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资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641300)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中,电力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成为了可能,同时也提高了电力行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水平。本文主要探讨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促进作用以及电子技术对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计算机技术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简介
为例实现电力一次设备的正常安全使用以及电力生产能够更加节省资金成本,就必须进行一次电力设备的在线测试、控制等,在线测试装备、保护装置以及通讯设备等在电力系统中被称作是二次装备,它主要是包括电力系统的核心技术内容[1]。
(一)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构成成分九是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现阶段我国的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等级,国家、大区、省级、区域以及县级电网调度。每一个层次电网调度之间的联系一每一个电网调度与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调度关系如下:
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核心构成主要是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体系、服务与工作站、显示器等,电力系统特定使用的广域网连接的下一级电网调度管理中心。电网调度的核心职能是实现对电力制造过程中信息的搜集和监测、对电网正常使用的分析、电力系统情况的预估、以及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等[2]。国家电网调度以及大区电网调度控制中的计算机装备配置远大于省级的配置,同时应用软件的性能也有极大的区别。
区域内的电网调度主要是城市中电网的调度,其调度的范畴远小于大区电网以及省级电网,但发电厂不属于区域电网调度的范围,其关键是对供电网内的每一层级的变电站以及配电网实施全程监控,以保障电力的正常稳定运转。
县级电网调度中心设备规模是最小的,而且在工作站以及服务器通常使用最普通的计算机。
(二)变电站自动化
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以及输配电路主要是连接发电厂以及电力使用者,变电站实现自动化的意义是改变传统的人工监控以及通讯设备的人工操作,能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拓展变电站的监控职能,从而提升变电站的安全运转能力[3]。变电站自动化的实质是控制的监控发电站内部运行的电气装备。它的特征体现在使用了全微机化的装备,这种装备改变了传统使用的电磁式装备,变电站自动化能够改善变电站的运转水平,还是电网调度自动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时期内自动化装置的特征是将电路的模拟以及线路的布置为主要的参考,然后进行设计,该装置的使用极大的降低了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提升了电力正常运转的水平。但是这类装置的能力比较少,而且之间的沟通比较少,故障发生时,设备没有自我诊断的功能。在1980年代,由于单片机技术的逐步推广,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数字电路以及模块化设计技术的使用,电力自动化设备的功能得到极大的改善,尤其是设备具备通信能力,能够进行设备间的数据交流,此时也首次出现了人机联系。此外,国内工业计算机与国外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为系统调度的自动化、发电厂的监控体系以及变电站全面自动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应用软件的研发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搜集、归纳、分类等目标。此时的自动化中出现的关键问题是通信协议等缺少规范,大多数厂家的装备不能进行联系。而且设备的灵活性基地,系统也有较低的准确性。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依靠于计算机技术
(一)电力一次装备的智能化
传统的电力一次装备以及二次装备在安装时都会保持几十米甚至是几百米的距离,他们之间使用较强信号的电力电缆以及较大电流控制电缆进行联结但电力一次装备的智能化是指能够实现一次装备中包括二次装备的功能,最大限度的节省电力信号电缆的使用以及控制电缆的使用[4]。也就是一次装备中包括测量以及维护的性能。例如:自动化开关、自动化箱式变电站等。电力一次装备智能化的核心问题是电子构件会遭到巨大的电流,而受到极大的电磁场干预,核心技术是电磁兼容以及电子构件的供电电源等技术因素。
(二)光电式电力互相感应装备
电力互相感应装备在输电线路中有这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职能是通过特定的比例降低高电压和大电流,使之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有利于仪器设备的直接测试。但其缺陷是电压在逐步加大的过程中,绝缘性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设备的型号就会以及重量就会变大。现在已经有大量的发达国家顺利研发出心事的互感器,我国很多高校和研究单位已经有较大的进步[5]。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使用材质由于温度的变化为出现不稳定状况。此外,还有一个核心的技术是光电互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遥远小于电磁式互相传感器,通常是毫安层级。就不能进行长距离的将信息输送给保护装备。电磁兼容绝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电子电路的供电电源也一样是此项技术的关键点。
(三)对超高压电网中二次装备的研发
为应“十二五”之后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要,电网行业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实现科技的进步超高压输电线路相关的一、二次装备必须再次研究或者是从国外发达国家进入。研发超高压二次输电设备的主要技术的核心在于超高压电网的稳定调控手段以及现场装备电磁兼容和抵御干扰的性能等问题。
结语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当前计算机技术使用的一个关键范畴,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也带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再一次进步的发展,可以说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有决定性作用。计算机技术在不断的进步,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在日益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晓源,李博,许斌. 电力系统工程中计算机技术运行自动化的技术应用[J]. 时代金融,2016,(32):291.
[2]展宗波,赵健.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77-178.
[3]董忠江. 基于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3):188.
[4]马征.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A].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软科学论坛——企业信息与工程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
[5]文小飞,万俊,席世友,康鸿飞,陈平. 对计算机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有机结合的分析和探讨[J]. 科技展望,2014,(17):106.
论文作者:罗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电网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装备论文; 变电站论文; 计算机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