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口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独生子女教育_生育率论文

论人口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独生子女教育_生育率论文

论人口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独生子女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育率论文,独生子女论文,过程中论文,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独生子女作为近代社会的一种现象,始于本世纪初。当时在德国和欧洲通过“限制产儿”,把子女数量控制在一至两名。目的是为能对这些少数的孩子进行更好的教育,实现优生优育。从本世纪初至今,仅仅是几十年的时间,世界各国独生子女的占有率都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不仅在总人口上占世界各国之首,所拥有的独生子女数也居世界之首。如此众多的独生子女的出现,当然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美国的心理学家博汉农(E.W.Bohannon)在1898年发表的《家庭中的独生子女》(The only child ina famlly)的论文中,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问题儿童”。其后,围绕着独生子女究竟是“问题儿童”还是“非问题儿童”的问题,即独生子女是否存在着“特异性”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经过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医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最终得出了独生子女是“非问题儿童”的结论。

但是,是不是因为独生子女不是问题儿童,独生子女本身不存在什么特异性而就可以盲目乐观、高枕无忧了呢?不是的,许多独生子女在身体、精神、品德、性格、行为等诸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自私自利、自命不凡、任性、出风头、不尊重长辈、神经质和歇斯底里、吹毛求疵、钻牛角尖、胆小、体弱、没有耐性和耐力、不合群、不关心集体、不爱劳动、不能吃苦、依赖性强等种种问题,难道还能使我们乐观,还能使我们高枕无忧吗?本来不是问题儿童的独生子女却成了“问题儿童”,本来是为了优生优育才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结果却是优生劣育。问题的症结在于包围着独生子女的外界环境中潜伏着产生“问题儿童”的各种条件和危险。这个周围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教育条件,一个是环境条件。所谓教育条件系指影响独生子女成长的教育者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所谓环境条件指影响独生子女成长的周围环境。有许多独生子女之所以成为“问题儿童”,就是由于教育者的错误教育态度和方法以及非适宜的周围环境所造成的。下面,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看导致独生子女成为“问题儿童”的主要问题所在。

一、错误的教养态度和方法

1、溺爱

溺爱是当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独生子女是全家唯一的一根独苗,加之现代的生活条件又有相当的改善和提高,所以从出生那天起,就受到父母和长辈们的宠爱。简直象个“小太阳”,全家人都象卫星一样围着他(她)转。这样久而久之,在家庭中的这一特殊地位就会使其逐渐滋生出以我为核心的特殊优越感,就会形成任性、骄傲自大。自小染上这些毛病后,当然就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而有可能成为“问题儿童”。爱子女、关心子女,这本来是正常的、合理的。各种大量的研究证明,只有在父母伟大而又无私的爱情浇灌下,才能使子女在身心两个方面得到健全的发展。只是这种爱是有限度的,如果过度,就会导致溺爱。由于溺爱是一种过度的爱、偏颇的爱、不正常的爱,当然会导致儿童发生各种问题。所以,我们倡导要爱子有度、爱子有方。应该爱的,就要全部投入,不应该爱的,就要坚决控制。应该用爱这个法宝,教会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去处事,怎样去发展,怎样去奉献。比方说,不应该让孩子做的事,不管孩子怎么闹、怎么吵,也不管孩子的闹法和吵法让父母多么心疼,不许做就是不许做,一定要坚持到底;再比如孩子吵闹着要买玩具,应该买的,当然要买,不应该买的坚决不买,一定要有个原则,有个标准等等。只有通过这样的教育,才会逐步使孩子学会节制、自我控制、节俭、是非有别等许多优良品质,才会使孩子在正常的发展道路上茁壮成长。

2、娇惯

娇惯和溺爱好比是一对孪生姐妹,溺爱孩子的父母必然娇惯孩子。孩子本来在父母、长辈的不正常溺爱下已经萌生了许多问题,再加上娇惯,可谓是火上浇油,必然会在偏颇的路上越走越远。有许多独生子女之所以会目空一切、目无尊长、刁蛮任性等等,就是由于父母、长辈们的娇惯所致。而且,由娇惯所导致的刁蛮任性实际上也是很脆弱的。由于是在保护下所形成的一种外强中干的脆被打膜,很容易被打破。一旦这种脆膜破,便会使孩子走向刁蛮的另一面——怯懦。这种既经不住打击又经不住考验的性格,正是我们人类社会所唾弃的。所以,为了孩子健康茁壮成长,不仅不能娇惯,而且必须严格要求。严格要求实际上就是一种规范,一种尺度,是要求孩子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一种规范和尺度。这一点,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对子女的真正的爱,就体现在这个“严”字上。“严”字当头,才能使父母的心愿如愿以偿。希望独生子女的父母们,一定要掌握和运用好严格要求这个教育法宝;特别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愈日提高的现代,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

