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方面探索精神文明建设--读沙英的纵向和横向精神文明观及其后记_精神文明论文

从多方面探索精神文明建设--读沙英的纵向和横向精神文明观及其后记_精神文明论文

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多方位探索——读沙英《精神文明纵横观》及其续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方位论文,精神文明论文,续集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读沙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从事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理论工作者,我们每每希望有关精神文明方面的著述不断涌现,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弥补自己的不足。近日拜读沙英同志《精神文明纵横观》及《精神文明纵横观续集》两部著作,深感这位长期从事党的新闻、理论工作的老同志,在探讨精神文明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果,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和研究具有可贵的参考价值。

这两本书由115篇论文有机构成,从纵观到横观,从宏观到微观,对精神文明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观察和谈论。书中的文章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谈论精神文明的理论建设和思想理论问题;二是谈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问题;三是谈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问题;四是评价几本与精神文明有密切关系的著作。可以说,两书对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展开了较为透彻的论述。其中给我们以深刻印象的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作者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与文风。沙英同志一方面非常了解党和国家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又“经常到下面去看看”,了解各省市的情况,并深入到基层的工厂、农村,因而他所写的这些文章,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从活生生的现实中有感而发,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问题,加以分析和评论,具有可操作性,现实感强。例如,作者在一些文章中,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内容、特征、途径及其发展规律,对精神文明建设与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建设、哲学、理论建设、经济建设、技术革命、民族团结、民主与法制、教育、文艺、美育、体育、出版等的关系,对城市、农村、企业、家庭、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与方法,都作了许多探索。这些都是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也是研究这门崭新学科应当引起注意的问题。

第二,作者对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新生事物大力支持与扶植。沙英同志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多年,深刻体会到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他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大事,绝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尽快改变目前的“跛足”局面,因而追求愈来愈执著。同时他深知,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如何,除了党政领导部门的领导与指导及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外,要依靠众多的精神文明战线上具有奉献精神和做出突出贡献的战士。因此,他对精神文明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满腔热情地赞扬,对新的思想、经验积极地支持。这在书中表现为:赞“文明村”、“文明城”;赞“实干家”和“凡人新事”;对精神文明富有新意的发言表示赞赏并参与议论;对精神文明有系统的著作写评价文章推荐;提出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等。相对于对精神文明建设麻木不仁的现象,这种精神更难能可贵。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总觉得,观众们的掌声、欢呼与评价,对运动员们确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

第三,作者注重精神文明的理论研究与概括。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精神文明建设更是如此,它需要科学的精神文明理论为它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它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健康地发展。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关于精神文明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它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战线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与实践的要求相距甚远。甚至有的同志至今还认为“精神文明问题在理论上没有多少值得研究的”,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更是“小题大做”。对此,沙英同志在两本书的多篇文章中都强调,要重视精神文明的理论研究,因为他深深懂得,本来精神文明这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就存在许多值得探讨和钻研的重大问题,现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和新经验急需加以分析、说明、总结和论证,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他指出:“现在不是文章专著太多,而是太少了”;现在精神文明学尚处于初创阶段,如关于我国及世界的精神文明史的研究就几乎是一片空白。作者由衷地希望领导部门加以重视,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和理论工作者来参与研究,加强交流、商讨,“争鸣”和协作。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极为重要的探索性课题,沙英同志发掘了它的一些规律性特征,包括: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具有高度的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具有独特民族特色和中国气派;具有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拥有一套庞大的、复杂的、多层次、多样式的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等。掌握这些规律性特征,有益于人们卓有成效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作者特别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中薄弱环节的问题与探索。一部书的价值,突出地体现在它是否有独到的见解,是否有预见性,是否能填补学术界的空白,是否有助于改善当前理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在这个方面,沙英同志两本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其一,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加强政治道德。政治道德是政治生活和伦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员的组织生活中常常忽视这个问题,在一般伦理学著作和谈论共产主义道德的文章中也不讲或很少讲这个问题。作者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注意培养政治道德。所谓政治道德,就是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则来调整和处理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形成人们应当具备的品德和应当遵循的政治生活准则。实事求是是政治道德的精髓;党内的同志关系、党同群众的关系,个人和党的组织、行政组织的关系,是政治道德的主要内容;每个党员应当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遵守党的纪律,在行动上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努力纠正一切不正之风,是政治道德的具体要求;而当前存在的对党和革命不忠实、政治上动摇甚至有野心、搞权术和诡计,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等等作风,都是政治道德败坏的表现。作者进一步认为,培养高尚的政治道德是克服官僚主义、消除腐败、整顿党风的长久之策。这些观点是很适宜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的。

其二,提出要重视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旨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就内含着每一个公民都有一个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而这恰恰是我们理论上和实践中重视不够的方面。当然,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为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明哲保身,个人主义,而是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并且去努力影响他人,帮助他人。作者认为,这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修养的过程;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自觉性,既觉得自己不够、不足、有缺陷,同时又有理想、有追求,并且需要有恒心、有毅力。只有这样,自己才能进步快,也会推进别人以及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其三,探讨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关问题。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这是我国1994年提出的正确论断。作者在1984年10月《论精神文明与爱国主义》一文,就已探讨了精神文明与爱国主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多条途径。他认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不遗余力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不能光靠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把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感情倾注到事业和工作中去,倾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以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做出贡献”。

此外,沙英同志对残疾人的精神文明、民族团结与精神文明等也作了一些有见地的思考。

总而言之,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有无限广阔的天地等待我们去探索,还有不少未开垦的处女地等待我们去开垦。沙英同志在研究和宣传精神文明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真诚地祝愿他为人类的精神文化留下更多更新的精品。

标签:;  ;  

从多方面探索精神文明建设--读沙英的纵向和横向精神文明观及其后记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