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众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未成年人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008-679(2007)04-0070-03
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策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大众文化以电视剧、纪实文学、网络文学、流行歌曲、VCD、DVD、卡拉OK、广告、家居设计等为代表,正是在这样一种大众文化的影响下,这一代未成年人有了自己的流行话语,追求自己的流行时尚,崇拜自己的流行偶像,推崇一切符合自己个性的新事物。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大众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如何,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众文化的特征
有学者曾指出“我们所理解的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在功能上,它是一种游戏性的娱乐文化;在生产方式上,它是一种由文化工业生产的商品;在文本上,它是一种无深度的平面文化;在传播方式上,它是一种全民性的泛大众文化。”[1]的确,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实际上是众多文化形式的复合体,有很多的特征表现。
首先,大众文化产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这使大众文化必然会成为庞大的经济产业,必然会受到市场规律的影响。正因为文化的生产和流通都必然要受市场需要的调节,所以那些走红的名人、歌星、影星成为现今大众文化市场的主角,各种流行文化产品、时尚文化产品层出不穷,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突显,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和时尚性特征不可否认。
其次,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非纯口头传播时代,也非纯文字传播时代,而是一个大众传媒兴起并高度发达的时代。纵观大众传媒的发展,从报纸、电影、广播、电视到现今的互联网络,集看、听、说、动、玩于一体。大众传媒可以被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接受,突破了识字率对受众规模的影响;它还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使得成千上万的人们尤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电视机、录像机、收录机、VCD、DVD、电脑、电传全自动排版系统、通讯卫星是这个时代的先进的传播手段。尤其是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用鼠标轻轻点击某一个网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同时,如QQ、MSN、摄像头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人-机交往变成了人-机-人可视交往。这样,以交互性和开放性为特征的传媒文化必然成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再次,消费文化也是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四个环节,而在这四个环节中,消费已成为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消费也是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必需的运作方式之一。现代社会的人们非常依赖以大众消费媒介为手段的大众文化产品的服务,同时也从众于大众文化提供的消费时尚和消费导向。反映人们消费观念、消费心理、消费知识、消费模式、消费习俗及具体消费行为的消费文化日益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力。
今天中国的大众文化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发展态势,关键在于我们的国情已经具备了让大众文化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几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特殊的社会背景,即现代工业社会的存在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二是特殊的技术条件,即大众传媒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三是特殊的运作方式——消费;四是特殊的主体基础,即现代社会大众。以这四个条件来判定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里所说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更多地存在于城市当中,尤其是大都市。因此本文所指涉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更多的是当代中国城市的大众文化。
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1.大众文化对未成年人生活及审美观的影响
首先,大众文化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和丰富多样的生活内容。有学者曾指出:“所谓大众文化是现代都市和大众消费社会里流行的文化类型,诸如流行音乐、娱乐、消遣的影视片、世俗文学、广告文化等。它以现代电子传媒为载体,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并通过无深度、易复制、模式化的大众传媒,遵循市场规律而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同时也是当代竞争社会中从个人领域生长出来的消费性文化。”[2]的确,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全新的、日异多变的生活空间。坐在家中,打开电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电视节目,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可以完全支配受众的时间;打开电脑,Internet使我们只需轻轻地点击,就可以对天下事了如指掌;走出户外,琳琅满目的商品、颜色亮丽的广告牌、节奏快捷的音乐、轻松愉悦的户外活动使我们耳目一新,心情舒畅。文化生活空间的迅速变化,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大众文化的重要意义。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读书、学习外,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比如听音乐磁带,听CD、MP3,在家看DVD、看VCD,参加各类体育运动及户外活动等等。同时,网络的存在也使未成年人有更广阔的网上生活空间可以探索,当然他们除了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外,更多的是进行娱乐。
