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智能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普及,施工项目在变电站运行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影响着变电站项目的整体性能。施工项目能否获得充足投资、能否在预定工期内完成、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等,会影响110kV变电站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甚至与工作人员的安全存在紧密关系。因此,在110kV变电站电气工程安装与施工中,必须重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尽可能提高变电站运行的效益。
关键词:电气工程;变电站;安装;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于当前变电站的变电生产活动,可以通过电气安装工作来满足应用变电站的工作需求,根据电气安装工作的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安装。电气技术人员应对变配电站中的基本电气应用需求充分的了解并掌握,以便正确执行电气安装工作,并有效的安装变压器、隔离开关以及电力电缆等。在开展确保电力系统安装的工作时,技术人员对当前的安装工作中的缺陷有充分的认识并进行维护工作。
1变电站的电气施工要求
1.1分析变配电站的电气设备
当变配电站在发电系统中执行各种配电功能时,通常需要使用主要电力设备和辅助检测设备,各种主要电力设备可以对电能进行有效地分配和运输以及应用。除了GIS设备、中低压配电柜、变压器是变电站使用的主要设备外,还有电抗器、避雷器和变频器等设备。辅助设备与主设备之间的功能差异主要是辅助设备起到给主要设备服务,保护主设备正常运行的作用。变电站的技术管理员对电源设备的有效保护、监控和控制可以通过电力检测系统和辅助设备来实现,辅助设备可以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主要通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综合保护装置以及电力监控系统等,这些设备的使用能够形成完整的继电保护系统,当辅助设备运行时,所需要的直流电必须由直流屏来提供。主要设备以及用于继电保护的辅助设备是用来生产和运输电力,都必须集中精力安装,任意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导致电力系统出现故障。
1.2电气安装的要求
在开始电气安装之前,有必要确认变配电站内的基本布局工作,通常不同电压级别变配电所均设计成分室,但空间不足时,10kV变配电站内可以不设计成分室,在同一个房间里放置高低压开关设备和变压器设备,但是其距离必须进行适当的配置,35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独立变电站必须要进行分层分室的设计。在设计变电站的内部工作时,必须保证各种设备的距离,以便在变配电站运行期间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和大修工作时方便和有效的进行,安装配电柜时,必须对通道宽度设计的最低要求充分的考虑。根据电气设备的各项功能,调节各项电气设备的具体位置,例如,在对变压器进行安装时,应使变压器设备和电气设备之间的距离尽量减小,以满足配电设备的各种需求。在安装变配电站的各种电气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基本的消防安全要求,不得在变配电站内使用易燃材料,并定期检查变配电站的消防安全,在对变压器、电容器和配电设备进行安装时,必须同时兼顾安全保护工作。
2110kV变电站中电气工程安装及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
2.1控制好施工进度
110kV变电站中电气工程的安装与施工工作,必须依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制定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推进。施工计划是以工程特点、任务情况等因素设计的,通常会涉及穿插施工,所以必须与土建工程构建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施工计划的可行性。在施工中,将某一个施工事态作为里程碑,可以深化施工进度控制的整体效果。电气工程安装与施工中,施工过程计划、总进度纲要、子项目进度等都需要以宏观、微观的里程碑进行设计与管理,以此确定施工进度的计划值,即计划目标。管理工作中如果发现计划值、实际值之间存在明显出入,则应及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施工的规范化程度。研究110kV变电站电气工程安装与施工的工作中,必须做好保护电气设备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土建工程、电气工程的施工具有交叉性,同时110kV变电站的工期相对较短,所以为了实现控制施工进度的目标,应该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的要求,对110kV电容器、接地变、开关柜、GIS设备、首层电缆桥架等施工关键点进行控制,并结合现场需求安排好主变压器进场、安装等工作,并依据施工环节进行施工。
2.2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避免施工中出现的不可控因素,增加了施工质量管理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电气工程师必须对施工图纸的内容进行合理把控,如果发现其中存在缺陷,应该及时进行改善、调整,以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推动工程顺利进行。为了提高施工体系的完善性,电气工程师应该结合施工方案对施工进行审查,同时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技术,遵循国家对110kV变电站施工的要求与规范。笔者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电气工程中施工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所以班组人员必须对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此前提下,管理人员可以结合电气工程的不同阶段,做好施工进度的控制与管理,明确与施工相关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与顺序等内容。关于电气工程的施工要求、施工标准、施工技术等,管理人员也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保存一系列的表格资料。另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反复确认施工设备,践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的要求,为电气工程的顺利施工、高质量施工提供保障。
2.3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归档技术交底资料之前,管理人员需得到相关负责人的签字,要求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承担负责之间实现技术交底。正式施工之前,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负责人都需要完成签字手续,然后由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归档处理。管理人员可以采用“谁施工,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在施工期间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如生产人员需负责质量问题。采用该方式可以实现“谁生产谁保质”的目的,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一
旦发现电气工程存在施工问题,可以第一时间确定责任人,便于及时整改、追责。另外,在现场施工中必须根据技术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高压试验工作,在注重安全的同时提高质量。
2.4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电气工程竣工以后需要各单位进行质量验收,只有保证最终验收的有效性才能够为110kV变电站的运行提供保障。在这一环节中,管理人员应该以《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2006)为依据,对所有的质量记录进行整理,同时根据资料的相关要求收集质量信息等,然后以规范程序为前提处理电气工程中质量不达标的项目。完成质量验收工作以后,管理人员需要认真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等,并在所有项目在完成施工以后对电气工程的等级进行评价。通过对电气工程安全等级、质量等级的评定,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第一时间与施工人员、技术人员沟通,实现对问题的有效处理与弥补。以此为前提,可以杜绝有问题的电气工程应用在110kV变电站中,提高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优化供电的质量。
结束语
电气安装与施工是变电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变电站运行稳定性、功能性、安全性的基础保障。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统一管理思路,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在科学分析实际工程建设条件的同时,保证技术方法的适应性,以提高变电站工程安装与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达到预期的工程建设目标,使设备与线路网络成为保证变电站运行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冷静.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167.
[2]刘庆.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分析[J].门窗,2014(12):509.
[3]许海鑫.变电站电气安装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机电信息,2014(27):166-167.
论文作者:屈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变电站论文; 电气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7期论文;