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诚智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441000)
摘要: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智能变电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持。在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成熟下人们对其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相关人员加大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的关注。文章结合某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应用实际,分析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分析
一、某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情况概述
某智能变电站系统应用的电力是220Kv,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在逻辑上主要由站控制层、间隔层、过程层共同组成,并应用分布网络系统和分式结构实现系统的连接,形成“三层设备两层网络”结构体系。220Kv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过程层应用的点对点的采样操作方式,GOOSE采用的是组网的方式,额外还会增加直跳的方式。110Kv过程采样操作应用采样值、GOOSE和IEEE1588三网合一结合的方式。该智能变电站110Kv和220Kv应用的都是测控保护一体化的装置。某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原理图具体如图一所示。
图一 某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原理图
二、某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表达需求的分析
传统的变电站功能是由设备和回路共同确定,设备在具备自身特定功能之外,还需要拥有外部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接口。之后,智能变电站在生命周期内的工作都会围绕这些设备和回路进行。智能变电站功能的实现是基于数据模型和数据流的连接配置。数据模型的反应接线包括SSD文件、ICD数据流、变电站事件GOOSE和采样SV的虚端子。
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流程
文章研究的某智能变电站主要是应用SV和GOOSE数据流向图、装置物理连接图来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进行设计,之后通过全电站的虚端子连接表优化变电站二次系统。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图纸需要按间隔进行划分,首先参照间隔设计方法来规范统一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施工工序。其次,为了把握各个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了解设备类型和设备保护原理、自动化设计方案之后,需要对SV信息流图和GOOSE信息流图进行严谨绘制。在SV信息流图中展现出常规变电站保护原理图、电流电压回路图、信号控制图、设备之间电流电压数据关系等。GOOSE新修图会展现信号传输条件、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备控制原理。再次,绘制SV和GOOSE之间的信息逻辑配置表、系统装置光缆联系图。在SV和GOOSE之间的信息逻辑配置表、系统装置光缆联系图绘制得到时候需要以SV和GOOS的信息流图为基础,并结合IED制造厂商提供的设备虚端子图和原理接线图进行绘制。
(一)虚端子
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关注变电站系统各个装配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分合闸出口信息传输过程,并要在工作中及时记录网络传输的数据信息。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支持下,这些数字信息能在一根光缆中进行,不需要传统的端子。而是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回路原理不会因为网络信息传输发生变化。对于智能变电站的应用装置,SV输入信号和GOOSE之间端子存在关联,这些装置都包含ICD文件。为此,在SV信号的传输中需要按照常规的模拟要求将端子排输入。虚端子的应用能够实现一对多,但是不能多对一,开入信号不能实现并联操作。虚端子不能对常规变电站汇总可见断开点进行设定,相应的保护装置都是在硬压板的出口商上设置的,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电力系统保护功能的实现和应用,回路总体上具备了断开点特点。
(二)SV和GOOS的信息流图
SV和GOOS的信息流图由信息传输回路图和信息流向表共同构成。SV和GOOS信息的实际传输路径和中间环节交换机发生了深刻的联系,具体通过信息传输回路图反映出来。在信息传输回路图中能够看到信息流量和信息集编号代表装置数据资料。信息流向表能够对信息的总体内容进行综合反映,并对信息集编号的发送和接收明确标明。
(三)SV和GOOS信息逻辑配置表
SV和GOOS信息流图能够直观的反映出保护装置和系统自动化方案。SV和GOOS信息逻辑配置表主要反映的是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连接方式。在对虚端子图分析之后,能够了解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开入虚端子和开出虚端子之间的关联形式,进而形成变电站数据模型文件。SV和GOOS信息逻辑配置表进一步明确了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模拟量开入、开关量信息分类,通过表格的形式进一步反映出智能变电站虚端子之间的联系。表格的内容具体包括信息集合编号、信息内容、起点设备和终点设备等。
(四)SV和GOOS装置光缆联系图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之间的光缆连接是通过装置光缆联系图来实现的,在装置光缆联系图中需要包含网络设计方案和智能变电站设备光接口配置。之后应用柜内的光配单元完成智能变电站设备光缆配线操作,结合SV和GOOS的信息流图,以屏柜为基本单位,在确定了光缆配型和连接方向之后,结合智能变电站内部设备的装备插件和光接口配置信息完成SV和GOOS光配单元的配置图,对准备好的信息集进行连接。
110KV的电路电路间隔光缆联系图需要在智能配置柜上连接二次设备,因此需要相关人员根据控制柜的要求对光缆联系图进行绘制。具体是应用一根光缆设置一个具体的方向,之后按照SV和GOOS信息流图的接收和发送条件来选择相对应的光缆,根据纤芯套管颜色为纤芯进行顺序编号处理,并将编制好的编号纤芯接入到相应的光配单元端子号实现分配处理。之后对实际接入柜的设备进行配线操作,在配线操作的时候还需要表明装置的名称、大小、设备类型和编号信息等,对纤芯对应的信息集编号和内容进行明确规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方法操作分析可以发现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是未来变电站的发展趋向。为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意义和流程方法,通过虚端子的设计和应用不断完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从而让变电站更好的为人们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仪荣,贾光波.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及试验技术[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2:214-215.
[2]王增华,窦青春,王秀莲,李响,王克祥,宋晔怿.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施工图设计表达方法[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06:112-116.
作者简介:
邹书星(1986-),男,汉,湖北省襄阳市人,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继电保护电气二次。
论文作者:邹书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端子论文; 光缆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