3、刺激和教育过度

有许多父母“盼子成龙”、“望女成凤”,从小给孩子以各种刺激和教育。如听说十月怀胎时多听音乐,孩子会有音乐感;在墙上贴满各种各样的画就可以从小熏陶孩子的绘画才能;极早教孩子吟诗、数数孩子就会早日成材;等等。于是母亲在未生孩子前就天天听音乐,孩子出生后,更是大放不止;家里的墙上、空间里贴着和挂满了各种绘画和气球;从孩子“牙牙”学语起就给孩子吟诗、数数、讲故事;等等。这样过多的刺激和教育实际上对孩子是很不利的。这是因为无论给予孩子多少刺激和教育,最终都要经过孩子的内因去予以接受和消化。即外因通过内因才会发生作用,而内因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来发挥作用的。这就是说凡事都要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方式去想、去做、去尝试、去总结、去提高等等。而父母所给予的刺激和教育过多,恰恰会束缚和扼杀孩子这一能动地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和要求。久而久之,会导致孩子精神薄弱、爱钻牛角尖、缺乏独立性和发生神经质等等。所以,刺激和教育过度就是父母用自己的意愿将天真烂漫的儿童世界围上了一堵可怕而又厚厚的墙壁,使儿童世界大大的缩小了,甚至是干脆把儿童世界全部没收和剥夺了,也就是部分或全部剥夺了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和方式去进行活动的自由和机会。这一点正是现代儿童身心发展的一大禁忌。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合理而又正确的教育就是要让儿童全力以赴地去进行活动和尝试,这一点也正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日本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山下俊郎说过:“儿童在理解事物时,只有通过对实际事物的观察、接触和操作才能理解,只有经过实际行动的尝试才会产生思考。幼儿园的儿童在学习区分左右时,是通过实际动作,右手拿筷子,左手端饭碗,才分清了左和右的。完全可以说,儿童是‘用手思维’的。所以,只有诉诸于实际行动、接触实际事物才能够理解和思维。事物和行动是赋予经验的媒介物。由此可见,只有经验才是促使儿童成长的营养素。因此,给儿童以丰富的经验,是促进儿童成长的正确途径”(山下俊郎著《独生子女的心理和教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3页)。在这里,父母和教育者所能做的,就是要尽量给孩子以充分的活动机会以及创造能够使孩子充分地进行活动的条件和环境。任何时候都应记住,活动的主角是儿童而不是教育者。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有度、有方才行。填鸭式和注入式之类的硬灌,只能是拔苗助长,结果适得其反。

4、一切包办代替

这是比刺激和教育过度更为有害的育儿态度。在溺爱和娇惯的心理作崇下,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了,孩子俨然成了一个偶物。比如,象吃饭、穿衣、蹲便盆等这些应该早些让孩子自己学会做的基本生活习惯和能力,却总是由父母去喂饭、去穿衣、抱着蹲便盆等等;象爬树、荡秋千、玩单杠、走平衡木等应该早些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的游戏和活动,由于怕孩子出危险而由父母抱着、背着去做或者干脆不让孩子去做;象挖野菜、捡石子、买东西之类的完全可以让孩子去实践的活动也不让孩子去实践;等等。这样也就在无意识之中摧残和压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剥夺了孩子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的机会以及锻炼孩子排除万难的坚强意志的机会等等。这种包办代替的结果必然会使孩子弱不禁风、缺乏爱好、经验贫乏、意志薄弱等等。现代育儿理论的最大突破就在于要最大限度地让儿童自己去做和尝试,即使是有些危险(是指偶然发生和难以预料的)也要让孩子去做和尝试。这是因为危险和冒险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催化剂。人的一生,总是要经历许多危险和坎坷的,而这种危险和坎坷的适应能力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只有从小培养出了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无往而不胜。

5、盲目放任

这是与上述的一切包办代替、刺激和教育过度的教育态度完全相反的教养态度。虽然目前持这种教养态度的父母已经为数不多了,但是在农村和偏僻落后的地区,仍然是常常可见的。这些人对子女的教育毫无计划、毫无原则、毫无控制,完全放任自流。诚然,要求每位父母为自己子女的发展制定出一个完全符合儿童自身发展规律的庞大计划的确是勉为其难的。但是就某个方面的发展、某个问题制定出培养计划和确定出教育的原则,这并不是一件难事。比如,要想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可以制定出一个练唱歌曲、练习弹钢琴的一个计划,然后父母和孩子一起去做(要注意,不是父母强迫孩子去做,而是在引发孩子的兴趣之后,让孩子自觉主动地去做),这样久而久之,孩子的音乐才能就会有很大的发展。再比如,要孩子养成饭前洗手、睡前刷牙等习惯,只要作为一个教育原则确定下来了,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让孩子去做。不管孩子多饿,不管孩子多么困倦,不洗手就不能吃饭,不刷牙就不能睡觉。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便形成了自然,孩子便会自觉地去做了。这就是说,在发挥孩子主动性的前提下,必要的计划、原则、要求和规范等也是必须的,这些也正是教育者的责任所在。在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一旦计划、原则、要求和规范等(指合理、正确的计划、原则、要求和规范)展示在孩子面前,就必须坚决执行,决不能出尔反而。否则的话,不仅达不到原来的目的,反而会使孩子更加任性,不能自我控制,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我们人类社会,是一个有节制、有纪律、有约束的社会,这一点从小就要通过适宜的教育在孩子的心灵里打上深刻的烙印。

