为一种制度实践,考试在培养创新人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考试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可以使考试制度改革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单一的、多年不变的招考体制。在这种招考体制之下,高校很难招到有创新思维、有鲜明个性特征和适合学校培养特点的人才。而且,经历了几年的艰苦磨炼后,很多通过高考进入高校的学生存在创新能力不高的问题。这些年来,虽然国内的某些高校通过四五年的努力在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很多成绩,但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格局下,若仅仅依靠高校的培养而不对中学教育教学环节进行有效改革的话,是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的。

      如今,虽然已经有众多有识之士提出了“高等教育要向下看”,通过“苗圃计划”、大学中学共建、派驻大学教师进入中学授课以及在自主招生环节设置相关考试内容等举措来影响中学教育,但由于现行高考制度的制约,这种区域性、局部性的影响就像水面上的涟漪很难触及深层。[6]正是我国长期存在并实行的这种“一考定终身”和“唯分数论英雄”的考试招生模式,使得我国很多中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被强制灌输过多空洞的、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使他们的兴趣与创新意识遭到扼杀。

      国务院实施的新一轮高考改革正是顺应21世纪时代发展要求而提出的,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高考文理不分科、考试科目可以自主选择”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对高校选拔创新人才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框架下,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国家统一设定必考科目和各科目的权重范围,由高校自主设置各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由考生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和相应专业。这样的改革坚持了统一性和多样性相对平衡的原则,通过高考科目选择来测量考生的专业性向,使考生根据学科优势选择适合自身专业性向的专业,高校按照专业特点录取相应专业性向的考生。[7]高考科目的这种设计就是为了体现高校在考试招生过程中的自主权和选择权。高校有权设计不同学科专业考试科目的限度组合,以此来满足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拔的差异性要求和对学生的专业性要求。这种改革必将有利于推进高校的特色化办学进程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新高考改革方案改变了传统文理分科的格局,把自主选择权交给考生,考生可依据自身兴趣特长和所报考高校的专业要求进行考试科目选择。然而,学生可以真正成为能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的主体吗?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丰富的认知担负起自己人生选择与规划的重任吗?毕竟大多数中学生还属于未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还需要来自成年人的正确引导。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出高中在这方面的作用。高中应该为学生合理的自我评价、自我认识提供最大的支持与帮助,为学生提供职业环境信息、高校专业信息,帮助学生合理规划人生和选择正确的专业发展方向,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动力,让学生的自主选择成为可能。[8]当然,学生本身是选择考试科目的主体。因此,在选择考试科目时,学生应体现自身的主体性,要多听取、参考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及建议,同时也要参考具有一定权威性与专业性的心理性向测试结果,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或者适合做什么。选择高考的考试科目,其实是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职业兴趣,选择今后继续深造的专业和从事的职业。

      就考试来说,它的功能就在于能够较准确地测出学生的长处和优势,能够判断出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潜质。高考科目选择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引导其发掘自身创新潜能,使每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个性来发展。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具有创新才能的学生按自己的优势方向成长,才能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9]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和逐步推进,我国高中教育教学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改革的“倒逼”模式,将会推动我国学校的育人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高中教育将面临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与考试科目的挑战。但是,这种挑战必将使学生的发展更具个性化和特色化,必将有利于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标签:;  ;  ;  

高考科目选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