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是一个美的宝库,所在皆有,俯拾即是。作为古今中外“现实生活反映”的每一篇文章在内容上都有无数“美”的因素,但这些美的因素并非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像欣赏美术、音乐那样直接获取美的愉悦,而是隐藏在形形色色的“内容”和“形式”上。在课文中,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的丰富内容,蕴含着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语言美、文化美等因素。故此,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就不仅仅是认识活动,而且是欣赏美、理解美、评价美、创造美的活动。现行语文教材中,适于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的课文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在情感,使他们去真切地感知课文美的所在,就能激发他们的审美愉悦。
那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应从课堂入手:
一、开源引流挖掘美是第一步
从形式上说,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构成的“整体美”,戏剧的动作、对话(唱词)、背景组成的“冲突美”,散文清越、隽秀、玲珑的“神韵美”,诗歌凝练、含蓄、跳荡的“音乐美”,都能从“美的形式”勾起我们审美的冲动。还有议论文中严谨的结构、缜密的论证、透辟的明理表现的“逻辑美”,说明文章以时空过程为顺序表现的“建筑美”,也是一片美的天地。从内容上看,有的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的歌颂英雄人物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那体现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的关键的字、词、句,给学生造成一个个“美的闪现”。
二、披文入理是鉴赏美的关键一环
语文中的“美”,像珍珠一样撒落在教材的篇目、章节、词句里,附着在形象、意境、事理中。只有科学地分析,才能把这些珍珠用一条线串起来。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人先描绘了一幅“秋江月夜送客”的图画,枫叶红醉,荻花飘飘,秋风瑟瑟,悲凉的气氛衬托出“沉郁之美”;接着以较大篇幅描绘琵琶女高超精湛、出神入画的弹奏技艺和“如听仙乐耳暂明”的叫人欲喜欲悲、欲思欲泣的音乐效果,以诗句的形式尽情挥洒着“音乐美”;然后以枝叶巧生、虬枝盘旋的笔法铺设明暗相生的两条线索,忽分忽合、浓墨重彩地交织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点上,表现了较高层次的“人性美”。可以说:诗歌本身感人至深的契机也正在这儿。其实,催人思考的应在于是谁造成了诗人和歌女的悲剧,回答还是“封建制度”。诗作是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朝政和民间生活的动荡不安),对那个造成这许多人间悲剧的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文中先用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华似水的真切感受。“薄薄的青雾”句看似突兀,实乃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句来形容,“梦”为喻体,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到不真实的写照。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构成此段美好意境绝不可少的一环。总之,在这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图美,明与暗、层次和色彩造成了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听觉上的美感。我们在进入这样的场景充分领略荷塘月色的美时,心又怎么不能意会到作者此刻平和宁静的心境呢?而联系上下文,因“噪”而觅“静”,因“烦”而觅“宁”,这般心境背后的烦忧和“不宁静”也就见出一斑了。
三、潜移默化升华美是以审美为桥梁渗透德育的最高境界
所谓的升华,就是在各种“审美”因素激荡下,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感情,感到自己的渺小、卑琐、平庸,从而强烈地要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学习、赶上、超越对象,或者辨清对象的卑劣、愚鲁、丑恶,萌发出远离它、铲除它的迫切愿望。要想达到美的升华这一境界,要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除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外,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感情共鸣的极点,抓住时机,促成升华。如在学生受到课文强烈感染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自己的经历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为例,现身说法,使学生把文章所体现的美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产生更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净化灵魂的高度。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通过热情讴歌白杨树美的形态、美的气质、美的性格,赞美了中华民族团结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阅读这篇课文,要启发学生联想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感受“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气概”,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民族自豪感。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雪》气势磅礴,以宏伟的气魄、生花妙笔描绘了北国壮丽的雪景,冰雪覆盖的北国大地充满了蓬勃生机,客观地评论了历史英雄。写景论史,赞美了祖国大好河山和无产阶级英雄。反复朗读这首词,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爱和领袖的博大胸怀,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为祖国的更加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总之,语文教材中这样的例子不少,举不胜举。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要给学生留有想象的余地。只要我们真正认识到,作为现代人,如果不懂得美、不追求美、不会欣赏和创造美,那么可以说在精神气质或在能力上是有着严重缺陷的人。美与文明、美与人类幸福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必须把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看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利用这些好教材,对学生进行“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美学教育,为祖国未来培养有智慧的感情丰富的一代新人。
论文作者:王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8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荷塘论文; 这一论文; 祖国论文; 月色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