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北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药敏试验后的抗生素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较于对照组治疗有效性明显,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呼吸内科治疗中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安全、稳定性,可以使患者临床病症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1-0161-02
临床呼吸内科患者一般会伴有呼吸道、肺部等病菌感染现象,虽然常规治疗方法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但长期来看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患者疾病复发率较高,如缺乏针对性治疗则容易发展为慢性疾病[1]。为此本文就对临床呼吸内科患者抗生素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患者94例为本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对本组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精神疾病者、合并心肾疾病者,或是危重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48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41.06±2.71)岁;慢性支气管炎24例,支气管哮喘18例,慢性阻塞性肺炎27例,支气管扩张25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7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抗过敏治疗。观察组患者正确选择合理使用药敏试验后的抗生素治疗,即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及特征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及药量,包括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二联,三联或四联等;在药物配伍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指征来执行[2];在抗生素用药中应避免不合理用药,包括患者不适合重复性或是联合用药;抗生素药物剂量不足或过多;用药时间过量,频繁换药等;无指征用药等。在临床最常使用的抗生素药物包括抗真菌类、多肽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类、硝基咪唑类等[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记录,具体包括:痊愈:治疗后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正常,临床各项症状消失;有效:患者各项临床治疗得到改善,各项临床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无恢复或恶化,病症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应用软件SPSS18.0对本组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85%;观察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4%。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在临床治疗中,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9例,发生率为19.1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2例,发生率为4.2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加剧,呼吸内科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长,由于呼吸内科疾病具有病理复杂、治疗周期较长等特点,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严重会出现缺氧,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死亡,严重影响和危害到患者身心健康,对患者生活质量也带来影响。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中常规治疗方法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疾病容易反复发作,长期来看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同时也不能对患者进行抗菌、消炎治疗。而抗生素作为抗感染类药物,在呼吸内科得到广泛应用,也是呼吸内科临床治疗首选药物,具有抗菌、抗感染、消炎等功效,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的不断发生,抗生素滥用现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抗生素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无禁忌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等,对治疗效果带来影响,同时也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4]。因此关于抗生素药物合理使用问题是临床医学高度关注与重视的问题,同时也是确保临床效果的重要基础与前提。由于抗生素药物种类较多,在临床抗生素药物使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生理特点及病理特点进行用药,在临床用药中还要重视用药禁忌症。
在呼吸内科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时,通常只需低浓度就可以对生命物质产生杀菌与抑菌效果,可以对支原体、衣原体和细菌等具有杀灭作用,对于其他致病微生物还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和常规治疗方式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在抗生素使用中针对细菌感染通常只需采用一种抗生素药物治疗,在用药前对细菌类型采用痰培养或是痰涂片的方式检查,进行药物过敏试验,在确诊病原体类型中对抗生素药物进行合理使用与针对性用药,避免药物副作用,从而引起不良反应[5]。总体来看,在临床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生素治疗作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如果不能合理的应用抗生素药物,则会导致机体抗药性提升,对临床治疗效果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在用药时应避免消极因素发生,确保抗生素药物的正确合理使用。在本组研究中,针对本院呼吸内科病人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和常规治疗两种治疗方式,据研究结果来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低于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
【参考文献】
[1]张春燕,张巧荣,吴跃刚.呼吸内科100例患者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1):72-73.
[2]姚贞君.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36):145-146.
[3]严红亮.浅谈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15)
论文作者:夏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患者论文; 抗生素论文; 内科论文; 呼吸论文; 药物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