其次,大众文化使未成年人的生活中时尚、流行、消费的比重增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大众文化日益成为庞大的经济产业,那些走红的名人、歌星、影星成为现今大众文化市场的主角,同时,企业营销商、广告商为了制造明星效应,抬高明星身价,不断地向市场抛出五光十色的广告,以及有关明星私生活的“八卦”新闻。在这样的氛围下,未成年人追逐着现代大众文化象征的时尚和流行,名牌商品、时尚物品、流行色彩在未成年人的举首投足中展现出来。未成年人对于时尚和流行的追逐是通过消费行为来体现的,未成年人是当前市场上众多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者,而且他们的消费行为对于今天的文化消费市场也确实起着很大的拉动作用。
再次,大众文化使未成年人的审美观呈现个性化、感性化、庸俗化的特征。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也使未成年人的审美对象发生了变化,当他们面对广泛多样的选择对象时,在无法确定理性的和明确的选择标准的时候,更多的是选择标新立异,展现有个性的自我。从服装样式到发型设计,从外观形象到文化品位都在表达“自我”。但是,未成年人的审美对象更多的是感性化的,比如读图是当代未成年人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图形、图像是未成年人阅读的主体内容,电影与电视是最受未成年人欢迎的媒体,网络游戏也因其在图像上的优势而控制了软件市场,这些都反映了未成年人审美情趣的感性化特征。同时未成年人在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审美方式上,也有明显的庸俗化倾向。比如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备受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备受欢迎,牛仔裤、文化衫、流行歌曲、港台影视剧作成为时尚,而国粹京剧、各地方代表剧种以及教育性、科普性的影视作品几乎无人问津。
2.大众文化对未成年人个性及价值取向的影响
首先,大众文化使未成年人个性解放,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增强。罗马尼亚青年学专家罗森·马耶尔认为:“一代新的青少年正在出现,他们的文化特点是:过早地在向完全成人状态过渡时期就要求较少的保护,早在学习阶段就表现出享有完全的参与权愿望,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的要求推迟到以后再去满足。”[3]作为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未成年人,他们的主体意识及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无论是未成年人世界里的活动还是成人世界里的活动,他们都表现出强烈的热情和参与欲。如果未成年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或有序的引导,他们就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发泄出来。这也就是未成年人追求时尚、迷恋网络世界的一个内在动因。但是由于未成年人所处的年龄段尚处于生理、心理均未成熟的阶段,他们并不完全具备参与社会的能力,所以当他们的参与欲受到阻碍时,当他们的热情降低时,当他们的想法和观念不能得到社会认可时,他们的心理压力就会因此而增大。上海社科院最近发布的未成年人心理状况调查显示,压力过度、情感荒漠、难以与人交往等成为未成年人成长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专家发现,未成年人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均值高达15.68%,有接近一半的人超过16%的警戒线,上海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达21.6%至32%,其中14-16岁未成年人抑郁症患病率为4.7%,学习、情绪和人际关系问题成为当前未成年人面临的三大心理问题。
其次,大众文化使未成年人经受商业化的洗礼,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日益显现。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等价交换”、“公平竞争”这样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日益扩大,未成年人的价值观表现出了“个人化”、“务实化”等特点。这样的价值观体现在价值取向上,就是既不完全以为社会作贡献来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也不完全以自我导向来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而是考虑市场的需要,选择自我与社会的统一。这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主流。有学者曾对福建沿海偷渡频发地区青年学生思想现状进行调查,学生在对“当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您认为应该怎么办?”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只有23.3%的学生选择了“为国家、集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居第一位的选择是协调兼顾,占39.7%。同时,未成年人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使其自我意识非常明显,由于平时生活中并没有任何参照物,所以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与对自我的设计都是趋向于显现自我个性的,同时这种个性也在家庭范围内受到宽容,得到发展。我们必须客观地承认和肯定未成年人的个体意识,因为这是他们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表现。但是,这种个体意识有发展为个人主义的倾向,很多的调查都显现这一代未成年人对于周围的同伴、他人或者弱者的关心越来越少,而对于自我利益、得失的关注越来越多。
再次,大众文化使未成年人成人化、社会化意识突显。未成年人应该具有与其年龄相对应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应该具有与其年龄相匹配的行为系统和话语系统。但是仔细地观察身边的未成年人,他们的身上少了本应有的天真、可爱、纯洁、无暇,多了一些成熟、世故以及与其年龄特征不相应的成人化的语言和行为方式。例如,一个年龄不到7岁的男童,来到某市一酒吧内摆起了“阔”,张口闭口要找“小姐”。一些尚在读小学的孩子,能够把网上的“黄段子”说顺了嘴,能够把手机上的不健康的短消息倒背如流。这些案例的确值得我们很好的思考,未成年人过早地走入了社会,不是体验社会生活的美好和进步,而是“发扬”了社会生活中那些丑恶的、落后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