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维修保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_王智泉

船舶维修保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_王智泉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标处 天津市 300456

摘要:船舶维修是一项对船体结构和机电设备进行检查、修理和保养的工作这是保障船舶妥全营运,延长船舶使用寿命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当前航运业发展迅速,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均十分重视船舶的安全问题,对于船舶维修保养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当前我国船舶维修保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由此提出船舶维修保养过程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船舶;维修保养;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我国船舶规模的不断扩大,船舶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在船舶设备使用过程中,各航运企业对于自身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疏忽导致船舶设备可靠性在短期内严重下降,未达使用年限就已报废,这不仅严重威胁船舶安全,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有必要对船舶维修保养的过程进行进一步优化控制。

一、船舶维修保养的重要性

船舶的维修保养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在船舶以及船舶上的设备出现了故障的时候,对故障进行诊断,分析其产生原因,通过更换部件等手段将故障进行排除,保证船舶及其设备的性能、精确度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是平时采取的各种船舶、设备的保护措施,让船舶、设备时刻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船舶的维修保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管理人员保持对船舶状况的定期检查,察看设备的磨损情况,减少船舶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故障排除之后第一时间进行调试,确保船舶设备的性能恢复正常。对船舶进行良好的维修保养,能够让船舶设备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确保船舶能够安全地航行,减轻由于船舶损坏所造成的成本负担,降低船舶这种固定资产的贬值速度,促进我国水运行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二、船舶维修保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船舶维修保养意识淡薄

在船舶企业中,绝大多数的海上船舶技术管理人员和船员在进行船舶维修保养工作时,均未能从保护船舶完整有效性,保证航运安全,提升船舶营运率,延长船舶营运率出发,而多是为了应付船级社的法定船舶检查、港口国的PSC检验。以上问题并不是个例,这个问题的存在使船舶的维修保养工作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相应的维修保养效果。可见航运企业管理人员对于船舶的维修保养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有必要在航运企业内部由上至下的向管理人员、基层船舶技术管理人员、船员等灌输“以养代检”的观念,提升整个企业工作人员对船舶维修保养工作的重视程度,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投入到船舶维修保养工作中。

(二)主导思想仍旧停留在定时或定期维修上

船舶维修保养自1954年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至今已经历经了71年的发展,当前船舶维修保养已进入到视情维修这一新维修方式中。传统的定期维修多存在过度维修问题,维修保养过程中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维修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无意的人为破坏。如在进行船舶大型装置的拆检时,每次拆检不仅会花费巨额的检修费用,设备拆卸后,也难以恢复至原有的技术状态。因此,有必要转变思想观念,变定期维修为视情维修,加强日常维修保养,以保证船舶设备可靠运行的同时,为航运企业节省大笔的检修费用。

(三)维修保养手段落后

船舶的维修保养与其他交通工具的维修保养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是船舶维修保养手段容易落后的原因。船舶的维修保养计划是参考前一年船舶运行的数据资料来制定的。但是由于船舶结构庞大,涉及众多设备,所以只依靠数据资料很难制定出详细的维修保养计划,维修保养计划与船舶实际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偏差。目前,我国的船舶维修保养计划多以船舶的运转小时数来计算周期,同时还要参考各种测量记录、工作报告、申请单,很容易发生疏漏。另外,维修保养技术长期沿用,缺乏创新性,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复杂的船舶结构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船舶维修保养的改进措施

(一)科学合理地选择船检模式

船舶属于一个复杂的整体,在检验时需花费大量的时间,极大的压缩了船舶正常营运期。对此,航运业提出了轮机循环检验(CMS)和机械计划保养检验(PMS)等具有针对性的船舶检验模式。前者将特别检验的集中项目分散,于5年特检周期内的各个年度分别进行。船东在向 CCS申请后,可以循环检验方式代替在特别检验时需打开检验和试验的机械、电气设备以及游船、散货船、兼用船以外船舶的船体舱室的检验,由相应资格的轮机长进行检验即可,但只可检验50%的特检项目。后者则打破了传统定期检验模型,在检验后期,可不按照规定的2.5年期、5年期进行,只需根据设备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推荐的检验维护周期进行即可。PMS全部特检项目均可由轮机长完成。这两种船检模式均可大幅度缩减船舶的再检时间,使船舶的营运率大幅度提升,因此,在船舶维修保养过程中,航运企业可根据船舶的实际情况、船舶运营状况等为自身选择最适合的船检模式。

(二)制定严谨的船舶修理工程单

船舶修理工程单编制的是否全面、详细将直接影响到船舶修理质量、修船费用。修理工程单中至少应包括;详细的修理内容、工艺要求、备件提供、材料要求、附件拆装、隐蔽工程说明等。工程单涵盖的内容尽可能全面,避免追加工程增加费用,修理工程结束,船方代表必须让船员逐项核对船厂的完工单,船厂往往抓住船方修理工程单的漏洞,在写完工单时经常会将一个修理内容罗列出很多细节,逐项收费。修理工程单中最好注明项目总包,避免一个修理内容多列项目单项收费。

(三)培养优秀船员队伍

船舶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船员,可靠的设备离不开优质的管理,各船舶公司要把培养船员的素质教育放到首位,没有高素质的船员队伍,要做好船舶的维修保养工作是不可能的。实践证明,一条船,船员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故障率就低,反之,临时观念、没有敬业精神,工作松散就容易出事故,或者将故障隐患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大的机损事故。一些航运企业不注重培养自己的船员,到劳务市场租船员,这些都是短期行为,会给船舶维护保养带来很大隐患。人机的良好结合是现代船舶管理的重要理念。

(四)扩大船员自修范围

(1)营运期间自修。在完成日常预防检修工作后,船员可对部分属于厂修范围内的工程进行船上修理。船员自修应尽量不影响船舶的营运,若船舶运输繁忙,船员较少,航运企业可给予一定的检修时间。总之,尽量充分应用船舶航行以及停泊过程中的有利时机,对船舶进行自修保养。

(2)厂修期间自修。厂修会花费较长的时间,此期间,船员可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积极投入到船舶的维修保养工作中,以有效缩短厂修期。为保证厂修的顺利进行和船员自修的有力辅助,可在进行修船计划编制时,同时进行船员自修计划的编制。避免船员自修和厂修的相互干扰,同时加强质量监管和验收工作,确保检修质量。

(五)建立科学的维修保养体系

提倡主动维护、全寿命管理新理念,并逐步渗透兼顾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船舶维修保养理念,对船舶营运率、使用寿命以及维修性等进行综合的分析、权衡,有效控制船舶的运营成本,提高航运的安全性。航运业处在不断发展期,其维修保养体系也将随着行业的发展发生相应的改变,对此,航运企业内部,船舶技术管理人员也要及时更新船舶管理的技术理念,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更新理念的同时,各级别管理人员和船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能够有预见性的进行船舶的维修保养工作,最大限度消除船舶在航运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隐患,确保航运安全。

我国航运业的发展离不开积极有效的船舶维修保养,各大航运企业要充分重视船舶维修保养工作,不断加强船舶维修保养管理,提升船舶维修保养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航运安全。

参考文献

[1]桑惠云,谢新连,张薇.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研究现状与动态[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5,02

[2]章彤.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研究现状与动态[J].中国水运,2015,11

[3]刘东.船舶维修保养管理问题分析[J].机电信息,2014,03

论文作者:王智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船舶维修保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_王智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