6、不以身作则

人们都说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儿童取学和模仿的榜样。可是看一下一些父母做得怎样呢?有的父母让孩子不要吃零食、饭前洗手、睡前刷牙、不要随地吐痰、乱扔脏物,可是他们自己却随便吃零食、饭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随地吐痰和扔脏物;有的父母不让孩子说脏话、粗话,对人要有礼貌,而他们自己却总是说脏话、粗话,对人尖酸刻薄;有的父母让孩子说老实话,做老实人,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是自己却不说老实话,不做老实人,既不学习也不钻研,不是打麻将就是打扑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这样的父母教育、影响和熏陶下,其孩子会怎么样呢?有些孩子自小就爱说假话、耍小聪明、自私自利等等,大都是与父母的言行不一和影响有关。所以,父母一定要自尊、自重、自爱,一定要以良好的模范形象去影响和教育自己的子女。

7、不学无术

要说父母有意将自己的子女培养成目无法纪、道德败坏、品行低劣、意志力薄弱、好吃赖做、不学无术的害群之马,这一点是谁也不会相信的,实际情况也决非如此。可是实际上,许多独生子女身上所出现的问题,若追根溯源,大都与父母有某些干系。这就是说,父母是在无意识之中影响了自己的子女。比如说,有的父母怕子女冷着、冻着,总是给子女穿戴很多,结果使子女形成弱不禁风的体质;有的父母生怕孩子饿着了,总是让孩子吃得很多,结果把孩子的胃撑坏了;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受委屈,不让孩子与小朋友一道玩,不让孩子去托儿所、幼儿园,结果使孩子很孤僻、不合群;等等。这些可谓是“良好”意愿下的种种做法,实际上是不懂得科学育儿的无知表现。也就是说这些人在育儿方面是无知,是儿盲。育儿是一项育人工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过程。这一工程比人世间的任何一项工程都要复杂。正因为如此,才诞生了弄清人类自身之谜的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学问领域。这些学问领域告诉我们,人类的出生、成长和发展是有其规律性的,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事半功倍,才能达到胜利和成功的彼岸。然而遗憾的是,有些父母弃这些人类有史以来所摸索、总结出来的科学成果于不顾,只凭想当然去做,结果贻害了自己的子女,影响了我们的下一代,可谓可怜又可悲。所以,必须向广大的父母们呼吁,必须加强育儿的科学性,变无知为有知,变儿盲为儿专。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代胜过一代的新人,才能使我们的计划生育结出硕果。

二、非适宜的周围环境

1、缺乏兄弟姐妹

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对孩子的社会性培养很不利,这一点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人类群居生活所构成的社会性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尊重、理解他人,这样才能合群,才能搞好群居生活。这种尊重、理解他人的思想,在多子女的时代,是比较容易培养出来的。由于有几个兄弟姐妹在一起,如果不考虑别人,完全以自我为核心,就会使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甚至使家庭关系发生某种危机。这样经过多次正反两方面的尝试和教训,最终就会得出只有尊重、理解别人,才能和睦相处、生活和美的结论,才会形成适应群居生活的社会性。而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是缺乏这种环境因素的,也就是缺乏培养独生子女社会性的教育条件,这一点是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的。虽然家庭里有父母和长辈,但是孩子与父母和长辈们只是一种“竖”的关系。这一“竖”的关系是代替不了与兄弟姐妹之间的“横向”关系的。而适应群居生活的社会性的培养,只有在“横向”的共同生活中才能得以实现,缺乏这种“横向”的共同生活,也就很难能培养出适宜于群居生活的社会性。

2、缺乏游友

过去孩子不仅可和兄弟姐妹一起玩,还可和周围邻里的孩子们一道玩,他们成帮结群,在相互的纠葛和协调中培养各自的群居生活能力和社会性。现在有些独生子女的父母怕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会受到伤害等而干脆不让孩子出门,使其群居生活能力和社会性的培养受到严重影响。当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尽量让孩子与周围邻里的孩子一起玩,要为孩子找几个小朋友,同时要让孩子上托儿所和幼儿园。现代的托儿所和幼儿园已与以往的托儿所和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过去的托儿所和幼儿园主要是由保姆去保育和教育孩子。而今天的托儿所和幼儿园,除了由保姆去保育和教育孩子外,更为重要的是它提供了由“孩子去教育孩子”的场所。即它赋予了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所绝对无法得到的孩子与孩子们在一起活动、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在托儿所和幼儿园里,独生子女通过与小朋友们共同生活,可逐步认识到自私和自利的限度,明确其他儿童的权利和立场,懂得遵守集体生活所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以及所必须承担的义务等。从而学会彼此协作、主持公道和正义、关心和爱护他人以及舍己为人等许多人类社会所必须的品德和情操等。所以,在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以后,作为配套措施之一,办好我们的托儿所和幼儿园是非常重要的。

标签:;  ;  ;  

论人口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独生子女教育_生育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